第16页
想到这儿他不禁笑了起来,一拍身边软榻:不用担心,朕有天福! 皇上!那本朝无缘无故出兵,这传出去实在不成体统啊! 看著丞相声歇力斯的脸,杨清暗地里咕哝了一句:成了体统,还打什麽!嘴上却还是说道:朕考虑过了,普天之下莫为王土,那个什麽,我们北面是商国对吧?七百年前抢我们的交洲,是不是该拿回来了?朕决定了,就打他们吧。 杨清所在的国家朝号为西,与北边的游牧王朝商国两两而立,周边小国无数,大小战争绵延整个历史,他所说的这个理由倒也不算错得离谱,可是西国却刚刚与商国结为同盟,以前那位明君也刚刚布置了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的策略,此刻却突然要为著七百年的一块荒地,皇上御驾亲征? 想及前不久才与商国订下的和平协议,丞相就觉得欲哭无泪。原本他们一干重臣只是以为皇帝最近心情不好,政务上有他们撑著,皇帝只要不捣蛋就成,没想到此刻来了这一招,这可是大杀器啊!他们这些大臣,是无论如何也兜不住的! 第二章 昏君之路(7) 这位皇帝何时变得如此一意孤行,完全不听别人劝了? 丞相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脑中混乱之极,却不知说什麽好,等著心情平得了些,猛然发现他已站在了自家府弟门外,连忙广发帖子,请来各路老臣,共商此等大事。只是他们这些老家夥们,一连数天,商议得头发都白了许多,也没商议出个可行的方案来,只等来了数十道圣旨,催促丞相入宫汇报亲征准备事宜,愁得他便秘上火,周身不舒服。 待著第十二道圣旨下了後,丞相实在坐不住了,磨磨蹭蹭地进了宫,开口便道:皇上,三思啊!语气沈重,表情悲催,这一路上山高水长,路途险恶,您真的要去!? 你这老头怎麽这麽烦?朕已经决定了。杨清本就不耐烦之极,此时听见这话,哪里还能忍得住,在他看来,所谓昏君,就是要恣意妄为、不顾他人死活,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昏君! 他瞥了一眼跪著的丞相,正想著该弄点什麽教训好时,外面传来了吵吵嚷嚷声的人声,小太监进来禀报,却吱吱唔唔地不说个明白。他奇怪地起身走出去一瞧──呵!满满一地脑袋,都跪在广场上,口中高呼皇上三思啊,显然是来劝说他改变心意的,他嘻嘻笑了一声,也不说什麽,就这麽走回殿里,把丞相晾在一边,往宽和柔软的榻上一靠,闭起眼睛打起了盹。 跪在广场的人大部分是听闻丞相进了宫,跑来乘机献忠心的,各派系是多多少少都出来了些重量级的人物。所谓重量级的政治首脑,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天下,一干人中有不少都上了年纪,深秋的风儿那麽一吹,冰凉的石地那麽一跪,不到一个时辰,都纷纷支持不住了。 大臣们浑身冰凉,双膝打颤,头晕脑眩地为了面子撑了一会儿,不久後便象麦子般依次倒下了,广场上跟战场似的,横七竖八地躺著无数尸体,皇帝不发话,谁也不敢去收尸。 这一仗,大臣们一败涂地,其中数个还得了重风寒,躺在家里估计得静养个半年,弄不好还得见神仙去也。 杨清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丞相的百般策略通通失败,无奈之下只有磨磨蹭蹭地开始准备亲征。杨清也不催促,整天吃喝玩乐,又过了半月後把丞相叫入来,问道:亲征的事准备得如何了? 皇上,事情纷杂,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准备好的 丞相的话还未完,便被一声女子尖叫打断,他抬头一看,正是他的女儿,那为被称为黛後的皇後,此时却披头散发,衣容不整,被几个男人拉扯著上了殿来,他大惊之下叫道:皇上,这是为何? 怕丞相你不出力,所以给你提个醒。杨清往口中扔个葡萄,仰在椅上,吩咐道,给黛後十个本想说耳光来著,眼光瞟到女子惊惧的容颜之上,又犹豫片刻,暗叹声坏人不易当,话锋一转道,没什麽事了,把黛後拉下去吧。 即使如此,也让老丞相暴跳如雷,眼中射出愤恨的神色,咬牙切齿地道:你这个杨清一听这话,双目炯炯有神地射了过来,如同宝石般闪闪发光,骇的他把後面昏君二字咽了回去,殊不知如果他说了出去,保不定杨清会仰天长笑,龙心大悦地赐赏於他。 无论如何,有了丞相女儿做人质,朝中终於忙碌了起来,不仅朝政大臣们人心惶惶,就连民间也得到风声,流言四处乱飞,人人都捂著嘴巴偷眼看老天。 对於坊间传闻,杨清是管也不会管,只忙著享受昏君的腐败人生,就连殿前三五不时出现的跪拜老臣也通通无视,对他来说这世界的人就如同小说角色般,谁会为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去付出辛劳和同情心? 杨清喜欢睡觉,能够不做梦一觉睡到天亮,更是令人欣喜。所以当他睡到一半,被宫外吵吵嚷嚷的声音吵醒时,心情便极度不佳起来。 他揉著眼睛想起身,却被身边伸来的手臂挡了下来,转头一看,正是唉,当他见著对方微微摇了摇头,想了一会儿才醒悟过来,九成又是刺杀的。最近全国想要皇帝性命的侠士们,突然多了起来,象是雨後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据唉说,三个月比过去三年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