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成六零反派mama[穿书]在线阅读 - 第339页

第339页

    苏芝颇无奈:“大哥小哥,你们这是干吗啊?”

    “快拿去,压到枕头下面去。”两兄弟异口同声地说。

    苏芝虽然很无奈,但也拿了过来,这红包拿得有点儿烫手啊。想着,到时候给侄子侄女,那也是一样的。

    回了自个房间,欢欢已经睡着了。她是跟欢欢还有另一个侄女一起睡的,乡下房子再多,也禁不住家里人多。

    躺上床之后,她拿出了那两个红包,从里面取出钱来。每个红包竟然有十块之多,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两个哥哥竟然会这么的客气,每个人竟然给了她十元,这可是小半个月的工资了呢。

    她要没有记错的话,大哥的工资才二十元,再加一些补贴及奖金,也不会超过五十元。小哥多一些,工资加各种补贴有六十元。但是一人给了她十元,真的很多了。

    这钱她还真的不能收,明天想着把钱分一分,然后给侄子侄女们。

    她自己手里可不是没钱,上了军校之后每个月能有十八块津贴呢,不老少了,她平日吃住在学校,也什么花费,她存了不少钱呢。

    不过,压岁钱嘛,自然先压一压枕头,来来好运呢。

    她想着,就把这钱又重新放进了红包袋里,然后压在了她的枕头下面。

    一觉到天亮,她是被两个侄女的声音吵醒的。

    欢欢已经起来了,她已经能自己穿戴衣服了,所以早就把新衣服穿在了身上。小孩子最喜欢的也就是过年了,因为有新衣服穿,也有零食吃,还有压岁钱拿。此刻,她正给meimei穿衣服。

    笑笑还只有两岁,话都还没怎么说利索,更不会穿衣服,所以欢欢帮她穿上。

    姐妹俩起床的声音,就把苏芝给吵醒了。

    她睁开眼睛,就见到了姐妹俩人穿戴一新地站在自己的面前,正笑着看着她:“姑姑,你晚了。”

    苏芝扑上去,抱住姐妹俩人吧唧了一口,接着开始穿她的衣服。她自然也是穿着一身的新衣服,新年穿新衣,这是风俗,她自然也不免俗。不过她的新衣依然是军装,不是买的什么便装。

    现在外面的便装,还没有军装好看呢,不如直接就穿军装了。而且现在还流行军装,所以穿出去不管是时髦还是方便,都是军装来得好。

    不过,她更喜欢87版的军装,那个军装穿着才有感觉,现在的军装没军衔也没肩章,只是一身的国防绿而已。至于07版……

    苏芝感觉年代有点儿遥远,自己能不能穿上07版的军装都还不知道呢。

    穿了衣服下床,苏家其他人都已经起床,甚至已经在忙碌了。大年初一,可是会有很多人过来拜年,需要把一些零食还有其他东西都拿出来招待。

    “芝芝起来了?”林惠玉看到女儿起来,赶紧把她推进了厨房,“锅着热着热水,赶紧去洗脸。”

    苏芝也没有耽搁,跑去了厨房,果然就见到了有一大锅的热水。她不但给自己洗了脸,也给两个小侄女洗了脸。欢欢可呆不住,洗完脸就跑了出去,找哥哥们去了,玩耍放鞭炮。

    林惠玉将苏芝拉在旁边,悄悄地递给她一个红包,苏芝说:“妈,你给我红包干吗?”

    “这是妈给你的压岁钱。”

    苏芝有些无奈:“姆妈,我十七岁了,马上就成年了,不需要压岁钱。”

    林惠玉说:“胡说,你还没成年,怎么能没压岁钱?你还在上学,更需要。”

    “妈,我们学校不花钱,还给我们发津贴,每个月有十八元呢,我还要给你钱呢。”

    “我要你的钱干吗,平日里你两个哥哥都会给我,你的钱就收起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林惠玉将红包塞进了苏芝的怀里,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苏芝感觉,自己过年收红包可能都能收好几波。既然姆妈把钱给了她,那她就收起来,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还给父母。

    她虽然还没有工作,但是军校是有工资的,跟工作了没什么区别。

    此时,苏然夫妻还没有过来。平安县的风俗,女儿出嫁之后,是年初二到娘家,年初一必须得在婆家,所以今天他们是不可能回苏家的。但是其他的亲戚陆续都过来了,还有本村的。

    本村之间相互都会拜年,一是图个热闹,二也是为了关系更加的密切。苏家现在起来了,村民们很多都走得很密切,有些甚至还有想拖关系的,当然这种毕竟还是少的。

    此时,隔壁的六阿婆还有东边的四阿婆连同一些没出五服的亲戚,都坐在太奶奶那屋,正在唠嗑。

    五姑婆说:“芝芝有十七岁了吧?”

    “过了生日就十八了。”苏奶奶在那缝着布,鼻子上架着老花眼镜,那可是芝芝当年去魔都给她买来的,只要是缝缝补补,她都会把眼镜戴上。

    五姑婆说:“时间过得可真快了,这么快芝芝都已经要找婆家,我记得她还很小,一眨眼就这么大了,我们就已经老了。”

    “你还想不老呢?这就成老妖怪了。”四阿婆在那笑着。

    大家都在那笑。

    “芝芝找了婆家没有?我这倒是有一户人家,挺实在的,家里都是县城的正式工。”大姑婆又说。

    其他几个亲戚在那笑,却谁也没应声。

    “那户人家真的很不错的,家里条件好。”五姑婆又接着说。

    太奶奶说:“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