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中华1903在线阅读 - 第175节

第175节

    不久之后,中国与红俄政府签订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是关于两国之间边界重新戈分问题的,这份条约的正式名称叫做《中俄北京新约》,但是因为是在北京铁狮子胡同同时签署,因此,该条约又被称为《铁狮条约》。根据这份条约,中国不仅收回了沙皇俄国通过与满清王朝签订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等一系列条约所掠夺的所有中亚地区领土以及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部分领土,而且也收回了位于黑龙江东岸的江东六十四屯的永久管辖权,还明确了唐努乌梁海的地位,这些收回的领土面积过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国的西部边境也因此一直延伸到了巴尔喀什湖以西一带。

    尼古拉二世惊恐万分,一度以为中国即将抛弃对自己的承认和支持,但是事实证明,徐天宝不是这么大方的人,这个条约换来的并不是对红俄的外交承认。中方只是承认红俄是交战团体,并没有承认该政权的合法性。这也让英法等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至少证明这位中国大总统并不支持红俄革命者的政治理念。

    出于传统的均势需要,面对中国向中亚的扩张脚步,英国政府终于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在英国的策戈下,本已生反俄武装暴!动的中亚地区进一步动荡起来,在从里海到咸海,再到锡尔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都生了要求独立的武装叛乱,内战中的俄国对此无能为力,中亚地区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实体,他们大多存在于《中俄北京新约》中规定由俄方交还给中国的土地上。随后,中国的国防军部队在装甲车和飞机的掩护下,发起了一场代号“西域行动”冬季攻势,并一鼓作气消灭了浩罕素丹国和塔什干素丹国,饮马锡尔河,恢复了在中亚的传统势力范围。而指挥这场行动的徐树铮也被誉为“当代霍去病”,被年轻人奉为偶像。

    1917年在纷乱中结束了,全世界的人民迎来了1918年。德国人在东线解脱之后,不仅立即拥有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而且也拥有了波兰、芬兰、乌克兰、高加索等地区的领土和人口。威廉二世因此信心十足,决心继续向西线的协约国发动全面进攻,天空是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呼啸,地面是大炮与步兵的步步推进,在立体战争面前,所有的参战国都几乎将血流尽。

    1918年的德国战略是简单明了的:最大限度地把力量集中在西线以赢得这场战争,或至少在美国援军尚未扭转局势之前争取有利的和平。鲁登道夫的计划设想在索姆河上实施一次大规模突破,如有必要则继之以一连串强有力的进攻以扩大战役,消耗并瓦解厌战的法军和英军。

    但是,尽管德军取得了一些胜利,那些穿着灰色军装的德国大兵们一度推进至几乎可以望见巴黎的塔尖。德军在他们的1918年的进攻中俘获了约22.5万人,使对方遭受损失总数已达100万人;然而,他们的胜利是“昙花一现的胜利”。

    到了1918年10月,德国败局已定,但德国统治集团仍想孤注一掷进行抗争。10月25日,海军司令部下令基尔港的德国远洋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地沉没”。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11月3日,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至4日晚,基尔及附近郊区均为起义者占领。5日,基尔全城总罢工支持水兵起义。基尔港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到11月8日止,几乎所有的德国大城市中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此次起义是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起点,同时也导致德国被迫宣布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德国的崩溃是许多因素造成的:西线消耗战积累的巨大损失;多条战线上的流血牺牲;封锁造成的缓慢而无情的经济压力;食物短缺和厌战情绪;布尔什维克的破坏和宣传;自由主义者对德国君主专制的不满。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目标无限的拿破仑式的战略所提出的不可能实现的种种要求;这个总参谋部制定战略所依据的是好大喜功的幻想和德国“超越一切”的妄自尊大的观念。德国同半个世界打了仗,它的军队显示了勇敢、遵守纪律和无与伦比的战术技能,拥有鲁登道夫这样的战术大师,胡蒂尔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将军,霍夫曼这样的战略家,但是当时及后来重大而突出的弱点是要求德国士兵达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一个出自君主专制集团睥睨一切的目标,出自几乎是轻蔑地过低估计敌人的目标。

    这样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战火缓慢地熄灭了。士兵们从瑞士至大海一线的堑壕和散兵坑中爬出来,以各自的方式庆祝胜利或者失败——有的祈祷,有的致敬,有的干脆从原先的敌人那里乞讨香烟。

    而远在远东的尼古拉二世皇帝一面感慨这表兄威廉二世与自己相同的境遇,一面无奈又不情愿地在一份条约上签署自己的名字,并盖上印章。

    “好了~~这下中国人该满足了~”尼古拉二世看着自己的政治顾问已经开始着手修改地图上的边界线,感慨良多。

    1918年11月12日,尼古拉二世签署了《中俄伊尔库茨克条约》,条约规定放弃中东铁路一切权利,并将《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些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占的土地全部归还中国。新的中俄边境将以《尼布楚条约》为基础进行重新勘定。

    374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与战争刚刚爆发时的热情洋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战争真正结束的消息被证实之后,已经对战争感到非常厌恶的欧洲人开始反思这场带给欧洲混乱与饥饿的战争,战胜国的政治家门认为,如果要想使这场战争变得有那么一点意义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战胜者的优势签订一份足以遏制战争野心并警告那些战争狂人的终战协议,换句话说,必须签署一份严惩战败国的协议。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作为它们发动战争的惩罚,战胜国决定对这些战败国施以严厉的制裁,其中既包括领土的割让,也包括战争赔款的支付,战胜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表明它们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时也打算利用这些割让的领土和战争赔款迅速恢复本国遭到战争重创的经济。除了一份必要的和平协议之外,战胜国的政府之间也达成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政治信念,那就是组建一个能够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利用这个国际组织制裁那些试图发动战争或者已经发动战争的国家,保障集体安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战胜国决定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这是一次和平的大会,但更是一次决定对战败国进行惩罚的大会,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将最终决定战败国的命运。

    出息合会的都是参加了一战的战胜国,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和历史上一样,徐天宝派出了以顾维钧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临行前,徐天宝对这些胸中热血激荡的年轻人说道:“我们这次参加巴黎和会,只要的任务是为中国争取权益。至于其他,我们大可以冠冕堂皇一些。现在,德国虽然战败了,但是我没必要落井下石。既然美国政府主张宽大对待战败国,那么,我们就坚决支持美国政府的立场,在发言的时候,诸位务必记住,要尽量的表现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我们支持美国宽带对待战败国,那么既买了美国人的好,也卖了德国人的好。”

    顾维钧点了点头

    徐天宝又说道:“诸位此去欧洲,诸位除了参加巴黎和会之外,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战败国搜集人才和技术,根据目前使馆方面传回的消息,柏林、维也纳仍是一片混乱,游行和小规模的武装暴!动仍是此起彼伏,由于失业率非常高,许多有优秀技术的德国人、奥地利人找不到工作。那么,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人请回中国,楚才晋用,利用这些流失的德国人才为中国的工业技术进步做贡献,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中国的工业技术能够与世界顶尖水平比肩。我希望你们认真对待,不放过任何真正的人才。”

    说罢徐天宝又让人拿出厚厚一摞文稿,说道:“此行的要点都在其中了,你们路上可以认真看看,但是切记,要记在心里,看完之后立刻销毁。”

    顾维钧出门之前,正好熊希龄与周学熙、王永江、梁士诒等人来了。顾维钧和他们寒暄了几句就走了。梁士诒则是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向徐天宝汇报外贸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当繁荣,也正是在战争经济的刺激下,中国的工业才能够取得如此令人惊讶的成就。但是现在,随着欧洲战争的结束,欧洲各国对中国工业制成品的需求立刻降低了。实际上,在战争正式结束之前。出口数据就变得不是非常好看了,数年的残酷战争使欧洲各国都进入了经济萧条,需求下降。

    不过,梁士诒却对将来的形式表示看好,他说道:“那些英美大佬们肯定是不甘心咱们的中国货盖过他们的洋货,可现在他们的老百姓穷的要命,有价廉物美的中国货不用,难道还去用贵的本国货?”

    熊希龄说道:“我的看法与梁部长一样,百姓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才不会在乎用的哪家货。我建议进一步降低出口关税,乘机抢占英法市场。以前是洋货在我们鼻子底下卖,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该我们威风一下了。”

    徐天宝点了点头,问道:“之前说锡良要来北京述职,他到了么?”

    熊希龄说道:“前天刚到,今天正打算安排他来述职。”

    徐天宝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听说俄国那边红俄军战斗力很强,把白俄军打得丢盔弃甲。恐怕早晚要杀到远东来,蒙古和新疆、东北要早做打算,免得白俄军逃进我们国内祸害地方。”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cao纵的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红俄等战败国,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战争结束了,如何分享这些胜利果实呢?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后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英国:希望得到海上霸权,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法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美国:世界霸权。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每一个国家都会与另两个国家互为对手,而又都能与另两个国家的任意一个联手。

    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cao纵下进行。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由权。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警惕态度,并表示支持中国主张。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迫使美国最后放弃了对中国的支持。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不得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红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375最后的《巴黎条约》

    有鉴于英法无视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依旧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力转交给日本,愤怒的中国代表团提前退场。

    威尔逊看着满腔怒气离场的中国代表团,对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说道:“先生们,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发现自己这么做是错误的。”

    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回中国,中国人民再次走上街头。徐天宝也紧急约见了朱尔典和康迪。

    “先生们,我对合会无视中国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做出如此侮辱性的决定感到异常的愤怒。”徐天宝脸色铁青

    朱尔典和康迪也很尴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支援俄国方面确实起了不小作用,但是在唐宁街那帮人看来,这只是很间接的工作。即便如此,在朱尔典看来,即便不给中国一些甜头,也不至于把中国的利益作为蛋糕分给日本。

    见朱尔典和康迪不说话,徐天宝便大声说道:“我重申一遍中国的要求,中国是战胜国之一,就应该得到战胜国的待遇。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由权。否则~~我们将单方面执行以上的所有条款,如果西方世界有胆的话,再来一次1900年那样的八国联军吧~!”说罢,徐天宝一挥手,“送客~!”

    警卫员毫不客气地来讲朱尔典和康迪送出了总统府,朱尔典和康迪互相对视了一眼,朱尔典叹了一口气说道:“巴黎和伦敦那些家伙们是傻瓜吗?”

    康迪说道:“我部确定~但是我可以确定是,这位铁腕总统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美国在战争中由于远离战场,参战时间较晚,因此战争损失不大,而且在战争中因出售军火与其他商品而发了战争财。战争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0%,纽约成为与伦敦并存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为美国战后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日本利用大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在中国与东南亚大力扩张自己的经济与政治势力,经济有了显著的增长,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实力。但是由于中国的介入,使得日本在战时获得利润大减,在战后更加不再占有此种有利条件。

    中国则是利用这个机会获得大发展,工矿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由1914年的29.5%上升为1919年的45.1%。战后,美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生丝、纺织品、船只等商品,英、法、德也需从中国进口战时奇缺的民用工业品,中国获得较广阔的国际市场。1919年下半年,每月新建扩建企业的投资达4千万中国元。在政府特殊保护下为军事生产服务的钢铁、电力、化学、机械等部门有较大发展。在振华集团提供的价廉物美的技术支持下,许多工业部门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技术革新。例如装配线技术在汽车制造、造船、飞机引擎及军火等部门广泛采用。钢铁工业采用连续轧钢机,效率提高4050倍。

    一战的结果使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扩大到空前的规模,另一方面也使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了动摇瓦解的过程。十月革命的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增长,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百年来称霸全球的大英帝国开始衰落了。殖民统治的动摇是大英帝国战后衰落趋势的主要表现。

    法国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政局动荡不定,政府的频繁更替是两次大战间法国政府的显著特征。法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多党制国家,政党数量众多,议会里历来有大大小小二三十个政党进行活动,政党繁多,变化无常,是法国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一大特点。单独一个政党要想在议会中掌握多数议席十分困难,所以历届政府都是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即采用政党联盟制度来行使职权。一个政党联盟的组成,一般是以对少数重大问题的一致意见为基础,但联盟内部分歧很大。各政党一旦分裂或出现意见分歧,就会产生政府危机,政党阵线又会重新组合。所以,法国政治舞台上常常是风云变幻,政局激烈动荡,内阁存在的时间往往十分短促。1919年11月,法国举行了战后第一次议会选举。执政的联合阵线分裂为右翼的“国民!联盟”和左翼的“左翼联盟”。此后主要是左翼联盟、国民!联盟轮流!执政战争给法国造成严重损失,战后法国又面临金融危机,经济一度处于困境,左翼联盟也曾试图改革经济,加征财产税,但都因大资产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总之,一战结束之后,世界并不太平。一战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个不相同,受损失最大的是英法德俄,获益最大的是美中日。因此,徐天宝才有底气和英法叫板。

    徐天宝首先威胁要终止对沙俄的援助,同时又加大对英法欧洲各国的物资出口,以至于伦敦和巴黎街头到处可以售卖中国货的小贩。这让英法等国的企业主大为恼火,他们联合起来要求政府提高中国的关税。这样一来,大部分贫穷不堪的平民就得为日常生活付出更多的费用。一时间,工人、农民和小市民纷纷涌上街头,抗议政府不顾人民死活,只知道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各种喊着与红俄一样口号的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社会团体接连发动大规模群众运动。

    英国的报纸惊呼,“难道俄国发生的灾难也要发生在伦敦吗?”

    法国报纸则说:“一个红俄似的幽灵在欧洲的天空中游荡。”

    英法头疼不已时,在俄罗斯,红俄高歌猛进,对白俄展开了猛攻,沙皇仓皇逃到海参威请求庇护。英法此时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是让一个红色巨人站起来,还是一个东方巨人站起来。

    最终,英法选择了后者。于是,一份修改过的《巴黎合约》上,终于留下了中国代表团的签名。英法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了中国代表七条要求中的大部分,只是租借地方面,英国任然占有香港,法国任然占有广州湾。

    376俄国内战

    徐天宝得到了他想要的,根据条约,中俄边境东北部分分将恢复到《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事实,中国军队在中亚实际控制的地区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边界。再次基础上,对沙俄政府的军事、经济援助继续开展,大批逃进中国境内的白俄军再次汇聚到伊尔库茨克。在那里,他们直接从来自中国的专列上领取步枪和棉衣,然后在高尔察克、邓尼金、n.n.尤登尼奇和米列尔的率领下,与捷克兵团一起,向莫斯科挺进。

    同时,英法军队13万人在南方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先后占领巴统、梯弗里斯、巴库等城市,随后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因遇红俄游击队的激烈抵抗,只向内地推进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则增派援军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加强对白卫军的援助。中国军队则是在伊尔库茨克以东的区域内驻扎,帮着白俄军镇压游击队。至1918年夏季,,红俄只占有约原俄罗斯四分之一的土地,陷入四面受敌的地步。

    红俄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红俄委员会于1918年初颁布组建工农红军和工农红海军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4月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5月29日,红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红俄还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甚至还专门成立了肃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设委员会,简称契卡。

    契卡很快就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对旧军官进行了清洗。实际上,红俄军的初创及红俄最初的军事行动,是在《布列斯特条约》签订之前,由防备德奥军进犯而发起的,因此吸引了不少旧军队里的爱国军官自动加入。他们参加时以为新军队只用于对外;可是一旦加入,才发现自己无法自主命运,抗命或开小差是要上军事法庭的。以后托洛茨基更是强迫征调,以家属为人质及派遣政治委员等的各种办法来管束。职业军人一时又无其它技艺自存,也只好听从调遣。因此之故,红俄军在指挥系统上保全了帝俄的军事传统。初创的几个月内,即有八千旧俄的军官被托氏收入囊中。——其中许多人,尤其是家境较一般的平民子弟,或是部分中产子弟,在被浪漫的红俄理念熏陶之后,成为了红俄的真心拥戴者甚或加入其中。到一九一八年年底,被红俄军聘用任命的旧军官增加至二万二千人。但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叛变投敌,甚至包括方面军,集团军级的司令员。这是在所难免的。以至于当时有一种说法:说红军是一只漏水的竹筐。

    在军事物资方面,沙俄大的中心城市及工矿企业,大都在红俄政府手中。因此红俄军的军备供应问题不大。沙皇曾靠俄国的工业供应了近千万人的庞大军队。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及拥有步枪一千一百一十万支、机关枪七万六千挺、野炮一万七千门。其中有百分之十流入红俄军队手中。这意味着即使工厂不再生产,红俄军也至少拥有一百一十万支步枪和七千六百挺机枪。与军备和工业品的供应不同,农产品的供应问题较大。特别是在战争早期(一九一八年),余粮征集制还未能广泛推行,许多地区的农村苏维埃有抵触情绪。而白俄军又占据了广大的农村,对铁路交通的切断也较为容易。所以莫斯科和彼得堡曾一度出现存粮仅够三天的窘境。

    除了军备和粮食,兵员的供应一直问题不大。工人和农民是红俄军取之不竭的后备兵源。新政权的基础,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至于广大农民,最初从红俄手中分得了土地,满心欢喜。但红俄军的余粮征集制使他们认为:“土地是我们的,粮食却是你们的,那有土地又有什么用呢?”但另一方面,白俄军的高压式抢掠;也同样引起农民的反感。总的来说,农民(富农除外)处于摇摆的中立,摇摆的程度,视各地余粮征集制的激烈程度和白卫军烧杀恫吓的残忍程度而定。

    概括来说,大城市的占领和余粮征集制的施行,使所有物资都在新政权控制下生产并重新分配。这使得红俄军在相对狭小且被封锁的区域内,主要是乌拉尔山至波罗的海之间的北方内陆地区,也能动员出足够赢得战争的资源和兵源。再加上部队中工兵联合党党员的榜样和牺牲精神,以及时势造英雄般涌现出的一批优秀将领,红俄军一开始就具有白俄军没有的优势。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从俄军在日俄战争和一战中对德作战的表现,似乎比较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俄军笨重迟缓,蠢笨无能,打仗很业余。但事实上,腐败的是俄军上层,是那些靠裙带关系执掌军权的沙皇贵胄。比如执掌兵柄的陆军大臣,重视宫廷的舞会超过了重视军备。居然无暇花完购买炮弹的专款(许多一线炮兵奉命每天每门炮射击不得超过三发!)而俄军的下层军官和士兵是非常顽强的。正是他们在日本人用德国大炮的轰击下,坚持抵抗,造成十万多日军的死亡和数十万人受伤。

    而在一战中,俄国总参谋长换了五任,根本没有一个连贯的备战计划。一战爆发后,在战争最激烈的一九一六年五月,总参谋部还有十五天休假,所有部门空无一人。这样的军队,能将战争拖延到一九一七年,完全靠的是九百万下层官兵以命相搏。一九一五年,俄军一线步兵的步枪配备率不到三分之二;许多俄军士兵只能用捆绑了刺刀的棍棒当武器,在炮火下用徒手去拆除对方的带刺铁丝网。在一战前期,当腐朽的俄军上层,侥幸没有犯什么明显错误时,俄军下层的忠勇便得以发挥出来,使得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节节败退;仅科韦尔-伦贝格一战,便俘虏奥匈二十万人;战线推进到加利西亚和喀尔巴阡山口。

    俄军当时既无力也无心在西线打下去。但转头对付革命还是绰绰有余的。颇有点我们中国人说的“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味道。比如在一九零五年的革命时,原本笨重迟缓的俄军,变得异常敏捷。也许是因为“内战”靠近自己的铁路网,军队的集结相对比较方便吧。尼古拉二世调兵遣将,在电讯系统和铁路系统的帮助下,军队从一地赶往另一地,全军协调一致,调动灵活,执行命令坚决,革命被迅速扑灭,其高效率连西欧的报纸都为之惊讶。

    对沙皇的爱的培养,是俄军的传统。这从军校的起名上就可一窥端倪:尼古拉近卫军学校,尼古拉炮兵学校,亚历山大第一军校,亚历山大武备中学等等……对“沙皇,祖国和正教”的爱,是从年轻人一进入士官学校大门起,就开始反复灌输的。比如:在由列弗尔特(彼得大帝重臣)建造的莫斯科亚历山大士官学校内,专门在“国王大厅”悬挂起比真人还高大的历代沙皇戎装画像(结业时要向沙皇宣誓,仪式极其隆重)。地板定期由打蜡工人磨得油光锃亮。教学楼的颜色非红即白,整洁气派。不管是哪一季节的制服,从清爽宽大的短上衣,到挺刮束腰的冬大衣,双肩上的白缀章均配有红色花字:“n.2”,代表沙皇尼古拉二世。有专门的军用裁缝店,为士官们缝制制服,常礼服和军大衣。每一年级士官晋升为军官时,沙皇都会亲自发电报祝贺。而这样的电报是年轻人朝思暮想的。看看沙皇掏钱为他们提供的制服有多漂亮吧——尉官制服一律镶上金边,白底子绣红花字,紧绷绷地系着宽腰带;腰带左侧别一把皮鞘刺刀。军帽是按季节搭配的:夏季是带红帽箍白帽徽的无檐帽;冬季是铜光瓦亮的配雄鹰标志的卡拉库里羔皮窄边帽。每一种头饰按规定都粗犷地拉向右侧,透出豪迈和挑衅意味。追求华丽可以激起年轻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这一点上沙皇是不惜工本的。沙皇的军校供应商为帅气的青年军人们提供各式漆皮靴或鞣皮靴;提供永不开线的麂皮手套;提供杂役或勤务服务。沙皇还提供有风笛长笛有短号圆号有单簧和双簧管的大型军乐队——每学期演奏的曲目多达三百首,均为世界名曲。且军乐队的水平之高,可以直接去莫斯科大剧院公演。而教授他们的校尉老师们,也是优中拔优的精英:比如亚历山大士官学校的射击教师是全军步枪射击的冠军,教授他们击剑的是

    全俄剑术冠军。教授体cao项目的是单杠和吊环运动员。除了身体的训练,他们也学习文化知识,继续在武备中学就已经开始的课程:如文艺,数学,力学等。士官学校新开的课程则有军事工程,制图,测量等等。所以在当时的俄国社会,士官生被视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精英。他们经过选拔后在优渥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军人仪表和姿态都非常正规,各种战术动作训练得轻盈敏捷,炉火纯青。正是士官生们,日后组成了白卫军的骨干。在科尔尼洛夫将军那次著名的冰雪进军中,曾经有过两千余名士官生分队(百分之六十是军官),将上万红军打得溃不成军的战例。

    因此,英法等国和徐天宝才认为还有继续援助沙皇的必要。只是英法认为沙皇尚能一战,而徐天宝则是希望俄国内战打的越长越好。

    高尔察克军队占领乌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尔、布古利马、布古鲁斯兰、奥尔斯克、阿克纠宾斯克,逼近喀山、辛比尔斯克和萨马拉,切断红军同土耳其斯坦的联系,使东方面军的防线有被突破的危险。在南线,邓尼金军队占领顿巴斯、顿河州和乌克兰部分地区,随后占领察里津。

    377沙俄黄金

    在北京的作战室里,中国军方高层正在分析沙俄内战的形式。

    根据情报分析来看,内战的形式对于红俄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俄军和外国干涉军相互勾结、遍及全国,反对红俄的叛乱和干涉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并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红俄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大部分的军官和尚有组织和战斗力的部队都投向了红俄的对立面,而由于缺少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军官指挥和组织的红军部队组织涣散、纪律败坏、战斗力低下。

    反过来看,白俄军虽然人多势众、来势汹汹,但他们面临的问题却不像红军的问题那么好解决。首先是兵员的补充,白俄军拥有技战术水平高出对手很多的高素质兵员,白俄军中受过良好教育训练、经验丰富的军官充裕到可以作为普通步兵使用。高素质的兵员是白俄军最大的优势,而补充这些高素质兵员的伤亡,则是白俄军面临的最大的瓶颈问题。毕竟有热情参加白俄军的旧军人和贵族军官在数量上远远不能与支持革命的工人士兵相比,更何况白俄军在占领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行政体系,也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动员体制,不要说高素质兵员,就是“壮丁”恐怕也难以补充。

    其次是缺乏统一的领导与指挥。在红俄政权的各路敌人当中,有忠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克伦斯基、高尔察克。有妄图复辟诺曼洛夫王朝和沙皇专制的——尼古拉二世、邓尼金,有想趁着天下大乱借机恢复故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曼纳海姆、毕苏斯基,有想割据一方占地为王的——彼得留拉,有想换取自由和回家的机会的——捷克军团、有纯粹就是看不惯红俄政府的政策、方针和路线的——叛乱的哥萨克、甚至还有干脆就是打家劫舍过了今天不想明天的流寇——马赫诺。

    不仅他们,参与进俄国内战的外国干涉军也是各怀鬼胎:英国是为了恢复和维护一个对本国和协约国集团既依赖又合作的俄国政权;法国是为了防止德国利用俄国的资源和协约国援助俄国的武器物资继续战斗,并企图在由沙俄统治下恢复独立的民族国家中扩展自己的影响;日本是为了攫取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领土和权益;美国纯粹是为了和其他协约国成员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虽然在内战的进程中,红俄政府控制的地区一度只占全国领土的很少部分,但全俄的核心区域却一直控制在红俄手中,这里所说的核心既是指地理形势上的,也是对工业交通而言。这样不仅从地理上隔绝了各路白俄军之间的实质联系,更重要的是红俄政府掌握了西部乃至全国的工业精华区和铁路、内河航运的枢纽和干线。依托工业区,红俄军不仅武器弹药的生产供应方面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白俄军的军火供应前期只能依赖缴获,后期则要协约国千里迢迢的从海外运输),这些地区聚居的产业工人也成为了红俄军稳定而可靠的兵源保证。借助完整的水陆运输网,红俄军的兵员和武器可以便捷的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达成局部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向白俄输送物资成了最方便快捷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正是因为如此,英法才会不顾日本的强烈抗议,把山东的权利全部还给了中国。

    徐天宝在作战室里大声说道:“有为才有位,正是我们在支持俄国沙皇继续打仗的问题上有无法替代的低位,所以英法才会答应修改《巴黎和约》。”

    蒋百里说道:“大总统钧鉴,现在我放与俄国的贸易以以物易物为主,而俄国交付货物也越来越不准时了,我们还要支持他们吗?”

    徐天宝坏笑道:“西伯利亚和远东如此广袤,只有俄国人自相残杀,死的差不多了,咱们中国移民进入西伯利亚的阻力就大大减少。”

    蒋百里点头,说道:“只是我觉得以物易物终非长久之计,我听说沙皇把一批黄金运到了远东?”

    前来述职的薛岳笑道:“蒋将军,这批黄金我参与了运送,据说有600多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徐天宝点了点头,说道:“对,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笔黄金从俄国人那里诈到我们手里来。”

    白崇禧说道:“但是俄国人不傻,恐怕不会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