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廓清环宇在线阅读 - 第63章 建辽州,张角去世

第63章 建辽州,张角去世

    三韩所遗留的人员基本只剩下一些妇女和老幼,成年男子只剩余五百余人。在押往襄平的路上,又有数十人因为嘴贱被杀。不过三韩遗留的女性确实有很多个头高挑,貌美肤白的美人。于是张飞挑选一千名年轻的、肤白貌美的三韩女子,包括那两位女王,交给专人调教,准备若有需要,就挑选几个送给灵帝。平时就在一个单独的院子里,做些养蚕、织些丝绸之类的工作。三韩的女子擅长养蚕和织布,而且不像三韩的男子那么嘴贱,有点类似高句丽的女子,非常懂礼貌。不过因为张飞被三韩的男子恶心到了,所以下令三韩人成为辽州刺史府的奴仆期限为十年。十年后在酌情考虑,是否还给自由。期间若是有嘴贱不改者,第一次鞭笞十下,第二次二十,第三次四十,以此类推。

    蔡琰觉得张飞对三韩遗民要求太残酷了,张飞径直叫来参与三韩战争的将士,当着蔡琰的面,一个个的问过去,众人皆说没意见。蔡琰好奇,问是何故?张飞将自己被恶心的事情又说了一遍,蔡琰惊的合不拢小嘴,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奇葩之人。

    张飞在刺史府的奴仆里,挑选出擅长制弓箭之人,编入弓箭官署,命其为辽州军队制造弓箭;又将擅长养蚕、织布之人编入纺织官署;擅长打渔的人,编入渔业官署;擅长养猪的编入家畜官署;擅长采矿的编入矿业官署,等等。但是以奴仆身份进入官署的一律没有俸禄。而且张飞发现这些人虽然缺少教化,但对某些技术方面的见解,颇有独到的见解。

    战事已了,在张飞的授意下,辽州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大建设阶段。毕竟冬季将至,张飞要保证这些俘虏或者奴仆不能冻死或者饿死。襄平城的建设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是老城区的改造了。张飞计划将老城区建成一座庞大的书院,陈群和戏忠等人坚持将刺史府也建到老城区,毕竟老城区也算是新襄平城的中心。于是刺史府就坐落到老城区(也就是以后的内城。)的最北边,坐北朝南,占据了老城区的东北部分,通过一座架设在城墙之上的石拱桥于大辽河北岸的新城区相连。还有一条专供府内人员行走的天桥。刺史府旁边又设立招贤馆,以用于广纳贤才。

    内城其余的地方,被张飞设计成一座宏伟、大气的书院。书院内类目颇多,藏书虽然现在不多,但各门各类的都有。书院内的老师也多了起来,有些是蔡邕请来的,有些是慕名而来,经过蔡邕的考验,在书院内担任老师。书院内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已经有将近一万人。张飞要求蔡邕对新入学的学生,先教导做人的道理,学成后,方可传授学识。每间学堂或藏书阁里面,都悬挂着张飞所言的“育人先育德”的牌匾,显得与其他书院与众不同。

    张飞又颁布了‘八禁止、八鼓励’。书院之内禁止打架斗殴、禁止见利忘义、禁止意志不坚、禁止仗势欺人、禁止骄奢攀比、禁止好逸恶劳、禁止宣传恶俗、禁止无德学识;鼓励相互帮助、鼓励学以致用、鼓励平等待人、鼓励艰苦朴素、鼓励勤奋好学、鼓励发展创新、鼓励厚德载物、鼓励诚实守信。

    张飞又严肃的对书院的学子说道:“大家进到书院学习,切莫以为就高人一等。我设立书院,是让所有人都能进来学习,大家不过是先行者。将来,我治下的所有人都能够读书识字、学习道理。将来,能识字、明道理只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条件,非是让大家卖弄炫耀的资本。所有进书院学习者,必须先修习做人应遵守的道德,无德之人,纵然才富五车,也只能是一个更大的败类。”张飞说的这些话也变成了进书院学习之前,必背的话语。

    张飞忙碌之时,却又接到刘虞的书信。原来刘虞被张飞怒骂,心有不甘,仍然坚持自己的政策。正要上书陛下,将张飞撤职拿下。却又得知张飞升为辽州刺史,和自己平起平坐,还将原属于幽州的辽东划了出去。刘虞气的卧床不起,现在身体才有好转,匆忙写了封万字信,欲与张飞隔空辩论。张飞笑了笑将信放在一边,就说自己太忙了,打法使者回去了。张飞对这个固执的老人实在无话可说,他的固执已经深入骨髓,无可更改。张飞对他谈不上厌恶,也说不上尊敬。上次喝骂也是一时气愤。现在张飞不想跟他又任何瓜葛。

    在紧张的忙绿中,张飞得到张角马上要不行的消息。连忙赶过去,张宁正守在张角旁边,不停的低声哭泣着,张角脸色苍白,却在微笑着对张宁说着什么。张飞站在门口,唯恐打扰了他们父女俩的交谈。二人交谈了一会,张角无意中发现了站在门口的张飞,回光返照似的挣扎着要做起来,张宁连忙扶他坐起来,然后找乎张飞进来。张飞进来后,眼色复杂的看着张角,沉默不语。张角豁然笑道:“翼德不必难过,我本该死于乱兵之中的人,如今又多活了许多日子,还能保持完整的尸身下葬,已经很满足了。我的那些兄弟们你可安排好了?”

    张飞点点头说:“我攻下了周边七国,来年开春之后,就会在原七国的地盘建设城郭,跟随你前来的那些人会散布在这些地方。”

    张角微笑道:“也好,我本担心这么多原黄巾士卒聚在一起在闹出什么乱子,既然你打下了这么大的地盘分散安置。我就不担心了。不过我们当初说好的要让宁儿住进太守府,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飞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和蔡琰说过。只好苦笑着说:“还要稍等一段时间,”又想起了太守府正在改建,说道:“太守府已经没了,现在已经更名为刺史府。”

    张角这才知道张飞升迁的消息。张宁整日忙着照顾张角,对外界的事物充耳不闻,如今也是惊讶的看着张飞。于是张飞将自己建议灵帝新建辽州的消息告诉他们。

    张角赞叹道:“翼德年纪轻轻,就升为一州之长,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在大汉官员,人人只知敛财、搜刮民脂民膏的大环境下,翼德竟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老夫一手创建的太平教却在短时间内就被腐化,各方渠帅也逐渐只知享乐,实在令老夫惭愧!”接着又洒脱的说道:“不过老夫将死,管不了这么多了。宁儿嫁给你之后,你就是老夫的女婿,我犯下的错就有你来弥补吧。”张宁红着脸,低头不语。

    张角又说道:“前些日子,老夫在这四周观赏景色,沿着大辽河往东,有一座小山丘,觉得风景不错,烦劳翼德将我埋在那里吧。”张飞点点头。

    张角又说道:“翼德公务繁忙,不必浪费时间在我身上。”张飞忙说在陪他一会,但是被张角坚持赶出去了。张飞出了张角所在的屋子,心里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张角。张角发动黄巾起义的初衷,却是是为了带领百姓抵抗官府的压迫,但对手下渠帅缺乏管理,致使各方壮大之后,渠帅内心膨胀,做出的事情反而比官府对百姓的伤害更大。不过他却在得知张飞的为人之后,毅然决定投降,减少了很多杀戮,却也算是有功。张飞摇摇头,心想,此人也算是功过参半吧。

    张飞辞别了张角,正愁着怎么向蔡琰提及张宁的事情。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工坊园。张飞才想起,上次水淹遂成,工坊园也受到水灾,连忙进去查看。只见工坊园内干净整洁、人人来来往往的忙碌着,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张飞视察了几个官署部门,在张飞的等级制度的激励下,人人都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技艺,再获晋升!

    张飞心中好奇,心想这里难道没有遭受水灾?于是来到建设官署,谁知建设官署里空无一人。张飞这才想起,他们全被派出去在辽州各地指挥建设区了。张飞只好在工坊园内闲逛,不知不觉来到了设计官署。现在设计官署只有两个人,马钧和马雯兄妹俩。马雯受马钧熏陶,对设计也是略懂一些,再加上马钧一个人在此确实不太方便,于是就向张飞申请,将马雯派来帮忙,张飞同意了。张飞进入设计官署,第一眼就看到了放在院子中的一个平板车,车上放一圆盘,张飞见马钧有了新发明,忙走上前去观看。只见圆盘上还有一根指针,指针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向北方。“指南车!”张飞惊呼道。

    马钧和马雯这才注意到张飞的到来,忙出来拜见。张飞非常高兴的对马钧说:“德衡,这可是指南车?”

    马钧诧异道:“正是指南车,属下昨天刚刚为它起了名字,主公这么快就知晓了?”

    张飞没听到马钧的疑问,兴奋的说道:“德衡发明此物,为我军立一大功!以后行军不用担心迷失方向;若放到船上,在茫茫大海上犹如一盏明灯!这样我军就可以出海远行了。”

    马钧见张飞似乎对指南车很熟悉,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张飞就知晓了指南车的作用。不仅很惊奇。

    张飞又问道:“德衡造出了多少辆指南车?成本几何?”

    马钧说道:“目前只有这一辆,只是作为试验,不过有设计图纸在,在造就会很容易。一辆车的成本大概在二十金左右。”

    张飞见成本比自己想想的要低,高兴地说:“好!德衡先造出十辆指南车,分发到各军。”为了鼓励马钧又赏赐马钧五百金。马钧拜谢。张飞突然发现马钧不结巴了,惊奇的说道:“德衡,你的口吃治好了?”

    马雯兴奋的插嘴说:“哥哥小时候常被别人欺负,才患有口吃。来到大人这里,哥哥备受重视,不知怎么的口吃就好了。”张飞哈哈大笑,知道马钧是因为不自信才口吃,趋近恢复了自信,自然就好了。张飞询问了马钧,工坊园遭遇洪水的情况。马钧告诉张飞,设计官署的人设计这工坊园的时候,出大力设计了排水系统,虽然遭受了洪水的冲击,但等洪水退去了,工坊园很快就变的干燥了。张飞对设计官署的作品非常满意。于是又闲聊了一番,就准备回襄平。

    半路上,士卒来报,说张宁请他去一趟。张飞连忙赶到,只见张宁趴在张角身上,痛哭涕零。张飞心知不妙,忙走上前去,只见张角安详的躺在床上,依然已经仙去了。张宁见张飞前来,扑倒张飞怀里,嚎啕大哭。张飞知道她在世上再无一个亲人,心中悲痛,于是一边拍着她的粉背,一边轻声的安慰她。

    二人按照张角的遗愿,将张角埋在大辽河旁的小山丘上。张飞命工匠用石头砌了一座简单的墓xue,将张角葬在里面。又命工匠打造一座墓碑,思考了半天,却不知该写什么,于是就将空白的墓碑竖立在张角墓前。张宁按照张角的吩咐,为其守孝七天。张飞命人在墓旁打造了一座结实的小木屋,又让士兵送来一应生活用品,并在附近驻扎,以保护张宁。这才返回襄平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