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劝娘和离之后(科举)在线阅读 - 第202节

第202节

    “持安,你看那——”已经下山往主城走得男人指着头顶。

    今夜偏西风,木樨山上的明灯随着风往主城荡,柳持安顺着男人的手抬头看,正好看到刻着‘柳’字的姓灯扬长而去。

    男人捏了捏下巴,笑道:“谁这么好心将你的姓灯放了?”

    柳持安回西北后就脱去了巴柳子的伪装,五官较盛言楚这类中州人要深邃,瞳色偏褐蓝色,此时一双眼睛深不可测,微微眯起凝望着天上的姓灯。

    “中州人最是自私自利,没想到竟还有人敢冒着折福的分险替你放姓灯。”

    虞城的百姓对姓灯极为迷信,刻着字的姓灯唯有本家人才能投放,否则就会削弱被投放之人的福气。

    柳持安嘴角忍不住扬起,下山前他有偷偷往回望,他的姓灯被程春娘拾起来了。

    本家人…若是日后冠上他的姓,哪里还有折福的说法。

    见柳持安噙着笑傻乐,男人似是猜出是谁放得明灯,忍不住泼冷水,哼道:“你别开心太早,中州有不少姓柳的,指不定上头飘得这盏是——”

    “是我的。”柳持安轻笑笃定,脚往前一抬,踩中男人屁股后边拖着的残布,“你连自己的衣裳都不认得了么?”

    说完柳持安就扬长而去,男人摸摸残缺的衣摆,再看看姓灯上的布巾,认不出低头啐骂了一句。

    他没事系什么布?!

    从木樨山下来,盛言楚也看到了那面‘柳’字姓灯,还跟程春娘调侃,说他无意中看到了‘柳’灯,便借别人家的‘柳’灯替表姐夫柳安惠求了平安。

    杜氏笑得前俯后仰,将程春娘半道见到姓灯的事道了出来,程春娘能对着杜氏解释说替柳安蕙放姓灯,可盛言楚这个做儿子岂能看不透?

    回到虞城衙门,盛言楚就一直留心着他娘的情绪,虽一路上和杜氏说笑不停,但眼底的落寞藏不住。

    “娘…”盛言楚喊。

    程春娘顿住脚,杜氏没打扰这对母子说话,只说有些乏先去睡,待杜氏一走,程春娘走过来问:“咋了楚儿?”

    盛言楚欲言又止:“我在木樨山好像看到巴叔了…”

    程春娘眼神微微动了下,手将耳鬓的碎发往后挽,轻声道:“许是你看错了吧…”

    盛言楚静静得望着他娘,他娘并拢着双脚十指来回搓动,似是有心事,到了这一步盛言楚还有什么不明白了。

    “娘,你也遇上巴叔了?”

    “没。”程春娘纤瘦的肩膀微耸。

    细小的动作惹得盛言楚心头起伏如潮,他娘是真的没和巴柳子见面还是和他一样不确定?

    想起当年巴柳子对他娘不辞而别后,盛言楚眉峰不由蹙起。

    程楚娘此刻心里乱的很,在木樨山上时,程春娘就感觉有人盯着她看,原以为是错觉,可听儿子说在山上好像见到了巴柳子后,程春娘突然十分肯定巴柳子也在虞城。

    既然看到了她,为什么不相认?是不敢还是已经成家不好意思跟她说话?

    一旦起了这些念头,程春娘内心无端烦躁起来。

    随他娶妻生子吧,程春娘想,这样遥遥相望不打扰她也挺好。

    想着想着,程春娘苦笑出声:“说起来,咱还不晓得你巴叔姓什么?若山上那人真是他…嗬,原来姓柳啊…”

    “娘…”盛言楚心疼地喊。

    程春娘将盛言楚往院外推,扑哧笑开,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当年没答应嫁给他其实也是幸事,他连祖宗的姓都没给我说过,可想而知还有好多事瞒着我呢,这防那防的,一点诚心都没有…”

    盛言楚站在院门口,程春娘摆手让其回去睡觉,也不多说扭头就往屋里走去。

    透过格窗,盛言楚看到烛光映射在墙上的影子微微抽动,杜氏叹了口气走过来。

    “那姓柳的是不是之前说要娶你娘的男人?”

    盛言楚点头:“他要儿子,可我娘身子伤了不能生养…”

    他有私心,倘若他娘身子没问题,搁前几年他倒不介意多个弟弟meimei,但现在他不太想要了。

    一来古代女子过了三十岁大关后,生产风险增大,二来巴柳子一心想要的是儿子,若他娘生了女儿呢?是不是还要继续生?

    他才不想他娘遭这个罪。

    这样一想,他娘不能生养其实并不是坏事,至少不用成为柳家的生育工具。

    杜氏叹气:“你娘性子执拗,守着你爹蹉跎七年不嫁人就能看得出来,她认定的事,没人狠狠的刺激她,她很难放手。”

    盛言楚一脸难色,这会子最好巴柳子抱一个大胖小子往他娘面前溜达几圈,只有这样他娘才会死心,不然心里总是挂念着。

    不行,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得找巴柳子演场戏。

    只是虞城人生地不熟,找一个躲他的人比登天还难。

    -

    柳持安想躲盛言楚,可为了解决西北各部御寒问题,柳持安必须亲自去见卫敬,涉及虞城的生意,卫敬有心将盛言楚带在身边,两人不可避免在虞城衙门来了个不期而遇。

    大白天见到柳持安,盛言楚更迷糊了。

    他能确定在木樨山上看到的男人就是柳持安,但柳持安是巴柳子吗?

    巴柳子脸有点方,眉形微弯,一看就是老实人的外表,而柳持安剑眉英挺,五官轮廓更为深邃分明,眼眸亮的像两只褐蓝玛瑙,明显有胡人血统。

    若说两人的相通之处,大概就只剩下削薄抿起的唇角以及和巴柳子如出一辙的威猛身段。

    远来是客,又是卫敬临到最后一步拒了生意,因有些过意不去,卫敬率先开口。

    “楚哥儿,这位就是我跟你说得哪位想合作湘绣丝线的柳官人柳持安——”

    柳持安没想到卫敬会将盛言楚带出来,紧张地攥手,薄唇微启:“楚…”

    余下的话噎着,柳持安喉咙滚了滚闭上嘴。

    盛言楚进门看到柳持安后,心情就复杂的不成样,一会想自己认错了人,一会又期盼着此人就是巴柳子。

    可当义父说柳持安准备做湘绣生意后,盛言楚暗自催眠自己,此人不是巴柳子。巴柳子识字不多,湘绣是大生意,巴柳子不太能做得起来。

    想起义父给他看的有关对方列出的湘绣丝线的条陈,上面落款的柳持安三字潇洒如流云,想来平日的书法甚好。

    这样的人会是巴柳子吗?

    柳持安庆幸自己没喊出口,楚哥儿看他的眼神不对劲,他尚且没想好要不要跟楚哥儿解释他的身份,楚哥儿是中州朝廷的官员,他在中州皇帝眼里早已是个死人…

    不行,不能说。

    柳持安蜷紧的十指倏地松开,就这样吧,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吧,管他是巴柳子还是柳持安,都不是他原先的名字。

    西北各部一日不脱离中州朝廷的摆布,他就永远也拿不回属于他的父姓。

    “柳兄看别小瞧了这孩子,虽年岁不大,但如今已经进朝廷替官家卖力。”卫敬与有荣焉地说着,“他祖辈是商户,对你我要联手的湘绣丝线略有些看法,柳兄不若听听他的话?”

    灯会结束后,柳持安复又让人找上卫敬,愿意退一步,既然卫敬不愿意将虞城湘绣丝线的生意交到他们手中,那他们就买布帛,因量大,柳持安要求卫敬能让三分利。

    “楚,咳,此事盛公子能全权做主?”柳持安定住眸子望着盛言楚。

    盛言楚相貌更像程春娘,双眼皮宽睫毛挺翘,皮肤是程家人才有的冷白,除了眉眼,盛言楚想事情的小表情和程春娘也大同小异,喜欢抿唇,对着手指来回小幅度的搓揉……

    柳持安生生顿在那,恍惚看到程春娘站在他面前。

    卫敬身子往竹椅上一趟,半阖着眸子朗笑:“这是自然,他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替虞城百姓着想也算是他的职责。”

    盛言楚领悟卫敬的意思,笑眯眯地开门见山:“三分利太多,湘绣布帛织造起来困难,柳兄一下要去那么多的湘绣布帛,又卡时间要的紧,虞城的百姓至少要日夜连轴花半个月才能出货,让三分价钱不划算,人力耗得太厉害。”

    柳持安正色起来:“我出的价钱可比平常的价钱高…”

    “柳兄,这笔账不是这么算的。”

    盛言楚故意将‘柳兄’二字咬深,道:”虞城百姓用湘绣手艺勾织布帛原是一件细致的手艺活,熬眼睛费神,十天半月不休息的去赶工,很容易熬坏身子,小病养一养无所谓,若是透支性命的大病怎办?”

    旁人说这话,柳持安早就想笑出声了。

    生意人只讲生意,管东管西还管送终不成?虞城百姓若接了这单生意,自是要在规定日期交货,至于生病染疾,又关他什么事?

    说他柳持安是心硬的剥削者,但他付得银子多啊,银货两讫的买卖,轮不到虞城百姓卖惨给他看,想长命百岁可以,不接他的生意不就行了?

    “盛公子此言差矣。”

    为了西北各部的子民,柳持安只能跟盛言楚杠上:“这笔生意若能成交,我以后每年都会跟虞城签,年滚年,这里头的利润想必盛公子清楚。”

    每年都签?

    盛言楚哑然,这的确是一笔大买卖,但义父很显然嫌柳持安银子给少了…

    “改到二成。”盛言楚也让一步,“头一年总得让虞城百姓偿口甜头,若柳兄信守承诺年年跟虞城签单,让三成的价钱也并非不可。”

    卫敬此趟来虞城,当然不想空手而归,售卖湘绣丝线的生意夭折后,卫敬为此焦头烂额,原打算派人去京城打听商路,没想到柳持安又找上了门。

    柳持安给的价钱其实有得赚,但盛言楚说不能答应的太快,今年让三成,明年些许就得寸进尺是四成,商人的肚子永远都填不饱,卫敬得悠着些。

    “二成就二成。”柳持安认了。

    他还想给自己留点面子,这会子和楚哥儿为了点银子争得面红耳赤不好,假使以后有机会真诚相待,他可不想让春娘觉得他是个小气鬼。

    盛言楚怔了下,这就答应了?

    为显诚意,柳持安命人将笔墨纸砚拿来,墨毫一挥,两份三年期约的条子写好了。

    卫敬看过后拿给盛言楚检查,从头到尾认真通读一遍后,盛言楚冲卫敬颔首。

    “拿笔来。”卫敬没磨蹭,唰唰署名。

    拿到契约,柳持安顿时松了口气。

    中州朝的布帛有很多种,但唯有虞城的湘绣丝线织造而成的布帛防水效果好,西北苦寒,常年大半的时间都在下雪,部落百姓以圈养牛羊而生,这两年因气候恶劣导致牛羊死伤无数,温饱已然成为一大问题,若再肆无忌惮的残杀牛羊,西北各部离灭亡不远矣。

    牛车是西北百姓生存的根本,百姓平时饮食离不开牦牛rou和羊rou情有可原,但身上的衣裳可以稍加改造,不至于剥玉山上日渐濒危的动物皮毛。

    自从十年前朱门案西北各部对中州称臣后,柳持安便隐姓埋名来到嘉和朝,有关嘉和朝抗寒的法子柳持安一直在关注,像临朔郡献上的毛衣,柳持安暗中将毛衣的织造方法往西北运输过,可惜毛衣在西北御寒的效果并不明显。

    此外,柳持安又将中州嘉和朝各式的布帛都做了对比,选来选去,最终柳持安相中了虞城湘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柳持安想让西北子民学习中州人的纺织手艺,故而买湘绣丝线,不料卫敬临时反悔。

    卖染料给他?他要染料干什么?但又不想就此得罪卫敬,柳持安只好另想他法,咬牙买起虞城现成的湘绣布帛。

    织造好的布帛比丝线贵两倍不止,而柳持安让西北百姓学习纺织的想法也因此破灭,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今年冬天西北百姓不用再大肆虐杀动作。

    玉山坍塌的次数逐年上升,这些年百姓们上山狩猎总是会碰上雪崩或是泥石流,柳持安有时候在想,这会不会是玉山对子民的惩罚,毕竟每到寒冬,玉山上面经久不息地流淌着血水。

    -

    生意敲定后,卫敬在衙门设宴款待柳持安,席上盛言楚借着敬酒不停的打听柳持安的身份,柳持安汗颜,大抵能猜到盛言楚在怀疑他的身份,但现在他还有要事在身不能相认,不得已,柳持安只好硬着头皮给自己临时编了一个身份。

    西北本土商人,亡母姓柳,是中州人。家族败落后,他便着母姓在中州行商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