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七章 叔侄

第八十七章 叔侄

    十一月二十六日,汪涟案后第三日,刑部就匆忙以原告身死为由,匆忙结案。

    他们并没有在案子里扯上汉王,只是将汉王府纪善周巽当做替死鬼推了出来,以杀人罪判流放三千里,前往交趾教化土人,遇赦不赦。

    自建文帝以后,读书人,特别是当官以后的读书人,几乎就很好被判死刑了。

    朱棣的皇帝位置得之不正,为了让读书人给他多说一点好话,在很多方面也给了这些读书人特权。

    对此,朱瞻基是极不赞同的,只要当官的读书人就没有了死刑,也就缺少了威慑他们的武器。

    等他继位,不要说读书人,就是皇室成员,该杀也是要杀。

    朝廷法度若是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最终只会越烂越狠,连根基都要烂掉。

    十一月二十八那天,朱瞻基摆出了太孙仪仗,带着母妃和一帮弟弟meimei摆驾汤池温泉。

    这次出行,朱瞻基不仅带上了自己的随行护卫,还把三千羽林左卫也全部带上。

    这几日,朱棣已经在拟旨,新年大朝会上,将会宣布一系列的人事任命,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汉王朱高煦由云南改封青州,并且命他在正月十五前离京。

    虽然这条消息还在保密之中,但是朱瞻基从小生活在皇宫,与各太监的关系都相处的不错。朱棣的旨意还没有拟出来,朱瞻基就已经知道了。

    这等于是要逼着朱高煦离京,而这个二愣子可不能以常人度之,说不定他一发疯,派兵把汤池温泉给围了,自己哪怕是个太孙,也要在面子上吃个大亏。

    他不敢明着对付朱高煦,因为他以后是要当皇帝的人,但是朱高熙在绝望之下,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

    所以,这一次他把大军也全部带上,并且跟指挥佥事赵永亮交待了,这些时日要加紧防范。

    进入十二月,幼军的课程也少了许多,乙字连的人大多都在帮朱瞻基整理资料,剩下的不多的二十多人,他也都布置到了京城到汤池之间的各个要道上。

    马致才叔侄被朱瞻基放了假,让他们回苏州,筹备将马家的琉璃窑开到京师来。

    水泥的事情不能再拖了,最迟明年春天,一定要把技术拿出来,最好是直接把水泥路修到草原上去。

    至于跟工部商议,将各种工匠整合在一起,开发新技术,也要等到过完年了才能开始。

    在这个封建时代,过年比后世要重要的多。别的不说,光是一个祭神,祭祖,就是人人不敢马虎的。

    到了温泉这边,不管是张氏,还是一帮小孩子们,没有宫里的约束,在这皇家别院里一个个都开心无比。

    朱瞻基除了每天雷打不动泡一个时辰的温泉,其余的时间跟在宫里一样,每天都依旧处理着看不完的公报。

    在这个时代,只要是想当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绝对比后世的国家领导人要忙的多。

    没有后世完善的规章制度,几乎所有的责任都在皇帝身上,要不是内心的华夏振兴梦,朱瞻基当真不在乎这个皇位。

    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说的就是皇帝这个职业。

    三千羽林卫可能也是一个威慑,朱高煦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不敢向朱瞻基发飙,但是在京城里面却着实演出了一场好戏。

    得到消息的朱高煦在十二月初三,在汉王府门口张贴,私募军士三千人,他自己花钱,这些人当然也不隶籍兵部。

    此外,他还纵容士兵在京师内外掠夺商人货物,其中一九江府的商人因为不从,竟然被他剁成了三段,丢进了长江。

    朱棣得知后大怒,将汉王府大部分属臣全部发放充军,连汉王长史史程棕都被发放到交趾去了。

    此后,朱高煦被幽禁汉王府,只待过完年后就前往青州。

    但是,朱高煦在府中竟然身披龙袍,并且要穿着龙袍出门。

    负责监管他的指挥使徐野驴守门不放,竟然被他一刀砍死。

    朱棣虽然大怒,但是总不可能把自己这个儿子杀了。所以只能削去了汉王府两支护卫,让他的三队护卫只留下了一卫。并且派了心腹太监王彦亲自到汉王府坐镇,守着朱高煦。

    王彦乃是朱棣身边的头号心腹,执掌司礼监,权倾朝野内外。此外此人武艺高强,根本不怕朱高煦,朱高煦这才老实了下来。

    一直到过小年,朱瞻基才带着张氏他们返回皇宫,他们不仅也要准备过年,收农庄年礼,也要祭拜祖先。

    忙碌了三天,朱瞻基就处理好了商业上以及农庄的事务。

    大年二十九,朱棣着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还有汉王朱高煦,以及从北平回来的赵王朱高燧共同前往明孝陵朱元璋坟前祭祖。

    朱高燧这次回来后,封地也将有所变动。将由北平迁封到彰德府。

    彰德府也就是后世的安阳,比起现在的北平来说其实一点也不差,距离应天府更近。

    迷上做生意的朱高燧没有半点意见,他甚至想在江南找一块封地,哪怕不是大州,只是个小县城也可以。

    但是朱棣不许,整个江南一带,被作为皇家直系的永久自留地,这片富饶的土地,以后也不会册封任何王室。

    也因为如今的宁波市舶司在朱瞻基的控制之下,所以现在的朱高燧对朱瞻基可谓是态度友好,简直有些巴结了。

    朱瞻基回到京城不到十天,朱高燧就亲自登门两次,派人专程送礼三次。

    他的态度也让朱高煦越发不满,继而对这个弟弟也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车队到了钟山山脚停下,所有人必须步行上山。其他人都无妨,就连他们三兄弟的一帮五岁以上的孩子,也都不在乎这点山路。

    但是这可要了朱高炽的老命了。

    他体型虚胖,胸闷气短,加上脚上也有疮,不良于行,所以平日都是坐肩辇的。

    现在不能坐了,只能拍了四个体型健壮的太监跟着,两人一组,轮流架着他的腋窝,让他的脚落地上山。

    太子朱高炽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赵王和汉王,朱瞻基则率领着第三代,跟在他们的后面。

    老朱家到了朱瞻基这一代,现在的兄弟也已经不少了,超过五岁的就已经有了十几个。他们的年纪虽然小,但是生于皇家,一个个懂事的很早。

    这个时候来孝陵祭拜,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行至半山,朱高炽的两条腿就几乎是在地上拖着,经常打滑。朱高煦嘿嘿笑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

    这是借着朱高炽的脚底打滑在调侃朱高炽了。

    朱瞻基当然不会任由他取笑,应声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猛地回头,看着朱瞻基,脸上虽然还带着笑,但是眼神凶狠。

    朱瞻基当然不会怕他的眼神,伸手拍了一下面前的空气。“时值冬日,竟然还有瓢虫乱飞。”

    朱高煦虽然粗鲁,但是也知道朱瞻基这是借着话题在讽刺自己。

    他嘿嘿笑道:“不曾注意到,瞻基也这么大了。”

    朱瞻基耸了耸肩说道:“汉王叔整日关注朝廷大事,怎会在意我这个小孩子。”

    “不小了,十七岁了……”他突然楞了住,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眼神越发凶狠了起来。“是你……”

    朱瞻基云淡风轻地说道:“汉王叔在说什么?我怎么有些听不懂……”

    他站的位置比朱瞻基高了两个台阶,居高临下地瞪着朱瞻基,压低了声音说道:“是你,上月的事情是你搞出来的?”

    朱瞻基在他面前当然不会承认,说道:“汉王叔别再耽搁时间了,礼部的主事们还在等着我们呢,误了吉时可就不好了。”

    他看到朱瞻基身后还有一片子侄,一个个有些畏惧地看着他,他醒过神来,让开了身子。“你们先上去,我跟你们的太孙哥哥说几句话!”

    他之前不是没有怀疑过朱瞻基,但是这件事实在做的太干净利落了,最后,他把怀疑的目光放在了朱棣身上,因为只有他才能把这件事做的让人抓不住首尾。

    所以他才在府中故意肆意妄为,为的就是气朱棣。既然你不在乎我这个儿子,我这个儿子也就故意跟你作对。

    可是现在再想来,如果是朱棣要对付他,根本不用败坏他的名声,因为败坏他的名声,就是给皇家抹黑。

    现在将怀疑的目光放在了朱瞻基的身上,他就越想越确定了。“纪纲那个小人已经投靠你了吧?有锦衣卫帮忙,你才能在刑部嫁祸到周巽身上!”

    朱瞻基问道:“汉王叔在说什么?你是说周巽谋杀汪涟一案吗?为什么不是刑部的人自己干的呢?”

    “不可能!”

    朱瞻基目光一凝,旋即嘿嘿笑了起来。“汉王叔如此肯定,难不成说刑部尚书刘观是你的人?”

    这个刘观朱瞻基早就看不惯了,如今的朝廷上下,总体的风气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再好的风气,也免不了有些害群之马。

    像兵部尚书方宾,刑部尚书刘观就是朝廷文官系统内最大的两个贪官。

    他不能参与朝政,所以哪怕明知道这些,他也没有跟朱棣举报的权力,否则就是居心叵测。

    现在既然知道了刘观是汉王的人,那就别怪他下黑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