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兴汉室在线阅读 - 第九十四章 询于刍荛

第九十四章 询于刍荛

    “虚谈则知以德义为贤,贡荐则必阀阅为前。”潜夫论交际

    杨琦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开太学纯粹只是皇帝与他们做的一个交换而已,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附加条件。当时皇帝为了获得众人在廷议盐铁上的支持,只说要重设太学,却并没说要重设什么样的太学。

    按皇帝的设想,朝廷今后除了征辟、察举以外,还要多加一条仕进之途。并且太学今后所培养的人才,将不只是他们用经学教出来的儒生,士族对太学生的影响力将会其他杂科稀释。

    如果他们提前知道这些事,当日就未必会那么轻易的倒向皇帝一边,肯定要让皇帝做出更多的让步才是。

    可眼下旧的交换已经达成了,即便他们对太学附带的改革措施有什么不满,那也只能与皇帝另外进行新的妥协,而不能埋怨皇帝耍赖、食言。

    皇帝没想过让士人势力轻易的重回太学,这一举动,不仅是病中的赵谦倍感诧异,就连一直韬晦低调的杨氏内部都有人感到不满。

    在杨琦的府邸,原河南尹杨懿尤为激动,脸涨得通红:“开明经、明法、经济等科,每岁策试,上第者分别入太常、廷尉、少府等官,从吏做起。中第者外放郡县,为各科之吏。”

    杨懿看向众人,说:“以往的太学生一旦通过策试,不是郎官、就是舍人,何曾有选派为吏的道理?这不是贬谪了么?”

    座中除了护羌校尉杨儒以外,其余的亲族一干杨氏亲族尽皆会齐,众人不按官爵,各按在家中的辈分血缘依次落座。作为杨震长子杨牧的孙辈、弘农杨氏的长房,杨琦端坐正中,左右各坐着杨彪、杨众,再往下则是杨瓒与杨懿。

    “由朝廷派人赴郡县为吏,这在推行屯田的时候就有过先例了。”光禄勋杨彪眼皮也不抬一下,顾自说道:“陛下心思想得远,我等为人臣子,也要随着看向长远。”

    “这是什么意思?”杨懿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声问道:“派去各地郡县的农曹掾不是特例么?难道陛下还想一直在三署郎官里选派人员,赴任地方为吏?这怎么能行、这让地方守令以后如何征辟掾属?簪缨之家如何举荐子弟?”

    “三署郎官无不是儒士俊才,让他们去地方为吏,的确是屈就了。陛下也曾说眼下经过裁汰遴选之后的三署郎,皆为一时之选,宜按往例赐官。”杨彪显然已经对皇帝的想法考虑成熟,从容说道:“虽说三署郎不会再度为地方吏,但也不是说陛下就没有另选合适的贤才,任为地方吏的意思。”

    “可太学生会乐意么?求学数载,到头来却只得了个县吏!”杨懿皱眉说道:“除此之外,就说那些簪缨世家也不会乐见此事。”

    杨懿曾被董卓荐举为河南尹,后来为朱儁所败,闲居家里,直到杨氏重新在朝堂掌握一定的权势后,他才回到长安,等待族亲为他谋求一个差事。

    只是杨懿有奉承董卓、曲意媚上的劣迹又有为人所败、不能守土的罪责。这些无不是政敌抓在手里,用以攻讦的软肋,而且杨氏已经有数人身居要职,再花心思把一个不堪大用的杨懿举荐上去,并不会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给人一种杨氏势大的印象,这与杨氏当前奉行的韬晦路线是相违背的。

    自身打铁不过硬,自家人又主动选择将其冷藏,这让杨懿非常委屈。好不容易蛰伏到了现在,听说皇帝要重开太学,出于自身以及家族的利益,他早就对此跃跃欲试,想博一个太学祭酒的位置。

    本来杨氏众人也都点头同意了的,甚至杨彪还在看望赵谦病情的时候与对方有过一段交流,表示只要皇帝有心,杨氏不会介意赵温代替种拂为太常。而与此交换,杨懿则得再次复起为太学祭酒。

    各方达成默契,杨懿也随时准备着成为太学祭酒,代表杨氏对太学生灌输理念、收拢门生。

    可现在的情况是,原太常种拂调任城门校尉,原卫尉赵温如愿成为了太常,而杨懿,则不尴不尬的仍是白身。赵温虽然遵守承诺向皇帝举荐杨懿为太学祭酒,可皇帝偏偏对此置之不理。

    杨懿知道,自己哪怕再怎么不情愿,只要自己想做太学祭酒,就必须接受皇帝对太学设定的新规章、接受自己今后对太学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的事实。

    “不乐意又如何?”杨彪心中升起一丝不快,怏怏说道:“朝廷这次不吝家世,有向学之心者皆可就读,是朝廷给了他们接受教化的机会,临了分派,他们有什么理由反驳?再说地方簪缨,敢公然对抗朝廷的任命么?”

    在以往,朝廷只择选太守、令长、及丞尉等官,其下的功曹、掾属皆为守令自行征辟的当地名士贤才。这些人一旦应征,就将和荐主形成一种类似于主忧臣辱的君臣关系,也就是汉代独有的二元君主体制。

    这种体制极大的妨碍了皇权集中,也促使生出了一大批利益攸关的团体,彼此组合成巨大的士人集团。不仅如此,还造成地方宗族势力膨胀,阻碍中央将行政权力向地方基层的延伸。

    皇帝一直想要加大朝廷对各地郡县的掌控,方便政令上下畅通,并慢慢的改变属吏自行征辟的传统。是故他才想将太学设计成基层官吏培养机构,以后衍生出来的科举策试也只考核选出吏员,而不是如其他朝代那般考核官僚。

    按专业分科策试,明法科的学子只能去廷尉、地方刑曹从小吏做起、以政绩升迁,经济科的学子也只能去少府、大司农等处、同样以政绩升迁。

    考核内容专业化、科目化,这与真正的科举考试大相径庭,反倒是皇帝借鉴了些后世公务员考试的制度。

    坐于杨彪对面的五官中郎将杨众进一步解释说道:“你道陛下为何选中明光宫做太学?这不单单是陛下崇文之意,当年明光宫能容数千燕赵美人,地方宽阔,若是改建学舍,容纳万人也不是虚话。这上万太学生一旦学成、通过陛下的分科策试,朝廷必然要将其安置各署各地为吏,难不成还让他们做令、丞?”

    “可此事未免也太”杨懿依然有些不能接受。

    “此事本无错处,无论是推崇教化、还是朝廷治理地方,陛下这么做都没有错。”侍中杨琦直截了当的说穿了杨懿的心思:“你觉得不能接受,无非是侵犯到了你自己,可你现在还不是太学祭酒。”

    这话说的让杨懿羞惭不已,他只顾着低头谢错。

    杨众是座中最精明狡猾的一个人,他突然笑道:“天下士子毕竟是慕经求义的多,哪有专学杂科的道理?等你莅临此位,无论厚此、还是薄彼,都大有文章可做。何必在这个时候伸言反对?徒让他人捡了便宜?”

    东汉经学之风甚盛,多少人负笈求学,就是为了通晓儒家经义。这回太学开设各科,供学子选修,看似将明经与其他并列,其实最后选学哪一科的多些还不是一目了然?

    何况自祭酒、博士、助教以下的教职人员谁不是鸿儒出身,立场天然的就倾向于明经。等到太学逐渐形成重明经、轻明法、经济等杂科的风气之后,皇帝再想拨动车轮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