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对于黄谢氏这个岁数的女人来说,如果没有穿越者,那么即便她怀孕了,在十七世纪也是生不下来的——运气好母子活一个,运气不好就是一胎两命。 所以还得靠穿越众:董院长已经说了,到时候大概率会给黄谢氏做剖腹产,反正就她这样的,也不可能再次怀孕。 关于剖腹产,已经尝试过神奇痛风手术的黄老爷夫妻对此倒不担忧。而困扰着夫妻两人的,则是另一个衍生问题:让谁来生? 既然这一次远来求医达到了最佳结局,那么接下来肯定是扩大战果了……黄老爷在杭州还有好几房年轻妾室呢,一口气再生他三五七八个小朋友岂不美哉?这老黄家从此再不怕无后了啊。 然而事情不是这么做的。 现在是物资匮乏的十七世纪,包括医生本人在内,很多高端资源都是独一份的,数量稀少。 赤崁总医院的穿越众医生,包括一个半路出家的,拢共才四人,每天忙得要死,不可能有那么多闲工夫围着黄家转悠。 另外,一些手术专用的耗材数量也是有限的,不能全用在一家人身上。 所以董强就这个问题明确告诉老黄:最多再帮他做两人次的胚胎手术,再多就别想了……这就是卖方时代的悲哀,产品不够,客户有银子都买不到东西。 于是黄家两口爆发了新一轮撕逼:剩下的四房妾室里,黄老爷属意得自然是后娶进门的两个年轻妹子。而黄太太则对那两只狐狸精一向没有好感,所以倾向于“论资排辈”,按照“入门”时间先后来分配名额。 这种麻缠的家务事向来是毫无道理可讲的,所以老爷和夫人之间,势必要经历几轮战争后才能得出结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日常吵架,老黄也没闲着。 首先,同住在宾馆的两户黄姓老爷,在互相告辞后,又在同一天退房了。 黄志诚黄举人这边,直接搬去了风景最好的穿越众小区——都已经穿帮了,也就没必要再住宾馆了。聪明的钟秀秀同志现在已然开始享受革命成果了:住别墅,追美剧,顺便看了《功夫》。 杭州黄老爷这边,则是出高价在总院附近买了一套小木楼。这套小木楼房间不少,可以安排下人,今后妻妾们养胎都可以住在这里。 接下来的时间里,脚伤已经慢慢康复的黄老爷,不但每天遵照医嘱开始了运动,还拄着拐天天跑去窑区转悠,实地感受了一番工业社会的伟大源力。 这个时候,前几日派去广州出差的方唐镜也发回了第一封信件。 他已经拜访了南望介绍的同僚,也去广州新区管委会挂了号,那边现在正处于拆迁阶段,一旦放开土地交易,他会第一时间挑合适的地段出手拿下。 黄老爷看信后,当即回话,让方唐镜别急着回来,多在那边转转,和他在这边做调研一样,先把广州府的情况搞清楚再说。 前脚和方唐镜联络完,后脚南望跑来了。 急匆匆将老爷带出门,租了马车,南望便一个劲催促车夫往窑区赶。 “何事如此之急?”黄老爷坐上车后问道。 “老爷,罐头厂正式运行了,咱们去看看,成的话就抓紧去商务部登记商谈!” “哦,那可要赶紧去看看。” …… 罐头这种商品,其实以穿越众的工业能力来说,早就可以生产了。无论是makou铁,还是食品加工消毒,抑或是瓶口封装,这些都不构成难度。 之所以前期不生产罐头,主要还是因为没有需求:部队基本都在周边活动,无论在岛内还是大明管辖区域,都能及时得到补给,所以罐头这种优先度不高的项目便被搁置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次要原因是糖不够。 甘蔗是相当耗费肥料和地力的作物。穿越众登岛的前两年,主要种植的农作物都是用来喂饱移民的主粮,根本没有余力去摆弄甘蔗。 这之前本地的白糖消耗,基本上全都是从福建运来甘蔗后就地榨汁的。 这种情况直到去年后半年才有所改观。当大批的土豆、玉米和红薯成熟以后,穿越众终于在粮食问题上缓过来一口气,开始有余力播种了一些甘蔗田。 而最近罐头厂正式上马,也是因为上述两个条件发生了变化——北方驻扎的骑兵需要罐头,本地的甘蔗也正好成熟了。 当黄老爷和南望赶到窑区新开张的罐头厂时,不光是前来视察的穿越众,包括另外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此刻已经在生产线处搞调研了。 窑区的罐头生产线自然不可能像后世那样高档和自动化。无论是大锅煮制的食品,还是各种半手工cao作的makou铁封装线,都充斥着一股nongnong的黑作坊味道。 不过设备虽说简陋,但是在卫生方面还是可以放心的。穿着干净工服,戴着帽子的工人们,正在按照程序一丝不苟地完成着眼前的工序。 罐头厂目前的品种不多,主要是糖水荔枝,糖水橘子和豆豉鱼,茄汁鱼这四种。 这四种罐头的原料来源都很简单,荔枝和橘子福建本来就是主产地,另外的杂鱼块就更不用说了,冷库里多得是。 黄老爷仔细参观完生产线后,发现罐头厂比起窑区其他那些大厂来说,对设备的要求其实并不算高。除了一些大锅外,就是用来提供消毒蒸汽的锅炉,以及一些体积不大的钣金和封装小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