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书迷正在阅读:隔壁的jiejie们、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莺、世家、素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创造了巫师、重生之异能王妃
东宫之中,因为三杨都是东宫属官,是以要见太子也不用偷偷摸摸,很多事情正大光明就议了,只不过夹带的私货较多。 在朱棣决意改革货币的时候,朱高炽也在和属官们就近来的诸多事情彻日讨论。 关于货币改革,太子党其实都很茫然。 不知利弊。 所以黄昏其实想多了,在这个时候,太子根本就不会想到去帮他分担汉王、赵王和纪纲的火力,而是全身心的去深讨货币改革带来的利弊。 东宫属官们和太子最终达成同样的认知:稳重一点,守成一点。 不宜改革! 朱高炽决意去找父皇说辞,一定要打消父皇犹豫不决的念想——这一点朝堂无人不知,陛下如果不想改革,早就回顺天了。 按照计划,陛下已经在应天滞留了近一个月。 原因恐怕就是货币改革。 如果要进行货币改革,此事肯定需要陛下亲自cao刀,所以陛下不能去顺天,只有在确定了不进行货币改革后,他才会去顺天。 所以陛下此刻应该是犹豫不决。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高炽若是站出来反对,货币改革就会胎死腹中。 这一日小朝会。 朱高炽决意是说服父皇放弃货币改革,到了乾清殿一看,父皇还没到,于是安静等着,时间流逝之中,朱高炽渐渐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劲。 汉王赵王来了。 六部尚书来了。 六部的左右侍郎也到了。 文渊阁的内阁辅臣也尽数到齐。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和左右副都御使来了。 九寺五监的正副官职都来了。 甚至连太医院院使王立然、院判赵作仁、御医吕芗也在场。 更让重臣意外的是,户部那边来的人尤其之多,不仅来了官,连吏都来了,乾清殿内站不下,品序较低的人甚至站在殿外候着。 而乾清殿内济济一堂,除了武将没到,几乎和大朝会没有多少差别,从彼此之间的交流中得知,陛下昨夜着人宣旨,让他们今日不准请假,必须参加小朝会。 倒是奇怪,如此重要的时刻竟然不见黄昏。 朱高炽暗暗感觉不妙,隐然觉得要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时辰一到,朱棣带着狗儿太监和一众护卫来到乾清殿,在御书桌后落座,咳嗽一声,笑道:“今日小朝会,只议两事。” 众人面面相觑。 唯有户部尚书夏元吉心知肚明要议论什么事。 果然,朱棣想看向太医院院使王立然、院判赵作仁、御医吕芗,问三人:“医疗改革司的组建,你们拿出方案了?” 这些事事情是院使王立然和院判赵作仁在cao作。 若是医术方面的,吕芗是主体。 闻言王立然出列,道:“回禀陛下,已经制定出医疗改革司的具体构造,有折子上奏,若陛下愿意,微臣可再口述。” 朱棣在御书桌上的折子里翻了翻,找出太医院的折子,慢慢翻开,头也不抬,“你口述一番给诸位臣工听听罢。” 王立然咳了一下,清清嗓子,对着朱棣缓缓而言,虽是对朱棣说,却是给众臣听,“我等议论多日,最终有如下决议:医疗改革司,上设司长一名,副司长两名,三名司长之下,设器械所、医论所、教辅所、采纳所、编修所、实验所,共六所,各设所长和副所长一名。” “其中器械所,负责研发、制作医务之中所用的器械;医论所负责研讨、论证医学理论;教辅所负责在民间广泛传授医学;采纳负责收集全国的医学方子和少见的疾病症状、偏方;编修所则是汇总医疗改革司的各项成果,汇编成医学书籍,以飨医者以传后世;实验所则是验证、实践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 “这是医疗改革司的构成。在此之外,按照中军指挥、从仕郎黄昏的建议,医疗改革司在全国各大重镇设立卫生所,负责各地的百姓就医、产婆培训等诸多问题。” 听到这里,除了朱棣,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大的手笔! 要在全国设立卫生所,涉及到巨额国库预算不说,需要的人也是海量的。 但众人又大感振奋。 这个举措前所未有,意味着从今以后,大明医疗将突飞猛进,国家会在医疗方面加大投入,如此一来,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多盛世福利。 不得不承认,这一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改革措施。 一旦成功,朱棣和太医院这批人,都会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立然继续道:“在各所之下的医者,皆采用郎中、主治、医师、教授此类的头衔晋升,具体还需要和吏部那边沟通。另,在医疗改革司各所之外,需设立一顾问所,这也是黄指挥的建策,顾问所将高薪聘天下医术卓然者,如吕复、匡愚、萧九闲后人之流,此等名医,可聚民望,可镇杏林,更能引导改革司的众多医学态势。另外,尚有一事,太医院不敢定夺,请陛下决断。” 朱棣颔首,“顾问所可行,朕也有此意,此等大事,还是需要名声斐然的大医来牵头。太医院不能定夺的事情,是关于黄昏谏言各地卫生所之中聘请女子为医护人员的事情?他说女子细心,可擅医护方面的事情?” 王立然颔首。 这事太医院当然不能定夺,太离经叛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