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在线阅读 - 第728章

第728章

    只看纸面实力的话……

    尼克斯已经“五巨头”了!

    你问哪五个?

    李万、姚明、沙克、雷-阿伦,还有……

    刘易斯!

    刘易斯:怎么?nba第十个“亿元先生”不配吗?

    雷-阿伦3年2800万加盟自然又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卫-斯特恩叹了一口气,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乱了!

    乱了!

    全乱了!

    这nba就这么乱成一锅粥了!

    “勒布朗!”

    大卫-斯特恩几乎都快把牙咬碎了……

    这“盛世”如你所愿!

    你满意了吧?

    嗯?

    他决定通知裁判组,撤销以往对勒布朗的亿点照顾。

    勒布朗-詹姆斯还不知道大卫-斯特恩把所有的账都算在了他的头上。

    不过,他也快崩溃了!

    不是……

    我组个“三巨头”,你们把我骂成这样。

    李万在纽约组“五巨头”,你们不管是吧?

    我特么……

    勒布朗-詹姆斯突然发现,自己又在给李万背锅了!

    勒布朗-詹姆斯的团队也牙疼:这小子怎么回回都这么能钻空子的啊?

    李万:再苦一苦勒布朗,“骂名”我来担!

    其实这笔交易也有骂声,但跟李万没什么关系。

    都是波士顿媒体还有球迷对于雷-阿伦的攻击。

    托勒布朗的“福”,雷-阿伦也被烧了球衣。

    不少媒体替着雷-阿伦发声:“雷并没有欠波士顿什么,反而是你们欠了雷很多……”

    安吉对于雷-阿伦的轻视,他们都看在眼里。

    李万也替着自己的新队友在推特上发声:所以说……波士顿不配有总冠军!

    这话刺痛了波士顿球迷可笑的自尊心,李万的“黑粉团体”加1!

    让李万没想到的是,这次不仅仅俄亥俄州报站出来,替着他喷了回去,之前几年都在阴阳怪气的克利夫兰媒体,这次也替着他发声了。

    波士顿球迷有些懵逼,在网上大声质问:跟你们有屁个关系?

    克利夫兰球迷回怼道:我们属于俄亥俄州,李万是俄亥俄的英雄,也就是我们克利夫兰的英雄,怎么跟我们没关系?

    俄亥俄州报很是欣慰,这辖下“自治区域”总算想起来它属于俄亥俄了。

    李万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貌似最近几天,他推特下的评论里多少了不少来自克利夫兰的加油声。

    什么叫“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啊!

    克利夫兰的球迷们显然很懂这个道理!

    也是……

    要问现在谁是打勒布朗-詹姆斯最有把握的人……

    自然是李万跟霍华德了!

    鉴于李万跟俄亥俄的关系。

    克利夫兰的球迷们更认为“俄亥俄之子”对“克村之子”有血脉上的压制力。

    更多的球迷听到雷-阿伦加盟尼克斯的消息,第一反应是羡慕。在他们看来,今年夏天,最大的赢家不是热火队,而是纽约尼克斯。

    属实是赢麻了!

    各队的总经理也很羡慕唐尼-沃尔什。

    也有些在那惊讶:这老小子什么时候开窍了?

    这火力属实够猛啊!

    唐尼-沃尔什感受到关注的目光,谦虚地表示:“这就是拥有李万的结果,他让一切有关交易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起来……”

    纽约媒体紧接着就安排了大量关于李万影响力的通告。

    作为全美最大的城市,纽约拥有多家媒体是面向全美所有城市的。

    这也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媒体资源……

    李万的热度持续高涨,一天的时间,泰伦就给他接到了好几个奢侈品牌的代言,总价值快1千5百万了。

    这就是纽约啊!

    李万也算是亲身体会到了什么叫“爱他,就送他去纽约”!

    三四天的时间里,李万狂赚3千万代言费。

    这比他在奥兰多将近三年时间加起来,多了快2倍。

    而这……

    才只是开始。

    不出意外的话,新赛季到来前,李万的个人身价将达到1个亿以上。

    注意,不是小目标的“1亿”。

    也不是1亿精兵。

    而是1亿刀!

    就这,还是李万推掉了很多代言的结果。

    比如一些大牌男装的合同,多的也有3年1千万,可李万推掉了,毕竟他有自己的“pg1”品牌要做。

    值得一说的是,nike正式派出谈判代表,想将李万的“pg1”正式收购为他们的子品牌。

    就类似于坎耶的椰子……

    虽然是他们的子品牌,但李万有全权处理的权利,也有终止合作的权利。

    最大限度的自由度不说,他们还给了李万5千万刀,作为“收购费”。

    可以说,很诚意了。

    当然,李万也很清楚,这份诚意里,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跟nike的4年合同就快到期了……

    李万考虑了两天,就同意了。

    任何行业其实都差不多,当一个小品牌做大后,便会有同行业的巨头来收购,如果你不愿意合作,那麻烦事情可就一堆接着一堆了。

    生意场上的事情,李万不想搞得多复杂。

    反正品牌还是他自己的,只是有了一个正式的“龙头合作方”,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