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欲买桂花同载酒在线阅读 - 第19节

第19节

    睡觉!

    两人再没说什么,因着好几日都再没睡个好觉,所以这一觉两人都睡得格外沉。

    甚至睡眠极轻稍有些动静就会惊醒的阿桂都睡到了天色大亮。

    她这次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她被商队的人追上,玉佩被他们偷走。

    阿桂从梦中惊醒,山洞外照进来的光刺得她眼睛有些睁不开。

    她下意识地摸向脖颈处,松了一口气,玉佩还在。

    方喻同也迷迷糊糊醒来,摸了摸身侧,忽然魂都散了。

    他瞪圆了眼,看着阿桂道:“银子!三十两银子被偷了!!!”

    阿桂心头一跳,连滚带爬扑过去。

    方喻同指着他身侧,“睡觉前我将装银子的小包袱压在背后睡的,但...可能是睡着后不舒服,就不自觉移开了...”

    他越说,声音越小。

    懊恼而烦躁地垂着眼,扇了自个儿一巴掌。

    银子总不可能长翅膀飞走。

    阿桂看向火堆对面,昨天的张叔一家早已离开,火堆旁还有他们昨晚烧火做饭留下来的痕迹。

    她皱起眉,警惕地问道:“你昨天给他银子的时候,可是直接从这小包袱里拿的?”

    “是啊,可我没让他知道里头还有三十两银子!”方喻同急忙解释,小脸憋得通红。

    “对他而言,知道这小包袱里头有银子就够了。不管是一两银子还是三十两银子,都是顺手牵羊的事,你明白吗?”阿桂的神情渐渐冷下来,果断地扑灭火堆,简单收拾好行囊,“他们要去苏安城,我们也去!去把银子要回来!”

    方喻同自小是方秀才带大的,那秀才脑袋里都是礼义廉耻、儒家大学,从未教过方喻同这世上的人心险恶会到怎样的程度。

    但是阿桂见识过她二叔二婶的嘴脸,所以她知道。

    方喻同丢了那三十两银子,就似丢了魂似的,任由阿桂拽着他赶路,大半日都没回过神来。

    幸好那张叔也不是太过心狠手辣的,只是顺走了他们的银子,昨天方喻同用银子跟他买的几个窝头倒是都留了下来。

    夜里还下着濛濛细雨,他们寻到一个简陋的林中小屋。

    阿桂将窝头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掰开一半,放在接了雨水的竹筒里泡软。

    另一半重新包起来,舍不得吃,毕竟苏安城不知还要走几日,她宁愿每顿吃得少一些,也不想再体验嚼草根的痛苦。

    方喻同到了夜里,还是没有缓过神来,行尸走rou般啃完了小半个窝头,就缩到褥子里睡觉去了。

    阿桂知晓他是又急又气又内疚自责,所以便没多和他说什么,免得他再胡思乱想。

    只替他掖了掖被角,轻声道:“放心,银子我们会追回来的。”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阿桂心里也没底。

    万一那张叔怕她们去苏安城追他,换了目的地,那三十两银子就如水中月,再也捞不回来。

    可阿桂还是笃定地这样告诉方喻同。

    这时候她是主心骨,不能泄气。

    银子被偷,对年幼的方喻同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这么多银钱,是他爹的棺材本,是阿桂好不容易帮他拿回来的,却被他轻而易举地弄丢,他一时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第二日醒来,他竟开始发起低烧来。

    阿桂也没辙,幸好他还能自个儿走,除了四肢有些松软无力,身上并不十分guntang。

    阿桂半扶半拽着,拉扯他走了小两日。

    这两日,难得只下了两场小雨,且方喻同除了低烧、咳嗽,一直没出现别的症状,似乎从银子被偷的巨大打击之中慢慢缓了过来,却依旧情绪低落,极少言笑。

    两日后,两人再一次吃光了身上的窝头。

    也终于,走到了苏安城的城门前。

    朝霞漫天,穿透云层,似是洒下一片金光,落在城门浑厚有力的“苏安城”三个大字上。

    阿桂仰头,长长吐了一口气。

    她拍着方喻同的背,温声道:“好了,一切都快过去了。”

    第17章 苏安   ……

    阿桂扶着方喻同走到城门口,有拿着刀戟的官兵站了一排,穿盔戴甲,形容肃穆,好不威武。

    两人衣衫褴褛,相互搀扶着,还未靠近城门,就被拦住。

    为首的守卫军小队队长手里的刀刃泛着寒光,离他们只有一寸,吓得两人脸色都白了几分。

    如此一来,方喻同的病容倒是没有显现出来。

    后头个矮一些的副队长调笑道:“老赵,这俩还是小孩呢,你吓唬他们作甚?”

    被唤作老赵的队长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扫过阿桂和方喻同的脸,见他们俩都被吓得脸色惨白,身子微微发抖,面色便缓和了些许。

    “你俩是从哪里来的?”

    阿桂和方喻同对视一眼,齐声道:“正丰村。”

    “你们爹娘呢?户籍可带在身上?”老赵又问。

    方喻同抹了一把泪,“我爹前些时日没了,户籍……逃难的时候也不慎丢了。”

    老赵面色微凛,和他身后的弟兄们商议一番,回头道:“罢,你们去城门口重新做个户籍登记,便进城吧。”

    两个刚死了爹的小孩,又赶了这么远的路到苏安城,守城门的官兵们瞧着都觉着可怜,也就没再多盘问。

    阿桂拉着方喻同到了城门边,同样有些户籍丢失或者户籍破损的难民们都在这儿重新造册登记。

    阿桂本想问问有没有那偷她们银子的张叔踪迹,可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问了也是白问。

    “你俩姓名、关系,家中还有几口人,都报过来。”登记户籍的小吏拿着笔。

    阿桂从善如流地答道:“我叫方桂,年十二。这是我弟,叫方喻同,年九岁。家中...只有我们姐弟二人。”

    小吏手中的笔一顿,抬眉看向阿桂。

    阿桂清和温澈的眸子里流露出几缕淡淡的哀愁,“家父前不久刚过世……”

    她这样一说,方喻同的眼眶也跟着红了。

    她是虚情假意,他却是真情流露。

    小吏连忙简单地登记造册,将他俩送走。

    可不想俩小孩在他这儿哭,不知道还以为他欺负小孩。

    阿桂和方喻同就这样仗着人小胆大,轻轻松松地蒙混过关。

    进了城,苏安城平坦宽阔的青石大街在眼前一望无余,阿桂长长松了一口气。

    如今有了新的户籍,她便正式算是方喻同的阿姐,有理由管着他了。

    她斜眼一瞥,却发觉方喻同似乎有些闷闷不乐。

    她纤细的指尖掐了掐他嫩生生的脸蛋,“又怎的了?”

    方喻同后退几步,躲开她的“魔掌”,鼓起腮帮子道:“为何不让我当哥,你当我妹?”

    阿桂抿唇轻笑,伸手揉乱他的碎发,“你比我矮这么多,说你年纪比我大,谁愿意信?”

    这话一说,方喻同更不高兴了。

    郁闷地埋头往前冲。

    阿桂快步跟上,喊道:“你莫走得太急,小心——”

    她的话音未落,不远处就有一辆马车不徐不疾地驶过来。

    阿桂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将方喻同拉到路旁。

    马车帘子恰好掀起,里面坐着一位容貌清丽的妇人,穿着光彩照人,与邋里邋遢的阿桂方喻同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桂怔怔地望着她,觉得她好生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那妇人的目光不经意掠过她们二人,忽然一怔,然后纤纤玉手抬起,将帘子放下。

    阿桂并未觉得奇怪,收回视线,却方喻同站在原地紧紧攥着拳头,身子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原本就苍白的病容又白了几分。

    她心头一跳,忙将他拉到屋檐下站着,紧声问道:“你这是怎的了?”

    方喻同闷不吭声,漆黑的瞳眸映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有人衣衫褴褛,也有人衣着光鲜。

    他咬了咬唇,稍带着稚气的声线还有着一丝颤抖。

    “她果真在这里。”

    她?

    果真...在这里?

    方喻同的一句话,却仿佛忽然驱散了阿桂脑海里迷茫的雾霾。

    她总算明白,为何觉得刚刚那妇人好生眼熟。

    怎能不眼熟?

    她和方喻同朝夕相处,而方喻同的鼻子、嘴巴、脸型和那妇人都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何能不眼熟?

    那是他娘!

    方秀才让她带着方喻同来苏安城,就是为了让他投奔她娘的。

    阿桂心中一喜,可是转念一想,刚刚那妇人明显是认出了方喻同,却立刻放下帘子,避而不见。

    想必,是不愿意认他的。

    她的眼神又一寸寸黯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