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三人行必有我尸在线阅读 - 第61节

第61节

    “没错,照我的吩咐做。”魏惜金说着,挥手将他打发了,一脸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虞娘落到了尸王城主手中,以魏惜金对她的重视程度,决计不会让她有事,而此时陈挽风又在何处?

    客栈里,念槿亲自审问陈挽风,陈挽风中了吐真剂,凡有人问,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而念槿不费吹灰之力就打探到了他想要知道的一切。

    第一个引他重视的是当年给陈挽风那本茅山道法的乞丐道人,如无意外,此人应该是茅山道士,但他没听说过这人。

    “所以,你其实是一名茅山道士?”念槿坐在被五花大绑的陈挽风面前,问道。

    “你才是茅山道士!你全家都是茅山道士!”陈挽风激动的吐沫星子都飞溅了出来。

    念槿瘪了瘪嘴,对他的说法表示质疑:“可是你的确拜了那人为师,如果他是茅山道士,那么你也是茅山道士。”

    “当时他快死了,临死之前要我喊他师父,我能不喊吗?这就算拜师吗?你们茅山派到底有多随便!”陈挽风愤怒的叫到。

    “师父也能乱喊吗?茅山派可没有你这么随便。”念槿冷笑道:“如果你不是茅山派的人,偷学茅山派的道术便是犯了大忌,论罪应该折断手脚丢出山门……不过如果你是茅山道士,那么你勾结邪魔歪倒也是大忌,按照本门的规矩,还是应该折断手脚丢出山门。”

    所以说不管如何,都要折断手脚丢出山门?这茅山道士的冷笑话还真够冷。

    陈挽风也冷笑,他现在什么都不怕了,自从看到他们是如何对待虞娘开始,他就跟这群人势不两立了。

    念槿叹了叹,道:“我知道你怎么想,定是觉得我们茅山派是大坏蛋,但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人可不是这么想,对于被僵尸残害的许多人而言,我们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一旦某个地方出现僵尸,那个地方的人就会受害,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最终都会成为僵尸的食物,而江湖上那些武功高手对它们也没有办法,能够挽救那些人的责任则落在了茅山派的身上,或许陈挽风会觉得他们面目可憎,但他们救过的人一辈子都会感激他们。

    “她不一样,她是一只好僵尸,从来不会伤害无辜!”陈挽风辩解道。

    “那只是因为她还没有发作,一旦吃过人血之后,她就无法再抵抗住这种诱惑,她会变得越来越残暴,越来越丧心病狂,等到血流成河再阻止她就晚了。”

    “可她从未喝过人血。”陈挽风自豪的道:“从来没有!”

    “是吗?”念槿嘲讽的笑道:“或许你说的是真的,但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说不定我们正在说话的时候,她就在大口大口的饮着人血,人有人道,妖有妖道,你何必执迷不悔。”

    说到这里,念槿佯装恍然大悟状,拍了拍脑门道:“哎呀,我差点忘了,你和那只尸妖之间有暧昧关系,这真是……太恶心了。”

    “……你!”陈挽风听到念槿用这种口气谈论自己和虞娘的感情立即又炸毛了。

    念槿则一脸嫌恶的道:“你会对一具尸体发情吗?僵尸本质上就是一具会走会动的身体,而且这只尸妖还是个孩子,我的天……你对着一具未成年的尸体会感到兴奋吗?你到底有多变态……”

    念槿最恶毒的地方在于喜欢戳别人的伤疤,而且他本来就看不起陈挽风,正当他极尽所能的嘲讽他的时候,陈挽风突然站了起来,他此刻全身绑在一张椅子上,所以他连人带椅子往念槿身上撞过去,大有玉石俱焚之势。

    念槿靠在椅子上,姿态悠闲,不妨陈挽风拔地而起向他撞来,硬生生被他撞翻在地,外面守着的其他道人听到声响急忙进来,看到陈挽风连人带椅的压在念槿身上,陈挽风因为被绑住了,手足不便,便发狂一般用脑袋去撞念槿的下巴,将念槿的牙龈都顶得松动了,顿时嘴里只冒鲜血。

    念槿也怒了,狠狠劈了陈挽风几掌,待到其他人将他们分开,两个人都是满脸鲜血,那陈挽风还不知死活的挑衅:“来啊,我他吗就是变态,你又能怎么样!我他吗就是看到僵尸就发情!你又能怎么样!狗【哔——】的东西,滚去死!”

    旁边的道人拉着陈挽风,其中一人还道:“你还有没有羞耻!”

    “没有!”陈挽风一脸血的顶撞道:“爷爷我就是没有羞耻,你们怎么样!一群道貌岸然的蠢货,成天活在条条框框里,你们知道什么叫做人间真情吗?你们以为人就是只会发情的畜生吗?是人又怎么样?是僵尸又怎么样?爷爷我就是喜欢了又怎么样!今天就是玉皇大帝来逼我改口我也不会改,我他吗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

    念槿飞出一张符贴在陈挽风额头上,陈挽风就给定住了,张着嘴巴动弹不得,接下去要说的话也都淹没在了喉咙里。

    这是定身符,念槿爬起来整整衣衫,冷冷道:“你实在太吵了。”

    夜晚,扇子姑娘和谢燕舞守在大禹神鼎前,这尊神鼎是扇子姑娘的陪嫁,自她随着魏惜金来了尸王城之后,魏惜金便派人去将此鼎从地宫中运到了尸王城。

    大禹神鼎乃寻龙派至宝,此物的用途外人并不了解,如何运用如今也只有扇子姑娘知道而已,为了帮助心爱的人达成心愿,扇子姑娘守在神鼎前一步也不离开,连自己的婚事筹备都放下了。

    到了晚一些时候,两个先行者抬着一口大箱子送到了她面前,并说是城主要送来的。扇子以为又是未婚夫送来的礼物,便打开箱子,见到里面放的居然是许多寒玉小盒。

    “这些是什么?”她拿起一个寒玉小盒在手中,只觉得手里又冰又凉好似握了一块冰一般,她又盖子一看,小盒里面放的乃是一枚乌红色的药丸。

    “这是尸王精丹。”熟悉的声音自她身后响起,她回头一看,原来魏惜金已经跨进了门。

    “小心冻到了手。”魏惜金说着走到扇子的身边,将她手中的盒子盖好放还进了箱子里,温柔的道:“别小瞧了这些寒玉盒,它们终年凉若寒冰,是保管尸王丹的最佳材质。”

    扇子不是第一次听到“尸王精丹”这四个字,当日周叔叔命悬一线,魏惜金说大禹神鼎加上尸王精丹可以救他,现在他送来这些丹丸,便是为了救神鼎中的虞娘么?

    “你想在神鼎当中加入这些尸王精丹?”扇子问道。

    魏惜金点头。

    寻龙派的术法和尸王城不同,扇子知道怎么使用神鼎,可是论起对僵尸的了解却不及魏惜金,如果说魏惜金认为这些尸王丹对虞娘有帮助,扇子倒是不介意加入道神鼎中去,只是这些尸王丹大约有一两百颗,他确定这样做不会让虞娘虚不受补吗?

    “你确定可以全部都放进去?我听说一颗尸王丹便能助长僵尸几十年的修为,这么多的尸王丹一起放进去,她受得了吗?。”扇子不安的问道。

    “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魏惜金没有回答,反问道。

    “她伤得太重了,现在大禹神鼎将她封印了起来,她在里面不会有任何感觉,直到神鼎修复了她的身体她才会再醒来,但我不知道要耗费多久,可能要十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我对僵尸了解得不多……但如果你觉得尸王丹有用,我可以先试一两颗,可如果加入太多我怕她的身体撑不住,她现在太虚弱了。”扇子劝道。

    凡事过犹不及,魏惜金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自有打算,他道:“没关系的,你全部都放进神鼎之内,如果再加入我身上的灵血作为血引,她就能充分的吸收进这些尸王丹,能够帮她快点康复甚至能让她比之前更加强大。”

    扇子闻言一惊,问:“你不止是想要救她,你还想帮她精进?”

    “为什么不呢。”魏惜金对扇子安抚的笑了笑,道:“你知道为什么历代都是魏家的人成为养尸门门主和尸王城主吗?”

    “为什么?”

    “因为魏家的血本来就是尸族的祭品。”魏惜金道。

    “什么?”扇子惊讶极了。

    魏惜金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在她手背上拍了拍,然后命令先行者将这些尸王丹全部放进大禹神鼎之中,然后才缓声跟扇子说话:“我儿时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我也不相瞒你,现在便说给你知道。”

    魏惜金七岁的时候,扇子已经跟着她爹躲进了地宫,故而那段父母相杀的往事她并不知情,魏惜金便温和的将这件事说给了她知道,而扇子听到这段让人无比伤感的过去竟然眼圈发红,几乎流下泪来。

    魏惜金牵着扇子的手来到神殿前,道:“那件事之后,我有很长时间走不出心理阴影,我常常误将自己当做一只僵尸,我试着像僵尸那样生活和思考,直到后来我走出了阴影……”

    大灾大难之后,人的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扭曲,扇子听了魏惜金的话,只觉得心都揪了起来,小声问道:“那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魏惜金默了默,道:“我的父亲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来‘训练’我,所以我才能走出来。”

    “那一定很辛苦。”扇子心疼的道。

    魏惜金笑了,摇摇头接着往下说:“我并不是想引起任何人的同情,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因为那个经历所以我和历劫的尸王城主不同,僵尸对他们而言是工具和利器,但对我而言他们可以是我的朋友……所以我想要救这只尸妖,不仅是救她,我还想让她加入尸王城成为我可以信任的‘朋友’。”

    当魏惜金或笑或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扇子分明感到了他笑容背后那份无法弥补的孤独。她来到尸王城这段时间,魏惜金对她既温柔又体贴,可是有一点不好,就是不管他做任何事,她总能感到自己和他之前的距离,明明他就在面前,却总觉得自己难以触及他的内心。

    看到魏惜金对一只尸妖这么关注,扇子心里有点发涩,同时也不不解:“为什么是她?”

    “因为她很有潜力。”魏惜金凝望着扇子,伸手将她耳边的碎发拨到耳后,道:“请你竭尽所能的帮她……为了我。”

    扇子对魏惜金情根深种,若是为了他又有什么怨言,自然无不从命,而等尸王精丹尽数投入神鼎之后,魏惜金步梯而上,再次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两刀,让自己的灵血灌如神鼎之中。

    灵血入鼎,里面乌红色的液体立即发出了隐隐的红光,沉在底处的虞娘突然无意识的抽动了几下,此刻她陷入了昏睡之中,不省人事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然而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耳边时有时无的听到隐隐约约的呼救声:

    ——虞娘,救救我。

    ——虞娘,快点醒过来。

    但她睡得实在太沉了,很快就听不见了。

    说服了扇子之后,魏惜金叫她以此事为重,婚礼的事情交给他来安排,只需要她抽出时间试一试礼服即可,扇子也不喜欢那些琐碎之事,乐得清闲就欣然同意了。

    魏惜金进入心事重重,告别未婚妻之后他并没有回自己的居所,而是去了尸王城的禁地之内。禁地之内有个地道,入口有先行者把守,他们见城主来了纷纷行礼,魏惜金走入地道,地道十分深长,等到了尽头却是一间地牢,里面偶传出铁索在地上拖动的声音。

    魏惜金叫守门人打开地牢的铁门,等那守门人开了门,并举着火把照亮了地牢,地牢里的一切便显得一清二楚。

    这里的气味很难闻,一股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墙角里有个浑身恶臭的僵尸正在啃咬一只老鼠,那老鼠其实已经死很久了,甚至已经开始腐烂,肚子上的破洞里还看得到蠕动的白色rou蛆,但这只僵尸实在太饿了,所以才一再咬着干巴巴的老鼠尸体解饿。

    守门人对此情况视若寻常,魏惜金看到了这一幕也没有生气,他只是凝视了许久,忽然就笑了起来,依旧笑得云淡风轻使人愉悦。

    那只僵尸是低级僵尸,瞳孔泛白而神色混沌,他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到笑声看到活人就饥饿难耐的扑了过去,而他脖子上的铁链不够长,故而他扑倒一半就被铁链扯住了,一下子匍匐在了魏惜金华丽的衣摆之下。

    魏惜金神色愉悦的低头看着脚下的僵尸,道“父亲大人,看到您的精神这么好,儿子真的很欣慰呢……”

    作者有话要说:一会儿修文改错字,先发着~

    ☆、第八十六章

    道教始源于上古鬼神之术及神仙方术,有修全真道与正一道之别,修全真又为丹鼎派,道士出家后在宫观内过隐居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修真养性,延年益寿,飞渡成仙;而正一派又为符箓派,道士能娶妻生子,不忌荤腥,修炼以符箓为主,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茅山乃正一道符箓派的主要道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门下弟子有坛蘸布道、符箓禁咒、占卜祈雨、驱疫祭神之能。

    茅山道士除了修炼符箓之外,也多有武学修养,所以不少人也将茅山派当做江湖门派,但“被江湖”的茅山在江湖上只能算是三流门派……因为人家根本就不是“江湖界”的好伐!

    茅山派道法正统,在道教的地位十分显赫,门下弟子约三百余人,因渭河一带僵尸成患,过半都派遣出去,降妖伏魔,救助无辜。

    赶了半个月的路程,陈挽风终于被念槿带去了茅山这个他向往已久的地方。

    陈挽风双手被捆,绳子的另一头牵在念槿手中,念槿一人在上,其他人则围着陈挽风防他逃走,挟他登上开阔的步阶,步阶遥遥而上,直达诸星门下。来来往往的道人见了他们,纷纷对几位师兄执了道礼,陈挽风见状,猜想这回抓住自己的这几人在茅山辈分一定不低,尤其是那叫念槿的道人,一副鼻孔朝天的盛气模样,其他人也都以他马首为瞻。

    步梯尽头便是诸星门,诸星门是一道三层飞檐石牌,上刻飞龙走凤“诸星门”三个字,后面又是一道九层步梯,接着是一个十分开阔的广场,广场之后才是主殿“万福宫”。

    得知他们归来,茅山派掌门玉仙真人正在万福宫等他们,念槿等人进门之后,立即就有小道在他们身前放下蒲团,他们一一跪下,叩拜师父,唯有陈挽风一脸不屑,扭头不跪。

    念槿之前传书回来,将陈挽风之事禀了掌门,故而玉仙真人先不理他,细细问了念槿万家镇的情况,这一次念槿等人是为了给万家镇除妖而去,回来的路上才偶遇到陈挽风,所以念槿就将除妖的经过回答了,玉仙真人听过之后,屏退了两旁的道人,大殿之上就只剩下了真人自己、陈挽风、念槿等五位师兄弟。

    玉仙真人这才问他陈挽风之事,念槿对陈挽风的身份背景和经历盘问得清清楚楚,也都有条不紊的回答了,而他说话的时候,玉仙真人一直在打量陈挽风,看人看风骨,玉仙真人看他脊梁骨挺直,虽然是一脸桀骜不驯之色,却是神容坦荡,无鬼祟之色,而且依念槿所言,这人是以一本道术自行修炼,能有此修为也算是颇有悟性,可惜终究缺少管教,以致误入歧路,与邪魔鬼祟为伍。

    话说念槿明明说陈挽风与僵尸为伴,疑有私情,为何玉仙真人不如寻常人那般嫌恶他?这里头又有一桩年轻弟子不知情的陈年旧事在其中了。

    当年茅山派出了两位十分优秀的弟子,一位就是玉仙道人,另一位则是他的师兄玉壶道人,本来他们的师父属意玉壶继承衣钵,然而当年茅山派正逢一场大劫,当时的掌门遇害,因玉壶游历在外,玉仙临危受命,暂代掌门之职平息了事端,等到玉壶归来,一切已成定局。

    在那场大劫之中,茅山派元气大伤,而玉壶、玉仙两人各有一批师兄弟拥护,虽然师兄弟二人感情亲厚,可不妨有人挑拨离间,致使玉壶对玉仙起了嫌隙,后来更发展成了门派内斗,玉仙当时为怕事态恶劣下去失去控制,与玉壶做了恳切长谈,解开了师兄对自己的误解,并表示将退出掌门之争。

    而玉壶发现自己误解师弟并造人利用之后,心中十分自责,次日就离开了茅山,将掌门的位置拱手相让。

    那位玉壶道人如无差错,便是将《茅山道法》交给陈挽风的乞丐道人。

    昔日的玉仙道人就是今日的茅山掌门,他一直在找失踪的师兄,当听说陈挽风的时候就隐隐有所猜测。,而念槿误以为本门出了叛徒,对陈挽风审问的时候详细问了那乞丐道人的样貌,甚至画了小像,一边禀告审问经过一边将小像呈给师父看。

    虽然时隔多年,玉壶的外表与当年有了很大变化,但一些主要特征都没变,玉仙认出他的画像,不禁心中万分难过,再看陈挽风也就宽容了许多。

    玉仙真人又细细问了陈挽风当年之事,主要是问那乞丐道人的情况,陈挽风见这个老道慈眉善目,目光期盼,心中一动,暗道约莫这老道与乞丐道人是熟人?

    他犹豫了片刻,将自己怎么遇到那人,怎么给他喂粥,怎么送他去济善堂,怎么给他请大夫,那人怎么将书交给他再说了一次,正说到他咽气之时,突然听到哽咽之声,陈挽风和念槿等人顺着声音看去,竟看到玉仙真人老泪纵横。

    玉仙想当年师兄何等意气风发,却半身潦倒,差点死在街头,怎能不悲从中来。

    玉仙真人道:“那人实是本座的师兄,法名‘玉壶’,当年曾对我派有大恩,他半生颠沛流离也是为茅山所累,现在既然知道他的下落,我们很应该将他的坟迁回来,为他建碑立书,以正名分。”

    下面的道人听了皆允,同时心中暗道:“如此一来,这姓陈的小子岂不真成了咱们的师兄弟?师父要如何处置他呢?”

    玉仙真人又问陈挽风玉壶安葬何处,当年陈挽风亲手埋了玉壶,自然一清二楚,将埋葬之地尽说了,又给玉仙真人增了几分好感,心中也道:“此子心中有善念,对道术也颇有悟性,又是师兄的传人,我须得帮他改过向善,好好引导,辅他成器方才对得起师兄当年的恩情。”

    这样一想,玉仙真人当众宣布:“大家听着,你们的师伯玉壶真人仙逝之时,既然将自己的道法秘籍传于此人,又以师徒相称,碍于当时的情况,虽然礼法不周全但也情有可原,现下本座承认陈挽风为门下弟子,师兄离世之时未成给他冠以道号,本座也不便另赠,便将他的姓名去掉姓氏,以他的名‘挽风’为他的道号。”

    历来都是师父给徒弟取道号,玉仙真人尊重师兄,不愿给陈挽风另取道号,但如此一来,陈挽风就真成了一名茅山道士,而且“道龄”平白也增了好多年了!

    陈挽风目瞪口呆,还能这么干?

    玉仙真人接着道:“挽风是玉壶真人的弟子,他的师父去世得早,以至于他无人教导,故而误入歧途,与邪魔歪道为伍,今日有幸归了正统,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本座决定,将他锁进北极塔内,罚他抄写《道德经》、《清净经》、《了心经》、《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以及《华南真经》三十三篇、《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反省思过,命守塔道人严家看管,如有违抗则不给一水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