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不准叫我奶团子在线阅读 - 第88页

第88页

    可他这话说完,阮眠还没来及接话,薄砚就倏然转身,看了过来。

    两人目光交汇很短暂的一瞬,薄砚就收回了视线,轻飘飘道:“张胖,你该找个女朋友了。”

    张陶愣了愣,抬手摸了摸后脑勺,没想明白话题怎么忽然就到了这上边。

    而且,大概是他错觉了,总觉得刚刚薄砚看他的那一眼,像在看入侵领地的敌人是怎么回事?

    总之就是很吓人!

    第二天清早,阮眠还是没有睡到六点半,而是定了六点的闹钟,起床给薄砚煮粥。

    自从买回来煮粥神器之后,阮眠就彻底包揽下了这个任务,每天早晨即便自己要困到飞升,可还是会雷打不动提早起来煮粥。

    薄砚每次看到他一边小心翼翼端着粥放在自己桌上,一边皱着小脸打呵欠的模样,心里都是又甜又酸。

    也又提过两次,不用阮眠煮了,他自己来,可都被阮眠拒绝了。

    薄砚也就不再提了,只是阮眠一起床,他也就跟着醒,每天早晨都享受这个酸酸甜甜的过程。

    六点五十五,两人准时出了门。

    下楼梯时候,阮眠才发现,薄砚今天又戴了和他一样的莫比乌斯大耳环,脚上还穿了和他一样的鞋……

    一个极其不可思议,以前从未有过的念头,在瞬间冲上阮眠的头顶——

    他和薄砚这样,怎么……怎么这么像情侣?!

    可这个念头也确实只有一瞬,阮眠立刻就用力甩了甩脑袋。

    他一定是没睡醒,脑袋都成浆糊了!

    注意到阮眠的小动作,薄砚扯了扯唇,低声问:“怎么了?一直盯着我的鞋看。”

    “没什么!”阮眠倏地收回视线,又往旁边挪了挪,才随意扯了个借口,“就……就想问一问你,这鞋穿着合不合适!”

    话是这么说,可那语气那眼神都仿佛带着杀气,好像薄砚敢说句“不合适”,阮眠就会立即扑上来和他干一架!

    薄砚又笑了一下,语气很真诚,“很合适,穿起来很舒服。”

    阮眠表情好看了两分,可下一秒,他就听薄砚又补上一句:“和你的是同款,当然合适了。”

    阮眠:“??”

    薄砚这话,这话逻辑有很大问题,前后完全不能构成因果好吗!

    想是这么想,可他却还是控制不住一般,莫名就又觉得耳朵尖烧了起来。

    阮眠一直烧到出了宿舍楼,看到楼前停着的车时,整个人才顿时清醒了。

    因为他被眼前的车彻彻底底惊到了。

    竟然是迈巴赫?!

    接顺风车车单的迈巴赫?!

    阮眠恍恍惚惚转头去看薄砚,小声问他:“你确定,你约的顺风车就是这个?”

    薄砚装模作样绕到车后,看了眼车牌号,才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

    见他表情很淡定,阮眠忍不住道:“你……你认识这是什么车吗?你这是什么欧气,竟然随便约个顺风车,都能约到豪车!”

    “认识,”薄砚长眸弯了弯,淡笑道,“可能就是凑巧了,也许是司机要去市区,就顺手接的单。”

    听他这么一说,阮眠觉得也有道理,毕竟开这种车的人,一般应该都是雇司机,不会自己开的。

    阮眠没之前那么惊讶了,走到车边伸手要拉开车门,可手才刚刚碰到车柄,驾驶位的门就打开了,穿着体面的司机走下来,伸手替阮眠和薄砚拉开了后座门,还非常绅士地微微欠身,做了个“请”的姿势。

    阮眠又怔了两秒,才坐进车里,司机就又立刻替他关好了车门。

    阮眠忍不住喃喃自语:“这就是豪车的服务吗?态度也太到位了……”

    薄砚唇角勾了一下,不着痕迹就把话题引开了:“走高速,过去大概要一个小时,你困不困?困了就先睡一觉,快到时候我叫你。”

    阮眠正好抬手揉了揉眼睛,没注意到后视镜里,司机一瞬间投来的惊诧目光。

    当然也同样没注意到,薄砚抬眼,透过后视镜和司机对视,递过去的警告眼神。

    只是一瞬,司机就立刻敛了神色,继续专心开车了。

    阮眠条件反射想跟薄砚拗着来,可想了想自己拍广告还不知道要拍多久,现在能睡一小时确实难得,顿了一下,还是道:“那我眯一会儿,你提前十分钟叫我!”

    薄砚笑了笑,“嗯”一声,“你放心睡。”

    阮眠对薄砚是很放心的,没再说话,靠在椅背上就闭上了眼睛。

    薄砚微微侧头,盯着他的睡颜看了两秒,插上了耳机听歌。

    过了大约十分钟,阮眠明显是睡熟了,小脑袋都在微微晃动。

    薄砚摘掉一边耳机,探手轻轻扶着阮眠的脑袋,动作自然,让他靠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垂眸,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阮眠的脸,半晌,薄砚抬起一只手,拇指很轻很轻,蹭了一下阮眠的侧脸。

    像在对待什么百般珍惜的宝贝。

    司机已经在心底咆哮了,他和薄砚认识三年有余,不算太久却也绝对算不得短。

    非要说对薄砚的印象的话,只有两点,一点是冷淡,还有一点,就是绝对绝对,不要把他当做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人。

    然而眼前的这一幕,说是对薄砚过往印象的颠覆,也不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