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镜明花作在线阅读 - 第96节

第96节

    明明是惨烈的一日,他的记忆却很模糊,他当时的心神都被一股信念充满了。他拦在武王谢邕前往微心园的路上,谢邕常年征战,与肖谦关系不差,自然也认得他是肖谦的儿子。他叫谢邕来一条小路上,说要告诉他一些关于微心园的事。当时谢邕觉得自己已经胜券在握,没把这十三岁的孩子放在眼里,便真的独自去巷子里与他交谈。

    他当即便动了手——

    后来想想,他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当时的武艺远远不如武王,刺杀的手法又生涩无比,却意外得手了。

    他想不到,谢邕同样也想不到。

    他第一下只刺到谢邕的手臂,谢邕回过神,勃然大怒,一脚将他踢出老远。谢邕抽刀而来,怒道:“从前你父的愚忠便时常使我厌烦,如今轮到你,竟还是这副模样。世人都道我是叛乱的贼子,殊不知我才是唯一能救大黎之人。今日我在宫里杀一百人,将来大黎就会少死一万百姓。肖宗镜,你能刺中我一刀,是难得的天才,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将匕首放下跟我走。”

    当然不可能。

    谢邕提刀走来,肖宗镜被他的威压所迫,喘不过气。

    谢邕最后道了句:“肖谦,你莫要怪我。”

    那刀落下的瞬间,巷子边忽然传来小孩的哭声,谢邕转过刀锋劈向旁侧,墙边堆积废弃的木板,下面躲着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他这一刀将妇人的肩膀劈成两半,当场毙命。婴孩放声大哭,谢邕再起一刀。

    如今看来,这一刀合该是要落在肖宗镜的身上,但当时肖宗镜却以为谢邕是要杀那孩子,本能地向前扑去,想要救人。结果阴差阳错使了个妙招,躲过刀锋,近了谢邕的身。他意识到这一点后,瞬息之间掏出匕首,刺穿武王的胸膛。

    武王的血洒满婴孩的脸。

    随后他又补了两刀,抱起婴孩转身就跑。他熟悉这一带的地形,很快逃离了围捕。

    谢邕那一脚给他伤得不轻,他不停吐血,浑身都在抖。这时,旁侧传来声音,他如惊弓之鸟,猛然转头——

    一个道士悠哉游哉走在路上,见到满身血迹的他,脸色丝毫未变,还颇有兴致地问道:“小兄弟,算命否?”

    他走到道士面前,将那婴孩放到他怀中,颤巍巍地取出身上仅剩的银两,一并交给了他,而后落荒而逃。

    道士看看他,又看看那婴孩,笑了起来。

    “哎呀哎呀,小家伙,你被吓出来的魂跟着他走了呀。”

    见到这一幕,肖宗镜微微怔住,他快步上前,想细看那孩子的脸。道士极为配合,抱着婴孩转过身,肖宗镜瞧见婴孩耳后那朵花一样的胎记。

    “原来是你,原来是你……”肖宗镜道。

    他想起当初姜小乙在冀县所说的话——他是一块燃烧的石头,他周身都是黑色的火焰,但那火不是热的,而是重的。他是个穷极信念之人。

    “原来你说的人是武王啊。”

    肖宗镜愣了愣,忽然笑起来,那笑声化作狂风,吹起万千花火,飘零着无尽的荒唐与无奈。

    周围景象全然散去,他回到雷雨交加的深夜,怀中是一具温热的躯体。

    他轻轻托着姜小乙的后脑,她已完全变回了女人的样貌,肖宗镜看着她的脸颊,莫名有种感觉,她不会再换别身了。

    他抱着她,盘膝而坐,望着屋外倾盆大雨。

    明明电闪雷鸣,但肖宗镜却觉得这是世间难得的安静。他低声道:“小乙,我刚刚做了一场梦,在梦里,我将一生都过完了。”

    姜小乙睡在他怀中,他像是在与她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我打小就不是很聪明,很可能做错了一些事,却不自知……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杀错过人。”他顿了顿,又喃喃道:“但有一点我能确定,我今生救的任何一人,都不曾后悔过,包括谢惟。”

    说完,他看向她。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她听到他说完这句话,神色变得温柔了。这丝丝缕缕的善意,无形之中给了他安慰,他拨开她额头的湿发,凝神注视片刻,将她抱得更紧了些。

    第91章 抠抠搜搜还想泡妹?

    雨过天晴。

    姜小乙还是没醒。

    肖宗镜的身体也没完全恢复, 他勉强下地,收拾好床铺,让姜小乙躺下休息。

    他回到营地, 将领们正在用膳, 见一人满头满脸一身血污走过来,吓得纷纷拔出兵器。

    肖宗镜走近, 这伙人大眼瞪小眼。

    “大人?!出什么事了?!”

    肖宗镜摆摆手,向他们要了一套干净衣裳,准备去清洗身子。他走到营帐口,回过头又道:“城外的茅屋里, 有一位晕倒的姑娘,你叫几个人去屋外看守,不要打扰到她,也不要让闲杂人靠近。”

    将领应道:“是!”

    就近的洛水河已被血疫污染, 肖宗镜拿着衣裳, 骑马进山,找到一条浅溪沐浴。

    天已大亮, 雨后的山林充满着透彻的清香。

    洗净身子后,他于溪边树下打坐调息。他的身体被病疫侵害, 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他心里清楚,他已没有大碍了。

    那弥留之际所发生的事, 随着太阳升起, 竟渐渐淡忘,迷茫如梦,难辨真假。他睁开眼,看溪水潺潺流淌, 听飞鸟叽叽喳喳,不知不觉,竟有种恍然隔世的错觉。

    所谓生死有命……

    他看着自己掌心的纹路,心想着,当初觉得,能死在此时,算是苍天慈悲。但现在他又活过来了,是不是老天又变了想法,不想他逃得如此轻松。

    “也罢。”他低声道,“我就回来见证这一切,这条路也算是有始有终。”

    刚这样想着,视线一转,他忽见身旁一朵小小的野花,随风左摇右摆。

    他想起屋里的姜小乙,不禁再次感慨,世事复杂难料,从前他心中的那些坚不可摧的信念,屡屡被现实所打压,几乎找不到出路。而那些看似浅薄又脆弱的缘份,经过时代洪流的冲刷,却依然牵着细细的线。

    肖宗镜拾起这朵花,起身回营。

    营地门口,将领们聚在一起,似乎在讨论什么,肖宗镜走过去,将领道:“大人,那姑娘醒了。”

    肖宗镜心中一松,上前半步,那将领又道:“但是、但是……她看着有点奇怪。”

    肖宗镜顿了顿,不等他再说,已走向小屋。

    屋外,几名士兵正围着姜小乙,不让她出来。

    “姑娘,你不能走。”

    姜小乙手掐腰,瞪着眼睛。

    “我凭什么不能走?”

    “大人没说让你走,你得在这等他回来。”

    “大人?谁是大人?”

    “大人就是肖大人啊,是他让我们看守你的,你不能走。”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不知道!”

    那士兵也觉得有些奇怪,认真问了句:“姑娘,之前在此执勤的是一个男人,他是同肖大人一起从天京城来的,他人去哪了?”

    “……男人?”她抓抓头,“我怎么知道。”

    士兵又问:“姑娘,你到底是谁呀?”

    姜小乙又愣了。

    “我是谁?”她直勾勾地盯着士兵。“……对呀,我是谁呀?”

    士兵道:“而且你一直说要走,是要去哪啊?”

    姜小乙张张嘴,又顿住了。

    “别别别,你还是闭嘴吧,你都把我说糊涂了……”她回到屋里,在桌旁坐下,思来想去没有结果。无意间看到角落里放着一把剑,她拿过来,一把拔出,见剑身钝锈,毫无光芒。她不禁啧了一声,嫌弃道:“剑鞘看着还挺值钱的,里面竟是这样的破铜烂铁。”

    看门的士兵对她道:“姑娘,你再等等吧,大人很快就来了,他应该认得你的。”

    姜小乙想了想,道:“也好,那我就等等吧。”

    肖宗镜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低下头,凝视着手里的小花。

    原来再世为人者,不止他一个。

    “这是好事。”他将那小花放在鼻子下,嗅到清浅的淡香,喃喃道:“应该,是好事吧……”

    姜小乙在屋里等得百无聊赖,翘着脚,晃着腿。

    不多时,听到门口士兵喊了一声:“大人!”

    她回头,见一逆光的身影走了过来,等人进了屋,她才看清他的面貌。来者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看着便是一副武艺不俗的模样。他的面孔略有些憔悴,神色依然沉稳,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姜小乙道:“你就是‘大人’?”

    肖宗镜冲门口摆摆手,看守的士兵都撤走了。

    姜小乙又道:“你认得我吗?”

    肖宗镜坐在桌旁,看向她。

    他已见过几次她的原貌,但从前她未开神智,一切都是模糊混沌的。如今她元神饱满,就像是被点了睛的灵龙,整个人变得鲜活起来。

    “喂……喂!”姜小乙在他面前晃晃手。“说话呀。”猛一拍桌子。“喂!”

    ……鲜活得未免过了头了。

    肖宗镜淡淡道:“你什么都不记得了?”

    姜小乙被这么一问,脖子一梗,嘴硬起来。“我记得,我怎么不记得?”她摸摸下巴,仔细回想。“我有师父,我下山来是为了……是为了……”说着说着,眼睛又有点发直。

    肖宗镜接着道:“你有师父,下山是为了历练,除了这些,你可还记得别的?”

    姜小乙半晌无言,肖宗镜也不急,在一旁安静等待。她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道:“你的眼睛……”

    肖宗镜:“怎么?”

    姜小乙:“色泽为何这样浅?”

    肖宗镜:“生来如此。”

    姜小乙啊了一声,又道了句:“真好看。”

    肖宗镜挑挑眉,姜小乙思索片刻。

    “有些像、像是……像是茶水!”

    肖宗镜赞同地点点头。

    “确实像。”

    姜小乙觉得这位“大人”说起话来,语音语气都极为好听,她一脚跪在条凳上,胳膊垫着桌子,不禁又靠前一些,兴致勃勃道:“你还没回答我呢,你到底认不认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