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巨盗在线阅读 - 第13节

第13节

    他在心里盘算着。如果海盗就只是眼前的这几个人,那他们也还不用太过担心。相信,以他跟曹安两人,只要应付的好,应该可以搞定他们。

    就在俞仁打着他自己的算盘时,船老大已经满脸献媚的向着那个刀疤脸走了上去,手里还托着一锭足有五十两的银子。

    “这位头领。我们其实一向都是谨守规矩的人,每次出海都要买令旗的。偏这次出来的急,没来的及。小人的船装的都是些客人,也没多少货物,实在是小本经营。一会儿还请您老人家,帮我们在钟寨主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了。”

    那海盗伸手接了银子,脸上的神色也稍稍好看了些。便向着船老大发话道,“放心吧!一会儿我们老大来了。我会告诉他的。”

    船老大于是便恭敬的站在一旁,再不敢说话了。

    众人等了好一会儿,这才又看到另有一艘船靠了过来。然后便是一艘接一艘的,足足有七八艘海船。俞仁从舱内看出去,见到这些船上,还有好几艘上都架了大炮,心里不由的凉了。他这才知道,自己还是太过于乐观,也太小看了这个时代的海盗们。

    看到这个架势,俞仁心里清楚,要反抗是肯定没戏了。他于是赶紧向李玉主仆两催道,“你们还是快快去床下躲起来吧!海盗已经正式上船了。”

    李玉却坐到俞仁的身边,伸头向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的向俞仁道,“不急!钟六必会让他的手下先搜其的舱,最后才会到我们这儿。”

    “为什么?”俞仁不解的问。

    “因为我们这儿是贵宾舱。以钟六的习惯,他必定会先搜其他的普通舱。待普通舱都搜完了,这才会到我们这儿来。他喜欢把好东西留在最后。”李玉淡淡的道,似乎对这个钟六十分了解。

    第二十七章 展旗退敌

    俞仁见李玉如此的有把握,也不知她能不能应付得了这个钟六,但想来她应该是有办法的,于是也便不再多劝。

    这几天相处下来,俞仁越来越觉得他认识的这个李玉,并不简单。李玉从来不跟他提自己身世的事,俞仁便也不问。可是,不问不代表不想。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和观察,俞仁感觉李玉绝对不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她的身上,似乎还有许多秘密。但俞仁这人却是不在乎的,他这人一向是个乐天派,对于搞不明白的事,他从来不做多想。

    但对李玉的身份,俞仁却是越来越奇怪。你说她是哪个富商家的千金吧!她又往往表现的很平易近人,跟那东街的一个地摊老板也似乎混的很熟。你说她是哪个高官子弟吧!从她身上又看不出一点儿的官宦气息,何况,这个时代的官二代们,还不用在意草根们对他们的看法与评论。你要说她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小姐吧!她却又似乎交结很广。连那古槐镇佛光寺的主持也认识。

    俞仁正在心里乱想着,另一艘海盗船上又有十多名海盗登上了这艘船。这些海盗每人手里还挟着个人。一到这边的船上,这些海盗便把挟着的这些已被五花大绑的人全数扔在甲板上。

    俞仁这才看清,被绑着扔在甲板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方才还嚣张的叫着要杀光他们的李显忠和他的九名手下家丁。包括方才掉落到海里的张虎也在其中。俞仁没想到李显忠会落的比他们还惨,心里不由的大为痛快。因为看到李显忠倒霉的样子,似乎眼前的这些海盗们也变的不那么可恶了。

    此时船上的海盗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从各舱把船上的乘客全数一个不漏的带到了甲板上。这些乘客虽然惊慌,但却没有人敢反抗。

    这时,一名似乎是海盗小头目的人,手提着一把大铁锤来到俞仁几人的舱前。

    小头目伸手一拉舱门,却发现舱门是关着的。这小头目便怒了。他大骂了一声,“他妈的。”便向后倒退两步,正打算要用手里的铁捶砸开舱门,便听到身后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交给我来!”

    俞仁顺着声音抬眼望去。就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黑大汉正从对面的船上走过来。这大汉一出现,所有的人都被他震住了,那些方才还才嘴八舌的海盗们也都一个个闭上了嘴,再没有一人敢说一句话。

    那名拿铁锤的小头目一见此人,忙向后退了数步,恭敬的站到一旁。

    “他就是钟六。”李玉在俞仁的耳边小声的道。虽然此时李玉其实贴的俞仁十分的近,她在俞仁的耳边轻声的说话,俞仁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她的吐气如兰。要是在平常,俞仁只怕早已被她给诱惑的面红耳赤了。可是现在,他可没那心思。

    眼见着这名黑大汉钟六正朝着这边船舱走过来,俞仁不由的大急。他用力推了一把李玉,“你们快去床下躲好,我来对付他。”说完,俞仁便一把抓紧了宝剑,准备在钟六破门而入的时候给他来个突然袭击。

    可是,让俞仁万万意想不到的一幕却发生了。就见李玉手下的小丫头莺儿,居然走上前去,主动打开了门。

    门外的钟六似乎也没想到对方会突然来这么一招。可他必竟是个粗人,一见舱门已开,便要准备跨步进去。

    可是,就在钟六准备进门的时候,从这扇打开不大的舱门里伸出了一面小旗。

    钟六突然看到这面旗,便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咬了一口。那条伸出去的脚,飞快的又收了回来,并且“扑腾”一声跪在了地上。

    钟六刚一跪下,便要说话,却被莺儿的一个手势给阻止住了。钟六便不敢再开口,就那样垂首跪着,好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那些钟六手下的海盗们突然看到一向嚣张的老大,居然在这间再普通不过的舱门前跪了下来,他们的心里都跟着慌了起来。

    在他们想来,老大在这个普通的船舱里一定看到了什么万分恐惧的景象,又或者看到了这位利害到恐怖的人物。不然,以他们老大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他又怎么会下跪。

    于是,这些海盗们一个个都识趣的跟着全部跪了下来,而大家的眼睛却都盯住了舱口,想要看看,到底在这个舱里,藏着怎样的一个可怕的人物。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的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她从容的跨出了船舱,众海盗都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无法把眼前这个长相清秀可爱的小姑娘,和可怕两个字连在一起。

    可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老大跪在那儿,却不敢抬头看那小姑娘一眼时,他们的心里一下子都跟着紧张起来。于是,众人也都赶紧跟着低下了头。

    莺儿看着众海盗俯首称臣的模样,这才才走出舱外。她先将令旗收进怀里,然后才向着钟六道,“钟岛主起来吧!”

    钟六这才连连称谢的站起来。

    莺儿又向钟六道,“钟岛主请回吧!这些你们绑来的家伙,便请你们还将他们带走。那个领头穿锦服的家伙可是个肥羊,有他一个,便胜过我们这儿一船了。就请钟岛主高抬贵手,放了我们这些小鱼小虾吧!”

    那钟六垂着手,站在一旁听着,就好像一位晚辈正在聆听长辈的教诲。看的俞仁暗暗称奇。忍不住问了身旁的李玉一句,“莺儿这丫头手里拿着的到底是什么旗,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李玉笑着道,“这,你一会儿去问她了。这丫头,一向鬼头鬼脑的,我也不知她在搞什么鬼。”

    便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那位钟六已经向莺儿连声的说着,“不敢”,然后便匆匆的退回了自己的船上。走前,他们果然只带走了李显忠他们几人,而这艘船上原本已被押到甲板上的人们,则连一个头发丝也没碰。

    这一船的客商见这一伙海盗恶狠狠的来了,却在没有经过任何交手后,便灰溜溜的手了。也不由的都暗暗称奇。不过,他们都亲眼见到了钟六对莺儿的恭敬,他们知道,这一切,必然都与这舱内的人有关。可是他们谁也不敢打听。

    钟六等一伙人走后,大家便都各回各舱去了。但对于方才出现在甲板上的那一幕,虽然每个人都看到了,但却没有一人敢提,甚至连私下谈论,也没人敢。

    打发走了钟六,船老大走了上来。向莺儿恭敬的磕头致谢。莺儿将他扶了起来。船老大却没有走。莺儿见他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便问,“怎么,船家莫不是还有什么事要说吗?”

    那船老大果然恭敬的道,“回姑娘的话。确实是还有一事要向姑娘请教。”

    “什么事,说吧!不必这样拘礼。”

    船老大这才道,“方才我看了天。海上只怕很快便要来大风。我们必须要找港口停靠才行。我是想问姑娘,我们是要向南赶,去泉州靠港避风呢?还是回福州避风?”

    莺儿看了一眼船老大。“这个事儿,我可做不了主。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去问问我们家小姐。”

    那船老大便恭敬的站在舱门外等着。

    不一会儿,李玉出了船舱,走上了甲板。她站在甲板上仔细的看了看天,又低头看了看海水。这才把船老大叫过来。

    “你去通知他们,马上回航。大风只怕不久就要到了。南下泉州是来不及了,按这个风向,我们应该还可以在大风正式到来前赶到长乐避风!我记得那儿也有一个稍小些的码头。应该可以帮咱们躲过这一次的大风。”

    船老大答应一声,便马上去了。

    果然,船老大走后不久,海上便开始刮起了风。然后便跟着下起了大雨。

    起初,这风雨都还不太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风越来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这时,船舱里开始进水,而码头仍然还没有看到。

    俞仁还是平生第一次坐海船,以前他坐过一次江船,那种江风朗朗的感觉着实很爽。他本以为,坐海船一定更爽。可没想到他还没感受到爽的滋味,却先接连遇到了几次危险。

    俞仁这才警觉,如今的海船,可大不同于后世的海船。这些船不但没有动力,而且船体也都是木质,远不及后世的坚固。这种船在海上航行,那是非常危险的。一遇到大些的海风便可能会有沉船的危险,更不要说还有海盗。

    第二十八章 海上风浪

    俞仁有些后悔答应跟李玉一起乘船到漳州了,早知道这样,就应该选择走陆路,俞仁想。可是,现在后悔已迟了。

    俞仁正想着,就听到船舱里有人喊,“不好了,船底进水了。”

    这一声喊,把俞仁吓了一跳。他虽然对行船并不了解,但最基本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这船一旦进水,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他知道自己是个外行,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但他还是想做些什么。

    于是,俞仁便带着曹安赶到漏水的船舱。这儿已经聚集了十多人,舱底的水已满过了脚背。两名水手正在船老大的指挥下,不知用什么东西在堵漏。其他的几人便拿着木桶、瓢之类的,在那儿提水往外倒。

    俞仁主仆两也一起加入了帮忙的人群。

    让俞仁奇怪的是。这儿船上的人们,对于船舱漏水似乎并不怎么的惊恐。这让他十分不解。于是俞仁悄悄问旁边的一位与他一起帮忙排水的中年人。那中年人告诉他。其实,船舱进水并不那么可怕。如果不是遇上了大风,就算这舱里全数进了水,也不会有危险。

    俞仁大吃一惊。“不会吧!船舱里全进了水。那船不就沉了吗?”

    那中年人轻轻一笑,“小兄弟不是我们福建人吧!”

    “是啊!我老家是泉州的啊!”俞仁道。

    “那你怎么会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呢?”中年人显然不信。

    “在下从小随父在南京定居,几乎没在老家呆过。”俞仁可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他的这位前身知不知道,于是只好找了个借口。他自然不能说,我是穿越来的,这种落后的破船,我们那个时代早没有了,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中年人见他穿着一身儒衫,虽然并不知他与方才那位吓退海盗的神秘客有什么关,却也有些好感,于是便向俞仁解释道:“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福建的海船全是采用各舱密封的方式。各个船舱之间的隔层是防水的。也就是说,哪怕有哪个舱全进了水,最多也不过是相当于这个船上加了一个满舱的货。只要将船上的重货丢弃一些,也照旧可保证船的安全。”

    俞仁恍然大悟。

    就在俞仁与这中年人聊天的时候,那边堵漏的水手已经将漏洞堵的差不多了。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可是就在这时,船身突然剧烈的摆动起来。这情况可比单个船舱漏水严重的多了。

    船老大见此,二话不说,飞奔着冲上甲板。俞仁也赶紧跟着跑出去看。

    他们所乘的这条海船,仍是一条双桅船。由于风浪太大,船老大已经收起了主桅的船帆,而次桅的帆也只张了小半。虽然大家都急着早些赶到长乐港。可是船老大也十分明白欲速不达的道理。现在风越来越大,如果张满帆,船速虽然快,但是也很容易翻船。

    俞仁跟着船老大赶上甲板时,那个次桅的帆布早已全数张开了,而主桅杆上原本系的好好的帆布也被大风吹的斜斜的张开了一半。正是因为这面半张的主帆被海风吹的左右摇摆,才使的船身跟着剧烈的摆动起来。

    船老大看到这情形,二话没说,先冲到主桅前,拼命用手拉住帆绳,想要将帆收起来。可是这已经吃风的帆布又岂是他可以拉的下来的。船老大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仍然如蜻蜓撼树。一丝效果也没有。

    站在一旁的俞仁一见,赶紧冲上去帮忙。但是在自然的面前,人力是那么的渺小。两人的努力完全是徒劳。船老大冲着俞仁大声喊道,“你快去船舱叫些人来。必须要马上把这些风帆重新绑好,不然,只怕会有翻船的危险。” 此时情况危急,船老大也顾不得俞仁是什么身份了。

    俞仁正要起身,曹安赶紧道,“还是我去吧!公子的力气大,留在这儿更有用。”说完,不等俞仁点头,曹安已下舱去了。

    “多带些绳子上来!”俞仁在曹安身后大声叫道。

    此时的海上,风浪卷起足有一丈多高,甲板上早已湿透。人们说话的声音也全听不清了。

    俞仁这时已经没时间多想,他知道,此时最重要的便是把这些已被风刮开的风帆赶紧收起来。但是风实在太大了,加上由于这个风帆设计的是连在桅杆上的,即便拉了下来,被大风一吹,还是要重新张开。

    此时的船身因风帆的越张越大,摆动的也越来越利害。“快,赶快拉紧绳子。”船老大大声的向俞仁叫着,自己也拼命的紧拉帆绳,想要控制住风帆,不让它被海风吹起来。但是,风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虽然两人拼命想要拉住船帆,却一点不见成效,反而被海风吹的,将两人慢慢带离了甲板。

    眼见着主帆越张越大,船身也越摆越利害,倾刻便有翻船的危险,俞仁突然感觉手中的帆绳一松。再抬头看,一张大大的船帆已经从他的手中脱出,被风吹的向前飞去,不一会儿便被刮进了海里。这同时,因为失去了风帆的作用,船身的摇晃立时便小了下来。

    俞仁与船老大同时大大的松了口气,这才发现正有一名女子手提宝剑站在两人身旁。

    及时出手的正是李玉。方才她因为不放心俞仁,于是也跟着上了甲板,便在这时,俞仁出现了方才那惊险的一幕。李玉当机立断,飞奔过去,上下两剑斩断了帆绳,这才解了翻船之险。

    船老大看着风帆被砍,船身暂时避过了翻船的危险,但是眼见着风浪越来越大,环顾四面,却是沧海茫茫,哪里有一点码头的影子。船老大不由的气馁起来。“怎么到现在还看不到码头。是不是我们行船的方向错了?

    看来,这一场劫难,咱们只怕很难躲过了!”

    李玉听了船老大这话,大声呵斥道。“你作为我们的掌舵人,掌握着我们全船人的生死,怎么可以在这样关键的时候说这种丧气的话?要相信马祖是慈悲的,她一定会保佑我们避过这场大风。”

    “可是,我现在连方向也辨不出来了!咱们现在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我实在没有把握。”船老大几乎是带着哭腔叫着道,在此危急时刻,他早忘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能让凶恶的海盗都谈之变色的人物。

    俞仁抬头看了看天。此时的天空黑云压顶,看不出一点能分辨方向的线索。俞仁立时便想到了用指南针。可是他也知道,这个时代似乎还没有指南针出现。不过,应该会有类似的东西。俞仁正想开口,却听到李玉突然用手指着前方大叫,“你们看!”

    俞仁顺着李玉的手指方向望去。就见在一片海浪当中,隐约的显出一丝微弱的灯光。

    船老大一见灯光,不由大喜,这时的他,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突然看到了救生圈。船老大不由分说的冲到舵前,指挥舵手将船往那个有微弱灯光的地方驶。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的船便驶进了建江。

    此时,大家吊着的心才算松了下来。虽然风还在加大,而他们的船也摇晃的更利害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很快,他们便可以进入港口避风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俞仁他们的船终于到达了长乐港。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港,但是给他们临时避风还是绰绰有余的。

    由于船进港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再加上又是大风又是大雨,长乐县城的城门早已关了。大家只好在船上度过了一夜。

    第二十九章 突然离去

    第二天,风小了,雨也小了,长乐县的城门也开了。

    经过了这一场大风,商船需要进行几天的修整才能再出海。而俞仁他们本来就不急着去漳州,先前所以急着要走,不过是为了避过李显忠这个麻烦。现在没有了李显忠,他们自然也就不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