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巨盗在线阅读 - 第33节

第33节

    你可别小看这一件软甲,它不仅可以防刀枪,还可以防毒。据说穿上它的人,可以百毒不侵呢!

    这几年,大小姐总是时刻把它穿在身上,未曾脱离一日。没想到……”

    俞仁听说这件软甲如此好,李莹又如此珍视,却为了自己把它脱了下来。这让俞仁的心里又多了几分感动,这几天来,因李莹对他的淡漠而引起的不快,一下子便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由于俞仁他们留在陈钱岛上的人数太少,曲先生于是将自己带来的这两百人分了一百五十人赶往陈钱岛帮助刘强守岛,余下的人,便跟他们一起返回大衢山。

    等俞仁一行人的海船出现在大衢山的北面港口时,他看到港口的码头上已经站满了迎接他们的人。而为首的一人,正是李莹。

    第七十二章 隆重接风

    这一次,俞仁无疑是给他们李家立下了一件大功。不仅攻下了陈钱岛,而且还伤亡极小。由于曲先生提前让快船传回了消息,俞仁他们的船队还没到达大衢山,捷报便已经传到了这儿的总部。

    李莹接到战报,既惊且喜。惊的是,石廷柱这个她一向十分看重的人,居然会阵前反叛,对俞仁暗下杀手,而江九郎又没有极时赶到陈钱岛支援。喜的是,俞仁居然就凭着他们这五十个人,不但炸了岛上的炮台,还一举擒获了钟老三和他的三百多名手下。而这一次,他们显然低估了钟老三的实力,原本以为陈钱岛上只有一百来人,却没想到会有三四百人。

    当然,风险越大,功劳也就越大。这一次,李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众手下面前,给俞仁好好的出一次风头了。这是她的私心,是为了帮俞仁在她们李家树立起威信。其实,她在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俞仁可以与她一起来经营这个商队。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天真。

    首先是,她不知道俞仁是什么想法。必竟,他们这些人可是朝廷眼中的海盗。而俞仁的身份她早就打听的清清楚楚了。他是当年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堂孙,他爹在又在南京任刑部主事。他们家虽然不能说是朝廷重臣,但这刑部主事,怎么也是个正六品衔,官级几乎等同于知州,比知县还要大上两级。要说,也算是高干子弟了。

    要这样的一个高干子弟,跟着他们这些海盗一起混,且不说俞仁是什么想法。李莹自己从内心里,也觉得这样太委屈他了。但是,让李莹意外的是,从俞仁最近几天的表现来看,他不但没有一丝鄙视他们这些海盗的意思,而且还似乎很以能与他们混在一起为荣。

    这让李莹既快乐,又有些为俞仁担心。她总觉得俞仁是个有大才的人,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她也很想俞仁能有一翻建树。可是,她又很明白,俞仁的前程在朝廷,而不是在她们这些海盗身上。

    但是,要是俞仁真的为朝廷立了大功,到那时,他成了名动四方的大人物,他还能象现在这样的在意自己、重视自己吗?

    李莹不知道,因此她很烦恼。

    这个问题从俞仁出现在闻涛院的那一刻开始,便一直困扰着李莹,让她十分矛盾。可是,当俞仁与刘强带着人去攻陈钱岛后,她便再没心思想这些问题了,因为她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俞仁的安全上。

    李莹可不是第一次打海战,这海上作战最大的特点,她是再清楚不过的。陆上打战,战败了,可以逃。而在海上,如果战败,你的船被别人击中或击沉,那你就连逃生的机会也没有了。而俞仁他们这次登岛偷袭,更是深入敌后,万一他们还没炸掉炮台便被敌人发现。如果江九郎他们不能及时攻上岛。那俞仁他们的命运就只有被杀或被俘了

    因为他们的退路只有大海。

    正因为李莹深知这其中的危险,她才这样的担心。如果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李莹是绝对不愿意让俞仁去冒这个险的,她甚至愿意以身相代。可是她也知道,这一次的任务,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俞仁。

    从俞仁他们离开大衢山开始,李莹便一直守在码头未曾移过步。直到曲先生的快船带来了消息,李莹这颗一直吊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接下来,她马上派人,把岛上所有的人都召集起来,无论男女老幼。大家一起到码头,迎接他们的英雄凯旋。

    当俞仁到达码头,突然看到近千的男女老少一起站在码头,还真把他吓了一跳。“怎么回事?”

    曲先生赶紧跟他解释:这是大小姐的意思,要给你好好的风光风光。说你这一回给李家立了大功。大小姐决定在大衢岛上摆宴三天庆贺。

    说着,曲先生将俞仁让到前头,以免自己抢了他的风头。

    当俞仁第一个从船上走下来时,码头上立时爆出一阵欢呼。看的俞仁心里一阵紧张,长这么大,他还真是第一次像今天这样,在上千人的面前成为焦点。俞仁心虚的回头看了一眼,想要从曲先生那儿找到些精神支持。可是,当他回过头,却发现曲先生已经停下了脚步。

    他们的那些兄弟们,此时全都抛下了他,让他独自一人暴露在这上千名欢迎他的粉丝的目光之下。而他们,则全都停在了船甲板上,没有一人随他下船。长长的跳板上,只有他——孤单的一个人。

    俞仁暗暗骂了一句:没义气。然后只好学着那些出访的国家元首的模样,举起了手,向着下面的众人挥手示意。

    一直等到俞仁完全走下了跳板,曲先生才领着其他人陆续下船。然后是三百余名陈钱岛上的俘虏。这些俘虏并没有用绳子绑上手脚,只是派了几名兄弟前后看押着。

    码头上,迎接的人们看到他们还带来了这么多的俘虏,更加的兴奋。有人当场便把俞仁夸成了千年不遇的第一能人。

    连俞仁这样厚脸皮的人,听了他们的夸奖,也不由的脸红起来。汗颜啊!

    李莹却似乎对这些评价很是满意。

    出了码头,在李莹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处空旷的大稻场。这儿原是岛上居民晒稻谷用的。可是此时却摆上了上百桌的酒席。一旁还有人不断的在往上端着菜。

    俞仁被众人引到首席的主位上坐下来,其他这次出海的兄弟们也都坐上了上席。俞仁这一席,李莹亲自在一旁坐陪,此外还有曲先生和几名大衢山头目。才一坐定,便有人提议,说应该让俞相公说几句。

    俞仁推托不过,被众人簇拥着站到旁边空出的一张桌子上。俞仁明白,这一次的欢迎仪式,所以搞的如此隆重,显然是李莹有意为之的。看来,她是想让自己尽快在这儿树立起威信啊!俞仁不是笨人,自然可以看的懂李莹如此的用心。

    “各位兄弟姐妹们!我俞仁虽然现在还不是咱们李家的一员。但是,其实我在内心里,早已把自己当作咱们当中的一员了。这一次能够成功攻下陈钱岛,都是众兄弟,大家一起甘冒奇险,拼死挣来的。当然,我也出了些力,但俞仁绝不敢一人而居全功。”

    俞仁的话还没讲完,台下便有几人发出善意的笑声:“俞相公为什么早就把自己当成我们李家的一员了呢?”

    旁的另一人听了,马上接口道,“这还不清楚,当然是俞相公对咱们大小姐有意思呗!人家常说,郎才女貌,你不知道吗?要论才,俞相公称当世第一,没有人敢称第二。而咱们小姐的貌,那也是、那也是,啊、啊、哈哈……”这人讲到这儿,突然看到自家的大小姐正瞪着他,吓的忙把后面的话又吞了下去。

    其实,李莹并没有真的生气。她这些手下大多都是粗鲁汉子,她也知道。这些人向来说话口没遮拦的,她并不真的怪他们。只是她倒底是个未出阁的姑娘,虽然常年的带着这帮汉子,并不像其他的普通人家的姑娘那样羞涩,但遇到别人把话说的这样**裸,她还是忍不住脸红起来。

    李莹本以为俞仁会不太习惯自己这些手下的鲁直,必竟他是书生,儒家千百年来一向讲礼义廉耻这些东西,对于男女之事,也总是遮遮掩掩的。

    却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处之泰然,还连连点头,“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第七十三章 闺房之乐

    说完俞仁从桌上跳下来。他感觉心中突然轻松了许多,既然大家都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也就不必再遮遮掩掩的了。这样也好,想来李莹也不必再像开始时那样的避讳,而有意的躲着自己了。

    这一场酒席,直吃到月近中天,方才散去。俞仁也喝醉了,连怎么回去的都不知道了。

    当俞仁一觉醒来,见自己正躺在一张舒适的大床上。俞仁四下看了看,这个房间很大,四壁布置的十分温馨,看上去像是姑娘的绣房。

    窗台边,李莹正坐在一张锦凳上,拿着手里的一块刺绣在努力着。她的面前,还摆着另一块已经绣好了的精致刺绣,上面绣着两只栩栩如生的鸳鸯。

    李莹的动作很笨拙,完全是个新手模样。显然,她很少干这样的针线活,俞仁也相信,以她的位置与性格,她肯定也不会喜欢做这样的事儿。可是,现在她却正努力的照着面前的那块绣布,模仿着。

    俞仁有些不解。他并不知道,李莹是因为昨晚听一位岛上的大嫂无意中说起,说男人都喜欢温柔的女人,如果女人连刺绣这样简单的活儿也干不好,那也就肯定笼不住男人的心。于是,李莹这位从小便没有拿过绣花针的大小姐,便开始了她艰难的学习,因为她想要笼住面前这个男人的心。

    俞仁正看的出神,突然从门外传来一个声音。“小姐,小姐。”

    李莹一分神,手里的针便扎的偏了,手指头上立时被扎了一针,鲜血冒了出来。李莹只是微一蹙眉,便站了起来,同时回头看了一眼俞仁。

    俞仁赶紧闭上了眼,装睡起来。他现在还不想起床。就这么躺着,在暗处悄悄的看着自己的心上人,俞仁感觉这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享受。他不想打破这样的气氛。

    李莹回头看了俞仁一眼,见他还没醒,忙做出一个小声的动作。“嘘!小声点。他还没醒,莫要吵着他。”

    莺儿见大小姐正拿着昨晚向自己要的那块绣布,努力的模仿着,不由的叹了口气。“小姐,您这又何必呢!您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这种简单的事情,交给莺儿便好了。您想绣什么,跟莺儿吩咐一声就行了,何必又要亲自动手!”

    李莹又看了俞仁一眼,这才漫不经心的道,“不行啊!针线活虽然简单,却是咱们做女人的基本功啊!针线活我固然可以交给你做,但是他,我总不能也交给你吧!”说着,李莹向躺在床上的俞仁呶了呶嘴。

    “我们莺儿这么伶俐的大美人,我要是把他交给你。就只怕用不上几天,他便把我都全给忘了。”

    莺儿听了这话,红起了脸,“谁稀罕他了。也就您把他当作个宝似的,我可看不上。”

    李莹见莺儿害羞起来,便不再说了。李莹没有姐妹,从小莺儿便跟在她身边,在她的心里,一直把莺儿当自己的姐妹一般看待。也因此,两人的关系格外的近,就算是开这样的玩笑,也没有关系。

    “对了,你这么急急的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莺儿这才一跺脚,急急的道,“看被你打岔的,差一点把正事都给忘了。江九郎他们回来了。”

    李莹一听这话,立时大怒,她一把甩掉了手里还没绣上几针的白布,匆匆向外走去,口里还不停的骂着,“这个家伙还敢回来。也好,那就先把他们通通抓起来。再细细审问。”

    跟在身后的莺儿暗暗摇头。这就是自家的小姐,倒底不是干这种细活儿的料。这才斯文了多久?便马上原形毕露了!

    俞仁听说江九郎回来了,也不再装睡了。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跟着李莹主仆俩人的身后,向码头赶去。

    等俞仁赶到码头,李莹早已到了,还有许多先他到达的李家军。那九条原本由江九郎带出去的战船全部整齐的停在港口。船上的人都已下了船。

    李莹一赶到码头,便马上吩咐,先把这九条船上的头领给抓起来。

    九名头领没有反抗。当他们按着江九郎的话,于昨晚到达陈钱岛,见上面早已被李强他们占领时,他们便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

    刘强当场将江九郎大骂了一顿,但是由于刘强在李家的地位和职位都不如江九郎高,虽然不愤于他失约的行为,却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可是,这九位头领听说刘强与俞仁前一天晚上惊险占领陈钱岛的事后,便都知道回去免不了要有一顿重责了。

    没有按大小姐事先约好的时间赶到陈钱岛,延误了战机,这是多大的一件事啊!大小姐要怎么处分自己几个都不算过。他们九人都是李家的老人,是从东洋便开始跟着李旦的,对李家,可以说是绝对的忠诚。在他们的心中,李家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家。

    因此,他们虽然明知回去没有好果子,却还是坚持星夜往大衢山总部赶。

    “江九郎呢?”李莹见没有看到江九郎,便问其中的一名头领。

    “不知道,刚才我们靠岸的时候,还看到他呢?”

    这时一名刚从船上下来的手水道,“我刚才看到江头领独自驶着一条小船向西南面去了。”

    李莹一声冷哼。“想跑!小六,你去带二十个人,开一条快船去追。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站在一旁的一个十七八岁的长的精瘦的年轻人答应一声,便领着二十名兄弟,登船去追江九郎了。

    李莹这才让人把这九名头领带到她在大衢山的议事堂。这个议事堂又比闻涛院的大了许多。因为大衢岛很大,长有近百里,宽也有数十里,差不多是一个县的大小。可是岛上的住户却少的可怜。在李莹他们李家扎根的东部,原住的只有两个村子,一百多名渔民。

    这个岛离杭州湾很近,向西南不过几十里海路便可以到舟山,再向西几十里便是宁波府了。因此,倒是很便利。因为大明朝廷并没有在这个岛上设衙门,也就自然没有人来管。

    李莹于是便带着一批人,将这当作他们在浙江的总部。虽然朝廷的两个卫所就在几十里之外的舟山岛上,但李莹一点也不担心。一来,是因为他们李家的这些人向来以经商和农耕、打鱼为主,从来不做打劫的生意;二来,就算朝廷派兵来,他们也不怕,因为他们在岛上也建了炮台,而且他们的实力要远比这两个卫所强。

    九名头领被带到议事堂,李莹居中而坐,莺儿站在她的旁边。俞仁此时也来了,但是他没有走出来,只是与其他一众兄弟站在下面。

    李莹坐上位子,便把脸一沉。“萧七叔。你们可都是我们李家的老人了。这延误战机,至使冒险登岛的兄弟们险些被钟老三的人全部杀光,你们自己应该知道这罪有多重吧!

    可是,我就想不明白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做?”

    见大小姐点了自己的名,这九名头领中,一个五十上下,身材高大的半老头子站了起来。

    听到李莹还叫他萧九叔,老头子这悬着的心顿时便放下了一半。他赶紧向李莹回道:“大小姐,我们都是被江九郎那小子给骗了的。

    当时,我们本来就是按着大家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向陈钱山去的。可是,船队才出发没多久,便驶来一条快船。来人是江九郎的一名手下,他交给江九郎一封信便走了。

    江九郎接到信,便跟我们说,是大小姐传来的最新命令,说是整体行动推迟一天,让我们万万不可过早向陈钱岛推近,以免被钟老三发现行踪。所以,我们当天出发后不久,便在半途的一个荒岛上暂时停靠了。”

    李莹气的脸通红。“你们都是跟着我爹多年的老人了。虽然江九郎是你们的头领。可是,约定攻打陈钱岛的命令可是我下的。你们难道就不会用脑子想想,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让你们随便更改时间呢?”

    “江九郎当时跟我们说,是因为我们的那个什么球临时出了问题,需要修。而且还拿出了那人送来的信给我们看了。所以,我们就信了。”

    “是我的笔迹吗?”李莹追问。

    第七十四章 李家忠仆

    萧七叔低头想了想,“这个我倒没太注意。”

    这时,另一个三十上下的汉子站了出来。“不是大小姐的笔迹。我记得当时我还特意问了江九郎,为什么不是大小姐的笔迹。他说这是莺儿姑娘的笔迹,是莺儿姑娘代写的。我所以也就没有再问。”

    李莹气的直咬牙。“你们这帮蠢材。如果真的要更改时间,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会不亲自给你们写信吗?还会要莺儿代写。你们见过几次莺儿帮我代写秘信了?”

    下面的九人见大小姐发起怒来,都吓的不敢说话了。他们也知道自己这一次犯的错实在不小。要真论起罪来,只怕杀头也不为过。

    “来人,将萧七九人拖下去,先每人重打三十杖。”李莹见几人都不说话了,这才沉着脸,向下面吩咐道。

    门外马上便走出几名大汉,要上来拖萧七几人。曲先生这时与俞仁站在一起,他轻轻碰了俞仁一下。

    俞仁立时会意,马上站了出来。

    “慢着!”俞仁先阻止了几名准备要拖人的大汉,然后才向坐在台上的李莹道:“大小姐。依我看,萧七叔他们九人虽然有错。可是,却是因为受了江九郎的蒙骗,何况,我们也并没有出事。反而因此还意外的将钟三也擒住了。如果萧七叔他们及时赶到,说不定钟老三见形势不妙,反而夺船逃跑了。

    咱们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也可以说是天意了。所以,要是这样算来,萧七叔他们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了。”

    在场的几乎都是李家在浙江的精英,他们没想到俞仁居然会站出来,为这几个差点害死了他的人求情,也想不到俞仁居然讲出无过有功这样的道理来。他表现出来的大肚与机智,使这些人开始在心里,把俞仁的地位又抬高了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