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巨盗在线阅读 - 第91节

第91节

    平儿说着,便要拉自家的小姐往外走。

    赵蕊被平儿拉起来,却依依不舍的回头去看俞仁。

    俞仁眼见赵蕊要走,赶紧一把拉住了。一面又向平儿央求。“平儿、平儿。我的好姑娘,你莫那么急嘛!咱们有话好好说。你也不讲清楚便要拉你家小姐走,我倒底不明白为了什么!”

    平儿停下来,回身瞪着俞仁。“你也莫在我面前装傻。我们小姐被你灌了迷魂汤,我可没有。我家小姐什么心思,你难道就真的不知道吗?她这样子的拼命为你,不过是为了哪一天能够嫁进你们俞家。

    你如果嫌我们小姐嫁过人,是个寡妇,便早些讲。莫要误了我们小姐的青春。我还真不信了,像我们家小姐这样好的人,到哪儿还找不到一个如意郎君!只要我们小姐放出一点风去,只怕抢着来求亲的人要挤破了门。”

    俞仁已经好久没有领教过平儿姑娘的利害了,这会儿终于又见识了。听到她讲自己嫌弃赵蕊是个寡妇,便赶紧解释。“不不,我绝没有这个意思。要是我嫌弃你们小姐这个,便让天上掉石头把我给砸死,下雨天,被雷给劈死。”

    赵蕊见俞仁说的狠了,赶紧回身捂住他的嘴,轻声道,“这样的话莫要乱讲,举头三尺有神明!”

    “那你为什么一直也不给我们小姐一个准话?”平儿这时放开一只手,转过身,叉着腰质问道。倒好像她是小姐,而赵蕊是她的丫头一般。

    “我,我是因为早已与人有了婚约。所以在未争得她的同意前,我不能随便答应蕊蕊。”

    “你说的这人是谁,可是那个李小姐?”

    俞仁轻轻点了点头。

    “你还是个男人呢?你就那么怕她吗?我就不相信,你就真的把我们小姐娶回去了,她能把天给捅破了。”

    “这不是怕,这是尊重。正因为我爱她,所以才要尊重她。如果咱们把位置倒换一下。假如我跟你们小姐先有的婚约,然后我又遇到了她,对她也有了爱慕之心。于是,我便在未经你家小姐同意的情况下便娶了她。

    你觉得怎么样?”

    “那,那这肯定不行了!”平儿吞吞吐吐的道。

    “这就是了。所以,我在未经得她的同意之前,又怎么能轻易给你们小姐什么许诺呢!”

    “那,那你都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还没有问?”

    “我也想啊!可是,我跟她这都已经一年多没见着了。自从上次杭州一别后,我们便再没有见过面。她现在已经被她爹带回东洋了。而且,我跟她爹之间还有一个不小的误会。我本想早些到东洋,向她爹当面解释清楚,然后再把她正式迎娶回来。

    可是这阵子实在是事情太多,一直也没去成。”本来这些事,俞仁并不想跟别人讲,可是今天却被平儿逼的不说不行了。

    赵蕊听了俞仁这话,心里早已原谅了他。可是平儿却仍然不愿放开小姐。“那,那你先在这儿起个誓。无论这李小姐同不同意,你都不能辜负了我家小姐。否则,平儿就算活着奈何不了你,死了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赵蕊听平儿讲的过份,赶紧呵斥。“平儿,不许乱讲。既然相公都已经把话说的这样明白了,你就不要再逼他了。”

    平儿这才放开了赵蕊的手。

    俞仁赶紧把赵蕊“抢”过来,一面向平儿道,“你放心好了!我俞仁也不是那无情无义的人,你们小姐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待我见到莹儿,一定跟她讲蕊蕊的事。无论她答不答应,我都娶你们小姐过门。

    这样,你总放心了吧!”

    赵蕊听到俞仁这样的一句承诺,心中喜不自胜,可是脸上却并不表现出来,只是向平儿挥了挥手。“好了,平儿。你闹也闹够了。也该出去了。我跟相公还有正事没谈完呢!”

    平儿闹了这半天,终于给自家小姐争来了她想要的结果,自然欢天喜地的走了。这一边,赵蕊自得了俞仁的那一句承诺,心中再无什么顾虑,只一心把自己当成了俞家的女人,尽心的为俞仁付出自己的一切。

    两人又谈了些生意上的事情,重点的谈了发行纸钞的事情。

    看看天色已晚,俞仁便没有回去,只在店里睡下了。

    五天后,俞氏钱庄的门前排起了长长队伍,这些人都是拿银子来换俞家印发的纸钞的。

    原来,俞仁三天前,印一批宣传单,在松江城内发放。上面写的是,三天后,城东的清波街上将会有一批从南洋、东洋贬来的各色土货,包括珍珠、翡翠、珊瑚之类低价出售。市集时间为两天,以后在清波街上,每月都会有两次这样的市集。

    只是有一点限定,所有这些东西,都只能用俞氏钱庄新印的纸钞才能买的到,其他的都不行。

    清波街上,一大早便有许多闻声赶来的妇人们来逛集市。这一次的集市是在清波街上的一个旧集里,这儿本来是每月逢七赶集,可是今天却是初三。

    “今儿个才初三啊!怎么又有集市了?”一位三十上下的妇人,向别外一位同来赶集的妇人道。

    “谁知道呢?不过,听说这次赶集与初七的不同。我听人说,今天集市上卖的多是从东洋和南洋贬来的土货。南洋的珍珠链可是很好的,只是平常不大见。我今儿过来,就是想找一条黑珍珠链。

    上次我看到二嫂子带的那条黑珍珠链子就很漂亮。可是她说那是她老公到福建时,在泉州买的南洋货,是个稀罕物。我后来在城里找了好多地方,确实没的卖。不知道,这儿有没有这东西。”

    两个妇人一面说,一面挽着手进了市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推广纸币

    走了几圈,她们终于在一家摊子上看到了几条珍珠链。

    “老板,你这珍珠链子可有黑的?”一个妇人问道。

    “有啊!不过,黑色链子可要贵不少?”摊主道。

    “你先拿出来我看看。”

    那摊主于是从身后的一个箱子里拿出三条黑色的珍珠链。“这种货可不多,利也薄的很。我本是帮一个熟人带的,于是顺手也就多捎了几条,现在就剩这三条了。”

    一个妇人看中了其中一条最大的链子,拿起来问,“这一条多少钱?”

    “大姐您真有眼光。这条链子是我这儿最好的一条了。您要真心想要,我给您开个实价,‘二十五两’你要就拿去。”

    那妇人将同来的妇人拉到一旁,悄声道,“二十五两。我记得二嫂上次说她男人帮他买那条链子时花了六十两。这条链是比她那条的珍珠成色还要好几分。怎么会这么便宜。你说会不会是假的?”

    “我看不像,那黑珍珠链,我也看到过几条。这一条确实是良品。要不是我家里有一条珍珠链了,我也要买一条回去。”另一个妇人道。

    那妇人听了同伴的这话,赶紧回头又去找那摊主。“二十三两怎么样?二十三两我就要了。”

    那摊主摇着头。“我开的已经是实价了。实话跟您说了吧!今儿个我们这里所有的摊点,卖的东西都是不二价。这是上面规定的。所以,我们也不会跟您虚报。您要是想要,便拿走。不是嫌贵,也可以挑条别的链子。”

    说着,摊主又拿起旁边的一条珍珠链。“这一条只用十三两,您要是要的话,我帮你包起来。”

    那妇人却摇着头。“不不,我就要刚才那条,二十五两就二十五两。”

    妇人一面说,一面向跟在她身后的一个男仆招了招手。“顺子,给我拿二十五两出来。”

    随行的男仆从一个背搭里拿出几块银子递给摊主。

    摊主却摇着头笑了。“对不起了大姐。我们这儿今天只收俞氏钱庄新印的纸钞,其实的钱,一概不收。您要是真心想买,烦您到那边钱庄里先换了钱再来吧!路也不远,从前面那个小巷穿过去,很快便到了。”

    那妇不由奇怪,“我只听说过不收纸钞,只收银子的。怎么,这还有不收银子,只收纸钞的!”

    “我也没有办法,这都是上头规定的。您要真心想买,我就帮您把条链子留着。中午前我保证不卖给别人,您看可以吗?”

    “那,那可这样说定了,你可不许卖给别人了。我这就去换钱。”那妇人说完,带着男仆匆匆走了。

    一直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的俞仁眼见那妇人匆匆去了,向着身边的赵蕊道,“怎么样?我说行吧!走,咱们再去看看别去。”

    这一天,俞仁让人做了统计,钱庄共兑出三千七百两纸钞,而收市后兑入商家的纸钞只有三千二百两。也就是说,还有五百两的纸钞有人没有马上兑换回银子。

    起初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卖东西的人不收银子。可是等他们用了纸钞才发现。其实用纸钞买东西的确是要比用银子方便的多了。银子还要称,又要看成色,找零也很不便。带铜钱吧!多了又太重。

    可是纸钞就不同了。它很轻,你带个几百张也还没一两银子重,找零也很方便。唯一担心的是,这些纸钞会不会随时都没用了。

    虽然俞氏钱庄的大门公告上写的清楚,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拿他们店里印的纸钞来店里换等值的银子,也可拿银子换等值的纸钞。但大家总担心他们要是哪一天突然关了门,那可就完了。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买了东西后,又把纸钞换回了银子,很少有人把纸钞拿回家。

    然后,没过几天,松江府的人们就又发现了新的变化。他们去许多的店里买东西,店家都建议他们使用俞氏钱庄的纸钞了,而店里找零给他们的,也都是俞氏钱庄里印的纸钞。同时,这些店里都设有现场负责兑换的人员,拿了店里找的纸钞,你可以选择现场到兑换点兑回银子,也可以选择不兑。

    这种现象起初只有城东的几条街,后来便很快发展到了整个松江城。而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各店也大多不再独立设置纸钞兑换点了,而是全城总共只设四处兑换点。

    俞仁就这样从买卖双方下手,最终在短短的一月不到,便在松江城里推广了俞氏纸钞。到后来,许多的商家在买卖时,反而只认俞氏钱庄的纸钞,而不认银子了。因为银子识别的方法比较麻烦,容易假,而纸钞却不会。由于俞氏纸钞印制了独特防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发现一张假的。

    就在俞仁得意于他的成就之时,突然从松江府衙发下一份文告,告知所有松江府的臣民,一律不得再使用私人钱庄印制的纸钞。

    这一份文告发下以后,作用却并不大,大多数人还是照旧使用。愿意很简单:这钱既放心又方便。

    这一份文告对大多数的松江人来说,不过是一纸文告,大多数的人并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可是对于俞仁来说,这却是个天大的打击。

    于是,俞仁赶紧召来赵蕊和钱庄里所有重要成员,又把曹安蔡帐房他们这些沈家的旧人一起也叫来了,让大家发动所有的关系,一定要尽快打听出这份文告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人批的。

    很快,结果便出来了。原来,这一份文告仍是松江府新上任的知府马居仁下的。曹安还打听到,这个马居仁原来正是徐三少的姑父。此人祖籍山东,原在湖北做知州,一个月前才刚刚调到松江任知府。

    俞仁因为收购织房的事情与徐三少结下了梁子,至今也没有解。本来,俞仁是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竟,有一个仇家时时的惦记着你,不是什么好事。可他最近又太忙,一直也不得空腾出手来,只好把他先放一放了。

    当然,这也是他大意了,他轻信了曹安与许倩的话,认为徐家已是日暮西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却忘了一句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看着府衙发到他家的文告,俞仁在思考着对策。直接去找马居仁肯定是不行的。熊文灿又在月前被调走了。如今苏松巡抚的位子是空着的。看来,只能找孙盛了。俞仁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找他的这位贪财的老朋友。

    有时候,贪财也是一项优点。

    松江知府下令禁用私人钱庄发行的纸钞后不久,很快便又给俞氏钱庄发出了一份命令,着令他们钱庄在三天内关门收摊,否则就要被查封。

    听说官府下令让俞氏钱庄三天后关门,手里持有钱庄纸钞的人便急了,许多人涌进钱庄,急着兑银子。俞仁眼见要出现挤兑现象,也着了急。他太清楚这挤兑对于钱庄打击的可怕了。

    满清后期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据说家产已达数亿,可是最终还是在挤兑中倒了下来。

    俞仁走出后院,见铺子里乱哄哄的挤的满是人,大家都嚷嚷着要快快换银子。见到俞仁出来,认识他的许多人便都朝他拥过来。

    “俞当家,你快给我兑银子吧!我家里有急事需用银子。”

    一人话没讲完,后面马上又拥上来几十人,都嚷着要先给他们兑。

    第一百九十三章 官府封店

    俞仁露出一个苦笑,向着众人道,“大家不用拥。我们早有申明,凡是我们店里印发的纸钞,你们任何时候到我们的店里来都可以兑,也不一定就是钱庄,其他的店也照旧可以。只要是我沈家开的店。

    大家的心思我明白,不过是怕官府三天后封了钱庄,你们的银子无处可兑。

    你们放心好了。莫说他知府未必便能封的了我的这店,便是真封了,你们还可以拿纸钞到我家里去兑。俞氏钱庄不能开了,沈家却还在的。俗话说的好: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你们有什么可怕的!”

    大家听了这话,情绪稍稍稳定了些。但是他们仍然不放心。“俞当家的好大的口气。这份公文可是知府大人亲自签发的,您凭什么敢说他们不敢这么做?”

    俞仁冷笑一声,“万事逃不过一个理字,何况我俞仁也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前任的苏松巡抚熊大人还要请我吃饭呢!他一个小小的知府便敢动我?门都没有!”

    俞仁原本不是这样喜欢高调的人,可是他也知道,此时如果再不高调一些,眼前的这些人哪肯走。

    “可是熊大人已经调任了啊!正所谓: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卖。俞当家此时还想凭着熊大人的威势来压制马知府,只怕不太现实了吧!”有人当场便提出了质疑。

    俞仁冷笑一声,“你说的固然不错。但我也不是仅有熊大人一位朋友。苏松官场的各位大人我不说全部认识,至少也认识一大半。有句话讲的好:没有金钢钻,莫揽那瓷器活儿。

    我俞仁既然敢开钱庄,又哪会轻易让人被关了门。”

    围观的人听了俞仁的这话,才又放了几分心。于是,大家也不像先前那样挤了,还有不少人眼见实在太拥,便暂时回去了。

    为了方便大家兑换,俞仁几乎出动了所有的人手,不仅在钱庄里多开了数处兑换点,还在钱庄外面设了许多的临时兑换点,专门为人们兑换纸钞。

    大家见俞仁不仅没有阻挠他们兑银,反而还多开了许多兑换点,以方便大家。

    这一招比俞仁的话还有效的多,许多人便不再那么着急了。各兑换点的人每天虽然还是不少,但是已经不再混乱了,大家耐心的排着队。

    待到第三天时,俞氏钱庄的银库里的银子一下子便费去了七八成。但是俞仁的心里却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外面的纸钞也已经收的差不多了,至多不过一两成而已,就是全部兑完,他也能够应付的过来了。

    三天后,俞氏钱庄再也没有客人上门来兑银子了。但是却有许多人带着好奇早早的来到这条街,他们要看看俞仁那天所讲的话是实话还是吹嘴。

    早上辰正时刻,正阳街上的俞氏钱庄总号准时开门。不一会儿,便见一伙捕快,足有二三十人,跨着刀匆匆赶了过来。这些人的身后还跟着一大堆打杂帮闲的,加在一起只怕不下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