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太虚剑意在线阅读 - 第13节

第13节

    瑶光左右看看,瞥到旁边有置物柜子,顺手拉开,里面安然放置着一卷竹简——这也就是瑶光捧手上《道经》由来。

    她再仔细嗅了嗅车内气味,这才皱了眉。

    气味无有不妥,淡淡地熏着香气,宁神淡雅,这种香是她常用几种熏香之一,正因太习以为常她才没有第一时间发觉。

    檀香、沉香、丁香、苏合等香料按比例添加,以蜜相合。

    这种熏香配方纵然不是什么秘密,也绝不可能是秦朝就广为流传。汉代时,熏香还属于奢侈品,唯有权贵能用,盛唐之时方才风靡,不要说汉以前秦。

    太奇怪了。

    为何秦始皇会称自己“先生”,为何会知道自己习惯看书时点香,为何知道自己常用熏香配方?

    ☆、第15章 大秦帝师

    瑶光带着满腹疑问被马车带到了咸阳宫,由车换步辇,由步辇至步行,后内侍小心翼翼地给她指出了方向就不再往前。

    瑶光缓步向前,长廊头看见了一道颀长身影。

    玄衣曛袡、头戴冕旒。

    瑶光离那人五步之外就停了下来,揖手为礼。

    “陛下。”

    嬴政盯着瑶光看了许久,长叹一声,笑着走了过去。

    “瑶光先生一如往昔,朕却老了。”

    瑶光若有所悟,面上不动声色,亦未作答。

    嬴政凝视瑶光片刻,忽而沉声道:“朕曾说过,愿与先生共有天下……如今先生回返,是否来践此诺?”

    帝王一诺,岂是虚言?

    半壁江山、何等权势,只需一语便可握手中。

    这样诱惑足以使任何人动摇,若有一分野心,便能化作星火燎原。

    悄然静候旁李斯都被这样一句承诺惊得浑身冷汗涔涔。

    瑶光想也不想地摇头,平静地回答:“我意天下安宁,非天下。”

    近乎相同一幕从嬴政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与此刻情形相重叠。

    同样她,同样他,同样承诺,同样回答。

    那一刻,眼前人好似是当年转身离开人悄然回转,跨过岁月长河轻轻落他身侧。

    分离二十余年带来隔阂刹那间变得模糊了,昔日残影和今日影子重合一起,依然那般年轻先生使得嬴政也有了刹那回到往昔错觉——那时候自己还那么年轻,踌躇满志。方登帝位少年激动地向自己先生展示着自己心情,挥舞着双手说要将这天下分一半给先生……

    正因他先生别无所求,他才想要把好一切都给她。

    那是他昔日就想奉上却没有能力实现遗憾,这个遗憾时隔二十年终于得以弥补。

    嬴政微微一怔,很就大笑起来,激动地走上前拉住了瑶光手臂。

    “果真是先生!先生竟回来了!朕要尊先生为‘帝师’,要世人皆知先生贤名!朕已平六国、一统天下,使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先生当日所愿,朕一一实现!”

    瑶光听到前面话几乎已经肯定了自己猜测。

    回来、当日……种种措辞,无不透露一个令瑶光惊诧事实。

    正因那个猜测过于荒谬,她才没有第一时间想起,而是排除了种种可能后才浮起这样猜测。无论那个猜想有多么不可能,其他所有可能猜测都不正确情况下,即便是荒谬那一种也会成为答案。

    倘若这一切不是串通起来谎言也不是单纯形貌相似认错人,那么,“瑶光真人”或许真就是自己,但并非此刻自己。

    这是一个时间错位。

    昔晋有王质烂柯一说,乍看如传说仙人长生,又何尝不能看做对仙人以莫大神通凝定时间,故而山上山下有如斯差异。

    传说虽不可信,却也未必毫无依据。

    既有凝定时间,如何不能有一股玄之又玄力量使人往来于时间之中?

    “此刻瑶光”并不认识“秦王嬴政”,“秦王嬴政”却认识“此刻瑶光”。

    那是因为——两人初识,于瑶光而言还“未来”,但对嬴政已经是“过去”!

    正当瑶光为这样猜测而暗自慨叹冥冥中那股玄妙力量高深莫测之时,忽听道身前那位已居于世间至尊之位男人几句话掷地有声。

    “若无先生,便无朕之今日!这九州山河,唯有先生有资格与朕同赏——”

    瑶光瞬间给惊得心底一颤,险些就表露脸上了。

    这几句话……

    前两句还可说是久别重逢狂喜之下过度表达感激之情,后那一句……听起来可就有些不对了。

    君王猜忌厌恶固然可怕,但君王荣宠过盛同样可怕,大唐遇到类似事情时,她还可装作天真无知逃走,将难题抛给师尊于睿,因她相信师尊定能处理妥当,然而如今她若是逃走,恐怕就得留下命了。

    君临天下皇帝声称“若无先生,便无朕之今日”,即使这句话对“瑶光真人”功劳过于夸大,也不会是随口妄言,昔年“瑶光真人”能得到这般推崇,又怎可能会夺路而逃?这般戒备森严禁宫之内,但凡她表现出一点可疑之处恐怕都会给自己敲响丧钟。

    千般思虑划过心头,瑶光竭力做出镇定模样,思索着若眼前人真是自己徒弟自己会说什么。当她这么想时候,首先冒出念头竟是自己根本没有收徒资格,这家伙不会是假冒吧,她这么一想,差点给自己不合时宜疑问逗得笑出来。

    霎那间一个念头升起,瑶光心头忽然间一片雪亮。

    瑶光真笑出了声,端出面对门中那些普通弟子神情——平静淡漠中稍带一点关切,既不可太过高傲,也不可太过随和,过远则疏,过亲则狎。

    “我并没有教你什么。”

    嬴政并没有因这句略有些无礼话而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先生是否担心朕早已忘记昔年所学方有此言?这些年来,朕忙于政务,确实不如昔年勤恳,但也并未忘记自己师承何人……这些年来,朕对道家多有优待,先生当知晓才是。道家掌门不愿入朝,宁可避入深山……阴阳家又积极活动,朕才拜了阴阳家两位为护国法师。”

    “阴阳家……”

    瑶光微微皱眉,回想阴阳家这一脉所学专精。

    嬴政却把瑶光皱眉当做不满意思,即刻笑了笑,“倘若先生有所不满,朕让他们走。”

    李斯听到这里,非但背上冷汗涔涔,手心都完全汗湿了。

    以他如今地位和素日养气工夫,天下间应当没什么事能让他如此失态才是,但他眼见皇帝这般刻意地顺着“瑶光真人”心意行事仍是不得不惊骇万分。

    阴阳家花了多少工夫才博得陛下信赖,又花了多少精力才能有今日地位,入朝为官、建造蜃楼,一步一步皆付出无数心血。阴阳家有今日地位,足见得陛下对阴阳家有多少重视,但是,陛下却能轻易地说出这样话来。仅仅是因为“瑶光真人”一句略有些质询意味问话而已……

    不能继续听下去了。

    李斯果断地悄悄退远。

    他直觉若是继续听下去,或许就真会有陛下不得不杀他时候了——就如同当日陛下对项少龙百般逼迫,后逼得项少龙不得不死遁。

    瑶光轻轻摇头。

    “我只是对阴阳家有些陌生罢了。”

    嬴政略一沉吟,叹了一声。

    “是啊,先生熟悉墨家、儒家,对阴阳家确是极少提及……先生是否怪责朕讨伐墨家?这些年来,念项太傅份上,朕已量宽待墨家,但这一任巨子实太不识相,朕不得不动手,未曾料到……先生竟会出现墨家。”

    项太傅?

    瑶光记下这个称呼,不由得想到这个“项”和“项少羽”“项”是否同一个含义。

    她略加思索后摇头回答:“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想要天下安宁,必不能有两位君王。无论统一过程多么残酷,这些鲜血都非流不可。使一位明君登基而号令天下,要比‘天下人治天下’可能带来太平盛世,人不能同时走向两个方向,又怎么能同时听从两种命令?墨家所愿太过理想,均财物便能平人心吗?不作不餐确能磨砺心志,但若是人人都田地里,谁来规划天下?明君使人其才,善思者求知,善辩者求真,善战者从戎,凡此种种,怎可将人一概而论?墨家之长机关思辩,不治世,他们能治理好……多也就是只有墨家弟子机关城罢了。”

    嬴政原先压抑眉间些许阴郁随着这些话逐渐烟消云散,到了后,他朗声大笑。

    “先生始终是先生。先生且看看,朕剑术还剩下几分?”

    嬴政信手拔出佩剑天问,挥剑起舞。

    瑶光适时退开,越看越惊讶。

    即使已有猜测,但是,亲眼见到嬴政使出纯阳宫剑宗所传三才剑法时她仍是忍不住感到惊讶。

    同样一套剑法,不同人运用起来会有不同效果,有人使来招招无错却异常死板,空有其形不得其神,有人用来常有随心之变,然而神髓不改,深得其中三味。这一套三才剑法剑宗几乎人人都要学习,但真正能用好也不过那么十来人,因为这套剑法中暗合着道意,若是修道不够,终究流于下乘,剑法威力或,神髓却不。

    嬴政使出这套剑法便是形有九分而神仅两分——相较于创造这套剑法吕纯阳寄托剑中逍遥道意,嬴政表现出多是一种气吞山河霸气。

    瑶光看着看着视线就逐渐从嬴政身上移到了他手中剑上。

    从嬴政拔出剑开始,她就生出了一种相当微妙感应,就好似这柄剑和自己气机相连。

    瑶光凝神细看后是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倘若她没有眼花,剑脊那些繁复纹路里偶尔反光图形是——是她名字!

    这是她铸剑——!

    嬴政将一套三才剑法使完,稍稍平复气息后走到瑶光身边,笑着递出了长剑。

    “先生还记得吗?这是先生昔年铸剑,朕灭楚后,将它带了回来。”

    瑶光接过长剑。

    剑一入手,那种气机相连感觉就加明显了。

    这柄剑对她有着天然依恋,就像子女之于父母,非但如此,她还感觉到一股隐藏深却能深深吸引着她东西。

    “天问……”

    天问,向天而问。

    问什么?

    为何而问?

    天……问……

    瑶光依稀看到一个人云雾缭绕山间持续攀登却始终走不到山顶,一遍又一遍地绕着山路盘旋,云雾中穿行……她闭了闭眼睛,心中原本朦朦胧胧东西仿佛清晰了一些,自从玉清断后就有念头前所未有浓烈起来,她几乎没有多加思考,顺从内心那股呼喊脱口而出。

    “我要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