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裙钗记在线阅读 - 第67节

第67节

    赵翊歆在教导夏语澹驭人的方法,毕竟之前她用的人,现在的零头都没有,而且那些人真正效忠的也不是她。

    夏语澹听了一些,笑得大开。

    赵翊歆也跟着笑了道:“有那么开心?”

    夏语澹如实说自己想到的:“我们现在这样就像蜂群里的蜂王,然后我们身后的成百上千人就像工蜂,我们坐在蜂巢里,动也不用动一样,从入口的饭菜到身穿的衣物,还有消遣,都可以自动生产摆到我们面前。”

    “你什么比喻,蜂巢里蜂王只有一个,还是雌性!”赵翊歆详装训斥,训斥声中有点甜蜜。

    夏语澹惊讶道:“你这也知道,我以为蜂蜜是野生的,你不知道蜜蜂的世界。”

    “我知道的多了!”赵翊歆豪不谦虚。

    这时夏语澹扭扭脖子,双手托着发髻道:“我这个头上,成套赤金镶珠嵌宝首饰,为了戴上这么多东西,还绑了一个三斤重的假发,这颗头少说重了八斤,我可以拆了吗?”

    赵翊歆笑捏着夏语澹的脖子梗道:“都拆了吧,后面不需要你这么隆重穿戴了。”

    夏语澹灿烂的笑了,站起来往寝室快步走,又转向赵翊歆说得调皮:“那太好了。我呀还没有习惯头上扛这么多的东西,戴上吧头重脚轻,戴久了摘下吧,头轻脚重。我这是欠练,我以后再戴着练练我脖子的承重。”

    夏语澹坐在妆台上,围了两个宫女拆首饰,后面还有六个宫女捧着首饰盒接拆下来的首饰,然后捧着首饰盒退出,两个宫女继续给夏语澹梳直头发,一个问道:“娘娘想梳什么发髻?”

    赵翊歆坐在夏语澹身后,也不在做什么,像陪老婆做头发的男人一样。而且经过了昨晚的事……头发好像能让赵翊歆特别喜欢……夏语澹自己想想就脸红,不敢对视着镜子里的赵翊歆道:“先梳百下,皇后娘娘给我的礼盒拿过来。”

    刚才一回来慈庆宫里外站满了人,夏语澹忙着梳洗换衣服,还不及沉下心来看看皇后给的见面礼,收在梳妆台上了。

    宫女从梳妆台的第一格抽屉里取出来,夏语澹打开惊喜道:“难怪那么重。刚刚娘娘给我的时候,我以为盒子小没什么重量差点没接稳。”

    赵翊歆走过来,就靠在妆台边。

    皇后给的是四颗大如鹅卵的夜明珠。皇室奇珍异宝不少,但色泽大小一致的四颗夜明珠恐怕就这一副。

    皇上虽然和皇后的夫妻感情一般般,可是几十年下来皇后还是有分量的,皇后的宫殿修饰的最华美,这些奇珍异宝,皇上也从来不吝啬。

    皇后在她的宫里,过得和蜂王一样。

    赵翊歆拿起一颗在手上把玩,然后就笑了。

    夏语澹期待道:“笑什么?”

    赵翊歆又拿起一颗,两颗抛接着玩道:“你说夜明珠是干什么用的。”

    干什么用的?一定不是给你当弹珠抛接着玩用的。夏语澹看着珍贵的夜明珠就这样被赵翊歆高高抛起,眼睛不由盯着抛上去的夜明珠,然后忽然,夏语澹也悟了:夜明夜明,夜里是睡觉的,需要照明的时候……夜明珠发出的葳绿色光线还很别致。

    多么有情趣!

    夏语澹想通了,不是羞了,是窘了,皇后送的。不过之后有点惨然,皇后的夜明珠只能在晚上照耀她一个人。

    夏语澹拿过梳头的桃心梳,挥手让两个宫女退出。赵翊歆把夜明珠放回礼盒,收回抽屉里,就再没有说它。

    夏语澹一下一下梳着自己的头发,两个人这样有空,刚好可以说说今天拜见祖翁的事,道:“皇祖翁好像不喜欢我这位孙媳妇。我……我好像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做能让他喜欢。”

    赐婚圣旨里的话,应该是皇上过目得到了他的认可。这样一想前面就想的太开心了,皇家人少,少了纷争清静。不对,上面一个皇上,他比所有人加一块,都更具有杀伤力。

    夏语澹之前就知道她和赵翊歆最大的阻碍就是皇上,为此她等了五个月等到了皇上点头,其实点头还不够。

    夏语澹忽然有了婆媳的即视感。赵翊歆没妈,太婆婆又是自家亲戚,巴不得小夫妻甜蜜过日子,夜明珠都送了,皇上就……

    你很好,你寒微!

    怎么想都是被嫌弃的感觉。想说服自己以资勉励都做不到。

    夏语澹都不知道要怎么讨好他。就这样被嫌弃着,不用作为?

    哎,比婆媳关系更难处理。婆媳不好天天相处还有磨合的机会,太孙妃和皇上以后没有直接的交集,得隔空打太极。

    “还好吧。”赵翊歆自己也说得没有底气。

    ☆、第一百五十四章 落水

    其实不太好,赵翊歆在一旁都看到。

    可是不太好也没有办法了,赵翊歆了解皇上,甚至比自己更了解。

    现在不喜欢其实没有多大关系,无需为了喜欢做努力和改变,因为努力可能是盲目的,改变可能是徒劳的,一做不好就适得其反了,单纯的不喜欢就到了无法忍耐的程度。

    赵翊歆看到太多了,皇上无法忍耐之后是什么后果。

    “你也不用太拘束了,皇祖翁。不是说我身边的人,我怎么称呼你也怎么称呼,皇爷爷,这样可以。”这点变化可以有,赵翊歆确定。

    “皇爷爷,爷爷。”这个口语的称呼亲近许多。夏语澹舒展了眉毛轻轻念了,然后关心的道:“我今天注意到皇爷爷几次揉了膝盖,皇爷爷身体……”夏语澹斟酌了一番才道:“……硬朗吧?”

    “前段时间阴湿连着下雨小半个月,皇爷爷有了年纪,不过我问了还好。”所以皇上确实有风湿骨头的小毛病,赵翊歆静默一会儿又道:“皇爷爷知道保重身体的。毕竟巍巍的皇宫里,只有我们祖孙两个人。姑姑和jiejie要嫁人的,现在都嫁人了。”

    皇上最重休养生息了。早年荒诞的时候,常常通宵达旦御女饮酒取乐的皇上,有了孙子之后,私生活都正常了。每天晨起昏睡,也不过度贪恋女色杯盏之欢,这样十几年了。皇上生活上的改变是为了皇太孙,皇太孙才呱呱落地,总要看着他长大,长大到肩上能挑下担子。

    皇太孙的孺慕之情溢于言表,夏语澹也深深感受到了,皇上和赵翊歆的祖孙之前,即使横亘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皇权,也和寻常祖孙一样。

    所以皇上在,赵翊歆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所以皇后说,孙子要什么给什么,兵权也一样,神枢营是现在赵翊歆喜欢掌管的事。夏语澹便笑着聊到它身上道:“神枢营我知道一些的,老国公在世时,说他养了这么些儿孙,早逝的乔二老爷是他最中意的儿子。乔二老爷十六岁入神枢营,二十三岁靠自己的本事当上了神枢营镇抚使,此为老国公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乔二老爷的光辉,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过世快三十年的人,赵翊歆静静听着。

    “我在想,你揽下神枢营的差事会不会太辛苦了。老国公对儿孙要求可是很严刻的,说是最中意,乔家最杰出的人才也只到镇抚使。军队里的人,让他们做到心服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夏家这么多人口,只有二房的夏谰真正去军中磨砺。”

    夏语澹表情严肃,男人上进是好事,可是太过上进,她作为妻子心疼他。太过上进的人在旁人看来都过得很辛苦。

    “臣之子和我是不一样的。我一分的努力就能获得十分的臣服,因为有君威在。”赵翊歆自信满满,问题不在这里,“你知道神枢营是谁一兵一卒亲手建立的吗?”赵翊歆说得轻描淡写,实际的心情却复杂。

    夏语澹摇头。大梁每一只军队名义上都是太|祖太宗皇帝建立的,可是周末梁初群雄并起,一只只军队是谁亲手拉起来的就不好说,江山也不是老赵家一家打得下来的,可是到最后兵权必须集于皇帝一人,杯酒释兵权不正是如此嘛。

    “第一任神枢营指挥使是第一代颖国公傅云召,第二任神枢营指挥使是第二代颖国公傅耀,颖国公傅家两代人握住这份兵权四十多年,当然,若不是傅家为神枢营建制,花四十多年的时间苦心孤诣,神枢营或许不会成为大梁最精锐的军队。四十年前,颖国公府涉嫌谋反,太宗皇帝让史官记下,颖国公府满门因为不能自明而自缢。”

    四十年前的过往,已经陈旧的像泛黄的羊皮纸。这支军队就是傅家的催命符,傅家由此烟消云散,可是真是消散了吗?现在赵翊歆能这样存在于这个世上,奉先殿上挂着他父亲献怀太子的遗像,都是四十年种下的因,结出的恶果。

    赵翊歆本心坦荡,今日他久久凝望献怀太子的遗像,也不能以人子之心敬他,可是皇上要求赵翊歆敬献怀太子如父,可是他不是父亲,可是献怀太子若不是父亲,他又是谁的儿子,谁的孙子。

    他们倒是走得潇潇洒洒,任何……权利也好,感情也好,都挽留不住。

    夏语澹不知赵翊歆此刻的心情,但知道要把颖国公府记在心上。

    夏语澹梳好了一个松松的发髻,忙忙去看她的小白,夏语澹还记得换陌生的地方对小白不好,去年它就那么病了,不过那时的它还是个奶孩子,娇贵,现在的它粗糙了很多,就是不吃东西,一天一夜不吃东西了。

    由御厨掌勺,鸡rou白面做成的窝窝头放在它的食盆里就是不吃。

    真是一条谨慎的狗,赵翊歆和夏语澹一来,小白就啪啪的拍着笼子叫换,提醒他们它在这里。

    夏语澹拿了rou包子来看它,小白出了笼子前脚攀住夏语澹的手臂对着rou包子猛嗅。

    夏语澹抚摸它的头,把rou包子撕开一点塞到它的嘴巴里道:“吃吧吃吧,放心吃吧,这是刘寡妇家的包子。”

    那天之后,夏语澹天天光顾刘寡妇的声音,小白每天吃她家两个rou包,倒也吃不腻。

    小白咕噜一声,先尝了一小口,然后第一个rou包吃得狼吞虎咽,rou汁都从嘴里流出来。第二个包子就吃得斯文了,咬开一口,先把rou汁舔了,才大口吃包子。

    夏语澹赞它对赵翊歆说:“我们的小白可勤俭了,放在食盆上的吃食漏在了外面,它都会把漏出去的捡回来先吃干净。”

    小白吃了三个包子,第四个小白叼住跑回了笼子,在笼子里转了三圈,又跑回来把包子还给夏语澹,前脚拍拍夏语澹的手,是让夏语澹替它把包子收好的意思。

    若是在藤萝胡同,小白有个地方藏它的口粮,这个地方它不放心。

    真是一条谨慎的狗,夏语澹给它拿着问:“要不要把它牵出去熟悉熟悉环境?”

    “不用了,这三天它就在笼子里呆着吧。三天后我们去西苑,以后它长住那里,我们更多的时候也住在那里。”小白对环境陌生,倒也对它熟悉的笼子待得住,没有在藤萝胡同的时候,天天闹着要出去玩,现在它回笼子喝水了。赵翊歆把笼子门关了,牵起夏语澹出去。

    小白原来专心喝水呢,看见赵翊歆和夏语澹要走的了,在笼子里站立起来呜呜的叫他们。

    夏语澹回头,赵翊歆没有回头道:“走吧走吧,别惯坏了它。”

    “惯一惯它怎么了,又不是惯不起。”夏语澹笑道,回头的时候眼扫过抱影,问:“我们住在青乌台吗?”

    “你会游水吗?”赵翊歆反问。

    夏语澹不好意思的一字回答:“会。”

    游泳这种事,会的人并不多,北方人几乎都是旱鸭子,南方人要不是住在水边的也少会。大家闺秀里,更找不出几个。大家闺秀在水里扑腾多不雅观,只有野孩子才在水里玩。所以会游泳就成了一件必须不好意思的事情,夏语澹离开和庆府后就没有下过水了。

    赵翊歆倒是不介意会,反而笑了道:“那正好,青乌台建在湖心,中间又有个内心湖,虽然往来都是用船,自己会游水就放心一些。”

    夏语澹追问道:“那小白呢,是不是天暖和一些教它游水放心一些?”

    “狗天生就会,不用人教。”赵翊歆觉得这都是常识了,夏语澹竟然不知道。

    夏语澹喔一声虚心受教道:“我狗见的少,没亲眼见它们在水里扑腾过。”

    赵翊歆边走边对夏语澹道:“三天后我们就去那边,以后基本上只在节庆的日子会这里住。”赵翊歆描绘了青乌台的样子,因为有个内心湖,所以青乌台实际的居住面积是环形的,东南西北四面结构是一样的,两楼高的弧形屋群。四面的屋群的摆设也是一样的。

    所以夏语澹过去也要把四面的屋子布置成一样的,一面住人,三面空着,至于费事什么的,把屋子搞得和*阵一样不是费事,是安全。

    最后赵翊歆直言不讳道:“我不喜欢慈庆宫这块地方,重建之后还是不喜欢。”

    现在的整个皇宫,是太宗初年的时候建好,所以慈庆宫作为储君的居所之前住过三位储君,仁宗皇帝,徽文太子,献怀太子。赵翊歆落地那一年就被册立为皇太孙,一直随皇上居住,慈庆宫就封着,封了十年。五年前皇上说慈庆宫晦气,历届太子都不长命,仁宗皇帝熬出头做了三年皇帝就没了,后面两位就没有熬出头,话不是那么说但意思是这个意思,皇上表达了这个意思,就把慈庆宫推倒重建了。

    夏语澹随声附和道:“我也不喜欢,宫墙高高的,一眼望不到外头,房梁壮壮的,高高的悬在上头,像住在国宾馆一样,好是很好,就是太肃穆了。”

    皇上重建慈庆宫可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铺地的澄泥砖在苏州取泥,就地煅烧六个月,耗时三年沿运河过来。支撑房屋结构的梁柱从辽东的深山砍伐下来。打造家具的所有紫檀木由安南国进贡,绕了海岸线过来,这三处已经不是耗了多少万两银子的问题,非调动国力不能成事。

    原来的宫殿好好的,三任储君才住了二十几年,皇上一句话就劳师动众,御史们都看不下去了,谏一句奢靡。

    三日后,赵翊歆和夏语澹离开了奢靡的慈庆宫,皇上在朝上说了把神枢营的指挥权交给赵翊歆的事,当然皇上也顾及到了皇太孙新婚燕尔,两个月后再正式给,今日先和朝臣们打一声招呼。

    对于皇上的决定,朝臣们熙熙攘攘,但还是以赞同的声音为主。

    皇上没有亲兄弟们扶持,没有亲儿子们辅助,坐了三十年皇帝,牢牢把持了手上的权利,实则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万幸皇上还有足够强大的掌控力,所以皇朝一直稳固。可是皇上一年年的老去了,他手上的权利早晚要转移到继位者手里。皇太孙是该一点点的接手,免得到时候山临崩的时候,皇权的接手措手不及。

    不少人这么想,但只在心里暗暗的隐忧,没人敢把这样的想宣之于口,只对于皇上放权的行为表现的很平静,京卫军环布在京城五十里之内,有拱卫京城之能,只有五十里,换句话说,每一支军队都有直取京师之能。神枢营虽然只有三千人,可是这三千人都是重甲骑兵,若以闪电之势冲过五十里,要拦下他们还真不容易。

    当然要起兵作乱什么的,长了狗胆忘了精忠护国的,每支军队都有哗变做乱的可能。

    皇上愿意把神枢营给皇太孙,也就成了天家祖孙之间彼此信任的事。

    夏语澹的生活,就以春意黯然的青乌台为中心,因为有藤萝胡同的生活做铺垫,所以过得很惬意。结合夏语澹的话,赵翊歆说,皇宫像个巨大的国宾馆一样,西苑才多少像个可以长期住人的样子。

    春意黯然的□□里,夏语澹忽然问陈管事:“春天来了,桃花为什么不开。西苑里都没有种一株桃树吗?”

    “原来梨花坞就种满了桃花,是桃花坞,因为殿下不喜欢桃树,就改种了梨树,成了梨花坞。”陈掌事这样回答。

    夏语澹在梨花坞看风起花雨下的梨花,远在京外的运河上,有人差点因为这场风丧了性命。

    温家过完了老太君九个月孝期,阖家上京来。小儿子温宜念也带上了,温宜念高兴的在船舱里跑来跑去,扑在温神念身上道:“九哥,十哥在船头钓鱼,钓了两条鱼了,九哥也去钓,我们晚上吃自己钓上来的鱼。”

    甄氏先说话了,道:“你们别兴起,过一天就到京城了。今日江面上风大,还钓什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