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就是这样女子[清穿]在线阅读 - 第142页

第142页

    当地蒙古诸部立刻开始组织反击自不必说,康熙这边自然也很快做出回应,发书斥责噶尔丹,勒令他尽快退兵,噶尔丹却完全不畏惧清军,反而一路追着打,如今甚至开始进攻乌珠穆沁。

    乌珠穆沁地处漠南,水草丰美,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要是被噶尔丹拿下,恐怕整个蒙古都要重新动荡起来。

    直到看到巴林部等各部都已经主动率兵抵抗准噶尔的入侵,康熙的眉头才松了不少,道:“纳木达克确实是个好孩子。”

    他思虑片刻,又宣人入宫来讨论接下来的对策,谈了个大概才将众人放走,此时天色已晚,梁九功见时候差不多了,上前道:“皇上,该用膳了。”

    康熙嗯了一声,随后却又问道:“你觉得五公主如何?”

    梁九功没想到康熙会突然说起这个,一时间有些不解,立刻道:“公主是主子,奴才怎么敢随意置喙公主的事情……”

    康熙冷笑一声,道:“朕可听不得这些套话。”

    梁九功也知道自己这话糊弄不过去,但还是回答道:“五公主天资聪颖,又极为孝顺,和先皇后如出一辙。”

    人人都知道五公主是皇上的掌上明珠,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无上荣耀,曾经跟着皇子们在上书房上学不说,还精通外语,又会使用□□,比起皇子们也是丝毫不差的,因此梁九功虽然说出褒奖之言,但并无吹捧之意。

    若是往常,康熙必然流露出对女儿的满意和对亡妻的怀念,但这次康熙却摇摇头,道:“不仅如此。”

    梁九功不敢揣测上意,更不敢胡乱说话,只好闭紧了嘴。

    康熙知道自家女儿自幼聪慧,再结合她出生前自己所做的那个梦,和几次无意间说出且应验的话,康熙便更加笃定这一点。

    但是她终究是个孩子,是否真的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康熙也不能保证。

    众人夸赞五公主的时候最喜欢夸她“肖似生母”,与仁孝皇后一模一样,可女儿心中似乎总藏着许多事情,就连康熙有时候也不明白女儿在想什么。

    姐弟两个曾经有过不愉,康熙也是知道的,只是并未往心里去,时至今日,他才意识到女儿有着超脱同龄人乃至更多人的野心和勇气,这已经不仅仅是公主具备的素质,而是成为一位优秀的继承人的特质。

    就连康熙也开始犹豫女儿的去留了,毕竟若是将来女儿不甘人下、有了异心,联合纳木达克煽动蒙古诸部,那也够胤礽吃一壶的。

    毕竟儿子自小就表现出了对女儿的崇拜和敬爱,康熙以前觉得没什么,但现在逐渐不受控制的女儿不免让他有些担忧。

    “皇上?”

    康熙回过神,轻叹一声,道:“今日那瓜尔佳氏表现如何?”

    梁九功立刻毕恭毕敬地汇报:“回皇上的话,宫人们说这瓜尔佳二小姐娇憨可爱,不是个工于心计的人,太后很是喜欢她。就是瓜尔佳二小姐的想法有些与众不同,性子过于直爽。”

    康熙沉吟片刻,道:“朕知道了。”他忽然想起什么,道:“法兰西的那几个传教士都安置在皇城内了?”

    康熙对这几个洋人十分看重,因此梁九功时刻让人留心着这几人的动静,立刻答道:“是,张诚与白晋平日里与南怀仁一同学习满语,算是小有所成。”

    “既然如此,就命那个叫做张诚的洋人做五公主的老师,教她学那个法兰西的语言。这一年总不能让她白白浪费了,既然不能出使,多学些也不错。”

    梁九功眼观鼻鼻观心,应了一声便悄然立在一旁。

    他心里寻思着皇上这是越来越看重五公主了,可五公主将来要下嫁蒙古的,学得再多似乎也派不上用场……不过皇上的心思也不容他们这些奴才过多猜测,谨慎寡言才是他们的保命之道。

    令仪一醒来就听说自己多了个法兰西的洋人老师,心里不由琢磨着康熙这是打算让她做外交官不成?

    不过既然有送上门的老师,令仪自然也不会客气。

    法语和俄语同属印欧语系,只是一支位于罗曼语族,一支位于斯拉夫语族,但总还算有些共同之处,令仪学起来虽然不如俄语那样利落流畅,但也不算难以上手,因此很快便跟着张诚学了起来。

    这倒把张诚吓了一跳,这位五公主不仅天资聪颖,记忆能力也远超常人,掌握速度更是惊人,听说她还精通中国的满、蒙、汉三种语言以及文字,不免让张诚暗生敬佩,在给康熙的汇报中大力赞扬了五公主。

    新年一过,康熙就下旨建立“科学院”,组织规划交给正白旗汉军都统石文炳,而统领权则交给了太子,以京城郊外的五公主的庄园为中心,将方圆十里的地皮全部收下,建立围墙,划作科学院。

    同时康熙又将北直隶的矿产的部分支取权力交由“科学院”,保证科学院的运作,同时从钦天监、造办处、工部甚至是民间抽取大量工匠调往科学院,这突然出现的科学院便这样轰轰烈烈地建了起来。

    众人从未听说过“科学院”这么个衙门,而且这个衙门还是建在郊外,每日不必去皇城内点卯等等,也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而康熙又为此消耗了不少物力、财力、人力,难免有人觉得这么做不妥当,因此上书劝康熙收回成命的不在少数,还有人说是这些外国来的洋人教唆康熙,要求将张诚、白晋乃至南怀仁都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