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
宋老太太瞄了一眼丈夫,唉叹道。 “可说实话,我总觉得外甥儿和谁都不亲,虽然笑着,可终究是没有多少热乎气儿的!” 宋承鑫继续地点评道。 不过他这话倒是惹的侄儿宋智的赞同。 “三叔说的有理,纵然笑着,可总觉得角度都是一模一样的,似乎是不会改变一般!” 对于宋智,宋家上上下下都是重视的,一个两个地都这么说,大家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 “既然如此,那么就随他吧,总归宋家没有亏待了他母子,兄妹的,咱们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不过很快地,宋家人就要食言而肥了! 暂且不表,且说这日之后,这京城便又多了一户众人需要注意的人家了。 户部侍郎,宋承允! 这位大人,四五十岁的模样,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皇帝的心腹爱将,只要不出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么这位定然便是要入阁的! 未来的阁老啊,想想都觉得风光的,大家如何能不重视他? 宋家每日里宾客盈门不说,送上门的请柬也是能送去厨房当柴火烧的。 好在宋家初入京城,倒也不敢太过招摇,所以并未引起帝王的不悦。 皇帝对于骆辰逸上宋家的情形知道的一清二楚,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宋家竟然是这么个情况,可不管如何,好歹地也是要试试的。 毕竟宋家是骆婉慧的娘舅家,天大地大娘舅大,像骆家这种情形,宋家插手骆婉慧的亲事,倒也能说的过去的。 皇帝说服了自己之后,神色坦然地传了宋承允去了大明宫的书房。 宋承允在同僚们羡慕的目光中离开了官衙,心中也是有些飘飘然,毕竟能受到圣人的青睐和重视,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可惜的是,在听到陛下委婉地问起了他和外甥的关系之后,宋承允的心中泛起了苦涩来,不过自己的这位主子最恨的是什么,别人不知道,可是宋承允却是一定知道。 他老老实实地说了自己和骆辰逸兄妹的关系之后,心中也是忐忑。 “唉,毕竟如今骆氏二房的当家主母是我庶妹,这手心手背的,咱们家也是为难,所以只能来个视而不见,却是委屈了大外甥兄妹俩,臣一家子心中也是极为地不好受,如今本想着能弥补一二,可那孩子只怕是对着宋家心中有怨气,所以对于臣父母的一片好心,似乎不大接受,是带着提防的!” 宋承允的这一番话说的倒还算是诚实,皇帝的面色稍缓。 “既然如此,你们为骆氏女保上一门良缘多好,你说是不是?” 宋承允闻言,却也只能点头,尽管帝王是在建议,是在提议,可语气中却是没有半分征询之意。 “臣也觉得这是个好法子!” “既然你觉得好,那就好,你却是觉得,朕的长孙,配骆氏女是不是绰绰有余?” 皇帝此刻倒也光棍儿,不来虚的,对着宋承允道。 “这?这皇长孙他……只怕臣的外甥女配不上吧……” 宋承允也是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打着这个主意,心中一阵火热的宋承允极力地控制着心中的喜悦,一脸为难地对着皇帝道。 “如何配不上?你宋家的外甥女儿,和皇长孙同龄,品貌人才皆不俗,我觉得却是极好的!” 皇帝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既然自己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就不允许骆家人拒绝,至于宋家人,更不可能了。 “这,陛下,毕竟她是有父有母的,却不是臣可以做主的!” 宋承允自己也是一脸的为难,对着皇帝道。 “没人让你做主,不过是让你去当个中间人,和骆氏子通通话,将朕的这层意思传达过去罢了!朕日后自然会为皇长孙赐婚的。” 皇帝嫌弃地瞄了一眼宋承允,对着他道。 “这,臣遵旨!” 宋承允能做到户部侍郎的职位上,自然不止是因为他的能耐,更加是因为他的谨慎小心,在地方上,宋承允甚至有胆小如鼠这样的评价。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份儿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所以他的仕途少有波折,基本上都是一帆风顺的,谁想要抓住他的小辫子,却是不容易呢。 不过既然帝王命,作为当今的心腹,宋承允知道自己是没有退路的,回府的路上他便一直在思索此事到底该如何做了。 当然不能直白地说,也不能来硬的,既要让外甥领会了皇帝的意思也要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无奈,当然,果然外甥有将妹子送进宫的打算,那么就是皆大欢喜了。 可宋承允却有一股强烈的感觉,只怕此事没有那么容易! 骆辰逸却是不知道,这么久了头一次见面的舅舅,如今却是百般为难着,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了。 至于骆婉慧的终身,骆辰逸如今也是各种纠结,而且妹子不是身边,彼此之间书信往来的速度又太慢了,骆辰逸生出了要将妹子给接回京中的打算,毕竟两人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商量个事儿都方便的多。 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和大伯母再商量商量,按着妹子写来的信看,只怕大伯母如今的身子大不如前,骆婉慧不是太想离开杭州,想要在大伯母身边侍奉照顾之心强烈。 骆辰逸虽然可以理解妹子,可毕竟他就是个私心比较重的混蛋,所以在妹子和大伯母之间,他一定会选择妹子的。 顾府·花厅 “祖母,您觉得孙儿今日这样装扮,可是威风?” 顾子言一脸紧张,甚至是有些无措地问道。 “没问题的,你放心吧,和往日里一样精神。” 大长公主对着他道。 祖孙俩今日打算进宫去见上皇,想求了上皇为顾子言赐婚的,虽然并未和骆氏约好,可是生怕孙媳妇儿被抢走的大长公主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打算借势而为了。 毕竟皇帝再如何地了不起,可是他头上还压着一个上皇呢,自己多年未求过皇家什么事情了,所以现在这样一桩小小的婚事,上皇定然是不会有任何的阻拦的。 至于皇帝的心思,却不在上皇的考虑范围内。 这便是大长公主的筹谋了,皇家这对父子之间的事情她反正是比其他人明白的多的多! 顾子言想想也是有道理的,同意了大长公主之言,毕竟这方面,外祖母强出自己几条街去的。 听闻大长公主携小孙子来看望自己,上皇便知道她只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心中却是在思量了。 “子言也渐大了,我有心抱重孙子了,所以今日进宫,想求了您给子言指门好亲事的!” 看着一旁装腼腆,坐立难安的顾子言,上皇笑着问道。 “却是谁家的姑娘,值得你如此费神的?” 大长公主闻言,淡淡地道, “子言看上了人家闺女,可人家闺女只怕还不知道这世上有他这么一个人,当然,也许子言以前的大名人家也是知道的,这不,儿孙都是债,我一把老骨头了还能如何,只能借着您的势耍耍威风罢了!文定公的侄女儿,骆氏二房的嫡长女,骆氏女!” “唔,骆氏女?二房的嫡长女?毕竟是生而丧母,你也不忌讳的?” 上皇本就是百无禁忌的,说话也没个遮拦,对着大长公主问道。 “我忌讳倒是有个什么用,子言喜欢人家姑娘,我除了认了,忍了外也只能实现了他的想头罢了,谁让我前世欠了他的呢!” 大长公主对着不远处装可怜的顾子言翻了个白眼,一副无奈地道,不过其中的宠溺之意却是谁都听的出来。 “既然你们愿意,可人家女方也愿意的?子言以前那样混账模样,谁家愿意将好闺女嫁给他啊?” 这话大长公主却是不爱听了,自己的孙子英明神武,好战能干,小小年纪功勋在身,又是个孝顺有加的,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孙子了,谁还能嫌弃了自己的孙子不成。 不过终究因为对方是上皇,所以她只能忍住了吐槽的想法。 “所以我这不是求您来了?你给写个赐婚的旨意,我偏不信骆家胆敢抗旨不遵了?” 大长公主没好气儿地道。 “结亲又不是结仇,毕竟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儿,果然你们双方都说好了,朕锦上添花,为子言赐婚,这才说的过去,果然那样逼迫,虽说也能达成目的,可终究没意思,是不是?再者说了,你难道要让自己的孙子结亲不成,反倒是成就一双怨偶?” 上皇对此很是不赞同,摇头道。 “我还能不知道了?合着您这是故意的,是吧?少不得腆着我的老脸,希望静孝郡马能给我几分薄面,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同意了这门亲事!” 大长公主觉得自己今日出门肯定没看黄历。 “这便好,这便好,只要你们彼此之间有意,我定然为你们赐婚的,放心吧!” 上皇对着顾子言鼓励了一句,让他的腰板挺直了,毕竟这种有人撑腰的感觉实在是好啊! “行了,既然没事儿了我先走了,您也好好儿地保重身子,少cao心些那些有的没的,让人家年轻人去做主得了,年纪大了,好生地保养着,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尽管吩咐他们去给你办,多痛快!何必成日价给自己找不痛快?你这样恼的要死要活的,也不见别人就真的当成是一回事儿!” 大长公主临走之前,也是怄了一把上皇,别以为自己就是什么都好,他才一堆的糟心事儿呢,竟然敢看自己的笑话,那么就别怕老身戳你的心窝子了! 上皇对于大长公主的性子自然是了解的,苦笑着摇摇头,这样大的年纪了还是一点儿亏也不吃啊!…… 第52章 52|城 却说大长公主带着自家孙子去了宫内,找上皇为孙子做主指婚,毕竟这和皇长孙抢媳妇儿的事情,尽管大战公主觉得没有什么,可她不能给自己的孙子留下隐患。 她一把年纪了,皇帝会顾虑一二,所以不会和自己计较,可顾子言却不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总得提防着皇帝找后账吧? 迁怒是每个上位者的特权,大长公主出身皇族,她比谁都知道这权力带来的好处。 当然,一旦用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就只能打碎牙齿和着血往肚子里吞了。 大长公主这样人老成精之人,自是不会留下这种后患的。 反正皇帝也没有明说了要为皇长孙定下了骆氏女,所以自己先下手为强,让皇帝吃个哑巴亏,他还没有办法抱怨,这样才好呢。 当然,也是因为皇帝看重顾子言的人才,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大长公主搞定了上皇这头之后,接下来面对的可就是重中之重了。 要去林家求得静孝郡马的同意,让他的同意了这门亲事,不过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管是大长公主还是顾子言,都非常地了解静孝郡马对于自家meimei的看重,为了她,只怕是杀人放火都是愿意的,所以别说是顾子言忐忑了,纵然是大长公主都是心腹的心事。 她是真的没有太大的把握能说服了骆氏子。 却也正是因为关心则乱,毕竟事涉孙儿的终身幸福,涉及顾氏的传承未来,她如何能不忧心忡忡。 不过伸头一刀,缩头一刀,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所以第二日大长公主便和孙儿登门了。 为了表示郑重之意,顾子言一身大礼服,收拾的仪表堂堂,油光满面,大长公主到底镇定些子,不过也较之往日郑重了许多。 各项的礼单子都是祖孙二人亲自过目定下来的,顾子言简直紧张地不知道自己的手脚往哪儿放了。且今日顾子言生怕有什么意外,竟是马也不敢骑,与祖母一起乘坐她的车架。 看着孙子这样没出息的模样,大长公主真心是又气又恼的。 终究拗不过他,否则的话,她真心不觉得骆家这桩亲事是什么上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