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节
但开卷一考,只一天的考试,考出来的小孩们还没出来,就有平民家中的学生在考堂上抹着眼泪哭了起来,等再见到家中父母,这些被父母寄于厚望的小学生们连哭都不敢哭了,羞愧不已。 而皇宫里皇帝问起皇子们做卷的感觉,这些去考了的皇子们也都低头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二天,由皇帝主持批卷,这卷子一开一批,三十个大小题,能做对十个者都廖廖,被皇帝请来批卷的阁老们看着越批越糟糕的卷子,与皇帝坐得最近的老阁老提着胆子,跟皇帝轻言道:“皇上,这些题是不是难了些?” “难什么难?”皇帝一脸青黑地看着桌上已经批过了的卷子,“朕亲自选的,能难到哪去?这来的都是什么人,就让他们算一下有主顾买了商户五个铜板的东西,给了商户一两银,商户找了半两银要再找的时候,主顾又买了三个铜板的东西,问商户还要找主顾多少银钱,这个怎么答的?” 皇帝看着卷子,一字一句地说:“不用找了,本公子赏他了!” 本公子赏他了! 皇帝念着,都气笑了! 他看向了如此作答之人的祖父,户部的于翼尚书大人,讥讽地道:“于大人,您家可真有钱啊!” 这时,不知道自家孙子干了这等的事的于翼反应过来,只差挖个地洞钻了。 第248章 于翼是户部尚书,是六部之首,握着各部的拔银,以及,全国的粮库与钱,他是掌钱之人,可以说,这里头的大臣可没少被他为难的。 有戏看了! 与刀府的那位林郎中呆过一阵,也被她感染了各种看戏情cao的诸位大人齐刷刷地朝于大人看去。 这时,立马也有于翼的死对头装得无辜地捅刀子,“于大人家是有钱啊,皇上,您的钱袋子都握在他手里呢,现在您的天下欣欣向荣,咱们国库最近可没少进银子,于公子不在乎这点小钱,呵呵,也理所当然嘛。” 那人是黄阁老,出了名的混不吝,除了彪骑大将军,就算他在皇上最横,常常跟人吵得红脖子急眼睛的,皇上让他闭嘴,他就梗着一张脖子往前凑,让皇上杀了他得了。 皇帝都怕了他了。 于翼这时候哪敢跟他斗,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低着头唉唉地叹着气。 他还真不是纵容家中子弟之人,但抵不住家中老妻媳妇们纵啊,如此,也是纵出了不知世事,怎么教都教不好的混世魔王来。 “皇上,”于翼红着老脸,小声地问了一句,“是老臣哪,哪个不孝子孙啊?” 看他不回去打断他的腿! 皇帝一听,呵呵笑了起来,“哪个?于大人,您家这样的人还多啊?” 于翼顿时抹了自己脖子的心都有了。 皇帝便道:“张顺德。” “老奴在。” “等会帮朕找找,把于大人家进考的人都找出来,他们家来了几个来着?” “回皇上,六个。” “呵,六个。”皇帝摇头,“要是你们家中个个都是这种草包,我大壬也就完了。” 皇帝把那张被他撕开名字看了的卷揉了揉,扔到了放在一角的炭盆里。 “哗”地一下,卷子就燃了,很快烧成了灰烬。 “各位大人,继续改……”皇帝抄起卷子接着看,漫不经心地道:“你们回去了,也该好好教教你们家中的子弟了。朕都不敢跟他们一样不识人间烟火,不把钱当钱用。你们也是知道,前几年咱们还难着呢,朕都是恨不得把一个子掰作两半花的。也不是朕说你们,你们个个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是朕从这天下的万千英才当中费尽心思提拔到朕身边的,你说你们都管不好自己的子孙后代,朕,以及以后的皇上,去哪选辅佐重臣去?啊,你们给朕多上点心啊。” 皇帝的股肱之臣纷纷一脸感激涕零,无以言表,于翼更是差点老泪都感动出来了,皇上不仅没怪他,还说他是股肱之臣,哎呀,心里太好受了。 这厢一直坐在皇帝下首一点的宇堂南容白眼已经翻得不见了,他真应该把他那个女弟子带来瞧一瞧,看一看她以为的那个只会用杀头来恐吓臣子的皇帝是如何拍他臣子们的马屁的。 这马屁拍得,他晚膳都不想吃了。 这前来参考的人有近千人,皇帝找了十二个大臣来帮着他改卷,然后于宇堂南容带着他的弟子改第二遍,但一天改下来,也只改了一半。 但只一半,皇帝也受益非浅。 宇堂这个人,性格不好,但心中确有丘壑,无人能敌,他把好的坏的卷子都交给他看一遍,皇帝等于是被他用他的法子,再教导了一遍。 这一天下来,等到快要散的时候,宇堂南容也张嘴,让他的老弟子出来眼大臣讲解这次出题的用意。 这次的三十个题目,有极简,易,难,三个难度,但涉及的方面,有民生,时务,算术,还有治国之道等,老弟子解释这次他们先生要培养的是国家以后的根基之才,他们必须在各方面都有相当的能力,哪怕各有所长,以后分工合作起来,最少也有领悟自己不懂的领域的能力,如此,能替国家省时省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创造问题出来。 这五百份卷子里头,能到达这个要求的,不到三十个人。 皇帝听他说完,也是摇了摇头。 说实话,这次是他亲自选的题目,他还有点觉得题目出得简单了。 但是,已经批过的皇子们的卷子他看了看,失望的多,满意的没有。 大臣们的,反而是专司刑法之职的左家反而是最不错的。 刀氏族里的也有一个。 几个阁老家,也是出了几个,但不多。 皇帝没吊他们的胃口,把选出来的人送到了各大臣手中,跟他们说:“朕跟宇堂先生已经决定好了,这些人已经定下来了,你们回去了,就准备他们入学之事吧。” 这十二个大臣,只有六个家中有儿孙入选,这几个人一看入选的就是家中最出色的子弟,心里也是有数了。 果然行的就是行,不行的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