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农家幺妹在线阅读 - 第127节

第127节

    “三妹竟知道圣人之言?”胡敦儒吃了一惊,瞪大眼睛瞧着宁婉。

    “我为什么就不能知道?”胡敦儒对她不错,她也要认真对他,因此宁婉第一次打算好好与胡敦儒讲一讲道理,“三哥是不是觉得女子就应该没有才学,连字都不识才对?我告诉三哥吧,其实自古以来贤良懂理的女子多着呢,我知道圣人之言又算得了什么!”

    “圣人的话也未必每一句都是对的,”胡敦儒反又问:“那你可听过‘亲有过,谏使更’?又或者‘大道直行’?”

    “我并不是说你不对,只是想说为什么不用更圆滑些的办法呢?”

    “正是因为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所以我才更要直言相劝,让大家的所言所行更合道义。”

    宁婉劝不服他,只得又说:“就算你一定要对我们严格,但对外面的人和事还是要通融些,就比如杨家的事,他们既然已经改多了,你又何必一定与杨益绝交呢。”胡敦儒将来做官很不顺利,只从他平日的行事就能看出一二,现在若改一改,将来他的仕途也许会好一些?

    宁婉不提还好,如今一提了杨益,胡敦儒就生了气,“我原不知道,杨益在家里竟然不敬嫡母,反倒叫姨娘做母亲,这样糊涂的人哪里能做朋友?杨家所谓的改了,也没见杨家真正走上正路,他的那个姨娘还是时常在外面不守妾道,你怎么还要帮他说话!”

    先前胡敦儒并不知道杨益家里的事,正是为了杨益的亲事不免多跑了几次杨家,由此知道了小杨太太的事,因此他教导了杨益一番后就与他绝交了。

    其实被胡敦儒声色俱厉地斥责一回之后,杨家已经变了一些,小杨太太再不敢如过去一般大张旗鼓地出门招摇,镇上再有妇人间的应酬都是杨太太出面。在宁婉看来,这已经是很大的进展,毕竟小杨太太生了杨益,杨益与她更亲,总是血脉亲情,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与胡敦儒美好的理想总不可能一样的。

    但是胡敦儒就是不肯接受,“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杨益要是连自已家里的事都不能管好,就不必进学了,我更是耻于与这样的人往来!”

    宁婉就温和地说:“我不是帮杨益说话,只是我想你们毕竟是同窗,关系太僵了并不好。虽然心里不喜欢他,但是表面上还要过得去才好。”

    胡敦儒早不屑地摇了摇头,“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我不想与谁虚与委蛇!”

    “太刚刚易折……”

    “我就是宁折而不弯!”

    宁婉突然明白了自己只是徒劳,胡敦儒是不会改的。不过尽管他仕途不顺,但回了马驿镇上却也做出了一番功业。人本来也是不同的,又都有各自的好处,各自的不足,想通了也就不再纠结了。

    第132章 暴利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也比往年热,各种山野菜都长得十分茂盛,吴二爷的山货铺子开得恰逢好时节,每天收的山货都堆成高高的一座小山。【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ia/u///】

    对比之下,宁家就可怜极了,每日到虎台县送货都不必用骡车,一两头驴子就够用了而德聚丰在虎台县里也只还留着望远楼等几家关系十分亲密的老顾主,其余的已经都由吴二爷供货了。

    不过,如今德聚丰的人倒也不再闲着,除了专门拨出两个人负责山货生意,大家开始做米分条。原来这些日子宁婉将德聚丰后院不远处的一处房子买了下来,米分条作坊就开在那里,又托望远楼的掌柜帮忙从山东请了一个会做米分的刘老师傅,专门做绿豆米分条。

    传说中米分条是大名鼎鼎的孙膑发明的,辽东人一向特别喜欢这种吃食,也常用各种粮食做米分条,平常种的高粱、豌豆、稻米都能做成,但是最好的还要首推绿豆米分条。用绿豆做的细米分丝洁白光润,放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几乎是透明的,吃起来又韧又滑,上等席面里常能见到。

    比起富贵人家常吃的细米分丝,寻常辽东人家更喜欢宽宽的米分条,用猪rou炖在一起,又香又有咬劲,大冬天时吃了还特别顶饿,在农家也够得上是难得的佳肴了。

    一直关注宁家收购绿豆的吴家父子终于明白德聚丰想做什么了。既然山货生意被顶了,宁家便转行去做米分条,恰好镇子上没有专做米分条的作坊,甚至虎台县附近都没有,也算是一项不错的生财之道。只是宁家转行做米分条的时机有点不对,这还是山东来的老师傅到了大家才知道的,米分条竟是要在冬天才能做的,因为拉好的米分要在屋子外面冻实了才能最后成形,现在的天气只能做些凉米分,又因为不能存放因此每天不能做太多。

    宁家这些绿豆看来要在手中压上一年呀!再加上请师傅的工钱,这一项恐怕就要赔上不少。不懂得做米分条的行情就随意入了行,吃了亏也是必然的!镇上早有知情的人家偷偷笑宁家了,毕竟是从山村里出来的,许多事儿都不明白。

    吴家父子倒是顾不上笑话宁家,毕竟宁家亏不亏对他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他们只是万万没想到即使到了这样的时候,宁家也没有将山货生意全部停了,还是维持着过去价格对外收着货,虽然收到的货很少,但是却没有断过!

    这让吴二就为难起来,他原是打算用上一两个月挤垮德聚丰的,但是现在他铺子里每天都要赔上几两银子,镇上所有收山货的小铺子早都关了门,唯有德聚丰巍然不动。

    吴掌柜就埋怨儿子,“当初我就说这样做不对,现在可倒好,你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每天赔着钱,你娘要是知道了在地底也不得安稳!”

    原来这笔钱是吴二的亲娘留下给他娶媳妇的,可是吴二不急着娶媳妇,一直嚷着要先立业再成家,一定要拿出这钱来做生意,所以吴老爷才会有如此一说。

    吴二这两天在外人面前一直还维持着笑容,但是只要一进了屋子就沉下脸,人也瘦了许多,现在被父亲责怪了,他整个人瘫在炕上一动不动。过了半晌才猛地举起一只手捶在炕沿上,恶狠狠地说:“我就不信,宁家还能与我们僵持一年!他们家现在每天亏得很,山货生意太少不挣钱,绿豆压在手里又是赔钱,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

    “如果德聚丰不管不顾地就是不停山货生意,他们将绿豆卖出去还能支持几个月,可是那样你的损失也实在太大了!”

    “现在我只能孤注一掷继续下去了!”

    儿子如果不硬撑着高价收货,肯定有许多人会重新流回德聚丰,毕竟他们先前与德聚丰关系不错,能够过来也是看在高价的缘故,加之宁家在这场争夺中十分地谦和低调,又使得大家对德聚丰的好感又多了一层。反之自家若是无故地降了价,一定会有人落井下石。吴掌柜权衡利弊,“要么不如我们先退了吧,虽然亏了些钱,但不过是小数,爹给你补上,你另选一样生意做。”

    “不!我现在虽然难,但是宁家也不好受!他们家的邻居听得嫁到刘家的那个二姑娘天天在家里骂人,还不是实在没有出路了?只要我再坚持一段时间,德聚丰关了门,整个马驿镇的山货生意就都是我的了!然后我还要在附近的几个镇上和虎台县里开分店,将虎台县的山货生意都归于我们家,再然后……”

    吴家做生意已经有好多代了,如今一家人都在生意场中,但是二儿子还是与旁人都不同,不比大儿子只是想将吴家的粮食铺子经营好,二儿子的心太大了,他从来没有看得上自家的粮食生意,他的目光落在了马驿镇以外。

    对于这样的儿子,吴掌柜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最后他还是当初二儿子要出来做生意时的那句话,“你娘给你留的钱你只管折腾去,但是家里将来要分给你的那一份却不能随意动!”这样就是二儿子最后一无所有地回来,也有一份不小的家业,足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但是吴掌柜和吴二爷都没有想到德聚丰不但没有关门,生意反而很快火爆起来——如今他们家只卖绿豆就平白地挣了好几倍的利!

    当初宁婉到吴家收绿豆时,吴掌柜不是没想到德聚丰想屯积居奇,但是他自已又否了,毕竟宁家的本钱没多少,就是尽力去收又能收多少?至多附近的一两个镇子而已。拿这么点货就想卖高价是不可能的,尤其绿豆不是必须吃用的东西,若是卖得贵了,许多人家就不会买了。后来又见宁家请了米分条师傅更将这个想法打消了。

    可谁能想得到?今年天气热,辽东有几处发生了疫情,绿豆虽然不治疫病,但是官府的医官开的防疫病方子却是绿豆饮!听说绿豆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每日饮用便不易生疫病,于是绿豆的价一下子涨得让人不敢相信!

    宁婉自然是提前知道的。只不过她先前的的确确没有打算借用这个机会挣钱,毕竟德聚丰规规矩矩地做生意就很好了,何必放下正经生意而去靠疫病发财呢?她只是在三家村里多种了些绿豆以备自家和亲友之需。

    至于做绿豆米分,她也真有此意。比起做灶糖、点心等等,做米分条更适合德聚丰,做出的米分条还可以与山货一同卖出去。但是明明准备冬天时再开始的作坊为了掩饰她屯积绿豆的行为也只能匆匆开业了,虽然难免被人笑不懂行而弄错了时间多费了钱,但这点消耗比起收益实在不算什么。

    将吴家本来应该挣到的这笔钱移到了自己的手里,宁婉一点内疚也没有。如果不是吴家出动抢了德聚丰的山货,她也不会去收吴家的绿豆。事实就是,德聚丰收了山货就不会有余钱收绿豆了,如今收不到山货就正好屯绿豆。

    事情就是这样奇妙。

    吴掌柜在家里想了一天,还是决定自己去德聚丰买绿豆。当初外人以为两家势成水火时,宁婉就亲自过来收绿豆,还一直向自己笑嘻嘻的,在外人面前也从不说自家一句坏话,如今自己不去,却打发家里人去,难不成自己还比不过一个小丫头吗?

    德聚丰门前排起的长队比吴掌柜想像的还要长,其间有些人十分面生,想来是从外面镇子过来的,听说就是虎台县里都有人到德聚丰买绿豆呢!

    这自然不是德聚丰将这一带的绿豆都买了下来,而是德聚丰的绿豆卖得最便宜!据吴掌柜所知,虎台县、柳枝镇、双台镇等处绿豆早卖出了平常的十倍价,甚至还有更高的,但是德聚丰的价却要比各处都便宜一半多。听说早有几家大户要将德聚丰的绿豆一次都按他们的卖价全买了去,可是德聚丰却都拒绝了。

    德聚丰现在卖绿豆的规矩是每人至多买五斤,足够寻常人家一家人煮绿豆饮用的,免得有人多买再倒卖出去,他们这样半卖半送为的就是让大家都吃得起绿豆饮。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听了德聚丰的名,更感德聚丰的义。

    这一次德聚丰果然是赚得盆满钵溢了,不只是钱,还有名声、人缘等等。

    真正的望族大家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看来宁家将来必要发达的。吴掌柜杂七杂八地想着,一时心思早不在绿豆上面,不知不觉一径走到了德聚丰门前,刚要进去,却被排着队的人拦住了,“要买绿豆到后面等着!”

    吴掌柜这才醒过神来,正要向后面退,不想宁婉已经看到了他,就笑着过来招呼,“吴叔,家里没有绿豆了?”

    当然没有了,一粒都没有,早让你全买走了,要么怎么能到德聚丰来买?吴掌柜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却笑着,“是啊,我来买点,顺便恭喜你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