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书迷正在阅读:90年代搜宝养龙[重生]、第一婚宠:老公狠坏狠狼性、从末世到1973、她总拒绝我、唐门盛宠,隔壁夫人很倾城、初恋崩成了泥石流、听说你是我的猫、为了白月光的垂爱、将军家的猫总想上我家床[星际]、蜜里调油/妾侍手册
另外几人微微变色,承安却很平静,轻轻应一声是,随之跟了过去。 承熙年纪还小,这几日经事却多,没了父皇在他前面遮风挡雨,他似乎一夜之间成长起来。 锦书看一眼他消瘦下去的面颊,道:“你怎么想?” 承熙微楞:“母后问的是?” “方才陈公说的,对事不对人,”锦书温和道:“愿意吗?” “不愿意,”承熙毫不犹豫:“这是父皇留下,再三叫我守住的。” 锦书微微笑了,承安低着头,没有动作。 “楚王兄,”承熙看向下首承安,轻轻道:“我知道父皇不喜欢你——当然,你也不喜欢父皇,我能够理解你们彼此,但是却没有办法站在你那边。” “父皇对我很好,哪怕他做过许多不恰当的事,我依旧会站在他那边,”想起已经离世的父皇,承熙眼睛红了,却没有落泪,父皇走了,他就该尽力撑起这片天,至少,叫母后不要那么辛苦:“他不是十全十美,但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父亲,没有任何对不住我的地方。” “父皇留给我的,我想保留住,也不想让。” 承安听他说完,始终静默,锦书却笑了,向他招招手,道:“过来。” 承熙乖乖的走了过去,锦书伸手过去,将他抱住了。 “你呀,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我胳膊长,现在却这么大了,”轻轻抚了抚儿子肩膀,她语气感慨,隐约感伤:“你父皇见了,会很欢喜的。” 承熙心底一痛,伏在母后肩头,闷闷的应了一声。 “大周经不起波折了,”锦书依旧抱着他,缓缓道:“没有什么比家国一统更重要,母后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承熙年纪虽小,却是在圣上身边,在含元殿长大的,听母后这样讲,心中便生出几分预感来,微微一顿,他靠在母后肩上,什么都没有讲,只重重点头。 “承安,”锦书看向他,道:“跪下。” 承安默不作声的看她一眼,敛起一拜,屈膝跪地。 “假使你登基称帝,”她一字字问的慎重:“是否能叫长安泰平?” 承安下颌收紧,抬头看她,目光微烫:“能。” “好,”锦书又道:“是否能平定外患?” “当年便不怕他,”承安道:“今日怕他作甚?” 锦书淡淡笑了:“既然如此,我便同你约法三章。” 承安眼睫微垂,随即又抬起:“请讲。” “第一,册承熙为皇太弟,八年为约,等他十五岁那年,你退位还政。” 承安点头道:“可。” “第二,你登基后,不得裁撤任何先帝所置辅臣,不得染指南军与禁军,先帝心腹将领不得擅动……” 接连三个不得,绝对算不得宽裕,对于任何一个新帝而言,都太过苛刻。 然而承安并未变色,只道:“皇位本就该由太子继承,娘娘所保留的,也是现有的,自然可以。” “先不急,”锦书道:“我还没说完。” 她目光微冷,直直落在他面上:“第三,我是大行皇帝的皇后,新朝名正言顺的太后,皇太弟年幼,我要代行监国之权。” 第142章 赴死 监国之权。 这是任何一个君主, 都不能容忍的。 承安也不例外。 抬眼去看她, 他没有言语。 锦书似乎没瞧见他转为凝滞的神情, 自若道:“是不是觉得很苛刻?” 承安垂下眼睑,望着脚下地毯, 似是出神。 “看起来,”半晌,他方才道:“娘娘是不打算同我谈了。” 锦书眼底露出几分讥讽:“我早就说过,你不配。” 承安轻轻笑了一笑,没有开口。 “虽然你将自己摘得干净,但我还是不觉得你无辜, ”锦书淡淡道:“反倒是有些自以为占尽先机的人, 满心得意, 却不知自己已经入人彀中。” 承安眉头微动, 随即舒展开:“娘娘好像一点儿都不怕。” 锦书反问他:“我为什么要怕?” “哦, 我想起来了,”她语气轻快起来, 夜色中竟有些笑意:“北军正同南军对峙,还另有几位将军,再过一会儿, 备不住, 连长安都会起兵祸, 我是死是活都不一定呢。” 承安心底似乎停了艘船, 船底破了个洞, 有冷水缓缓倒灌进去, 一寸寸往下沉。 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开口,然而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输了就是输了。 她没有叫承熙退却,叫自己登基的意思,方才那些话,也只是顺水推舟,试探他心思罢了。 备不住,连这个提议,本身都是一场预谋。 只是他心绪乱了,她话说的恰到好处,他没有察觉到。 虽然最终结果还没有揭晓,但看她神情姿态,显然另有所恃,稳如泰山。 她素来谨慎,不会玩儿空城计这种危险的游戏。 锦书也不打算跟他打哑谜,叫承熙到另一侧坐下,缓缓道:“杨休,也是先帝的人。” 承安心头猛地一跳,先是讶异,随即是怅然,终于恢复平静。 原来如此。 杨休,便是现任北军统领。 她既然敢这样讲,必然有自信杨休不叛。 再则,先帝隐瞒住朝臣,同时将南北两军统领收入彀中,也必然有压制住他们的能力。 既然如此,吕望鼓动杨休起事,只怕雷声大雨点小,真刀真枪对上,怕会反戈一击。 先帝毕竟是先帝,老谋深算,是他输了一筹。 承安在心底轻轻叹口气,终于正色起来:“所以,娘娘叫我来说这些,又是什么意思?” “方才几位臣工说的很是,”锦书道:“大周经不起折腾了,所以长安之内,能不流血,还是不流为好。” “我需要一个人,去将那些杂事理顺,安抚将那些叛逆,”她目光有一闪而逝的讥诮:“楚王便很合适。” 这不是一份容易做的差事,但这会儿,他并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定定的看她一会儿,承安低头道:“是。” “当然,也不会叫你白白出力,”锦书似笑非笑道:“新帝登基,加恩天下,楚王劳苦功高,可享双王俸,居于诸王之首。” 双王俸听起来美妙,可实际上,不过多几分银钱罢了,到了他这会儿,哪里会缺这些? 至于诸王之首…… 他本就是先帝现存长子,太子登基,仅剩下一个魏王,自然无法同他争锋。 说的恩重,实际上,却也只是好听罢了。 承安笑意微苦,却并没有提起异议,心底叹息一声,面色不露异样。 他本就是跪在地上,现下却膝行两步,往正中去深深叩首:“臣楚王承安,敬问天子圣安,太后千岁。” 锦书没有应声,只微微垂下眼去,承熙则正色道:“楚王请起。” 该说的都说了,承安也不停留,深深看这对母子一眼,颔首示礼,退将出去,一路往宫门去,向禁军要了马,一路往北军驻地去。 吕望人在北军,其余几位亲近楚王的将领也在,他一靠近,便被迎入。 这等时候,容不得半分拖沓,承安直入军帐,去寻吕望,屏退众人,面露急色,道:“先生何以令人如此,岂非害我?” “殿下入宫去没多久,宫中便有异样,南军更有诡动,我如何不忧心?偏生宫中封锁消息,更加令人心慌。” 吕望见他无事,先是大喜,回他话后,又生疑窦:“殿下自宫中归,往此地来,竟不曾受过盘查?还是说……” 他眉头微动:“宫中已乱?” “我无事,”承安谢过他关切,随即道:“前因后果我已知晓,阮氏狂悖,假我之名行事,我已经命人将她擒拿,听候处置。” “阮氏?”吕望先是一怔,随即叹道:“竟因一妇人,生出这些事来!” 她说几句假话倒是轻巧,然而许多人却因这几句话,将身家性命押上赌桌! “她是该死,”承安眼底阴翳一闪而逝:“陷我于不义之地,更叫这么多人身处险境。” 吕望头脑转的飞快,联系楚王平安自皇宫归来,便知他只怕已经同宫中达成协议,正待问上一问,却听楚王先一步道:“先去见过几位将军,稳定大局。” “确实应该。”楚王无恙离宫,这也预示着太子即将登基,等到新帝继位,对于这些在他登基前夜生事之人,心中如何做想,不言而喻。 吕望一夜没睡,可诸事繁多,并不觉累,头脑之中反倒愈见清明,示意楚王先行,他随从在后,瞥见军帐外篝火时,似是炸雷一般,头脑中忽的闪过一个念头。 这想法来的太过猝不及防,竟叫他趔趄一步,险些站立不稳。 承安回头看他,关切道:“先生如何?” 冬月天寒地冻,吕望却觉自己背上生了一层薄汗,湿腻腻的,勉强道:“我无碍。” “先生许是累到了,”承安定定看了他一看,道:“还是回帐内歇息吧。” 拒绝的话尚未出口,吕望便一个战栗,仰面摔倒,嘴唇微动,尚且发出一阵令人胆寒的咯吱声。 承安拔剑出鞘,夜色中一道寒光,径直将他喉咙削开。 站在原地良久,直到那涌出的血不再泛着热气,他在将剑收回鞘中。 “真可惜,”承安低声道:“本来,你不用死的。” 吕望是很聪明,但太过聪明,就叫人讨厌了。 新帝登基前夜的异动,最终还是被掩盖下去,就像是没人知道楚王府死了一个幕僚似的,无声无息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