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权臣本纪在线阅读 - 第122节

第122节

    “他倘真顾念你一家老小,又怎会将你逼至这般境地?”成去非看着他道,“我再问你一次,背后指使者是为何人?你不说,才是真的保不住你一家上下。还是要等到当面对质,你才知道指使者存的是哪样肝肺?”

    李清河怔怔望着成去非,似是定住,良久,重重叩首道:“下官知罪,木已成舟,下官不敢为自己脱罪,只是,下官并非像录公所想,真就只是置国家于不顾的撅竖小人,当初台阁举荐下官为押粮官时,下官心中何尝不抱一番壮志,愿建功业于边陲,自当不让录公有后顾之忧,无奈……”他终流下两道浊泪,心底如夜色般无望而沉重,断续道:“敢请录公细想,粮草筹划,出自何人之手,便知当初内情了。”

    一如所料,也一如所叹,成去非听李清河亲口承认,嘴角不觉噙了一丝似怒似悲的意味,很快又问道:“蒋北溟的案子呢?”李清河再无可隐瞒处,将余下事由一并说清了:

    “仆射留意并州当不是一日两日,早在去岁并州战事期间便问过下官相关事宜,此次罢佛之际,仆射忽又找到下官,命下官同祁照联络,让祁照写一封弹章,如不能,则下官全家有性命之忧,我那旧友本也不是卖主求荣之人,可见下官这般哀求,便也照做了。至于其他事,下官一概不知。”

    成去非听得心底冷透,半日都未表态,李清河也不起身,仍跪在那里,动也不动。不知过了多久,成去非方道:“他来过了是不是?你还未回答我。”李清照抬了抬僵酸的身子,无声点了点头。

    “就照他说的做,你起来吧。”成去非一笔带过道,李清河似不能信自己所闻,惊愕地看着成去非,成去非亦目不转睛迎上他的目光,正色道:“不必再多想了,至于你的苦衷无须说,我也清楚,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有些事,无论何种因由,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是你有苦衷,这件事就可体谅,更无原谅可言,你放心,这一回过后,再无人难为你的家人了。”

    李清河眼眶中不觉再度蓄满了泪,重重叩头于地,哀泣道:“下官明白,下官也多谢录公。”

    “今日就当未曾见过我。”成去非一振衣袖,已举步而出,徒留身后罪人迟迟未能起身。

    星辰如画,万籁皆浑然一梦,这人世的一切似乎便无可争辩。可凡人却太过清醒,待成去非走入长街,夜市则热闹如许,他从一旁静静走过,摊铺上仍摆放着各式的假面,他不由驻足,罔顾铺主的殷勤,只问道:“可还有昆仑奴?”铺主摇首:“昆仑奴那是几年前时兴,公子不知,眼下最流行的是这种,您看……”不等铺主说罢,成去非已转身离去,他到底是失去了。而那人不过也是一张“昆仑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切皆太匆匆,至于李清河心底壮志,又是如何无可奈何成流水落花,罪过者到底在谁?蒋北溟因己,同李清河因阿灰,皆是遁无可遁的一条死路,如此比较,他当也该祈求神佛饶恕自己的罪过,然而上天许是仍偏爱于他,给他一双三目慧眼,总是能教他清楚看见:敌人自何方而来。上天又是如此冷酷待他:刀戈相向之声,铁马冰河之声,他唯生身可受。

    事情的后续,终如他所控,死所谓几个无关紧要之人,将这场风波就此了结。东堂之上,他留意阿灰仍是寻常神色,自然,他自己也是寻常神色,遂于退朝后,两人台阁中碰面,并无任何异样处,因成去非重回朝中,着手相问这半月以来各项事务,顾曙责无旁贷。

    是以当成去非回到家中,再来探望琬宁时,是复职十余日后。他一连多日案牍劳形,硬是等逢上端午散假,才得空闲。进了木叶阁,琬宁竟正弯腰试着上那檐下的绣墩子,几个小丫头围坐一团,口中纷纷道:

    “贺娘子,这样也不够不到呢!”

    “寻一架梯子来才行,贺娘子还是下来吧!”

    琬宁抬目登时被那日头刺花了眼,遂拿手背遮挡了,观察片刻,道:“我试一次,踮起脚兴许就够着了。”

    “不用试了,你下来。”成去非已信步走到她身边来,唬得婢子们登时退避三舍,琬宁本知道他公务压身,无暇往她这里来,不料他忽然现身,琬宁自然又惊又喜,红着脸见礼道:“大公子。”成去非顺势伸出手去扶她一把,责怪道,“你这是越过越回去了,倒像孩子一般顽皮。”

    琬宁却只是悄悄打量他神色:那眼底尚有一抹郁青未褪,她便明了他夜间未曾歇息好,心底微微觉得难过,遂低头摆弄着手中菖蒲艾叶答道:

    “我不过闲来无事,”说着抬眸见婢子不知何时退下的,再无一人,便轻咬着唇,朝他近了几步,踮着脚努力在他耳畔柔声道,“我为大公子做了长命缕,大公子戴上好不好?”

    成去非并无多少过节的兴致,面上寡淡,却还是点了点头:“好。”琬宁闻言便扭身要往阁内去,忽似想起什么,回首偏头问道:“大公子,我明日想去蒋家一趟,很快就回来,我能不能去?”她以为他复职,自当是一切风雨消散,那蒋北溟哥哥自然也是无事的,心中十分欢喜,趁此当口,先向成去非禀明了。

    成去非默了片刻,到嘴边的话忽又变了,一笑道:“中秋再去吧,哪有端午跑别人家做客的?”说着不容她再议,同她一道往阁中走去,岔开话,“你几时学会做长命缕的?”琬宁见他不许,略有惆怅,应了一句“一直都会做的,只是以前做的不好。”随后又小心试探道,“蒋家的哥哥还在建康么?”成去非微微颔首,补描道:“他一家人好不易团聚,你无须这个时候赶去锦上添花。”琬宁只得答应,等他坐在了榻上,便取来长命缕,垂首替他戴在左手腕处:“大公子无事了罢?”

    她声音极低,缓缓抬眸望着他,成去非亦正无声端详着她,两人目光纠缠至一处,谁也未再说话,阁内一时静默如水。成去非伸出一只手来,自她脸畔轻轻抚至柔软的耳垂处,琬宁便随之靠在了他整个胳臂上,想要说些什么,却无一字合宜,只想静静这般靠着,成去非稍一侧脸低首,便可吻上她光洁的额头,遂轻啜一下,慢慢阖了双目。

    琬宁依偎着那温暖臂膀,久不闻他作声,悄声问道:“大公子睡了么?”成去非哼笑一声:“睡倒是没睡,只是胳膊麻了。”琬宁脸一热,慌忙起开,成去非见她鬓角乱了,给抹平道,似是想起什么,问道,“你这发髻怎么总是这般松散?稍有动作,就乱得不像样子。”琬宁忸怩道:“我也不知。”两人便这般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无关大局的话,直到那日影透过窗格游移到身上来,成去非才察觉出已是时近黄昏,琬宁早将脸伏在他膝头,握着他一只手半刻也不松开,外头浑圆红日渐坠乌衣巷高墙檐角,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琬宁只觉时间竟是不足用的,恨不能将此刻凝住了,再不用往前走。

    成去非由着她腻歪蹉跎大半日,终轻轻推了推她:“琬宁,你不饿么?我陪你用饭,晚上就不过来了。”琬宁忽攥紧了他那只手,把脸面完全没入他膝间,一句话也不说,成去非见状轻笑两声,问道:“你这是做什么?撒娇耍赖么?”

    正说着,外头响起一阵扣门声,惊得琬宁骤然抬了脸,却是嫣然一片,成去非笑着起身,往外走去,琬宁屏息凝神,仔细辨着那声音,正是赵器的。她不由提了裙,蹑手蹑脚跟在了后面,欲一探究竟。

    第229章

    门外赵器一脸喜色, 极力压制着心底的跃动,只灼灼看着成去非:“大公子,方才吴公子遣人先来送话,说水镜先生随后便至乌衣巷, 请大公子准备。”成去非闻之竟一怔, 面上是道不出的不可思议,继而转化为难言的欣喜,他不禁朝府门方向望了望,却未发一言,转身进了阁内,吩咐琬宁道:

    “琬宁你过来,替我梳头发。”

    他正襟危坐,呼吸稍促, 同平日多有不同, 琬宁倒是第一回见他如此情状,亦听见了赵器的那番话,立在身后一面帮他把头发散开, 一面低声问:

    “大公子, 水镜先生可是您的老师?”

    成去非透过铜镜回望着她,忽笑道:“琬宁, 你真聪明。”琬宁细细为他一下下梳着,抿唇笑道:“大公子很高兴, 我从未见大公子这样。”

    “有你为我梳发, 我也很高兴。”他在她放下木梳后, 回过头来握住琬宁的手,微微一笑,琬宁心中直撞,忙替他整理衣裳借机掩饰了。

    她双手在他胸前稍稍逗留片刻,温柔抚平几下,低声道:“大公子快去迎接先生罢。”成去非无声颔首,大步迈了出来。

    琬宁在窗前望着他远去,思想着他方才那句话,嘴角渐渐牵出一抹笑,将那木梳紧紧握在了掌间。

    晚风徐徐地吹,白日里的燥意已消散殆尽,成府门前向来清扫地一尘不染,成去非此刻亦是一尘不染端端正正立于阶下。福伯已得了消息,知道大公子的恩师难得第一次造访,本欲安排人一字排开相候,被成去非拒绝,府里上下皆清楚大公子行事向来独断难以捉摸,遂也作罢,一时间府前独他一人孤零零立在那,纹风不动,神情庄重。

    待清脆的铃铛声摇入耳,辘辘有声的毛驴板车也出现在视线尽头,赶车人乃吴冷西,那车上则坐一须发皆白老者正是水镜先生,成去非一颗心便将将跳得紧,等板车近了,吴冷西吁停毛驴,成去非上前跨了两步,以手触额,稽首跪拜道:

    “学生成去非恭迎老师。”

    行礼有时,成去非方缓缓起身,迎上水镜先生投来的殷殷目光,才发觉老师竟已苍老如斯,满面沟壑,雪鬓霜鬟,唯有那双眼睛依然迸发着他熟悉的光芒,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吴冷西不敢自作主张,走到成去非身畔低声道:“老师的双腿已久病不能行路。”成去非一惊,心中好一阵苦涩,随即上前躬身道:“学生背老师进去。”

    说着放低腰身由吴冷西帮扶,将水镜先生背起,待老师上身的刹那,竟只像是一稚童重量,成去非眼角忽就湿润,忍了忍,同吴冷西一道入了府,一路家仆难免暗自称奇,却不敢过分探询,默默退至两侧只管见礼。

    成去非进到阁内,安置好水镜先生于榻上坐定,方趋前跪坐在那榻下,心中甚是难过:“老师腿疾,学生竟半点不知,倘早日来建康,也好寻名医调养,不至严重如此……”水镜一直在打量他这经年里的变化,只觉眼前弟子如今气度独可用《诗》里“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比拟,遂微微笑道:“老则病生,不过自然之道,伯渊不要往心里去。”

    “老师可是下榻在师哥那里?”成去非问道,“学生有失远迎,心中实在有愧。”恰逢婢子过来奉茶,成去非忙起身接过亲自侍奉,待水镜饮了,又将崭新的帕子递了上去。

    眼见天渐渐黑去,成去非便吩咐人布置饭菜,一旁吴冷西则道:“老师现如今习于一日两餐,已用过饭。”成去非垂了垂眸,低声道:“学生同老师自嘉平三十年一别至今,老师的习惯变了,学生也无从得知。”水镜除却当年于会稽收他三人教授课业,再也未纳入门弟子,待成去非十六岁重回乌衣巷,便云游四方讲学,居无定所,是故一别几载,并不算出奇。

    “老师这回既好不易来了,且住一段时日,学生自当为您请良诊治腿疾。”他不无关切,吴冷西连忙也在一侧附和了两句,三人中倘能有能留住老师的,也独成去非了,不过老师性情亦是拘束不得,话虽如此,留不留,还是要看老师意愿,水镜已轻声道:“这两日子炽将你的事情一一说与我听了,文治武功皆大善,我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言外之意十分清楚,成去非默了默,接道:“家父业已不在,学生最挂心者莫过于老师,学生也希望老师能留在建康。”

    “伯渊,”水镜唤了他一声,“我亦衰朽,终有一日要离你们而去,许是明日,许是明年,”他枯枝一样的手忽抬起在成去非头上轻拍两下,叹息道,“你的路,早就衙的,要一个人走,伯渊,可是觉得孤独了?”

    老人苍然的声音猛得直撞心底最柔软处,成去非抬眼望着恩师,没由来的心酸,即便是面对父亲,他也未曾有过这般心境,良久,方答道:“学生痴愚一念,至死不改,无怨于人,无怨于天。”吴冷西听得心头一凛,不由呆呆看着他,亦知他那颗心到底未变,一时更是无言。

    “人这一生,有一件九死其尤未悔之事,不忘本心,穷且益坚,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便是真君子大丈夫了。”水镜语调缓慢,鼻翼嘴角皆是沧桑老态,纹路纵横,微微下垂的嘴角更显疲惫之色,看向成去非的目光却复杂难言,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唯独他倾尽毕生心血所栽培起的第一得意门生,却注定要孤独背生向死,死后方生,这是他的不幸,还是他的不幸?亦或是两人的大幸?

    灯枯油尽的老者,在久久凝视着爱徒的一刹,心底已辨不清是欣慰还是酸楚,眼前人从年少时便选定一条世间最难走的路,世间路千万条,他本不必如此,但这条路,终究有人要走,无论百年,千年,这人世终将有那么一人,来走此路,那么他的丹心,也必将照着汗青……水镜双眼渐渐浑浊,低下头来,不无伤感喃喃道:“伯渊,老师知你孤独,知你孤独……”温润谦和的老者,半生归来,仍身无长物,孑然一身,只是将另一样孤独传至眼前人脑中心底,薪火不灭,高洁清白。

    成去非深深缄默,他的老师确是老了,否则便不会有如此怅然情态,或许人老了,便是这般心肠?但无论老与不老的恩师,即便只是端坐无声在此,也自有熨帖心灵之功效,他的眼前身后有师者在,大约就可抵寒宵冷雨,道不孤矣。

    “师哥,”吴冷西见状便有心打破这突如其来的沉寂,“老师昨日尚提及多年不见你书写,我去为师哥研墨抻纸罢?”说着窸窸窣窣起身,水镜已瞧见墙上所挂一行字,却因眼花厉害,并不太能看得清,遂问道:“伯渊,那墙上所书为何?”成去非一面挽袖,一面答道:“落日胡尘未断。”水镜沉吟良久,方道:“新律既定,让你师哥去西北,唯教化可真正收纳人心,西北向来不重于此,伯渊,你以为呢?”成去非在案头落笔应道:“老师说的这事,学生亦早有想法,只是边关苦寒,师哥的身子不算康健,我正担忧此点。”

    “这件事,总要有个开始,去并州吧,刺史府里也好协助。”水镜叹道,“此事要经几代之功方可见功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成去非拈起写好的大字朝榻边走来,跪倒道:“老师目光之远,学生不能及,”说着将那字凑近执与水镜看,笑问:“老师看学生的字可有长劲?”

    师生离得极近,仿佛又回到十几载前会稽授业时光,水镜含笑认真看了两遍,点头道:“骨力见长,甚好,甚好。”吴冷西净了手也回到这边来,笑道:“师哥的字在江左虽独树一帜,只是老师不知,师哥家中有人可将他的字学有十二分像,了不得。”

    吴冷西无意一说,忽觉失言,不禁望了望成去非,成去非却并不以为意,继而解释道:“是我一位娘子。”吴冷西面上一红,知道自己确是失言,遂尴尬笑道:“我倒有些饿了,先去寻些点心吃。”成去非笑着点了点头,随他去了,待他离开,忽正色道:“既说到我这位娘子,学生有一事想告诉老师,我这娘子来历有些曲折,是阮正通家中所收养孤女,因缘际会得以来我家中,因她性情温柔,学生便留了她,我也得以知道些阮家秘事,老师,”他压了压声音,“宗皇帝当年的遗旨,正是大将军,并非先帝,那道圣旨就在学生这里。”

    水镜点点头,似是并不意外,成去非未免有些不解,却听水镜已道:“既如此,伯渊,你有何用处呢?”成去非心头跳了几跳,看看恩师,轻声道:“老师最了解学生,学生无所隐瞒。”水镜闻言缓缓摇首:“我进来时,仔细打量你,想到的正是‘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一句,不到万不得已,我本不希望你如此,只是日后之事,无人能料,你可知我祖上是何人?”成去非一愣,道:“学生不曾听老师谈过一己私事。”

    “我祖父,正是前朝最后的废太子。”

    老师的语气平淡至极,成去非一时错愕,无话可接,水镜面上并无关于旧事的太多情绪,唯有喟叹:“荆棘铜驼之悲,不过输赢皆化焦土,干戈之下,最苦莫过于黎庶,你要慎之。”

    这态度并不明朗,成去非默然,许久方道:“学生谢老师教诲。”

    待星辰漫天,夜色深重,师生叙话已久,水镜先生仍要回吴冷西那里去,成去非知留不得,遂还将老师背出,握住那干枯泛凉的手时,到底是不舍,遂低声求道:“老师,还是多留几日吧,学生下朝后去师哥那里看您。”水镜拍拍他手掌,终点头应许:“伯渊,我知道了,我会留下几日。”不过成去非这边还是放心不下,命赵器一路相送,自己则躬身施礼直到听不见那渐行渐远的铃铛声才直起腰身。

    迈上台阶时,不知怎的,又情不自禁回首看了一眼,黑魆魆的一片,真的什么也望不见了,亦听不到了,想老师那佝偻身影,毕竟没忍住,引袖拭了拭眼角方踏入家门。

    第230章

    京中的天气已渐热, 不免容易困乏。不过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消息照例传得飞快。水镜先生本次自山东讲学归来,顺道至建康,并非大事, 水镜其人名声在会稽更盛, 建康未必入眼,但先生第一门生正是名动天下的乌衣巷大公子,时人不得不高看此人。成去非的少年时代本就是一团迷雾,昔年沈氏同成氏离婚一事虽也满城风雨,轰动一时,但时过境迁,也渐渐复归平寂,直到成去非十六岁回京都, 起家官便是台阁尚书, 接手实务,而非清要之职,已十分瞩目, 再到钟山事变一出, 时人惊叹太傅有子如此的同时,自然对其之前十几载的会稽光阴有暗窥之情。世人皆知乌衣巷大公子受业于山中高士, 但真正见过水镜其人者寥寥,或传言其人严苛寡情, 或传言其人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事兵略、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无一不通, 是故才有大公子今日之性情, 今日之才学。

    但知情者一如御史中丞沈复,清楚乌衣巷成去非实乃多得其母性情,容貌气度、行事手段无一不类沈氏,月明林下的美人,绝非只有女子的柔弱屈从,而自有独立孤园的神勇,是以她一往无前,一去不回的姿态,至她唯一的子嗣这里,经骨血相传,化为更为决绝乃至看上去也更为无情无欲尖刀淬火的一张面孔。

    而真正的水镜先生,依凡人所见,不过一寻常老翁,即便顺时光之河溯回而上,那十几载前的水镜先生,也仍是那般模样:芒屩布衣,安之若素,极为冷酷,又极其温柔。

    千里古道,万丈西风,皆在先生一双麻履之下。

    大司徒府在清谈正酣时,亦无可免俗谈及水镜,至于偌大建康,谁人第一个得知水镜先生的到来,无处可考,也无关紧要。待在场诸人问及水镜出身,竟是有百样说法,口径难能统一,众人定夺不下,遂笑问大司徒,虞仲素也只是抚须道:

    “寒门英俊,诸位又见过几人呢?”诸人一笑,有人接道:“是了,怎会是小门效出身,只是不知这水镜先生到底是何来头?”旁人纷纷附和相问,大司徒笑道:“伏虎卧龙,又何须出处?”在座这些人又是一愣,更加摸不清这话里头意思了,一人坐的离顾曙近,不由倾身问道:“仆射向来最懂大司徒,大司徒这是何意?”顾曙却笑言:“将那水镜先生请来问一问,诸位便知道了。”这人略略一想,看着顾曙认真道:“未尝不可,仆射可与之辩《易》。”顾曙遮袖仰首饮了酒,笑而不语摇了摇头,这人便望向大司徒道:

    “水镜先生亦算天下名士,倘能邀来谈玄,倒是美事。”一时众人就此说笑半日,忽听远处闷雷滚过,骤风顿起,吹得凉亭四下薄幕飞卷不定,烛火摇曳欲灭,看样子大雨将至,便纷纷起身告辞,管事忙去给备雨具,不多时,诸人散尽,眼前所剩的一片残山剩水也被拾掇干净,只留几样蔬果。唯顾曙未走,闪电乱窜,闷雷渐近,他便起身在亭柱旁观望天象,不禁想起一件旧事:

    嘉平二十九年,也是初夏,一众四姓子弟于亭中切磋书法,成去非难得肯出手,倚柱书写,天象忽变,霹雳破柱,成去非衣裳焦然,左右子弟皆跌宕不得住,独他神色不变,书写如故,遂得“雅量”之名。

    可这世上,难道就无可让乌衣巷大公子怫然变色的事情了么?顾曙微微一笑,仿佛那云层波涛明灭间潜着一条无形巨龙,他想了想方才虞仲素的那两句话,于是回首笑道:

    “静斋的听涛小筑此刻当别有风味。”

    雨倾盆而下,虞仲素叹道:“何时静斋能如阿灰这般儿女双全,他便是日日不出听涛小筑,我也随他去。”顾曙道:“世伯勿要忧心,静斋哪一日忽回心转意,也极有可能,人,并非一成不变,只是台阁怕很快又有事需静斋cao劳。”虞仲素听他别有意味,遂笑道:“尔等台阁后生,哪一个不辛劳?”顾曙信步走回,复又坐下,随意拈起一颗新湃的樱桃,只是把玩:“世伯不知,大公子有意并官省职,精简机构,此一事,提过数次了,倘真是行起来,自然是静斋这个大尚书最为辛苦。”虞仲素颇为意外,面上却淡,沉吟道:“伯渊提将此事了?”顾曙笑着点点头,虞仲素阖目听了片刻风雨声方道:“他这老师果真教的好。”

    “水镜先生能得大公子如此高徒,此生无憾,未必就比不上帝师。”顾曙的失言处如水无波,似是毫不在意。虞仲素亦当秋风射耳,不与点评,只问道:“阿灰家中有水镜的诗文集?”顾曙笑道:“不过是内子嫁来时所带,世伯知道,水镜先生在会稽闻名遐迩,偶有诗文流出,自然是洛阳纸贵。”虞仲素道:“阿灰看那手笔如何?”顾曙的神情倒像真的仔细回想了番,答道:“说也奇怪,这水镜先生的诗文乍读极为冲淡,犹之惠风,荏苒在衣,但有些断句却又隽永深沉,似别有所指。”

    别有所指的自然是阿灰,虞仲素不过在心底骂了两句竖子狡猾,便道:“阿灰说来听听。”顾曙索性卖关到底:“晚辈回头将那送来,世伯不妨亲自看看,晚辈只是觉得这世上,那些自诩许由巢父的人物,未必就真肯听鹤群中,布衣巷里,不过掩人耳目罢了。”

    话中越发有话,虞仲素沉沉一笑:“阿灰这话不留情面,不像你平日。”顾曙则笑道:“就是菩萨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晚辈不过有感而发,让世伯见笑。”

    “文为心声,人如其字,阿灰可能猜出水镜先生到底何人?”虞仲素冷不妨问道,顾曙淡淡一笑:“方才世伯不是说了么?伏虎卧龙,大公子的老师,怎会是常人?我听闻大公子十分敬重此人,曾与人云老师乃亚父,毕竟此人长伴大公子数十载。大公子今日之铸造,不是水镜之功?亦或者,大公子天生一脉奇骨。”末了的话则更像无心调笑,顾曙说的轻松自在,这方将樱桃送入口中,顺道赞了两句,忽想起什么,面上笑意更重,“难怪大公子放不下史青,人总是物以类聚的。”既说到史青,心底随即动了动,史青终如愿得大司农之位,不知是否时时会想起皇甫谧,他的老师,可是死在这个位子上的。而史青如今反夺度支部诸多事务,顾曙早有觉察,想到此,嘴角那抹笑意便寒了几分。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变化莫测,犹如人心,远处天角已露几颗星子,顾曙整整衣裳起身施礼笑道:“属官们怕是路上得淋雨,晚辈倒得了个便宜,夜色已深,不敢再叨扰世伯,明日我便命人将那诗文集送来。”

    是以虞仲素也不强留,命人挑灯相送。这边顾曙回到府里,把水镜那本《东堂诗文钞》寻出,扫将题目时不由冷笑一声,随后正欲唤而,而却先行来了,一脸苦笑:“公子可回来了!”说着把加急的书函呈了过来,顾曙甩开细看,心中先是一沉,继而面庞浮上丝缕笑意,举手顺势烧了,吩咐道:“研墨,我这就回信。”

    等提笔时边写边道:“明日将这本《东堂诗文钞》送去大司徒府上。”而敛手于一侧瞧了两眼,奇道:“这是今上所写?”顾曙虽忍不住失笑,心中却十分满意,道:“你不是见了东堂二字,就当天子上朝也要写诗作赋?今上不爱动笔墨的,也无此雅兴,可惜了那一手漂亮行书。”而面上尴尬,顾曙又笑道:“即便真是今上所书,我岂敢将天恩送人?你倒是糊涂了。”而唯唯笑应:“公子说的是,小人不过一时无脑,脱口而出。”顾曙却接道:“无脑?无脑有无脑的佳处,世生一切,皆有用也。”

    这彻底将而说得懵然,一时却也无话,无意间终瞧见“水镜”二字,方恍然悟道:“原是水镜先生的大作。”顾曙跌足笑道:“怎么,你也拜读过?”而道:“小人自然没有,不过这人既是皇族后裔,又是大公子老师,写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水镜先生的来历,而早遵顾曙吩咐于暗中查明,当初得知时,顾曙方也了然,这便不出奇了,前朝废太子生前便喜交文人雅客,编纂文集,身边有号称“东朝十友”的才子能士,即便世道全变,水镜到底是这大树延伸出的枝叶,根基雄厚,养分充足,后人亦得滋养。水镜一身才学,大可解释得合情合理。

    “写得确是妙。”顾曙且又随意一翻,恰有“风雨从所好,南北杳难分”两句入目,他无声笑看有时,轻轻合上,里面诸如此类文句俯拾皆是,他不担忧大司徒那颗刁钻机巧心只会欣赏锦绣佳句,而大司徒今晚言辞,顾曙则不免多有联想,水镜的身份,大司徒极有可能亦是一清二楚,那么将文集送去,大司徒亦要作如是想法看待自己,于他,无谓无妨。如此想了半日,顾曙将书函封好,仔细交待一番,方命而去了。

    之后几日间又连着下了几场暴雨,江南已进梅雨季。水镜先生因这雨天,腿疾更重,成去非每日公务忙完,必要亲临侍候。这日正要撑伞自台阁出,内侍黄裳却忽然造访台阁,云今上要看西南益州来的折子,折子正是石启所上禀奏安置苗、黎族人事宜,台阁也是刚收到有时,成去非便命人取来,交接间,黄裳望了望四下低声道:

    “大司徒昨日来见今上,建言征辟水镜先生,好一通夸赞先生,今上态度倒不明朗,此事大公子知否?”

    成去非微微一惊,黄裳见他神色已明白一些,遂怀抱好折子,略提高了声音,笑道:“多谢录公,奴婢赶着回去。”

    雨势颇大,宫殿浸yin其间,四下里皆茫茫一片,成去非思想片刻,雨湿衣襟,思绪也如雨打浮萍,东飘西荡,遂走至虞归尘身畔,道:“静斋,我有些事想问你。”

    第231章

    雨势转瞬成暴, 虞归尘甚至未能听清成去非所问何事,成去非暗自叹气,换问道:“你近日都是歇在听涛小筑?”

    建康暑气渐显,此刻雨卷着一股腾腾的热浪直往上扑, 虞归尘笑了笑:“那里更阴凉清爽些。”成去非思想他怕也不知这事, 即便知晓,问不出所以然来,只得作罢,同虞归尘闲说两句,就此径直去了穆涯吴冷西的居所。

    扣门声一起,桑榆便燕儿似地飞来,这几日她习惯成去非的造访,眉开眼笑地开了门将他迎进来, 雨实在太盛, 片刻功夫淋得精透,桑榆忙里忙外,替他收了伞, 又捧来套干净衣裳给他换上, 才退下去做事。

    成去非打帘进去,却见穆涯正蹲在榻下往木盆中倾倒药材, 一旁吴冷西则正在替老师挽着裤腿,阁内十分安静, 唯有一些轻微的动作声。

    水镜先生此刻不过斜卧榻上阖目小憩, 这两人见成去非进来, 彼此间只是无声交换了眼神,待桑榆将热汤拎进,成去非便换了穆涯的位置,缓缓倒入热汤,吴冷西直起身凑到水镜耳畔低语道:

    “老师,准备好了。”

    见老师悠悠坐起,成去非一面挽袖,一面抬目道:“学生今日听得一事,今上恐要征辟老师。”

    热意渐渐袭上来,水镜轻“唔”一声,仍是闭目。这两人亦颇感诧异,上一回征辟老师,且还是先帝年间的事情,老师从无意于仕途,自是百般推辞,天子见其青门种瓜之志如许坚固,只得作罢,现下忽又提起,老师年岁已高,身子已多生老病,入朝为官更无从说起,吴冷西不禁问道:“师哥,这是什么说法?怎这个时候又提此事?”

    成去非垂首细细为老师按摩,先是摇首,随即看向水镜道:“老师来建康,怕已是人尽皆知,此一事乃大司徒所提,我不知可还有其他人推举。”吴冷西听罢,不禁皱眉道:“大司徒?那倒巧了,今日一早便来下了帖子,请老师赴宴,老师已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