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虽然内阁首辅王洋算是池宁的忘年交,但在该下手抢功劳的时候,没有谁会手软。 池宁觉得自己肩头的使命简直重要到不可思议,他主动喊来了二师兄俞星垂帮忙,给他的头衔里也多加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兼职。 师兄弟二人就这么专心致志、如火如荼地搞起了事业。 然后…… 尚尔在观察了数日,发现池宁真的是个天生就适合吃这碗政治饭的天才后,就挥一挥衣袖,潇洒地离京走人了。等池宁知道的时候,尚尔带着他的人都快到隔壁省了。尚尔能离京,走的还是那一套——自己写奏折,自己批,然后自己替念平帝同意的流程。 念平帝:有被冒犯到,谢谢。 尚尔给池宁留了一封简单的信,信上表示,勿念,他只是带队去找张精忠的尸骨了,什么时候找到,什么时候回来。 池宁:“???”总觉得自己被晃点了是怎么回事! 第81章 努力当爹第八十一天: 尚叔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啊啊?! 坐在司礼监内和奏折海搏斗的池宁,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哪怕有原君在一旁帮忙,池宁眼前这一堆又一堆的奏折也好像不见丝毫的减少。因为每时每刻都会有内阁新整理出来的奏折,被小内侍运送而来。 在这里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大启政治权力最高的两个机构——内阁和司礼监——是如何在政事上通力合作的。 内阁票拟,司礼批红。 票拟,说简单点,就是先由内阁的大臣,代替天子批阅臣属递上的奏折,然后把拟定的批阅建议,用“小票墨书”附在奏本里,呈给天子定夺。实际上就是替天子打好“御批”的草稿,皇帝只需要跟着写一遍就行。 而司礼监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呈送过程中,先一步替天子进行朱批。 内阁的权力到底能有多大,基本就要看票拟被参考选用的程度有多大了。毕竟票拟只是一个对奏折进行批阅时仅供参考的初步意见,真正决定到底要不要采用的还是天子。而大启的天子,把这个决定的权力,下放给了司礼监的宦官们。 有非常厉害的首辅时,蓝色的票拟内容,几乎会全部直接转换为最后的朱批结果。但也有时候内阁写的意见,司礼监会一字不取,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内阁有议政权,而司礼监有决策权, 皇帝是最后一个环节,他会负责审阅一定量的票拟和朱批,在池宁看来就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也就是传说中的自由心证。 奏折被天子看到了,你的处理结果到底有没有夹带私货,一目了然。 当然,有些天子明明看到了不对劲儿的批奏结果,也有可能会听之任之。好比上辈子的闻宸,因为他看不懂这里面内阁和司礼监的博弈,索性就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不管了;也好比对宦官或者对某阁臣更加信重,明显存在偏爱情绪的皇帝。 总之,整个流程差不多就是:内侍先负责接收各地方的奏折——送到内阁票拟——再送到司礼监朱批——最后皇帝可看可不看地宣布执行。 看出问题了吗? 一旦内阁无法压制住司礼监,或者皇帝给予了司礼监更大的权力,那么司礼监是完全可以架空内阁,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一言堂的。 当然了,如果皇帝给予了内阁更大的权力,那么他们也是有可能架空司礼监,把司礼监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抄写机器的。 尚尔对于池宁和自己在人事调动上的cao作,基本就是直接越过内阁,独立完成的。 这里倒不是尚尔监守自盗,省略了票拟的一步,而是在奏折刚被送入宫里的时候,就会进行第一步的粗略筛选。宦官们会把奏折按照不同的内容分出个轻重缓急,好比池宁回京时对天子的拜帖,也好比各地单纯的请安折、上报祥瑞的折子,这些就完全没有必要经过票拟。而人事变动,也在司礼监的特权范围内。 外朝官员的升迁降职,好歹还有吏部的共同参与;内廷宦官的调动,那就完全是司礼监的私事了。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十二监,司礼监的掌印可以成为所有人的头的原因,他掌握着你未来的升迁之路,你说你怕不怕? 池宁现在掌握着的,就是这样可以一念决定别人在天堂还是地狱的庞大力量。 皇帝不能上朝,也就没有了监督的环节,司礼监和内阁直接就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人人都想巴结上池宁,让他动动神奇的小手,同意了自己的某个奏折。 但大人物的生活,和池宁当初想象的,却有那么一点点出入。 是,池宁现在是大权在握了,每天也生活在了他一直向往的权力争斗之中,但……没有人告诉过他,有些权力斗争不仅不刺激,还特别地鸡毛蒜皮啊! 首先,池宁需要机械地处理一堆又一堆的重复工作,池宁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遍看奏折,一遍下达任务的一心二用技能:“告诉镇南巡抚,他要是再上这种一个奏折里有八成内容都是在请安、拍马屁的折子,就让他给我从他的位置上滚下去!!!” 一天一封,没话找话,是想死吗?! 如果这位大兄弟折子里都是请安的内容,那池宁完全可以把这折子交给别人处理,再不去看。但,他不是啊。他在一堆屁话里,还真的会夹杂一些很重要的工作汇报,而想要从密密麻麻的馆阁体里,找到这些比珍稀动物还稀有的有用之言,真的很浪费脑力和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