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家人_分节阅读_76
所谓牙子,就是为你牵线搭桥,买卖租赁房产也好,土地也好,甚至买卖人口,牙子都能搀和上一手儿。 宋嘉祁几番打听,才摸到了一个并不那么专业的、收费又低的业余牙子家。 业余牙子跟业余的媒婆差不多,都是全凭爱好,不被官方认可,没有营业执照……所以收费低廉。 不过这类人也有好处:因为自身本身社会地位也不高,就鲜少会出现狗眼看人低的情况。 宋嘉祁真心觉得自从自己来镇上遇到的狗还真的是有点多呵呵呵。 那牙子叫老宋,住在一条死胡同的末尾,家里院墙不高,宋嘉祁稍一垫脚就能看见全院儿的景象。是个极破的院子,里面有个五大三粗的妇人在院子里洗菜。 宋嘉祁敲了敲用几根长木棍勉强扎起来的栅栏式的门,扬声问:“老宋在家吗?” 屋里很快有了声响,没多久一个男人快步走了出来。那男人年纪并不很大,个子不高,佝偻着个背,在这春日仍穿一件灰扑扑的薄棉袄,两手抄在袖筒里,瞧着宋嘉祁的眼神几乎带着几分讨好:“这位大爷找我?可是要买东西?不知道这位大爷想买点啥?我这儿刚知道几家便宜的大闺女要卖,小哥儿也有,大爷要不?” 想来这人就是那老宋了。 宋嘉祁大囧,连忙摆手:“我已经成家了,这次前来是想租个房子。” “哦,”那老宋也没表现出失望,仍然是笑吟吟的,“大爷想找个啥样的?” 宋嘉祁把要求简单说了,主要是强调了地域位置,希望在他原来摆摊儿的地方附近。没想到那老宋手上正好有个那边的门面房的资源,当下带宋嘉祁过去看。 那地方还真不愿,就离宋嘉祁卖馒头卖烤串的地方有个不到二百米的距离,还途经了馄饨摊儿——那馄饨摊儿老板见宋嘉祁去看房子,又是一阵心塞自不必提。 宋嘉祁只简单看了看,也没说要不要,只让老宋再给多留意留意,瞧瞧有没有别的选择。 毕竟货还是要比三家的。 老宋也不嫌白跑,依然是笑呵呵地答应下来。 馄饨摊儿的老板见宋嘉祁没定下来,心里莫名地就松了一口气:“那铺子很贵吧?我看就得二两银子,呵呵,还是那句话,在这镇上盘铺子是玩的?你也想的太简单了。” 宋嘉祁依然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宋嘉祁把刚买的点心拿出来摆上几块儿,其他的则塞给薛白让薛白先垫垫肚子,自己则撸袖子下厨房准备午饭。 毕竟是有求于人,虽说人不多,宋嘉祁也整治了好几个硬菜。 薛贵带着莲娘和小妹几乎是卡着饭点儿过来的,莲娘手里还拿着两双鞋垫儿,算是上门礼:“也不知道小宋你穿多大的,我估么着做了,不合适你再说。” 宋嘉祁连忙双手接过,这丈母娘给的,别说是小鞋垫了,就是小鞋也得穿啊。 请薛贵过来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家里刚开荒的三亩地。 宋嘉祁左思右想,觉得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他们去镇上住了,地里自然是要摆脱别人照顾的。 在村里也有佃地的,也有做短工的,也有长期帮人照看田地的。不过这些人往往自己家也有地,算不得是别家的长工。 总之都要给钱,家里的地干脆拜托给自己岳家照顾,何必便宜了外人。 原本以为说服薛贵会费一番口舌,毕竟现在谁听说他们要去镇上住都一副“你们疯了”的架势,却没想到薛贵没怎么想就同意了,当即就问:“每个月给多少钱?” 宋嘉祁被问的一愣,下意识去看薛白:他对这村里的行情可不了解。也没想到自己老丈人这么不含蓄…… 没等薛白给他暗示,薛贵又开口了:“虽说咱是翁婿,可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没一百文就不必再说了。” 不管村里的行情是怎样,这个价位宋嘉祁倒也能接受,便点了点头:“那就一百文。” 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之后薛白有点闷闷不乐,宋嘉祁问了他才嚅嗫道:“三亩地,又不是农忙的时候,六十文也够了,至多八十文呢……” 他不是为了夫君不顾亲爹的人,只是觉得阿爹给他家开出比村里行情更贵的价格,有点心里不舒服。 宋嘉祁捏了捏他的鼻子:“那是你爹呢,多给点儿就当咱孝敬了——再说咱的地可在山上,挑水过去都得费不少力,你以为都跟咱俩似的把水放空间就行?” 一想也是,薛白这才释然。 不过由此可见,薛贵开的价格并不算便宜。这也就罢了,毕竟薛家现在境况不好,可之后宋嘉祁才发现,薛贵帮他家整治地里收了钱的事儿,竟是瞒着薛家人的。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临走,宋嘉祁给端了一碗萝卜干炒腊rou,一碗炖排骨。本想再拿点生的给薛贵他们带走,薛贵却摆了摆手:“不用了,够你奶吃就行了。” 拿得多了也不知道都进了谁的嘴。薛贵闷闷不乐的想,还不如留着给自己的哥儿吃呢。 回去的路上,莲娘有些抱怨:“这都是一家人,小宋不咋会种地,咱帮把手就行,哪还要那么多钱?” 莲娘唯恐自家跟宋嘉祁要了钱,宋嘉祁心里不得劲,就不对薛白好了。 薛贵虎着脸:“你懂啥?——这事儿回去别乱说!” 解决掉了地的问题,就该盘算着点儿别的了。 宋嘉祁再三考虑,觉得要去镇上住,还真不能继续卖烤串了。可是让他不去镇上住,他又不愿意:这镇上就跟北上广似的,只要你肯拼,又找对了门路,那真是遍地都是钱。 宋嘉祁已经尝到了甜头,让他现在住手,他也不肯了。 太平镇上的房租并不贵——对于宋嘉祁来说。 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一年也未必能赚来一个月的房租:宋嘉祁带着薛白又去镇上看了看,老宋也带他们去了另外几个铺子瞧过,性价比都比不上最初看的那家:虽然那家只有一个地铁出口那么大,后头带着的院子连间厢房也没有,只能放下一头小毛。 宋嘉祁嘴都说干了,终于把价钱还到了每月一两银子五百文。 不管村里人怎么想,隔壁卖馄饨的老板怎么想,宋嘉祁和薛白是收拾起来东西就打算搬了。 ☆、59|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