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书迷正在阅读:浮锦(双重生)、见你起意、师叔他总在掉马[重生]、拯救美强惨男二、与情欲系统结契、举头有神明、[足球]天生名帅 完结+番外、儿子今天也在带债主上门、我是神医不是神棍 完结+番外、亂倫妄想
纵然王府那些外男家臣素日里都在前府,而她常在后院,出入也避嫌绕侧门走,但去行宫小住半年,那才真叫避嫌得彻底。 如今太子与恒王相互撕咬得厉害,皇后做为太子的母亲,当然也要处处帮衬。正是忙到焦头烂额之际,哪里顾得上李凤鸣许多? 听得李凤鸣要自请去行宫,皇后当然乐得轻松。 “也好。你是个有分寸的好孩子,如今淮王远在南境,肩负重任,你能主动请去行宫与太皇太后作伴,他也更无后顾之忧。” 既皇后都开了金口,淮王府众人自不能异议。 但战开阳总觉得怪异。 魏国并无“男女大防”的说法,男女之间正常往来是落落坦荡之事。 这半年来他与李凤鸣接触不少,且又听过萧明彻对李凤鸣身份底细的推测,所以他很清楚这位王妃不单与寻常齐女不同,甚至与天底下大多数女子都不同。 她是魏女,又曾是储君,过去储君府中家臣幕僚不可能全是女子。 再说,她自到了淮王府后,虽不至于毫无顾忌,却也不曾因为府中男子而忸怩拘谨。 如今怎么突然反常,主动避嫌到如此彻底? 战开阳越想越觉不对劲,当天下午就通过兵部飞驿向萧明彻去了信。 他倒是没敢加油添醋,只平铺直叙禀报了李凤鸣向皇后自请前往行宫,并没有在信中赘言自己那没来由的不安。 ***** 六天后,南境见春镇都司府。 萧明彻与廉贞边走边谈着招募女兵的事,刚迈进都司府大门,就有小吏呈上信来。 “殿下,淮王府从京中送来了加急信函……” 萧明彻瞧见信封上是战开阳的字迹,心中一惊,赶忙夺过信来拆开。 他很少这么沉不住气,廉贞以为淮王府出了什么大事,便也歪头凑过来,提心吊胆地跟扫了两眼。 看着看着,廉贞咧嘴笑开,旋即又心酸艳羡到捶胸顿足。 “你是烧了什么高香?最初只是盲婚哑嫁般的两国联姻,谁曾想竟能让你遇到个这般体贴又深情的王妃!” 萧明彻眼神复杂地斜睨他。 廉贞道:“难道我说得不对?她自请去行宫陪伴太皇太后,不就是为了彻底避嫌,让你完全不必担心后院起火?” 而且,如今东宫和恒王府缠斗得愈发激烈,此时淮王远在南境,淮王妃又躲去行宫,不管东宫还是恒王府出了任何事,都与淮王府扯不上半点干系。 在外人看来,李凤鸣自请前去行宫这个举动,绝对是在为萧明彻考虑的。 萧明彻对此却不敢苟同。 早在出京前,他就隐隐察觉李凤鸣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 直到此刻得知李凤鸣趁他不在,就自请去了行宫,他终于毛骨悚然地意识到:那个曾经坚定站在他身边,好像永远不会离开他的人,似乎正在不动声色地慢慢与他剥离开来? 萧明彻并不十分确定自己这个感觉对不对,眼下职责在身,又不能贸然回京。 心急之下,他立刻撇下满头雾水的廉贞,匆匆回房写了两封信。 一封是给战开阳的。 他在信中吩咐战开阳办两件事。 首先,密切留意近期出入雍京城的魏国人,并将淮王府的护卫调往滴翠山行宫协助巡防。 其次,每隔五日将朝中动向及淮王府大小事务整理汇总,再交岑嘉树亲自送去行宫,面呈李凤鸣。 另一封信则是给李凤鸣。 他心中异常不安,却又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来索讨李凤鸣的承诺。 只想起她曾经教过:想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不要总是硬碰硬,有时不妨试试装乖卖惨。 于是他在信中言简意赅地提出要求:年底他回京那天,要李凤鸣务必在城外接他,届时若见不到她,他绝不踏进城门半步。 这很幼稚,很苍白,很无力,他知道。可他暂时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他从前不知什么叫后悔,此刻却是后悔到心肝脾肺都痉挛起来—— 离京那天早上,他就该不管不顾,将李凤鸣打包带走。 哪怕这样做会承受她的怒火,也好过此刻这样牵肠挂肚,一颗心七上八下。 ***** 萧明彻给李凤鸣那封信,是由岑嘉树送到行宫的,连同五日内的朝中动向及淮王府大小事务汇总。 见到岑嘉树的那一刻,李凤鸣已心有所感。 等到看了萧明彻那封急切索讨承诺的信,她就更确定—— 萧明彻大概是猜到她想跑路了。 为了留住她,竟不惜安排岑嘉树每隔五日就到行宫来一趟,这可真是下了血本。 这傻子,就不怕她当真对岑嘉树起了什么邪念? 李凤鸣有点想笑,却又有点鼻酸。 客客气气与岑嘉树虚应几句后,李凤鸣回到长枫苑,坐在书桌前托腮出神良久。 年初萧明彻被廉贞的事牵连,才一回京就被打发到行宫来思过。 那时李凤鸣经常和他在这里共处。 每天早上两人各自结束晨练习武后,就会一前一后进书房来。 她会在窗畔坐榻上就着茶果与零食看书,而萧明彻也安安静静坐在这张书桌前。 此刻她坐在萧明彻曾经坐过的椅子上,看着他那封只有一句话的信,便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温度。 人非草木,她对萧明彻不是无动于衷的。但她还是想走。 侍立在旁的辛茴见她百感交集,终于小心问出心中的不解。 “看齐国如今的局面,太子与恒王最终极有可能会两败俱伤。您不是也说过,半年后淮王回京,只要运筹得当,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按常理来说,萧明彻越强大,李凤鸣就会越安全。 所以辛茴实在不明白,局面如此大好,自家殿下对淮王也并非全然无情,为何依然铁了心要离开齐国、舍弃他的庇护? 李凤鸣通透轻笑:“将来他站得越高,我对他来说越是棘手的累赘。你细想想,齐国太子当初为何放弃亲自联姻的机会?” “因为他已有正妃,而您不可能屈尊做小……”辛茴愣愣想了想,倏地僵住。 要想坐稳储君之位,凡重大决策,定是走一步看三步的。 齐国太子萧明宣又不是什么天真少年,考虑联姻的利弊,首要衡量的定是自己在这其中的得失。 当初他放弃亲自联姻,将这有助于巩固威望的机会“让”给萧明彻,怎么可能单纯只是考虑“魏国公主愿不愿意做侧妃”这点事? 他真正顾虑的,应该是自己的将来。 放眼世间,无论哪国帝王,正宫伴侣都不会异国人。否则臣民会心有不安。 就眼下齐国的朝局走势来看,若恒王被逼到狗急跳墙,最后和太子来个鱼死网破都不奇怪。 要是真走到这一步,那萧明彻就撞大运了。 但萧明彻若成为齐帝眼中的继任太子人选,甚至顺利地成为了继任太子,不管他自己本心里愿意不愿意,他接下来都必须要考虑该如何“取舍”李凤鸣。 “淮王萧明彻”的王妃是异国来的和亲公主,这没什么大碍;可要是他成为“太子萧明彻”呢?这可就大大有碍。 “储君为国之副君,婚姻之事举国瞩目,和普通王爵是不一样的。在‘可能登顶至尊之位的机会’和‘李凤鸣’之间,他会怎么选,我不知道。” 李凤鸣倦怠地靠向椅背,嗓音里的笑意有些轻渺,“可是辛茴,我不想赌运气。” 她不想再被自己重视的人取舍。 因为她的心已很累了,实在无力承受“第三次被舍弃,却不能生怨憎”的结局。 辛茴无奈一叹,开始动手研墨:“那这封信,您打算怎么回?” “你还记得,当初他回过我一封只有一个字的信吗?”李凤鸣调皮地眨了眨右眼。 辛茴研墨的动作顿时:“您也打算回他个‘嗯’?” “你瞧不起谁呀?我是那种拾人牙慧的人吗?”李凤鸣歪头盯着萧明彻那封索讨承诺的信。 然后提笔蘸墨,工工整整写下:哦。 一报还一报,萧明彻,我们扯平啦。 作者有话要说: 我知道大家很急着看跑路,于是砍了一点大概没太多人想看的朝堂线细节,大家在这块儿上就凑合着意会吧 因为砍掉了部分剧情,后面也要跟着做点调整,于是又花了一天一夜来推敲,所以这章更新来晚了,抱歉。 至于跑路会不会成功,我只能一把按住自己试图剧透的手_(:3」∠)_ 看到评论区有小伙伴对某些设定上的事不太清楚,在这里补充解释一下: 一,魏国皇帝在情感和道德上对魏后当然是应该被指责的亏欠方,但他和靠老婆上位的凤凰男有本质区别。 如果用这个思路去理解他们这对夫妻,那他和魏后的情况该反过来,魏后才是靠婚姻实现跨界层的那个;他只是一开始不是皇位继承人选,但如果魏后没有嫁给他,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最高权力; 二,关于平权设定,有个问题在这个文还没有解答过,这里集中解释: 因为写的是皇权背景下的古代文,所以我的古言平权设定仅限于“男女两种性别在法律框架和风俗上天然拥有同等责权利”,不是个体之间人人生而平等,更不是阶层之间完全平等。 认真地说,在达到共产、大同的至高理想状态,彻底消弭阶级之前,任何社会形态下都不可能实现个体或阶层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平等。 三,就算最理想化的三权分立方案,也无法在实际执行中做到完全彻底的三方等量。如果真遇到三方意见无法共识的时候,没有一方有权最终拍板,那国家从法理上就是无法正常运作的,家庭同理。 所以,我所有文里提到的“帝后共治国、夫妇共掌家”是对外的笼统说法。实际夫妻内部权力分配上,不可能真的做到完全彻底的一人一半,地位上会有些微的主次之分,这个主次原则上看哪一方是权力的初始来源。(也可能有权力的初始来源方基于情感因素,彻底恋爱脑,主动让渡主位权。但这种cao作是特例,不会常见)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公司不可能有两个董事长,副董事长和董事长之间的权力一定有差异。如果这个公司有两个权力完全对等的最高决策者,那就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以本文中的魏国为例,第三十五章 有提过,魏后是“国之次君”。他们夫妇掌握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初始来源是魏帝的继承权,魏后通过婚姻关系从他手中得到国玺半印,所以法理上只可能是魏帝拥有别的妃嫔,魏后不可以。 等将来李凤鸣的meimei李遥登基,她在法理上就有权拥有多个伴侣,她的正室丈夫不可以。 总之,我所有文的平权设定里,夫妇之间的法理地位主次之分,要看谁是实质上靠婚姻实现阶层跨越的那方,不分男女。 如果两个人的初始社会身份完全等量,比如一个男将军和一个女将军结婚,那议婚阶段就会协商达成默契,确定两人在家庭权力的主次。 最后,李凤鸣和萧明彻有点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