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可这些话礼部尚书不能说出来,他只希望陛下可以硬气一些。无论如何他都会支持陛下,为陛下清除前方荆棘。 沉稳的脚步声音响起,原启站了起来一步一步走下台阶。众人看着这样下来的陛下,突然有一瞬间觉得他们回到了祭祖那时。 原启看着安远慢慢的走下来,走到安远的身边。在安远与他对视的时候,原启还对着安远眨了眨眼睛。看到安远嘴角抽搐的模样原启忍不住翘起了嘴角,他知道安远一定又在心中嘀咕他了。 当陛下走下来之后,众人皆低下了头也因此他们错过了原启脸上一闪而过的笑意。原启将视线移到百官身上,他的手抬起搭在了安远的肩头。 帝王清冷的声音在殿堂之中回荡着: “因为安远值得。” 六个字,这六个字让安远抬起了头也让百官抬起了头。百官是惊愕的,无论是安王一派还是如今散乱的另一派。 “敌军压境。朝中大部分人主he只有安远挺.身而出,这些大家可还记得?” 众人对视,安王一派人目露愤怒而其他人则低下了头。他们怎么会不记得,他们甚至逼安远立下了军令状。他们觉得安远不会再回来了,可是这个少年却回来了。踏破敌国王宫之后风风光光的回来了,从此加官进爵手握重权成了谁都奈何不了的存在。 可是…… 疑惑抬头的人不少,因为他们不懂这与安王可以坐着上朝有什么关系。 原启转头看向孙将军开口:“不如孙将军来说?” 孙毅眼睛通红牙齿也咬的咯咯作响,他这不是气的而是激动的感动的。终于可以说出来了吗? 这些年实在太憋屈了,那些人总是挤对排斥他们,好像他们做了什么对不起大月的事。可事实是什么? 他们要刀尖对外守护大月,还要举起盾牌防身后冷箭。这些张嘴成串的大臣们眼红他们爬得快,可知道他们为此多么拼命?他们每一次上战场,都没有奢求过自己能活着回来。 “安王请战,敌军有六十万之多而朝廷只给我们三十万。”孙毅说道这里时深吸了一口气,那时安王还只是空有一个“安王”的头衔,手中根本没有多少兵。三十万对六十万,正面对上肯定什么都没有了。幸好安王足智多谋,利用地形和天气消耗了敌军大半。 “安王为了突袭敌营在冬天的带人趟过了冰河,那水冷啊人下去一会腿就没知觉了。” 孙毅仰头,这里面有太多说不出的痛。他们死了太多人可他们不能后退,因为后面都是大月的子民,若是他们退了这些人的活路就没有了。 “我们从尸堆中扒出安王——”孙毅咬牙艰难的说着。 “闭嘴。” 孙毅的话被打算,因为安远开口了。这个声音是高傲的,也是轻蔑的。那个人坐在步撵上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他没有抬头去看孙将军也没有看在场的众人。 这声音一出孙毅就像是卡了壳,他红着眼睛看着安王却没有再开口。孙毅握起拳头仰起头他知道安王不屑说这个,弟兄们都知道。可是,他们憋屈! 因为安王突然开口打断了孙将军的话,大臣们也将视线聚集到了安远的身上。孙毅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他们已想象出了当时的画面,有人沉默低头、有人眼神复杂、有人面露不屑。 “安王。”新上任的礼部尚书面色凝重的站了出来,他对着安远低头并抱拳后默不作声的退了回去。 “安王。” “安王。” “安王。” 随着礼部尚书的表态,越来越多的大臣们站了出来。听了孙将军的话后他们心中情绪复杂此时有很多话想说想问,但是当面向安远的时候却只凝聚成了二字:“安王。” 安远少年便入了朝堂,在平乱边境后更是直步青云。他们妒了,却曾未想过安远为此付出了什么那些将士付出了什么。回想当初,那少年一扬衣袍单膝跪地。少年人即便跪也是跪的笔直,他的眼中是坚毅,他说: “臣请战!我大月疆土不容他国侵.犯,我大月子民不向他国低头。不平边境之乱,安远永不归京。” 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觉得安远少年心性.意气用事.以卵击石.做无谓牺牲。少年请战他们觉得可笑,少年大胜归来他们又妒忌。他们将边疆之战想的太容易了,将胜利想的太简单了。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有的人心中并不服气并不认同但是因为不想得罪安王便也跟着站了出来。 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安远无所谓的托着下颚把玩着手中的玉佩,而原启则直直的看着安远。 汩汩热.流淌入了安远的心窝,不是因为这些人的那句“安王”,而是因为原启的注视。若不是这么多人看着他,他真的想要用手捂住脸。 原启啊,安远心中叹息。他本以为原启非要让他来上朝是为了向这些人表明他们的关系,却未曾想过原启想要为他正名。 安远觉得自己的心很热很烫,其实他一点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哼!行军打仗哪有不流血,这守护边关的也不是只有安王和孙将军。” 此时一人站了出来,他同孙毅一样武将出身且目前官职还高于孙毅。这人是梁文,他手上有近二十万的兵马。 梁文忠心于皇帝且不属于任何一派,此时他站出来让那些看安王不顺眼的人挺直了腰板。这个人平时很低调,不接受安王的招揽也不与安王起冲突。除了打仗的其他时候在朝堂上就像是个透明人,今日梁文站出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