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世祖在线阅读 - 汉世祖 第611节

汉世祖 第611节

    听郭廷渭这般自信的话,刘旸也深受感染,道:“郭侯所言,大长我声威士气啊!陛下说过,海上作战,我军就是有无敌的气势,必胜的信心!

    根据荣国公与安国公等将帅筹谋,此番击辽,水军在海上将有大作为啊!虽然可从陆上一城一寨地打过去,但耗时费力,而浮海击辽,就如一把尖刀,直插辽东后方,攻其腹心……”

    闻言,郭廷渭当即道:“殿下放心,十二年前,臣奉命自水路击辽,最终功败垂成,深以为憾,此次陛下不以臣老,仍愿付以重任,臣必定全力以赴,将大汉的旗帜扎实地树立在辽东!”

    “郭侯老当益壮,风采照人啊!”刘旸抚掌赞道。

    事实上,如今郭廷渭也就五十岁出头,看起来老,也是吹多了海风,再加劳累所致。

    “这几位将军是?”刘旸看着跟在郭廷渭身后的三名军官。

    闻问,郭廷渭当即介绍道:“这是臣的三个儿子,长子良平、次子良衡、三子良正!如今跟在臣身边听用,还不见过太子殿下!”

    在郭廷渭眼色下,三名年轻人赶忙行礼。看了看三人,刘旸哈哈笑了两声:“将门虎子啊!此番北伐作战,正是你们追随父志、建功立业的机会啊!”

    “多谢殿下!”长子郭良平带头表示:“末将必然奋勇争先,不负朝廷与殿下期许!”

    目光在郭家父子身上转悠了两圈,刘旸嘴角仍旧洋溢着笑意,继续引郭廷渭前往中军大帐。心中则有了些想法,早有传闻,水军之中,充斥着老臣宿将们的宗族血脉。

    以郭家为例,不只郭廷渭这三个年长的儿子,还有好些侄子、外甥以及宗族子弟在军中服役,大多是军官,属于家族的印记有些深了……

    刘旸不由得想起临行前刘皇帝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这些年加强了对大汉各级军队的管理与控制,对于水军却有所放松了。郭家对水军的影响太重,未必是件好事啊,对谁都不好,但是,眼下还真得用他们,率领子弟兵作战,还是能够保证一定战斗力的。

    中军大帐十分庞大,显得空旷,大幅地图挂在一边,搭配着一座不那么精致的沙盘,围绕着沙盘,赵匡胤、搞怀德、王彦超三名将帅仍旧讨论着。

    刘旸与郭廷渭入帐,三人赶忙见礼。虽然与这三名将帅都不算熟悉,但相互之间多少听闻过名声。

    论爵位身份,不说在整个大汉朝廷,就算仅在北伐军中,郭廷渭都不怎么排得上号。不过,他却是最特殊的一个,水军作战,没有任何人能替代。

    这不可替代性,也就带来了特殊的重视与礼遇。简单寒暄后,赵匡胤便拉着郭廷渭,进行军事探讨。

    如何打这一仗,这段时间,赵匡胤等人也筹谋地差不多了,问询了一番水军的情况之后,赵匡胤也不拖泥带水,直接问郭廷渭:“郭将军,你的任务,便是率领水师,坚决彻底消灭辽苏州水军,将辽海彻底纳入我军控制之中!配合陆上作战,以及后续的粮草军械转运与兵力投送!有没有问题?”

    “是!”郭廷渭短短一个字,铿锵有力。

    对其反应,赵匡胤很满意,不过仍旧谨慎道:“双方水军强弱形势明显,但辽国既然打造水军,对我军浮海进攻,显然是有所防备的,因此,水军进功,仍不可疏忽大意!”

    “荣公放心!”见其状,郭廷渭明显郑重了些。

    “大军屯练已久,筹备已足,即将正式向辽东进兵,届时水陆并发,以浩荡之势,扑往辽东!”赵匡胤道:“烦劳将军再辛苦些,进兵会议结束,便立刻返回水军,统兵出发!”

    “是!”

    “荣公打算何日进兵?”一直默默听着将帅议兵没有作话的刘旸开口询问道。

    赵匡胤冲刘旸露出一个自信慨然的笑容:“回殿下,明日!另外,请殿下帅令,明日由马仁瑀率军三万出榆关,以为大军前锋,兵进锦州,臣等率军后继!”

    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

    紫薇城中有文华、武英二殿,前后相连,靠近东宫,是当初修缮西京时新建的宫殿群,专为适龄皇子居住、进学使用。

    这些年,随着对皇子修学制度的完善,皇子们的日子也不如早年那么舒服了,各种规矩的树立,给他们予以极大的束缚。

    比起几个年长的皇兄,序齿靠后的皇子们,就没有那个幸运享受当年那种相对宽松的少童年时光了。

    一天十二个时辰,要有六个时辰花费在读书、习武上,除了重要节日以及一些特殊事件场合,不论风霜寒暑,都得按时进学,每天从卯时就得起床。

    在子女的教育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刘皇帝的想法也在变化,从过去的宽松、自由,到如今的严格规矩。

    当然,也是生了太多,刘皇帝的精力有限,无法所有人都兼顾到,不像当初可以在几个皇子身上投入大量心思教育,因此,这皇子进学的规章制度,也就在刘皇帝的授意下立了起来,并且要求严格执行。

    规矩,还是该从小立起!刘皇帝是很喜规矩的,并且厌恶那些不循规蹈矩,反而违规逾制、肆意妄为的人,是以,更加不会放松对皇子女们的监管。

    同时,有一点思想也是他一直坚持向这些天家贵胄们传递的,出身在皇家,享受着尊荣,也要承担其责任,接受其磨砺,修学习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成长成才的基础。

    于是,皇子们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学业很重,考试很多,懈怠犯错,更是有惩戒,绝不宽纵。

    去岁初五皇子刘昀封公开府之后,那小子高兴的,就像脱离了苦海一般……

    负责皇子文化学识教育的,还是大学士张昭,老夫子已然快七十七了,古稀垂暮,但身子骨还算硬朗,精神矍铄的。

    他的晚年,基本都致力于皇子的教习,十年如一日,充分发挥其余热,在朝中也是德高望重,被捧得高高的,刘皇帝也十分地敬重,也赐了柄龙头拐杖,紫檀木制。另外,还得以封侯,寿张侯。

    午后,夏日西移,日头也低沉了一些,懒洋洋地释放着光线与热量。宫中规矩森严,素来是静谧安宁的,不过武英殿后的草坪上,却有几分热闹。

    七八名皇子加上一干宫中侍读的勋贵子弟,在进行着一场蹴鞠比赛,肆意奔跑,追逐着那颗跳跃的彩球,呼喝之声不断。

    刘皇帝呢,一身常服,惬意地坐在场边的一方石椅上,晒着太阳,饮着果酒,吃着点心。一旁,温国公向训袖管撸起,走来走去,不时叫喊指挥着,像个教练一般,比场中比赛的少年们还要激动。

    温国公向训也快六十岁了,基本是从军中退居二线,虽然如今仍挂着侍帅的官职,但基本上是养老的,除了多领一份职俸之外,并不管事,具体主持禁军日常事务的,已然是三衙的都虞侯了。

    这仍旧是刘皇帝削减将帅对军队影响的一种手段,由禁军军阶第三等的都虞侯主持工作,又以一些资历地位不那么显赫的将领担任,而殿前、侍卫、巡检三司的正副帅则逐渐沦为虚职。

    当然,如向训这般的老帅,总有发挥其余热的地方,就如已故汾阳公药元福一般,向训比较幸运地担任皇子们的武事老师,负责锻炼皇子的体魄,教习兵略。

    对于这个职位,温国公还是很满意的,教育皇子这种差事,或许麻烦些,但终究是份美差,这代表着陛下的信任。

    而向训,可不像其他人,威望资历摆在那里,得皇帝的意旨,再加规矩,对皇子也有实在的处罚权力。另外,用向训的话讲,他虽读过些书,识得些字,但终究是武夫一个,没曾想暮年还能混个大学士的头衔……

    “星民,来坐下歇会儿,吃点瓜果!”一旁,见“向教练”又是挥手,又是大喊,又是跺脚,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刘皇帝不由笑道。

    闻言,向训回过身来,动作一下子就收敛了,提袍落座,对刘皇帝道:“老臣放肆了!”

    “朕看你,哪怕统帅大军,临阵之际,也没有如此激动啊!”刘皇帝开了个玩笑:“看来朕这些儿子还是比将士更难治理啊!”

    “陛下玩笑了!”向训也呵呵一乐:“臣当年在军中时,也喜指挥将士蹴鞠,如今,见皇子们飞扬雄姿,恨不能下场参与,只可以身躯已然老朽啊!”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嘛!”刘皇帝亲自给向训倒酒,向训则小心地扶杯。

    看他这恭谨的表现,刘皇帝指着场中的皇子们,道:“十来岁的少年,正是最难管教的年纪,也正需管教,辛苦你了,该打该骂,任你拿捏!张昭有戒尺,你也有军棍嘛,不要有所顾忌!”

    “陛下放心!皇子们还是很守规矩的!”向训应道,当然,对皇帝这话,他也就听听,当不得真,要是打坏了,如何吃罪得起。

    “听闻大汉民间蹴鞠的风气很浓厚!”刘皇帝又指着场间,说道:“等到北伐结束,天下彻底太平了,就让官府民间组织一些队伍,专门从事蹴鞠比赛,也好丰富两京士民的生活嘛……”

    “陛下奇思妙想……”

    “好了,你可别再恭维了,随口一提罢了!”刘皇帝摆摆手,冲向训笑道:“你这说话的语气强调,可越来越像那些大学士了!”

    “接触久了,受到感染,有所进步!”向训应道。

    看着他,刘皇帝笑容一敛,问:“星民也是深通兵略的,以你之见,此番北伐,前景如何?”

    对这突然转变的话题,向训微愣,不过注意到刘皇帝严肃的表情,向训也认真了起来:“陛下还在忧虑战事?”

    “如何能不忧心啊!”刘皇帝伸手揉了揉额头,仿佛了释放疲惫一般:“几十万大军,上百万百姓,朝廷上下高速运转,都为北伐。每逢战事,没有结果之前,朕这心里永远是七上八下的……”

    “莫非前方战事不顺?”听刘皇帝这么说,向训好奇道。

    摇了摇头,刘皇帝手指北方,道:“刘廷翰、杨业那边,倒是有些斩获,但是仅伤其皮毛,不足为道,且那里只是佯攻。反而是主攻的东路军,仍旧没有什么大动静!”

    “朕倒不是急于求成,也未降诏催促,只是幽州行营传来,辽国主帅耶律斜轸可放出了话,要让我军重蹈隋炀帝东征战的覆辙……”

    听及此,向训有些体会到刘皇帝心思异样之处了,当即冷笑道:“这个耶律斜轸,好大的口气!此人不过再西域,打几场胜仗,成就了一些名声,面对的也只是回鹘、黑汗这等异域小国,不值一提。如今面对的是我大汉雄师,又是太子殿下亲征,士气旺盛,还有赵、郭等将帅,定能让其将放出的狂言吞回去!”

    向训这是在宽慰自己了,刘皇帝笑了笑,自语道:“精兵猛将齐出,赵匡胤、高怀德应当不会让朕失望吧……”

    这段时间,刘皇帝一直是四平八稳的,泰然处之,对于北伐的事务都没有那么地过问,然而这心里可是关切着。

    每逢战事,刘皇帝心里总是不踏实的,考虑很多,忧虑也很多……

    “这样,稍后我们去枢密院走一趟,去看看进展,听听兵略!”刘皇帝朝向训招呼道。

    “是!”

    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

    草坪边上,还有一片花圃,栽植着一批花,布局很有条理,这个季节,开得最旺盛的乃是芍药与杜鹃花,那成片的紫色十分艳丽。

    不过,在这和谐的气氛下,却有个幼小的身影在其间活跃着,不是在追花逐蝶,而是拿着柄木剑,在其间劈砍,嘴里“嘿哈”声不断,催花折枝,不亦乐乎,不过明亮的小眼神不断向刘皇帝坐着的地方瞟。

    果然,成功地引起了刘皇帝的注意,注意到这动静,扭头一看,轻斥道:“小十三!”

    这一声呵斥,顿时起了效果,小家伙停下动作,刘皇帝则起身走上前去。这孩子自然刘皇帝十三子刘晔了,今年才七岁,母秦氏,瑶族,初入宫时封美人,后晋婕妤,诞下刘晔后封湘妃。

    刘皇帝看着花圃中的狼藉,盯着被内侍牵到面前的刘晔,皇父的威严还是让这小子的有些畏惧的,不由地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一副羞涩紧张的模样。

    “低着头做甚,抬起来!我来问你,你这是在做什么!”刘皇帝问。

    闻问,刘晔昂着脑袋,手里还挥动着木剑,童稚的声音中带着点兴奋:“我在杀敌!”

    刘皇帝面露惊奇,不过很快瞪了他一眼,兴趣盎然地问:“小小年纪,杀什么敌!”

    刘晔指着身后那些花木,回道:“这些都是辽贼,我在杀辽贼!”

    闻言,刘皇帝顿时一乐,轻声问道:“这是谁教你的?”

    刘晔两眼懵懂的样子,看了看向训,道:“向师傅教的!”

    向训本来还在看乐子,听十三皇子这么说,老脸顿时一黑,迎着刘皇帝投来的疑惑的目光,赶忙道:“陛下,老臣可不敢胡乱教授皇子……”

    “小十三,向师傅可说了,他没教你欺负这些花花草草啊!”刘皇帝看向刘晔,兴致更甚:“究竟怎么回事啊?”

    刘晔说道:“向师傅说大汉正在讨伐辽贼,二哥、四哥、六哥都上战场了,我没能一起,只有把这些花草当作辽贼了。”

    闻之,刘皇帝有些开怀,蹲下身子,摸了摸他瘦弱的小身板,替他将头上的两片零碎的花瓣拂下,温和的语气中带着鼓励:“志气不错,不过,你年纪还小,想要杀敌,再等个十年吧!现在啊,还是该认真上学堂,日后再上战场……”

    “好!”刘晔望着刘皇帝连连点头,十分开心,清澈明亮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孺慕之情。

    这种眼神,让刘皇帝心头一颤,抬眼看了看,年长的哥哥们都在草地上玩闹,追逐蹴鞠,只有十三子,年纪太小,无法参与进去。

    摸了摸刘晔脑袋,刘皇帝嘴角仍旧带着小意,对他道:“不过,这些花木无罪,你无故破坏,可是犯了错啊!”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晔小脑袋不由得耷拉下去,低声应道:“是!”

    “犯了错,就要受处罚!”

    刘晔点着头,眼珠子转悠了一圈,迈着小短腿,跑到花圃边,捡起一根断枝,回来交给刘皇帝,然后摊开手心……

    刘晔这副自觉的表现,刘皇帝都给看愣了,随即大笑:“好了!你把花圃弄得一团糟,就罚你把这里清理干净!”

    “您不打我?”刘晔疑惑道。

    “不打!”刘皇帝忍不住笑。

    闻言,刘晔松了口气。见状,刘皇帝朝喦脱招呼着:“给他准备点清理用的东西,不准帮他,让他自己做!”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