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不良臣[科举]在线阅读 - 第214页

第214页

    冯楠的目光透过重重雨幕,望向远处的城池。京城只是一个晦涩浅淡的影子,眼前人却要浓烈鲜活得多。

    他摘下斗笠,步入亭中。

    酒是新酿的富贵酒,一直在温酒器里暖着,入口绵软香醇,驱散了冷雨的阴寒之气。唐挽又将空杯斟满,说道:“瑞芝还在病中,不然也要来接你的。”

    “瑞芝病了?”冯楠问。

    唐挽说道:“在玄武门前的雪地里跪了好几天,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了。”

    冯楠又问:“为何要跪?”

    唐挽答道:“皇帝将徐阁老禁足在内阁中,朝中官员皆不得见。瑞芝曾多受徐阁老的照拂,他是个重感情的人。”

    冯楠的眸光暗了暗。

    唐挽又说道:“冯晋阳也说要来的,可是户部出了乱子,说是去年的开销和预算根本对不上,亏着几百万两银子。想必今年又要加税了。他忙,也走不开,让你切莫怪他。”

    “自然。”冯楠心头初回京城的热切,已被唐挽这几句话压了个完全。他这些年在地方为政,深知百姓疾苦。再加税,锅中无米,如何生活?

    唐挽端起酒杯,莹白的指尖掐着青瓷最纤细之处,说道:“这酒是我在花山做县令时,出的特产。虽然不是什么名酒,但是味道还不错,元朗就特别喜欢。一直说让你也尝尝,今天就得着机会了。”

    她一提元朗,冯楠的心中就不是滋味。只觉得这酒入口也没有那么甘甜了,反而带着淡淡的苦涩味道。

    唐挽接着与他闲聊,聊只聊往昔的情谊,友人的思念,当年的抱负,却对如今的局面只字不提。冯楠越听越难过,沉默许久,说道:“匡之,别说了。”

    唐挽果真停了下来。细雨迷蒙,打在周遭的木叶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于是亭子里便更安静了。

    冯楠仰头,发出一声喟叹,道:“匡之,我也很痛苦,可我别无选择。”

    “你在痛苦什么?”唐挽问,“是不得不玩弄权术以达成目的,还是要牵连无辜的同年?”

    “都是,全是,”这两日他独自在山间行走的时候,耳边不断回响着驿站里唐挽的话。他必须贯彻皇帝的计划,因为他已经为此付出了近乎十年的光阴。他也坚信,只要闫党倒了,朝廷便会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可唐挽说的也没有错。为了达成目的而牵连无辜,那他又和那些弄权的闫党中人有什么区别?

    唐挽伸出手,温暖的手掌覆上冯楠的手臂,带来不多的那一点暖意。

    “广汉,何必将自己逼入死局?明明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唐挽道,“闫党作恶甚多,难道就找不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罪名么?何必要牵连无辜的元朗呢?”

    冯楠微微一怔,继而蹙眉,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可是……这个时候,去哪里找合适的案子?地方小吏,尚不足震动朝野;而朝廷大员,又少有把柄能够被抓住。我何尝不想救元朗,可是……”

    唐挽望着他,眸光坚毅,淡淡含笑:“何必去别处找,眼前不就有一个吗?”

    冯楠眸光混沌,未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待到想明白了,便露出震惊之色,旋即又生出悲悯来:“匡之……你何必如此?”

    “我本应如此。”唐挽说道,“苏州一案,我是离李义最近的人,李义又是闫党心腹,这么多年闫党打点上下输送的银两大多经过苏州的渠道。这些账目仍在我手中,一旦公之于众,必定引得满朝哗然,闫炳章再也无法翻身了。”

    “可是……可是你也要前程尽毁了!”冯楠道。

    “我若不站出来,前程尽毁的便是元朗,”唐挽道,“他与我不同。元朗无辜,我却是实实在在的局中人。”

    冯楠抿唇望着她,道:“天下人无不趋利避害,可你匡之却不同。冯楠庆幸,有你这样的朋友。”

    唐挽眸光闪动,说道:“其实我等这一天也等了许久了。唯有将苏州案的内幕大白于天下,方能还我内心一个清净。广汉,倒闫之重任,元朗的清白,就都交给你了。”

    杯子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沈榆自那日送走唐挽之后,便觉心中戚戚,未有一夜能睡安稳的。又在床上惶惶然躺了几日,再也躺不住了,于是换了朝服,想要去衙门里看一看情况。

    徐公被圈禁内阁之后,衙门里也难免人心浮动起来。沈榆忙着处理案上积压的公文,焦头烂额中,忽听旁边人说道:“看见了么,今天拱卫司押人进城了。”

    “押去哪里?”

    “还能去哪里?定然是下了诏狱了。”

    “是之前那个江南道督察使吗?闫阁老的女婿?”

    “还有个余杭知县。对了,那位国子祭酒不知怎么的,也给押走了。”

    唐挽?沈榆惊了一头冷汗,忙拉住身边同僚,问道:“可看清了,果真是国子祭酒唐挽?”

    “当是没错的。”那人说。

    沈榆立时便出了一身冷汗,急忙拿起朝冠,跑出了衙门。下了台阶,却又停下了脚步。他站在煞白的天光底下,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他又能去找谁呢?

    对了,匡之那日是怎么说的来着?都察院左都御史,白圭白大人!

    沈榆除了六年一次的京察之外,还从未进过督察院的大门。在门前求见,徘徊许久,终于有文掾小吏出来,引了他进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