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学霸在秦末在线阅读 - 第152节

第152节

    “这有什么?”吕二嫂不明白吕大嫂在纠结什么,“那不是为了得天下的权宜之计吗,如今全在小妹手里,难道还不能认祖归宗?”

    吕大嫂心下微哂,在二弟妹的心里,难道还认为小妹愿意认祖归宗不成。

    “我们两个毕竟只是妇道人家,这么大的事……”

    “告诉公公就好了呀,公公可是她亲爹,哎哟,那就是太上皇啊!”吕二嫂比吕大嫂想的更上道。

    吕大嫂笑着点了点头,赞同了她的主意。

    吕公虽是吕泽和吕释之两个侯爷,甚至是大长公主吕雉的父亲,但他一无官职,二无爵位诰命,确实没有资格参加宫宴的。

    听了两个儿媳妇的描述和猜测,吕公既没有吕二嫂想象的欢喜,也没有吕大嫂意料之中的暴怒,他只是神色难辨的静坐了好一会,而后问道吕家兄弟两知不知道此事。

    吕大嫂摇头,她没说,吕二嫂也摇头,她没来得及说。

    “那就先不要说,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们不用管了。”吕公沉声吩咐道。

    吕二嫂不解的看了一眼吕大嫂,吕大嫂微微摇头,而后欠身应道:“是。”便拉着吕二嫂离开。

    吕二嫂奇怪道:“这是大好事,为什么不让咱们说?大哥和释之都在朝堂上做事,有他们帮忙联系小妹,不是更方便些吗?”

    吕大嫂笑着劝道:“没几日就是三年一次的大考了,咱们如今最重要的事,是看着几个孩子好好温习,争取能考个好成绩。”

    吕二嫂张了张嘴,正想说话,吕大嫂又贤惠知礼的劝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爵位什么的,到底是父辈打拼下来的,到底是……,到底不如孩子们自己有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本事。”

    吕二嫂愣了愣,她还以为吕大嫂和她说此事,也是想着小妹认祖归宗后,他们可以水涨船高的变成皇亲国戚飞黄腾达呢,不想大嫂竟是如此有志气。

    只是,想着王位的那份尊荣体面,吕二嫂心里还是舍不下,“那是王位啊,超一品的爵位,可以传承三世的!”

    吕大嫂挽住她的胳膊,让她稍安勿躁,“别急,是咱们的终究是咱们的,那是咱们公公,是吕泽他们的父亲,是禄儿他们的亲祖父,哪能不盼着咱们好的,你放心、静心就是。”

    这么大的事,她怎么静得下心,至于放不放心的,公公都吩咐了,她还能怎么办,吕二嫂搅着帕子,一跺脚,想想吕大嫂说的有理,也只能先这样了。

    然而吕大嫂叫吕二嫂不要多管、尽管放心,自己却是一瞬不放松的叫人紧盯着吕公院子的动静。

    吕家的动静事情在王爷遍地走、侯爷多如狗的咸阳溅不起一点水花,此时众人更关心的是三年一度的大考。

    不说这是平民的改命登天之梯,就是王孙贵族,虽能继承祖上爵位,但想要出任实职,也得参加大考考取功名。

    只是为了减少推行科举的阻力,身为贵族,即便是参加考试,他们也享有一定的优势特权,除了本身更好的教育资源外,他们不用参加县考郡考,可直接参加大考。

    所以,三年一度的科考确实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关注的一件大事。

    如前头两次一样,咸阳城内的酒楼客栈早半个月就住满了前来赶考的考生,考生们讨论着时政,猜测着考题,热热闹闹的没有任何异常。

    吕家兄弟也是正常的上朝、当值、下值,没有什么异色,盯着吕公院子的下人也没有来报任何异动,吕大嫂皱起眉头,怎么会如此,难道公公他怕了?

    吕大嫂一向能沉得住气,她劝吕二嫂的话虽说有几分假,可也有几分真,如今最要紧的是孩子们的科考,别的不着急,血缘关系在那里,任谁都跑不了的。

    吕大嫂勉强以孩子科考之事稳住自己,但心里头还是焦急认亲之事,所以这一段时日便显得心事重重、兴致不佳。

    吕泽关心了几句,见吕大嫂既不能放开心肠,又不愿意告诉自己原由,便也只能先丢开此事,着意盯着两个儿子看书。

    所幸,在吕大嫂愁肠百结之时,吕家也发生了几件喜事,科考的结果出来了,吕台、吕产、吕禄三兄弟皆榜上有名。

    吕二嫂乐得合不拢嘴,吕大嫂的唇边也溢出了喜意,而科考之事尘埃落定后,吕大嫂盼望已久的吕公的动作也来了。

    初初听闻,吕大嫂也觉得荒谬,吕台他们的亲祖父吕公竟然放出流言,说他们三人的成绩是假的,是因为有人在背后疏通了关系,是因为考官不敢得罪吕家。

    这话,听到流言的朝臣们觉得好笑,暗暗猜测是谁在背后想要收拾吕家。

    不敢得罪吕家?这实在是个笑话,吕家有什么人叫他们不敢得罪,不过就是两个实权不大的侯爷,君不见手握重兵的齐王韩信,其儿子参加科考也照样落第了。

    区区一个吕家,呵。

    朝臣们不以为意,全都将最近的流言当作笑话听,但落第的考生们就不这样认为了。

    侯爷之位在咸阳的大官重臣眼里算不得什么,可在白身的考生们看来,那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高度和尊贵了,于是乎,流言越传越烈。

    吕二嫂气得在家摔盘子砸碗,吕大嫂思来想去,吕公不会对自己的亲孙子不利,也绝对舍不得放弃认回小妹的好处,所以,此事必有后续。

    吕大嫂重又镇定了下来,还约着吕二嫂逛街散心,买一些东西为三个孩子庆贺。

    也不知道是为何,明明是乘坐着马车出街的两个贵妇人,竟也有人那么巧的在她们下车之时遇到,并且不怕死的上前拦住,问她们可知吕家三兄弟成绩作假之事。

    吕二嫂大怒,“哪里来的疯狗乱吠,我儿子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的,技不如人就回去多读几年书,不要在这里疯狗乱咬人,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那你敢说你吕家上头就没有一点关系?”

    这,这话吕二嫂却是不敢应了,最上头的陛下是她儿子的亲姑姑,这事她能随便往外说吗?

    而且,看来人信誓旦旦的样子,吕二嫂也有些迟疑,难道真是小妹有意照顾了他们?

    原本他们此处的动静就吸引了不少人,再听闻正是最近传得热闹的事,众人呼朋唤友的,围观的人就又多了几圈。

    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对,吕二嫂也慌了神,她色厉内荏的吼道:“你胡说八道,赶紧让开,不然我让人把你抓起来!”

    “呵,果然靠关系的就是不一样,我这么清清白白,一没作jian二没犯科的考生,你说抓便要抓了。”质问吕大嫂和吕二嫂的人闻言越发不惧而不屑。

    “胡说八道!”吕二嫂虽然平时也算牙尖嘴利,可众目睽睽之下,身为妇人到底有些放不下脸面,再加上心中心虚,所以转来转去只有这么一句胡说八道。

    只是这么苍白无力的辩解,在考生犀利的质问下根本站不住脚,围观的人原本心中不信的,见吕家夫人如此作态,心中也起了怀疑。

    吕大嫂站在吕二嫂后半步的地方,将众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伸手拉了拉吕二嫂小声道:“我们先回去。”

    “哼。”吕二嫂正觉得难下台,生怕说错了话,要么得罪了小妹,要么坏了吕公认女的大计,要么毁了儿子好不容易考取来的功名,心中慌乱没有主意,听了吕大嫂的话,来不及多想,对着那质问的考生重重一声冷哼,便随着吕大嫂退回车上,打道回府了。

    只是如此行径,在吕二嫂看来是不屑于与这些个无礼之人计较,但在围观之人看来,却是吕家夫人心虚而狼狈而逃了。

    “真看不出吕家竟有这么大的能量,能手眼通天cao纵起科考的结果。”

    围观中人有人楠楠感叹道,果然吕家两位夫人这一走,在某些人眼中便是直接坐实吕家兄弟成绩有假。

    吕泽、吕释之听闻消息都气得够呛,吕泽不理解,自己的妻子一向识大体,怎么也会做出这样愚蠢的行为来。

    “如此关头,你就不该约着二弟妹出门,更不该在遇到旁人质疑时落荒而逃,你这一逃,台儿和产儿他们的名声就再也洗不干净了。”

    吕释之听了大哥的怒骂后,倒是稍微冷静了些,大嫂同自家夫人不同,那是个沉稳有心计的,不至于被那样的场景吓得失了分寸,所以,大嫂是故意的?!

    可是为什么呢?这于她、于吕家,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啊。

    吕释之沉声问道:“大嫂,这中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我和大哥不知道的事?”

    吕释之问的是吕大嫂,却没忘了看自家夫人的反应,结果果真看到自家夫人身子一僵,神色不自然的低下头去。

    “你也知道?”这次吕释之是真的诧异了。

    吕二嫂看了一眼吕大嫂,没说话。

    吕大嫂也是抿着唇,沉默不语。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倒是说呀!再不说,三个孩子的前途名声都被你们毁完了!”吕泽不耐的大吼道,当上了侯爷的吕泽,气势是一日比一日盛了。

    吕大嫂依旧抿唇不语,急脾气的吕二嫂却是忍不下去了,“公公亲口吩咐了不让说,你让我们怎么办!”

    “父亲?”吕泽的怒气一滞。

    吕释之也疑问道:“这又关父亲什么事?”

    自从刘季暴毙,陛下登基,父亲整个人就沉寂了下来,整日待在院子里,便是同他们也不愿意多说几个字。

    “二弟妹!”吕大嫂不赞同的摇头。

    但话已经开了头,受不得气的吕二嫂哪里还能忍得住,当下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吕家兄弟。

    吕泽大惊,“皇太女真的长得像我?”

    他们是男子,不太注意这些细节。

    吕释之也打量着大哥的长相五官,又在脑中回忆皇太女的模样,别说,“细想想,还真有几分相似。”

    “所以那时候被问住了,我才心虚啊!小妹不是不重感情的人,你看看她对二妹,所以她完全有可能改了禄儿他们的成绩。”吕二嫂解释道。

    吕释之点头,表示理解了妻子的想法,只是,“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而且,即便是这样,他的夫人会心虚无措,可是大嫂却不至于如此啊。

    所有人都看着吕大嫂,吕大嫂嘴唇嗫嚅片刻,终于开口道:“我想,这就是公公的意思。”

    什么意思?在吕家不出面的情况下,用吕家孙儿的科考成绩引起流言蜚语,让百姓猜测吕家背后的关系,一步步的猜测到周宁身上。

    科考是所有大周百姓心中的净土,是不容任何人用任何法子cao控的,所以不愁引不起百姓的注意,也不愁他们不会抓着此事不放。

    到最后,吕家可以保持沉默不用出面,可周宁却是必须得出面解释的,那么……

    吕家兄弟也沉默了,他们如今虽然是侯爷,可若是能,谁不愿意再进一步。

    吕家的主意没有打错,流言一日日发酵,事情越闹越大,终于传到了周宁的耳朵。

    如今已经不是单纯的科考舞弊之事了,还有怀疑周宁身份血脉的事。

    谁有那么大的能力cao控科考了,细数数,除了陛下再没有人能轻易做到此事,并且在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让朝廷依旧保持沉默。

    而陛下的血脉,滴骨认亲都是假的,那滴血认亲又有几分真?

    还有吕雉,那个故汉王的发妻竟被封为新朝的大长公主,这中间很难不让人多想。

    还有,听说如今的皇太女,长相有几分肖似吕侯,此间种种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起周宁的出身正统。

    其实,以周宁如今所掌权势,即便她不是周王室后裔,也无人可以撼动她的身份,因为她的皇位早已经稳得不能再稳。

    也是因此,吕家才想着让周宁认祖归宗,但周宁凭什么让他们占便宜呢。

    关于民间的流言,朝廷不反应则已,一反应则迅如闪电,先是张贴了吕家兄弟的考卷,以证明吕家兄弟确实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其二便是公开了周家的族谱,周宁的名字赫然就在上头。

    蒯通掸了掸袖子,深藏功与名,陛下九年前便叫他做好的事,竟如今才有人来质疑问难。

    以陛下的未雨绸缪之能,这些个跳梁小丑安安分分的便罢,一旦起了什么小心思,只会下场凄惨。

    其实让周王室后裔修改族谱并不难,试问一个国家领导人找上你家,无比确定的说自己是你家流落在外的子孙,你会拒绝吗?

    当然不会。周家人几乎是沐浴焚香后才郑重的开了祠堂,告祭了祖宗,然后修改了族谱。

    蒯通的存在,除了促成此事外,便是监督着周家人别在族谱上动手脚,给周宁头上安上什么不得不供起来的长辈祖宗。

    所以,吕家人此时才来质疑周宁的身份实在是太晚太慢了。

    细看看人家族谱的笔迹,明显有好些年头了,再看一看材质是纸张,算一算时间,正好是纸张的价格下降,走进寻常百姓家时,周家人整理誊抄了族谱。

    瞧瞧这陈旧的一气呵成的笔墨,怀疑陛下不是周家人的,你的良心痛不痛!

    围观百姓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陛下对他们那么好,他们却怀疑陛下的身份。

    再看看吕家兄弟的答卷,回答得可圈可点,其上有三重批注,说明此考卷至少经历了三重交叉查阅,若这背后真有什么,陛下怎么可能放任吕家兄弟的答卷同旁的考生一样流入朝臣手中。

    所以,他们真的误会了陛下。

    围观的考生集体沉默下来,他们读书识字,是这场流言中叫嚣得最欢的,所以此时也是最自责难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