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书迷正在阅读:琴寓楼录、桃挖核香蕉扒(NPH)、一心向我(1v1)、午后风铃、心之所屬、悍夫(重生 1v1)、前男友的白月光(H)、诱导出格(纯百合哨导篇)、双姝 (4p,双出轨)、失忆后的她又软又甜(婚后 1v1)
她是无脑信沈彻的,她相信她的恩人绝不会无缘由的要杀陈氏,一定是陈氏做了什么坏事。 故而有这件事在,让林梦秋对这所谓全京城脾气最好的陈夫人有很大的疑心。 而且在她死之前,亲耳听到她们说,沈彻彻底的疯魔。 他带着亲卫杀上了金銮殿,无人能挡他一步,可他却没坐上那个位置,那日皇宫血流漂杵,他以血rou之躯屠尽一切阻他之人,最后身中数箭倒在了最高处。 她分明记得,沈彻第二次救她的时候,虽然暴戾但未曾失去理智的疯狂,她不知道沈彻经历了什么,但她想试试能否也改变他前世的结局。 就算改变不了,她也想要在他最痛苦的时候,陪在他身边。 “绿拂,多亏有你在,不然我初到王府什么都不懂,可要闹笑话了,以后也还要你多多帮我才好。”林梦秋牵着绿拂的手,诚挚的道,说完还冲着小姑娘柔柔的笑。 被林梦秋用如此毫无保留的信赖眼神看着,绿拂小脸慢慢的红了,她突然能理解那些公子哥为了博美人一笑豪掷千金的心情了,此刻便是让她掏心肝她也愿意。 “只要世子妃不嫌弃奴婢粗苯,奴婢愿意一直伺候您。” 之后绿拂又说了些关于府上的事情,明显就比方才要更用心,也更细致。 等到天色大亮,绿拂便引着林梦秋往老太妃的春熙堂去。 还未进门,就能听见堂内传来说笑声,左右两边的丫鬟齐齐向她行礼,而后掀开布帘请她进屋。 即便已经入春,京中依旧冷得很,堂内烧着炭盆,林梦秋踏进门内便感觉到了暖意。 堂内正中间坐着一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身穿红紫色长袄,头戴珠玉抹额,手里攥着佛珠,面容和善只是精神略显疲惫,她进屋之前,正在听旁边人说话,听见动静便直直的朝她看来。 原本半眯着的眼,在看到林梦秋那刻有了精神,“这便是彻儿媳妇吧,这身衣裳穿着喜庆好看,快到我身边来,让我仔细瞧瞧。” 林梦秋规规矩矩的应了一声,快步的到了老太妃跟前福身行礼,“孙媳给祖母问安。” “快起来快起来,你坐我身旁离得近些。” 老太妃脸上带着笑,拉着她往自己身边坐,更是拉着她的手左右的看不够,“你母亲没骗人,真真是画上的人,与我彻儿郎才女貌般配的很。” 林梦秋不敢真与老太妃坐一张椅子,便只挨着座椅的边缘,大半个身子都悬空在外,见老太妃是真的喜欢她,心底也有了些暖意。 她没有祖母,外祖母虽然待她好,但也只是物质上的好,从未过于亲近,更不会像老太妃这般搂着她心肝儿一般的满心满眼的喜欢,她头次有种被人捧在掌心珍视的感觉,眉眼嘴角都忍不住的想要笑。 她也喜欢这位和善的祖母。 坐在旁边的美妇人见此也笑着打趣,“这下可好,世子妃一来,我在母亲这可就失宠了。” 老太妃像是才想起她来,拉着林梦秋给她介绍,“这是你母亲,平日里都是她帮我cao持家务,以后你缺什么只管与她说。” 这便是陈氏了,陈氏今年不过三十有四,穿着打扮却十分的低调素雅,从她进屋起就一直在笑,难怪旁人都道她持家辛苦脾气和善。 若不是林梦秋对她有疑,只怕也会被她的外表所迷惑。 “儿媳见过母亲。” 林梦秋又规矩的起身向陈氏见礼,陈氏不等她福身便亲自来扶她,“还不到认亲的时候呢,快些坐下,这么花儿似的小姑娘我可喜欢的紧,以后少不得要向母亲讨来说话。” 陈氏身边还坐着个消瘦的女子,穿金戴银好不气派,林梦秋一时不知此人是谁。 像是看出她的疑惑,那女子先起身向她福了福身子,“香筎见过嫂子,早就听闻嫂子美若天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世子好福气。” 林梦秋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是沈彻二弟沈少仪的妻子,是翰林院大学士周大人的次女周香筎。 “弟妹谬赞了,弟妹才是国色天香。”说着便将早就准备的礼物送给了周香筎。 这么一来人也就认全了,果真如她母亲所说,沈家人员简单,只是日子过起来,就不知道是否也这么简单了。 又说了一会话,等时辰到了,便正式开始认亲礼。 林梦秋先向老太妃敬茶,老太妃笑眯眯的喝过茶,让她身边的王mama送上一对玉镯,光看成色便知是难得的好玉。 她道了谢手下玉镯,接着是向已故的曹氏牌位敬茶,这也是表示对曹氏的尊敬。 最后才是给陈氏敬茶,陈氏也送上了准备好的珍珠头面,满目琳琅看着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等到认亲结束后,陈氏就提出要陪老太妃打叶子牌,“平时我们三人都凑不齐牌,如今你来了,也有人陪我们玩了。” 林梦秋不太会玩,就还是由王mama上场,她坐在老太妃旁边看着学。 中途有个婆子轻声的到老太妃耳边说了句什么,别人或许听不清,林梦秋却因为挨着近,听的一清二楚。 “世子说是染了风寒,怕把病气过给您,这几日便不来向您请安了。” “怎么如此不小心,大夫看过了没?” “大夫来了,只是世子未见。” “……” 虽然这话不是说给她听的,但之后林梦秋就什么都听不进去了,脑子里只记着他病了这件事。 眼前还浮现出昨夜他离去时,消瘦的背脊。 世子怎么突然就病了? 等用了午膳,她们离开春熙堂要回后院时,林梦秋突然停住了脚步,咬着下唇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悄悄的拉住绿拂。 “你可知道世子的书房在何处?” 第5章 林梦秋走后,陈氏还留在屋内侍奉老太妃。 她捧了本戏文靠坐在塌边,轻声细语的读给老太妃听。 老太妃闭着眼听了两段就挥手喊了停,“彻儿昨夜还是歇在书房的?” 陈氏从榻上站起,微低着脑袋没有回话,而是身旁的王mama上前小声道:“世子戌时去过新房,但没待多久又回去了,今早世子妃房里的丫鬟把元帕送来了。” 说着就有小丫鬟把锦盒递上来,老太妃明知不可能,但还是期待的看了一眼,等看到洁净如新的元帕才失望的叹气,“罢了,这事也急不得,终究要彻儿愿意才行。” “老奴瞧着世子妃是个好的,不仅容貌万里挑一,脾气也是难得的温婉,世子这是还不了解呢,等多相处几日,定是会喜欢的。” 提到林梦秋,老太妃满意的笑着点头,昨夜她受伤的事自以为瞒的很好,可当时屋内动静这般大,又取了膏药,哪里能瞒得住她。 老太妃一夜睡不好,生怕刚嫁进来的新娘子就要闹着回家,没想到林梦秋不仅没声张,还把伤口藏了起来,这是不想被人知道沈彻伤了她。 不管是她自己不想丢面子,还是不愿意再添沈彻的恶名,都足够让老太妃欣喜的。 “我也瞧着是个好的,比前头几个安分懂事,我这会还吊着一口气,能照看着彻儿,只盼着我闭眼了,彻儿身边能有个真心待他的人。” “母亲又说胡话了,您定会长命百岁,将来南阳王府的小曾孙还等着您来宠呢。” 老太妃拍了拍她的手背,“你也不必对彻儿的事如此避讳,不管怎么说,这次也是你给彻儿寻了门好亲事。” “儿媳也盼着世子能和世子妃和和美美。” 陈氏面上带着温和的笑,袖子下另一只手的指甲却深入掌心,事情好似和她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 * 南阳王府比林家大得多,而且这是圣上御赐的宅邸,与京中其他的庭院皆有不同,采用的是江南园林的布景。 以亭台轩榭的错落配以假山池沼,再用花墙长廊来加深层次,漫步在这后院间让林梦秋仿佛回到了苏州。 不得不说,十二岁之前是她最天真快活的日子,可她欢喜却并不留恋,因为十二岁那年,让她遇见了沈彻。 沈彻是她此生唯一的光和信仰。 没过多久,绿拂停下了脚步,林梦秋看见了院落的轮廓,此处应是王府最深的角落,周围格外的僻静,即便是来往的下人也都是低着头缩着脖子。 风吹过竹林响起沙沙的声响,就连绿拂也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半步。 “世子妃,咱们要不还是回去吧,世子不喜欢有人打扰他。” 林梦秋心里也有些发憷,但一想到他病了,就想来见他,前世碍着身份,现在好不容易可以光明正大的见他,她压不住心中的念想。 而且来之前,她让绿拂带她去了趟厨房。 出事后她体虚多病,便在房中装受了惊不敢出门,自然也不能读书写字或是针线女红,闲着无事便日日翻看药方和医书。 久病成医,还真叫她摸出些许心得来,风寒也是她往日时常得的,虽是小症,但若是拖着早晚会成大疾。 她亲自盯着下人,从抓药到煎药再到药碗放进食盒内,一步不落。 “我想试试,若是世子实在不愿意见我,能让我把药送进去也好,我只想知道他没事。” 林梦秋说的动情,绿拂被她诚挚的眼神所打败,咬着牙同意了,没人能拒绝的了这样的眼神。 林梦秋没让其他下人跟着,就他们两人到了院子门口,刚要往里,就有人伸手将她们拦下。 守门的侍卫身穿盔甲手握利刃,也不说话,就黑着脸瞪着她们,浑身上下透着寒意。 本朝有规矩王公贵族也不可私下手握重兵,唯独沈彻因着在战场受伤,陛下特许他可破例,他的手下有支亲卫军,都是同他上过战场的铁血战士。 这些侍卫虽然冷冰冰不苟言笑,但林梦秋却不觉得害怕,他们身上透着和沈彻相似的气息。 “这位大人,烦请通禀世子一声,就说是世子妃前来探望。” 绿拂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可那侍卫丝毫未动,浑然未将这位世子妃放在眼里。 林梦秋像是没感觉到自己被轻视,依旧是带着温和的浅笑,一副大家闺秀得体大度的样子,“没事,我们在这外面等一等吧。” 以沈彻的行事作风,他的地盘便是多了只鸟雀他都能了如指掌,更何况是两个大活人,故而不必她说,也定会有人去传消息,她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 院内,阿四从侍卫口中知道了林梦秋来的消息,脸色有些古怪。 他昨夜就在新房外等着世子,自然从动静里知道世子动了手,而且世子回院子后心情很差,为此还罚了人,不管怎么想都和这位世子妃脱不开干系。 阿四原以为,这位世子妃吃了教训应该会安分段时日,谁能想到今日就找上门了。 “爷,世子妃来了,就在院外,说是想要探望您。” 沈彻翻看着手中的信笺,袁成是亲卫军的领队,也是他最得力的亲信,一早便将关于林梦媛的消息都送了过来。 ‘林梦媛年十七,五岁开蒙七岁由教养嬷嬷教之礼数规矩。’ 一般大户人家才能请到放出宫的嬷嬷,林家为了教养这个女儿倒是花了不少心思。 既然陈蓉替他选了这么一门好亲事,他自然不能辜负了这位继母的好意。 听到阿四的话,他的眼睛正好瞥到了信笺的最后,‘性格柔弱怕血。’ 想起昨夜那女子的模样,沈彻的眼里就闪过一丝的戏谑。 他已经警告过她,让她不要试图动什么心思,既然她不听警告,那便让她多长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