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235.我这该死的肚子又开始抗议了
十点,苏云和靳天遥回到了墨轩,准备中午的食材,他们的队伍是愈发地壮大了。 就连原本从不与外界接触的几个老人都忍不住来墨轩聊天,大概是许久没体会过这种几个人一起的快乐,他们在落城聊着天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岛上的人都夸,凌落漂亮,漂亮得像画里走出来的,对于这些老人来说,画里人的美貌大概是最高的褒奖。 凌落不好意思地低头,谦虚地说哪有。 战放倒觉得很开心,毕竟是自己媳妇儿。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大家已经有了既定的相处模式,家务也分公明确,基本苏云就是洗菜摘菜、姜泽凯生火,战放切菜,凌落烹饪,苏梨洗碗,苏桃负责最终的卫生。 饭点的时候,靳天遥才注意到了后院的那个灶台,男人觉得熟悉又陌生。 “这种老古董居然还能见到。”他忍不住说。 “靳哥哥,你以前见过这样的灶台?”苏云分析靳天遥的话,应该是认识这灶台。 “嗯,我奶奶家到现在还是这种土灶台,只是奶奶不在了,老房子也没人去了。”靳天遥父母离婚,他没跟着任何人,而是跟了奶奶,自己决定入伍后不久奶奶过世了,这大概是他永远的遗憾。 苏云借着阳光,似乎看到男人眸子里闪着莹莹的光。 “靳哥哥。”她紧紧握着靳天遥的手。 意识到失态,靳天遥赶紧从悲伤的情绪中缓了过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用天然气或者电磁炉,居然还有人会用土灶台。” “那你中午要开开眼界了,这里没人不会用,只是烹饪的口味没落落做的好吃。”苏云得意地说:“不信,明天我用这锅给你做个早饭。” “信,看得出来你们都很厉害。”靳天遥这么可能不信,苏云虽然从没拍过土灶台,但没少拍过菜,每次都说:“靳哥哥,今天的每道菜都很美味,我把你的那份一起吃了。” “行了,别吹了。”凌落看不下去了说。 “靳哥哥,中午你就知道我有没有吹牛了,对了,落落,今天菜品多,所以每个菜的量我比平时少了些,吃不完也是浪费。”苏云准备食材的时候每种菜的数量少了点。 “可以,不够再加。”凌落也不喜欢浪费。 今天除了常规菜外,还多了一个虾,酱油虾因为吃过很多次,所以凌落决定这次换个避风塘口味。 每天的饭点是大家最期待的,即使来来回回就那些食材,但凌落总能变着花样给大家做出不一样的美味。 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就等着凌落烹饪,和之前一样,几个人将灶台围了一圈一圈。 “你们几个能不能别站着,影响我发挥。”凌落捏了把汗说,起初就苏云和战放盯着,后来人越来越多,今天又加了个靳天遥,凌落总有种压迫感。 “苏梨、苏桃、姜老师、战医生,你们都看过很多次了,今天让我们兵哥哥看看。”苏云边说边将几个人往一旁推。 “师傅,你看今天的配料显然跟之前不同,说明食材还是那个食材,但烹饪手法不一样,我要看的,以后你们离开了,我才能自己做出这样的味道。”苏桃赖着不走。 “行,那就苏桃留下,至于我,我得打下手,等等万一缺个葱什么的,我可以做跑腿。”苏云理智气壮地说。 今天除了土灶台上的两口锅,凌落还拿出了自己从蓉城带的高压锅,留着煲汤用,加上米饭,等于四口锅同时进行。 先是大虾,苏云已经将虾脚、虾须以及虾线全部处理干净,放在一旁沥水,只见凌落打了一个鸡蛋,倒在了生粉里,再将虾倒进来腌制,腌虾的同时,现将熏rou和熏肠一起放进另一口锅里煮。 半小时后,虾腌好,熏rou熏肠也已经煮好。 “小云,帮我把rou和香肠切成薄片。”为了节省时间,凌落决定让苏云帮忙改刀。 “好。”苏云应声道。 凌落则将腌虾多余的液体倒掉,在锅里倒入油,油温八成热时加入虾炸至红色全部捞出,再复炸,接着把锅里多余的油倒出,加入面包糠翻炒,最后出锅撒上白芝麻,虾的鲜香和面包糠的甜香交织在一起,虽然还没入口,几个人远远地就闻到了香味,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 “我这该死的肚子又开始抗议了。”苏桃摸了摸咕咕直叫的肚子说:“明明早饭吃了那么多。” 接着下一道菜——尖椒腊rou。 起锅烧油,锅里冒烟时将葱姜蒜爆香,加入腊rou翻炒至变色,再加入尖椒,因为腊rou已经煮熟,大概两分钟便能出锅,烟熏味和椒麻味一起串进鼻子,靳天遥打了个喷嚏:“就是这个味,我喜欢。” 第三道菜蒸香肠,锅里直接放水,蒸十分钟即可,蒸香肠的同时,凌落开始炒蔬菜,并让苏云准备蘸香肠的酱料,经过几次摸索,他们发现,香肠本来已经很咸,因此酱料里千万不能放生抽,可以放少许姜蒜葱白糖,辣油、芝麻油。 腊肠蒸好后,另一只锅也腾出来炒蔬菜,今天的蔬菜也比较特殊,有苋菜、红薯藤、油麦菜。 红薯藤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是姜泽凯一早去田里摘的,并且还一点点剥掉了红薯藤秸上的皮。 “姜老师,所以你今天早上就去弄这个的?”苏云想起来姜泽凯刚刚回来时说今天要给大家吃个好东西。 “嗯,我想着一般的蔬菜你们都吃过了,这个蓉城估计也有,但多是大棚生长,口感肯定没那么好,我挺爱吃的,就是去皮比较麻烦,所以有时懒得弄。”姜泽凯微微一笑。 “姜老师,谢谢你。”苏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哪怕靳天遥对他们老说是个陌生人,但大家还是愿意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 靳天遥心里也暖暖的,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谢谢姜老师,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云云宁可在这里,也不愿在蓉城了,跟你们一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