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青云台在线阅读 - 青云台 第74节

青云台 第74节

    青唯握着木柄的手稍紧了紧,微一思忖,没有扔开风灯。

    她屏住呼吸,一步一步往更深处走,算着自己与围墙、屋舍、菜畦的距离,以便真出了意外避身躲藏。

    正是这时,身旁的高槐下传来一声窸窣声。

    青唯立刻提灯往旁边一照,一个虚虚的影一闪而过,除了荒草木,什么都没有。

    青唯顿了顿,她相信自己的目力,确定自己绝没有看错。

    她提着灯,朝虚影掠向的照去。

    半丈之内除了荒草什么都没有。

    然而当她把灯举得再高一些,直至靠近院墙的地方——

    只见一片昏色里,有一只穿着灰白长袍,长发遮住半张脸的“鬼”静静立着,他的目光掩藏在发丝间,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第88章

    见青唯望来,几乎是一瞬之间,那“鬼”便消失在了这片微弱的光亮里。

    青唯愣了一下。

    适才一瞬虽然极为短暂,她确定自己看到了鬼的影子。

    这鬼不是鬼,是人!

    下一刻,青唯立即循着鬼遁去的方向追去。

    雨已停了,月色十分明亮,鬼翻墙而出,逃跑的速度极快,几乎要与有功夫在身的青唯不相上下,青唯原本紧随其后,无奈她对上溪太过陌生,渐渐还是被鬼落下一段距离。

    上溪说大也大,若说小,因四面环山,城镇统共也就那么一丁点地方。这鬼不知在忌惮什么,并不敢贸然进山,见甩不掉青唯,他一咬牙,竟是往出城的山间小径狂奔。他似乎并不知道那小径外已设了严查关卡,待看到前方隐隐有亮光,他才猛地刹住脚。

    时机正好,青唯正欲上前擒住鬼,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橐橐的马蹄声,青唯立刻隐去暗处,朝后一看,竟是一辆马车正朝关卡这边驶来。

    与此同时,那鬼飞身往道边一扑,避去山道另一侧。

    他晚了一步,马车的光亮捕捉到他转瞬即逝的身影。

    “什么人——”车前当即有人喝问。

    山道静极了,青唯不敢动,那鬼似乎也不敢动。

    借着车前的灯笼,青唯看清驱车人穿着的锁子甲——朝廷的官兵。

    官兵将马车停下,拎着风灯往这处照了照,没照着人。他下了马车,欲往山道搜寻,这时,车帘被人一掀,一个不耐的声音道:“干什么啊,怎么不走了?”

    青唯一愣,这声音,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她朝马车望去,灯笼映照下,掀帘人圆脸圆眼,一副纨绔公子哥模样,不是曲茂又是谁。

    此前她过关卡,便听那左骁卫吩咐,说唤曲校尉过来轮值,没成想这曲校尉还真是曲茂。

    官兵禀道:“回校尉大人的话,属下适才瞧见山间掠过一道虚影,恐是官府要捉拿的凶鬼,想过去查探一番。”

    “凶……凶鬼?”曲茂一听这话,声音就发起虚来,“可、可适才你们传话不是说,那鬼影不是出现在竹固山么?”

    竹固山在城西,离这二三十里呢,怎么这鬼一会儿在山上,一会儿在山外,总不至于这上溪有两只鬼?

    “正是因为不确定,属下才想过去看看。”

    这名与曲茂说话的官兵是左骁卫的人,除他以外,马车后还跟着曲茂几名护卫。

    深山老林闹鬼城镇,曲茂身边少一个人都不愿意,但他没办法,他跟左骁卫那名姓伍的校尉被调过来,就是为了捉鬼的,只有早日捉到鬼,他才能早日脱身。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倒霉催的差事,怎么就落到他头上了呢?他爹也不帮他说说话。

    曲茂咽了口唾沫:“那、那你去看看吧。”

    “哎——”官兵刚走了没几步,曲茂又唤住他,“那个关卡,是不是就在前面不远了?”

    “是,顺着这条道直走,前面有光亮的地方便是,适才伍校尉离开,县令大人应该已到关卡轮值了。”

    曲茂“哦”一声,随便点了身边一名护卫,“你去关卡找他们县老爷,让他多派几个兵过来接我。”

    -

    官兵渐渐逼近,在适才虚影消失的地方停下。

    若是从白日高空看去,他的两侧都有人。

    青唯避身于左侧一个草垛子后,那只鬼正蜷身于右侧山道草木间。

    鬼的位子并不好,稍一动,足下的碎枝就会发出声响,是以直至此时,他都未曾挪动半寸。

    官兵记得虚影消失的方向,他没有思考,很快朝山道边的草木林里寻去。

    下一刻,山间一个灰影忽然暴起,张手成爪,直直袭向官兵的脖颈,官兵心中一突,立刻后撤,无奈这鬼动作太凌厉,刹那间便将官兵袭倒在地。

    曲茂身边几个护卫见状,随即赶来帮忙,然而鬼袭倒官兵后,一刻也没有多逗留,很快往林间逃去。

    不多时,县令得闻此间异状,也带着官差们赶来了。

    这县令看上去近不惑之龄,身形干瘦,蓄着一对八字胡,身边还跟着一名慈眉善目的师爷。

    师爷检查了官兵的伤势,看是不重,很快让随行的官差们去追遁入山间的鬼,县令提着袍来到马车前,对拱了拱手:“五爷,您受惊了。”

    曲茂的确受惊了。

    他瘫坐在马车前,额上细汗淋漓,张了几次口,没能说出句完整的话来:“找、找几个人……保护我。你们这、这地方,到处都是鬼。我……那关卡,我不守了……回客栈。”

    “这……”县令有些犹豫。

    可是这山径外的关卡,是左骁卫的伍校尉亲自设下的,盖因几日前,有人走这条捷径进上溪,后来一入城中,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伍校尉似乎不怎么信任县上的人,明令示下,说这关卡只由他和曲校尉轮班看守。

    不过任谁不知道呢,曲茂官职虽不高,他爹可是当朝堂堂三品侯爷,县令哪敢得罪了他,当即道:“曲校尉受惊,是该回去歇着,这关卡,不如就由在下帮校尉守着。”

    说着,让人送曲茂回客栈去了。

    -

    待青唯回到庄子,天已大亮了。

    余菡这会儿困劲儿早过去了,听人叩门,带着一干丫鬟仆从迎到屋门口,就见青唯只身朝正屋这里走来。

    余菡惊讶极了,拈着手帕指她:“你……你没被那鬼害死啊?”

    青唯没应这话,径自进了屋中,在下首坐下,“有水吗?”

    余菡点点头,忙让绣儿给青唯斟上水。

    青唯连吃了两盏,才说:“我把那鬼追丢了。”

    这话出,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觑。

    昨晚他们听到荒院异样的动静,虽知道青唯遇着“鬼”了,一个也不敢跟去帮忙。今早鼓足勇气去荒院一看,只见青唯的风灯掉落在地,人消失无踪,还当时她被鬼卷跑了。没想到,不是鬼卷她,是她追鬼。

    常人看到鬼都是跑的,哪有直接追上去的?

    真是人不可貌相,这姑娘胆也忒大了!

    余菡矮下身去看青唯,问:“你真瞧见那鬼了?”

    青唯点了下头,将茶盏往手边搁了,“灰袍,长发,瞧不清脸,应该是男的,但个头不高,和我差不多。”

    余菡一愣,当即拍手:“是了是了,就是这一只,我这几日在庄上瞧见的,就是这只老鬼!”

    青唯听得“老鬼”二字,一时又想起昨晚曲茂说山上还另出现过鬼影,不由问道:“你们上溪,是不是不止一只鬼?”

    除了“老鬼”,还有“新鬼”。

    “是啊。”余菡道,“本来是只有一只的,就是你昨晚看到的那个。但最近也不知道为什么,出现了三只鬼。一只是昨晚灰袍的那个,一只是最近常出现在山里的,一个穿着红衣的鬼,大概前几日吧,城里还出现了一个‘鬼公子’,传得很邪乎,眼下我们夜里都不敢出门呢。”余菡说着,又遗憾道,“不出门,鬼还找上门来!你说昨晚找上门来的,怎么是灰的这个呢,要是那‘鬼公子’,我就是死在他手里也甘愿啊!”

    第89章

    青唯听余菡说完,有点糊涂了。

    怎么这么多鬼?

    她问:“那鬼杀人又是怎么回事?”

    余菡这个人,有点我行我素,这几年又被县老爷惯坏了,不是你问什么她就答什么的,但青唯不一样,她敢追鬼,她就佩服她!

    余菡笑眯眯的,“厨房里有蜜饯儿,你吃不吃,我叫人去拿?”

    青唯摇了摇头。

    余菡于是吩咐:“绣儿,去拿蜜饯儿。”她看青唯一眼,一甩绢帕,扭身往正屋外走,“跟我过来,我全须全尾地说给你听。”

    -

    “这事儿呀,得从头说起。”

    到了自己屋里,余菡往妆奁前一坐,语气唱戏似的,拖着长长的调子。

    “上溪这地儿呢,山多,闭塞,早年是很穷的,大伙儿吃不饱、穿不暖,走投无路了,怎么办呢?难保就要落草为寇。当时上溪出了这么个人,他叫耿常。他年少时父母早亡,靠着小偷小摸混日子,咸和年间,世道不是乱么,他就跟上溪那些日子过不下去的人说,只要大伙儿愿意跟他上山,他保管大伙儿今后饿不着。”

    当时还真有不少人信了他,跟着他,先将竹固山那些七零八落的匪寨逐一吞并,然后再山上建起自己的寨子,时日一久,渐成气候。

    “这个耿常,打的是劫富济贫的旗号。在最困苦的时候,什么叫劫富济贫呢?就是有余粮的人家就抢。但他有一点好,讲究万事留一线,抢了别人,多少还给人留一点口粮,且他脑子好使,后来到了昭化年间,日子好了起来,他就不干这种营生了,他从劫人,变成了劫道。”

    竹固山的位子好,山脚下,有条商家镖局常走的路段。耿常带人劫道,倒也不把事情做绝,最初抢货物,跟过路商家熟一些了,就收点路钱,待更熟一些了,偶尔他还会大手一挥,说这回路钱就免了。

    余菡道:“人呐,都是贱胚子!一开始他抢你货物,你恨他恨得牙痒痒,后来他不抢货物了,说给你行方便,收点银子当路钱就好,你便觉得他没那么讨厌了,到再后来,他偶尔免你的路钱,还说什么‘这回的路钱,权当洒家给你们买酒了’,什么‘出来做营生都不容易,今儿你们打这道上过,洒家只当没瞧见’,你就会觉得他非但不坏,还是大好人一个!”

    加之耿常为人豪爽,与谁相交都分外投契,久而久之,他非但没被这些过道商贾恨上,反而还跟陵川一带的不少商贾结下交情。

    陵川匪患由来已久,今日灭了东山头,明日还有西山头,简直就像山上荒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以像竹固山耿常这样的,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朝廷真正下令剿除匪患是什么时候呢?

    是昭化十二年。

    昭化十二年初,朝廷决定修筑洗襟台。因昭化帝格外看重这座楼台,这在当时,几乎是当朝第一要务。洗襟台修在陵川,朝廷自然要剿当地的匪。

    不过剿匪虽是“剿”,并不是指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