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古代科举之路在线阅读 - 第205页

第205页

    秦遇没说应,也没说不应:“那豆腐铺子那边…”

    “一安说,他可以招人。”秦小山忙不迭道。现在秦一安手里攒了些钱,也不必像以前那么累了,可以把重活雇人来干,大不了少赚点。

    秦小山期待的望着秦遇,不止脸,连耳根子都红了。

    秦遇想了想:“也行。”

    秦小山高兴起来,谁知秦遇又道:“不过……”

    秦小山紧张了起来。

    秦遇笑笑:“小山,你也知道我在官场行走,你若是做的不好,我会换人的。”

    秦小山连连点头:“我明白我明白,遇哥,我都晓得,我肯定好好干,不给你丢人。”

    “那行吧。”秦遇就应下了此事。

    之后,就由秦小山负责接送秦遇当值散值,在秦遇身边跟前跟后伺候。

    秦遇这一忙就是一个半月,每天天黑时候才回来,总算把之前堆积的公务处理的差不多,能够正常休沐了。

    休沐难得有两天,秦遇回来后一直在忙,现在空出闲了,正好约之前的同僚,友人出门聚聚,联络一下感情。

    下午时候,他就回家了,买了些小玩意儿和零嘴,回家陪家人。

    次日,他提上礼物,先去拜访了霍家老太太,跟霍大将军打了声招呼,才去霍英的院子寻霍英。

    霍英见到秦遇第一眼很开心,随后就背过身去,霍大公子在旁边,脸上的表情都僵住了。

    臭弟弟又要作妖了。

    秦遇倒没觉得什么,走过去揉了揉霍英的脑袋,“三个来月不见,英哥儿好像长高了些。”

    “哼。”

    “我在路上经常想起你。”

    霍英耳朵动了动,内心有点动摇,但还是忍住了,不理人。

    他之前去秦家找过秦遇,但是秦遇都不在家。更委屈了嗷。

    霍大公子快看不下去了,差不多得了啊,还拿乔了。

    他真的没有见过哪位先生,这么惯着学生的。他要敢像霍英这样,他的夫子不得拿戒尺抽的他屁股开花。

    秦遇没觉得霍英拿乔,反而觉得霍英这孩子怪可爱的。他微微俯身,抱了抱霍英,然后道:“我这次回老家,遇上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英哥儿不想知道吗?”

    霍英睫毛颤了颤,内心纠结,秦先生从来不说假话哄他。那么秦先生说有趣的事,肯定就是真有趣了。

    这时秦遇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给你带的特产。”

    霍英从鼻子里又哼了一声,然后拿过,这篇才算过去了。

    霍大公子已经没眼看了,服了,他真的服了。

    不过,他也想听听秦先生说的有趣的事是什么,所以就待在霍英的院子没走。

    秦遇先简单说了一下回老家的流程,比如途中经过哪里哪里,算是铺垫,然后就说他们回到镇上,见昔日好友,自然而然就引到了小毛驴身上。

    霍大公子和霍英嘴巴微张,霍英眼睛亮亮的,拽着秦遇的袖子:“先生,我我可以不可以去你家看看馒头。”

    “馒头”两个字一出,霍大公子嘴角抽抽,这毛驴选什么不好,非要叫馒头。

    秦遇应道:“当然可以。”

    下午时候,霍英就跟着秦遇去了秦家,不像其他人那样,把毛驴拴在后院,馒头就养在前院,主要是把馒头带后院去,馒头就嗷嗷叫。

    而把馒头放前院,这家伙就安静的很,一点都不烦人。有时候还会拿脑袋蹭蹭院子里的张氏和言书,乖巧又粘人,笑起来的时候也十分治愈。

    言书和张氏有时候还会特意拿东西喂它。

    秦遇跟家里人商量过后,得到妻子和他娘的同意,就把馒头放前院了,打扫勤些,也就没有臭味。

    不过有客人来了,还是要把馒头牵走避一避。

    霍英对秦家都很熟了,一溜烟儿跑进去,秦遇反而落在后面。

    他一进院子,就大声喊:“馒头,馒头~~”“嗯昂——”正在吃萝卜的毛驴,抽空回应了一声,然后继续吃东西。

    霍英大感新奇,直奔西角落里的毛驴而去。

    而院子中央,张氏在缝制小孩子的衣服,言书在躺椅上歇息,现下还有些凉,躺椅上特意垫了小毯子,她躺下后,上半身也盖了小方被,阳光洒在身上,让她昏昏欲睡。

    这会儿看到秦遇回来了,她睁开眼睛。秦遇过去在小凳子上坐下,握着她的手,“今天中午有好好吃饭吗?”

    言书笑应:“娘做的麻婆豆腐很香。”

    这话题就把张氏带了进来,张氏停下针线活儿,看着言书白皙红润的面色,心里也有些得意,看她把人照顾的多好。

    “阿书不喜欢沾荤腥,我就弄了点rou沫混在麻婆豆腐里,她吃的可香了。”

    言书应道:“就是很麻烦,让娘好生忙活。”

    “那有什么,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说到做吃的,张氏话就多了,自从回京后,她就亲自去买菜了,虽然她官话说的不正宗,但多说几遍,别人还是能听懂。

    她还跟人讨教怎么照顾孕妇,一来二去,她现在官话也更流利些。

    空下来的时候,她就跟言书说说话,做针线活儿。秦遇小时候老生病,张氏随时都担心儿子小命没了,哪有闲心思做其他的。很多时候都是匆匆了事。

    后来儿子外出求学那些年,张氏一个人在家里,总会回忆过往,然后就有些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