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侯门嫡女在线阅读 - 第252页

第252页

    沈氏看了看她,这嘴脸变的可当真是快,日新月异的。如今亲近她,还不是因为二房有了权势,有福想要同享,有难却还要踩一脚。她的脸皮倒厚,当真忘了曾对他们做过什么么?

    韩氏见她默声,也不自在起来,她想着自己到底比她辈分大,就算有了靠山,她也是大嫂,难不成还要看她脸色不成。安然是嫁的好,可宋家的胳膊也伸不到滨州这穷地方,李瑾轩也娶的好,可那郡主到底有没有得王爷认可还不一定,否则当初怎会娶的那般简单。

    沈氏淡声:“不劳大嫂cao心了,弟妹自己回去就可。”

    韩氏僵了僵脸,轻笑一声:“弟妹真是越发看不起人了。”

    宋嬷嬷听的皱眉,想要辩驳,沈氏轻轻摇头。她方才的话旁边的族人可有听见的,自己不辩,就是韩氏的错。自己辩了,就是他们二房的错。在那些德高望重却有些迂腐的长辈看来,小辈就是不该和长辈顶嘴的。他们怕的,不过是开了这个先例,日后自己也同样被小辈斥责,所以维护好这个等级,也是他们长辈的职责,无论谁对谁错。

    韩氏满腹怨气回到家中,一进门就见八岁的李重归在院子里跑,儿媳阿阮在那绣花,一头扑进阿阮怀里,唤了一声“娘,我饿了”。韩氏一见,疾步上前拎了他的耳朵就往后扯,气道:“瞎撞什么,没瞧见你娘有了身孕,撞坏了怎么办?”

    阿阮把他护在怀中,陪笑道:“娘,他能有多大力气呀,哪里会撞的坏。”

    韩氏说道:“指不定就是故意的,怕你肚子里的孩子夺了他爹的疼爱。”

    阿阮笑笑,揉揉李重归被拎红的耳朵:“只是小孩子还跑罢了。重归不疼,娘待会给你做好吃的。。”

    韩氏拧眉,当着面就说道:“真不是尚和怎么想的,竟然捡了个孩子回来,又不是自己没那能耐生。日后他亲爹寻来,这孩子不就摆养了,真不懂计算。”

    阿阮笑道:“娘别生气,爷也是个好心肠的人,可以积功德,对我腹中的孩子也好。”

    韩氏听见这话,气才消了些。嬷嬷奉上茶,刚喝了一口,耳边就听见刺耳的叫声,差点没将手中的茶抖得溢了,将茶杯重放回嬷嬷手里,烫的嬷嬷神色痛苦却不敢吱声。她叹道:“你爹命短,得了怪病就这么去了。后来你二叔溺水,也去了。我本以为我的命已经够苦,谁想老了,你小姑子又疯了。如今我只有尚和一个可依赖的,你呀,多生些,给李家壮大门面吧。”

    阿阮好一番劝,才将她面上的愁云劝散了些。李瑾贺回来时,还拎了条鱼,还会张嘴动弹,可新鲜着。进来问了安,见李重归耸拉着脑袋站在一旁,轻拍他的脑袋:“爹回来了,怎么不叫?”

    李重归抬头看他,小眼泪汪汪的,李瑾贺将鱼交给下人,抱起他抛了抛:“谁欺负你了?”

    韩氏瞥了一眼:“我。”

    李瑾贺顿了顿,坐下椅子笑道:“重归哪里惹您生气了?”

    韩氏轻笑一声:“比起阿阮腹中的孩子,你倒对个野种更上心。”

    李瑾贺拧眉:“什么野……我不是早就说过,进了李家门,就是李家的骨rou。还有,娘别再当着重归的面说。”

    “小孩子哪里听得懂这些。”韩氏嘀咕一声,见儿子面色微沉,摆摆手,“好了好了,不说就不说。你有空紧张他,倒不如多陪陪阿阮。”

    李瑾贺逗了他一会,见他开心了,才说道:“不是去叔公那商议中秋的事了么?这次要交多少银子?”

    “每户额定五两,一个人交一百文,我们家一共交五两三百文就好。”

    李瑾贺皱眉:“我们家五口人。”

    韩氏说道:“这野……重归我没算在里头,还有安阳,她又不去吃饭,白交钱吗?”

    李瑾贺沉了脸,对阿阮说道:“你去取五两五百文来,让阿福送到叔公家去。”

    韩氏大声道:“你如今很富裕吗?两百文够买好几天菜了。”

    李瑾贺说道:“娘,重归是李家人,安阳也是。我平日里无暇看着她就算了,你常在家,也让她疯跑出去。你不把她当女儿,我把她当meimei。”

    “meimei……”韩氏冷笑,“她当初嫁了徐保和就整日踩在你头上数落你,连娘她也不放在眼里。我想到要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照顾个疯女儿,就烦的睡不下。以前我常笑你姑姑是老姑娘,没想到自己也养了个,可笑。”

    李瑾贺不想再听她唠叨这些胡话,抱着李重归,牵着阿阮进了屋,拿钱去了。

    宋嬷嬷陪着沈氏走回去,路上愤愤不平:“那大太太真是愈发过分了,自己做的事就不长脑,别人待她本分冷色就觉天下人待她不公。动不动就在族老面前说自己没了丈夫又没了个孩子,女儿还疯了,命苦命苦的,最后一个不完全是她自己作的。”

    沈氏轻责:“大哥和尚明的事就莫说了,大哥为人忠厚,尚明也是不该死的,可惜了。你说安阳我倒是不拦你,但若大嫂会做人,又怎会落得今日这种地步。本来尚和在商行也站稳了脚的,可惜大嫂太过猖狂,娇惯着安阳。可巧何meimei碰着了张侃这样狠手段的,好好收拾了一番,有秦家帮在,大房也别想在滨州发财了。”

    宋嬷嬷心里倒解气:“最好是别让他们得势,否则又得张狂。”

    沈氏笑笑,这样的亲戚,沾不得,简直连半分关系都不想牵扯上:“二爷这月的信还没来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