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黑心天子朱砂痣在线阅读 - 第64页

第64页

    孟知语仍旧拿应付徐植的说辞:“有一个哥哥,在下一处等我。”

    十娘点点头,稍稍放了心。

    “对啊,老板娘说得对,解语花姑娘,你接下来要去哪儿,要不我送你过去吧。”徐植不知何时下来的,他笑得灿烂。

    孟知语还是摇头:“不必了,多谢你的好意。”

    徐植有些失望地垂下头去,很快又想起什么,问孟知语:“解语花姑娘,你今日要去哪儿?我和你一起去吧。”

    今日去哪儿,孟知语还没有打算。她人生地不熟,去哪儿都是随意打算。

    孟知语摇头道:“徐公子有什么推荐去的地方吗?”

    徐植一拍手,笑声爽朗:“有!三渡镇我熟,我带你去啊。”

    孟知语觉得他好玩,虽然有些轻佻,倒也不显得讨厌,而且似乎也没有恶意。即便有,以她的能力,尚能自保。

    孟知语便点头:“那麻烦徐公子了。”

    徐植听见她点头,笑得嘴巴都要裂开。“好啊好啊,那吃完饭便走吧。十娘,还不快上菜来。”

    十娘没好气地瞪他一眼,转头喊后厨。

    可惜徐植的高兴没能持续多久,因为他躲避的人追上了门,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姑娘。

    姑娘上来就掀了桌子,满桌子好菜撒了一地。十娘脸色不大好,好在孟知语躲开飞快,她同十娘站在一块,瞧着二人打架。

    徐植很快落在下风,被那姑娘揪着衣领质问:“徐植,你到底是何意?!”

    徐植怂唧唧的回怼:“你说呢,你这个母夜叉!你看看你自己,像什么样子,我才不要娶你!”

    姑娘闻言揪着衣领的手力气更大,“这是伯父与我父亲定下的亲事,你即便有意见,也得回去同伯父说!”她不由分说便拽着徐植走了。

    一场闹剧结束,众人皆是摇头。

    十娘扶起自己的桌子,叹口气说:“这徐公子啊,真是太任性了。”

    孟知语只微笑,徐植任性定然是因为什么苦也不必吃,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福气。

    那姑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好在没忘了叫人赔偿十娘。

    十娘态度很淡然,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孟知语问十娘:“这种事很多吗?”

    十娘笑:“多啊,人活在这世上,什么事儿都有。我们这行啊,更是见多了各式各样的人,不过啊,像姑娘这么好看的,还是少。”

    孟知语叫她夸得不好意思,“十娘,我想问问你,从三渡镇往南边走,最近的城市是哪一座?”

    十娘低头想了想:“这啊,便是方才那位徐公子家所在的地方了,通州府嘛。姑娘和兄长约在那儿啊?”

    孟知语顺势点头:“是啊,我与兄长约在那儿见面。”

    十娘看她的眼神带了些促狭:“姑娘,所谓的兄长是你的情郎吧。”她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我就说嘛,哪有姑娘家独自出门的,何况你还带了那么多银钱,是不是和你情郎私奔出来的?”

    情郎也好,兄长也罢,左右都是她编造出来的。孟知语没有反驳,默认了。

    十娘又叹一声:“你们这些小年轻啊,才能为了情情爱爱这样大动干戈,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早就随着日子走了。挺好的,挺好的。就是啊,这眼睛得擦亮点,得看准了人,不然吃亏的就是你!”

    孟知语点头:“嗯,谢谢十娘。”

    她在三渡镇又住了些日子,而后往南边走,跟着一个车队。车队是十娘介绍的,叫她跟着一起去通州。车队领队是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糙男人,年纪比十娘略大一点。他待孟知语很是关照,“你是十娘介绍的嘛。”他这么说。

    他们在路上走了几日,在晚上的时候,一行人会坐下来聊聊天。马队都是些男人,领队怕孟知语不好意思,亲自陪她说话。

    “孟姑娘是哪里人?”

    孟知语抬头看着夜空中的星星,说:“京城。”

    领队点点头,笑起来:“京城好啊,是个好地方。”

    孟知语点头:“嗯。你们每次出门要去多久啊?”

    领队道:“不好说,有时候几天,有时几个月。”

    孟知语:“那应当很累吧,不过家中倘若有妻儿在等,应当也是幸福的。”

    领队摇头:“让姑娘见笑了,我还没成婚呢。”

    孟知语有些惊讶:“抱歉。”

    她想起十娘送她过来的时候说,王乐是个大好人,你跟着他去啊,放心。

    车队在三天后抵达通州,孟知语同领队告别,往左走。通州是个大城,比起三渡镇来繁华热闹不少。孟知语在街道上看得纠结,最后走进了一家瞧着不错的客栈。小二马上迎上来,“客观住店还是打尖啊?”

    孟知语道:“住店。”

    小二领着她上楼看好房间,又去忙别的事。她在房中坐了会儿,推开窗户瞧着热闹街市,想出去走走。原想把包袱放下,想了想还是把东西带上了。

    她在外头逛了会儿,又回到住的客栈。进到房间,她便察觉到房中的东西被动过。

    孟知语咬唇,不想把事情闹大,便带着东西下楼,与掌柜说要退房。掌柜瞧她一个独身女子,便漫天要价,问她要一两银子。

    她不知通州情况,也直觉这价格虚高。

    孟知语道:“这也太贵了,何况我不过住了几个时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