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星光下,热吻你在线阅读 - 第67页

第67页

    她放开那首与他一起听过的歌。

    能有你这样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让我对这个世界稍稍有一点期待。(注:歌词来自《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中岛美嘉演唱,秋田弘谱词作曲)

    因为一个人,爱上生命,爱上生活,或许这便是爱在人间的真实意义吧。

    许慕时带给她的,就是这密密麻麻繁杂生活中的那束光亮,让她对生活产生了新的希望。

    《刺爱》电影的拍摄工作在紧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剧中,晋楚秋深爱着的人是裴剑,却因为现实的因素,要博得梁王的喜爱和恩宠信任,才能从梁王那里获得对裴剑有利的情报,这种颇为复杂的人物对扮演者的演技要求很高。

    在演戏上面,简伽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她不容许自己对角色有一点的马虎。

    现场拍戏,她的台词最多,而她也说的最溜。

    连梁柏建、莫若兮等资深演员都连连称赞。

    “你的台词是怎么背的呀,”片场休息的时候,莫若兮凑到简伽身边,笑着问道,“我现在记忆力不行了,记台词特别慢。”

    “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简伽笑了笑,“就是多读多看多记。”

    毛毛为简伽和莫若兮端来两杯冰糖雪梨水,“伽伽,若兮姐,你们喝这个,我今天早上煲的。”

    莫若兮接过杯子,喝一口,笑道,“啊,好甜,又很清爽,谢谢你了,毛毛。”说完,她又笑着对简伽道,“伽伽,你哪里找的这么好的助理啊,好贴心呐,也给我介绍一个。”

    简伽笑看着毛毛,“这么好的孩子只此一家,再无分号。”

    毛毛今年刚刚二十,简伽一直当她是meimei般看待,毛毛也爱护简伽,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若兮姐,您刚才问伽伽是怎么背台词的,”毛毛笑道,“别说她,我都背下来了,她把台词录了音,只要有时间就放,吃饭听、睡觉听、开车听,有一次她在洗澡,我都能听到台词的声音。”

    “真拼命啊,小伽伽,”莫若兮道,“你长得这么漂亮还这么敬业,肯定能在电影圈大红大紫,到时候,许总的银色时光就会自己赚钱了,我现在是越来越佩服许总的投资眼光了,他不愧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说到这里,莫若兮碰了碰简伽的肩膀,“我听说他还为你给乐优交了八百万元的违约金,是不是真的?”

    简伽默了默,道,“除了和乐优的合同,还有一些通过乐优签订的品牌的合约和活动,乐优都不让我带走,这些加起来应该比八百万要多,具体金额都是刘玉代办的,他不让刘玉告诉我。”

    莫若兮点头道,“许总太有魄力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能这么对你,可见他是真心对你好的。”

    “好了,开工了。”场务在那边招呼大家。

    因为《刺爱》是古装戏,所以是全封闭式拍摄,隔上十天半个月的,会有一拨媒体见面会,制造一点话题和持续电影的热点,今天下午就有媒体记者来探班。

    一部戏,卖点和看点很重要。

    而这部电影,有很大部分的看点就在于女主晋楚秋与男主裴剑和男配梁王三人之间的感情戏。

    所以有些媒体记者,总会有意无意地捕捉一些演员之间的互动和细节来做做文章,尤其是简伽和张嘉佑,总是会同框出现在镜头里,比如张嘉佑为简伽整理一下头发啦,简伽含笑看着张嘉佑啦,张嘉佑握着简伽的手比划什么动作啦,等等。

    为了配合影片的宣传需要,对此,简伽和张嘉佑也都不说什么。

    但这些短视频或图片经过二次包装剪辑,再加以说明引导性地配上些甜蜜的文字后发布到网络上,就成了张嘉佑、简伽《刺爱》电影拍摄现场亲密互动,旁若无人。

    网友们在下面说甜甜甜,他们俩在一起很般配,有CP感,一时在网络上炒得很凶。

    在横店影视城,除了要拍摄电影的开始部分,还有很多女主到了梁王宫廷里的戏份也在这里取景,所以简伽前前后后在横店拍了一个多月的戏。

    在摄制组准备转场敦煌拍摄期间,主创人员一起参加了国内一档比较火的综艺节目。

    这档节目播出当天,竟有爆料说简伽在录制节目期间深夜敲张嘉佑的房门,爆料有配图,画面上确实是简伽在张嘉佑宾馆房间的门口,门开着,张嘉佑拉着里面的门把手,时间是5月28号夜里十一点半。

    一时之间,网络舆论大沸。

    很快地,一大波分析简伽和张嘉佑之间关系的图片和文字充斥在网络,令人应接不暇,比如她和他穿同款球鞋了,在节目现场暧昧互动了,等等。

    这一波爆料来得气势汹汹,似乎是坐实了简伽跟张嘉佑之间确实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

    见到这些所谓的“新闻”,简伽的情绪很糟糕。

    甚至还有张嘉佑的一些NC粉,跑到简伽的微博下来骂她。

    毛毛问简伽要不要关闭微博评论,简伽否了,关了微博评论好像显得心虚般。

    刘玉说要出动紧急公关,请水军来正面宣传,盖过此事。

    简伽用手揉着脑袋,“没有的事我们去遮掩,很有此地无银的感觉,吃了娱乐圈这么多瓜,网友们都可精了,要掩盖此事,反而让人觉得有猫腻。”

    所谓众口铄金,有时候,在舆论之下,真相会离事实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