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专家嫁到在线阅读 - 第228页

第228页

    原来如此,实在是可惜。这说法也算合情合理,当然不排除石聆是故意隐去对方来由,但她既然不想说,蔡徵也不好追问。

    姑娘是内行人,老朽也不说外行话。姑娘所提这就曲江现状,发行功德券一事,说来轻巧,这背后的意义却不凡。别说朝廷能不能开口向商贾借,单说着功德券日后的流通问题,一不小心,都会引起打乱。

    是。石聆点头,所以,石聆不敢草率,特意提出来就是希望借各位大人之力,让此法完善可行。

    蔡徵叹了口气:不瞒姑娘,老朽为官三十载,虽官拜四品,但这些年来,看惯了官场百态,雄心壮志早已磨灭,本只想平平安安辞官归隐,可是心中煎熬,自觉碌碌无为,有负圣恩。直到看到姑娘高论。

    石聆没有表态,只是安静地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老朽想了一夜,整整一夜都阻碍问自己,该不该做这件事。若成,今日众人自然名垂青史,若败,老朽三十年的拼搏也就付之东流。而这后果即便老朽想一肩担下,也是力不从心。石姑娘正是花样年华,其实以姑娘的本事,何愁没有扬眉吐气之日,又何必冒此风险呢?

    这是蔡徵的真心话,也是实在话。

    除了最初在翰林院任职,他为官三十年,在户部摸爬滚打二十几年,对于明珠朝的国库收支和各省经济状况了若指掌。如今他已经到了可以告老还乡的年龄,若不是石聆这几张纸,他大概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他没想到自己还会燃起这种年轻人的冲劲儿,他居然想做这一件大事,哪怕万念俱灰,他至少曾触及到一件有可能青史留名的大事。

    可是石聆不一样,她还那么年轻,她用不着冒这么大的风险。

    那她到底是想干什么呢?她的动机在哪里?蔡徵不得不怀疑。

    会这样想也是正常的。

    石聆并不意外。

    毕竟从旁人的角度,自己此举有些得不偿失。

    但是他们都忘了,自己也不是神仙,自己在这个时代,当陷入困境的时候,可以倚仗的东西少之又少。她可以依靠赵幼贤,可以依靠王焕,甚至是曾经的孙璞玉都很乐意帮她。

    可那些不是她想要的。

    她要随心所欲,她要在这个时代活得自在,就得有男人之外的倚仗。

    她可以因为爱一个人和他在一起,但不愿因无能为力而只能和他在一起。

    何况,她越是想接近自己穿越的真相,就越需要站在高处。因此,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不是她来这个时空的原因,她只有将事情做得够大,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蔡大人,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活一世,都想为自己搏一搏。

    万一她真得回不去了呢?万一她回去要付出代价呢?

    您如今大可置身事外,高枕无忧,可是您叫了我来,说了这些话,我就知道,我们都是一样的,这与年岁无关。您说是么?

    若真需要她付出什么代价,那么她至少得有些资本。不把主动权握在手里,谈什么都是空想;自保尚且不能,想什么都是空谈。

    蔡徵褶皱的眼睑动了动,再抬起时,眼珠似乎焕发出年轻人的神采。

    好,想不到老朽一只脚踏进棺材的年纪,还能遇到姑娘这样志同道合之人。我这就写章折子,禀明圣上。只是这草案还不行,要让皇上信服,还需加以完善。不知姑娘可愿共同探讨?

    这是个奇才啊,他想。

    怎么偏就托生了个女子呢,若是男子,只怕如今这朝廷又要是另一番局面了。

    承蒙大人不弃。石聆恭敬地道。

    京城的茶余饭后,如今又有了新的闲谈。

    听说财神娘子点石成金的奇技是真的,且终于惊动了朝廷。如今曲江水患,灾银失窃,正是朝廷缺钱的时候,皇上立刻就亲自召见了石氏长女。

    听说石琮秀当堂施展神技,景仁帝惊为天人,又为石娘子风采所折服,竟是当场就要将其纳入后宫。那石氏长女含羞带怯,迷醉于天子英姿,自然满口应下。

    所有人都等着看热闹,众人似乎认定,这石家必然要出一个娘娘了。

    类似这样的流言屡见不鲜,连腊九都懒得辟谣。

    事实上,他家姑娘的确五天没有着过家了,只可惜却不是被皇上纳入什么后宫,而是被困在了户部,过着苦逼的加班狗生活。

    不只是石聆,整个户部的官员五日来几乎不眠不休。为了这份折子,众人时而奋笔疾书,时而高声争论,争道紧张处,脸红脖子粗,各不相让,好似开了辩论会一般。天气炎热,屋内闷得人上火,众人干脆把桌子都拼在一处,摆在院子里。但凡有争执,立即开会讨论,火速解决,进行下一步。

    这样的日子石聆并不陌生,创业公司APP上线之前,她的技术团队通宵赶工,加班加点,她身为老板,以身作则,全程跟进。只是她从前大概怎样也想不到自己在古代会有这样的经历。

    五天下来,她身体瘦了一圈,双目却神采奕奕。五天来她超负荷地吸收了许多信息,包括从前完全没有概念的□□势,经济措施,影响,他们甚至为了国债的顺利发行,连礼部的人也调了过来,研究在律法中加入一些限制国债券的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