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女配造反称帝[基建]在线阅读 - 第66页

第66页

    “不过……”柳淮话音一转,“我还得照看钺钊,恐怕……”

    “自然,”薛沉表示理解,赞叹,“军师心细如发,薛某,佩服!”

    等薛沉彻底离开,吕钺钊才松了口气,“你在打什么主意?”

    柳淮一一给吕钺钊说清楚,“海南作为大后方,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别暴露,安心发展。薛沉的话,几分真几分假暂且不说,哪怕是与虎谋皮,我们暂且也不亏,反而对我们有利。”

    柳淮没说的是,薛沉说到有仇的时候,太真了,隐忍而有血仇的眼神,微颤的手。

    仇恨是最难伪装的,柳淮其实有些信了,但也不妨碍他借薛沉的手,来藏着海南。

    “至于刚刚,盛徇文是先帝留给新君的,现在这样,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我若是看不出,就太假了。”

    “当然,”柳淮一叹,“我若太积极,更假,这样刚好。”

    吕钺钊头大,“还好我只要打仗就行了。”

    柳淮想到自己才而立之年,已经有了白发,见吕钺钊还心大地甩手给他,有些心梗,“罢了,盛知府也是个狐狸,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你就安心养伤,我给你写个剧本,你背下来,反的时候念。”

    “行!”吕钺钊爽快答应,就怕答应晚了词还得自己想。

    第36章 新旧书院

    盛棠等人收到邕州传来的消息, 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这薛沉薛监司,还真是……一个好人?

    “主公可真是天眷, ”公孙珏笑侃道, “如此这番,西路挡在前头,就算付连等人真不想知府再回京,意图扣帽子, 也得掂量了,不然就是真的把海南送给西路势力。”

    “海南虽穷,但驻军还有有的。”侯杰也彻底放下了心, “薛沉是个奇人, 都说他溜须拍马才得先帝圣心, 可能在西路稳坐钓鱼台那么些年, 本就不能当成无能力之人。先帝还曾考虑过给他赐婚, 当时薛沉已经30多岁, 却身边空无一人,即使这样薛沉也没答应,也一直未曾听闻他家中有什么人。”

    “这样来看,莫非他孤身一人,和蛮夷有关?”

    “说说得准呢?不过暂且是个给我们吸引火力的好人, 就够了。”盛棠揉了揉一直握笔写字的手腕, “若是要反, 兵马粮草也得足够, 海南别的没有, 就是地广, 如今又有万宁稻, 加上军师的消息,薛沉很快就会来海南,还得跟爹说一声。”

    毕竟从军师的消息来看,薛沉还是倾向于万宁稻是知府盛徇文的功劳,毕竟对于海南之外的人而言,她一个‘小女娃’,能有什么本事?也正是这种潜意识的观点,让朝廷众人没把心思注意在她身上,也算是,方便了她苟着。

    章少霖在角落奋笔疾书,负责记录会议纪要,眼里一点也没有工作的苦恼,反而闪烁着激动的光,这是他看见盛榕负责这项工作后主动申请过来的,盛榕在旁边见章少霖满怀热忱的模样,暗自佩服,这态度,这觉悟,不知道的以为他才是造反的领头人呢!

    公孙瑞倒是对小师弟的主动揽活儿有些欣慰,以前小师弟虽说写话本也算认真,但其他工作上过于懒散了,如此这般,也算是上进了。

    一场会议结束,章少霖郑重收好这些纸张,这严谨的姿态看得众人直点头,而章少霖回到自己房间,确认无人,这才小心翼翼拿出他的小本本,“真好,这些素材真好,以后我写的演义,一定会流芳百世,不会有比我写的更考究的演义了!”不会!

    万宁可开垦的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雇佣人开垦一片广大的荒地,如今已经开垦出来有四亩之多了,这片地不会分配给百姓,因此是雇佣人开垦的,这片地甚至还会继续开垦,这是拿来种草料的。

    之前西南边境战乱,不少流民往外逃亡,海南最近两年的发展,西南,岭南地区都有明显的察觉,因此大部分流民直接逃往了海南。

    这些流民有些州县有能力收,有些山区的,暂时还没有能力,只能稍微施一些粥,让流民周围赶。

    万宁自然是来了不少流民,流民虽然可怜,盛棠一行人却也不会直接让他们白吃白喝,流民经过战乱,长时间的流亡,忍饥挨饿,若是只让他们白吃白喝,不是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去抢饭吃,就是觉得在万宁可以白吃白嫖,助长好逸恶劳之风。有劳才有得,按劳分配的观念一定不能少!

    因此目前还在继续开垦或者种植草种的工人,基本都是流民,本地的居民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干,至于衙役,目前生活水平也都很是不错,并不会死守着一点开垦荒地的薪酬补贴。

    万宁有马,但不多,盛棠也没打算在海南专门养个马场,毕竟到达大陆还要过一道海,运输出去着实不方便,但万宁种马草就完全没问题了,当初筒子扫描的区域,可是那个明显看出哪部分适合种牧草等草料。

    如今一些好的草料种子也买了回来,自然可以先行先种着,海南气候雨多热量足,也不怕长不好。

    盛榕对牧草区的种植十分关心,毕竟他的梦想就是带军杀敌,对于马草等必备品,自然是关切得很。

    “不过,万一薛监司来万宁,看到了,他难道不会多想?”

    “多想又如何,”盛唐漫不经心,“就算他看出了我们用心又如何?他还得忙着应付朝廷,不能得罪我们,不然就是腹背受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