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18节
虽然不想干扰儿子,可他们夫妻俩还是有私心的,将书本放在儿子不用爬就能拿到的位置,现下儿子果然拿了书,但这也是儿子自己选的,以后读书一定有所成就。 陈如松笑着道:“小景拿了书,以后肯定是个读书人,你放心,爹娘一定送你念书,你可要好好努力。” 杨母算是除了女儿女婿,最支持小景读书的人,闻言接话道:“可不是,小景看着就聪明,日后铁定出息。” 抓周以陈如松扬言要送儿子念书这个令人惊讶的消息结尾。 中饭吃的一些人心不在焉,陈大兴是其一,虽然儿子可能只是一时激动说的话,可儿子半分犹豫都没有,小景的书都还没拿稳,话就说出来了,看着像是等了好久就为说这话的样子。 只是今日是小景的周岁宴,陈大兴犹豫片刻,打算先揭过,晚些再问问儿子。 田氏也心不在焉,大孙子去了镇上私塾念书,从前只是听闻念书花钱的她才知道念书到底有多花钱,原本就不富的陈家更贫寒了。 不仅饭菜差了下去,连每月固定有一次的荤也变为两月一次,这不是大儿媳改的,是她自己改的,家里粮食还是她管着,卖粮食她自然也知道,都挑贵的粮食卖,剩下的都是便宜的,还是仅仅够家里一家人吃到明年秋,连余粮都不留,大儿子说不留了。 到底分了家,这个家是大儿子当家,她跟老头子可以对儿媳有意见,却不能太做儿子的主了。 第27章 兔子要生了 自己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听到小儿子说要送小景念书,田氏着急了,她是真不希望小儿子说的是真的, 老大分家可是分了十几亩田地的, 去年才刚刚送铁蛋念书,今年就是这个光景,何况是才有几亩田地的小儿子。 只是田氏也想着到底是孙子的周岁宴,先不说这个, 等过几日她再跟儿子好好说道说道, 送孩子念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陈家村是背靠陈氏这个大家族, 有便宜族塾上, 这才显得念书不难,可族塾只能教会孩子识字, 不让族人是个目不识丁的人。 再有的便要看有没有念书的天赋,要很出众才能让族里培养,一般的根本不会管,也就是说要自己出钱送去私塾,小儿子怎么能承受得了,田氏心里担忧。 杨父也心不在焉,想着孩他娘说的话:这年头娶个媳妇不是容易的事, 大儿子娶媳妇是花了不少钱的, 要是休掉这个儿媳, 那些聘礼钱是退不了的,可不休的话,教了这么久还是一心向着娘家,只会是个家贼。 这两年还不如多帮帮女儿, 大儿媳有什么意见先不管,等过两年二儿媳进门,再瞧瞧能不能成事。 孩他娘这些话说的是不错,不过孩他娘也只是想偏疼女儿罢了,到底该怎么做他还是得思量思量。 而杨母的心里是兴奋的,原先她还不知道怎么说服自家当家的,可前些时候,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 也是这个拎不清的大儿媳给她提的醒,家里这几年,才宽裕下来,添了一些从前舍不得买,如今咬咬牙会买的东西。 从前只有她跟当家的两个人干活,却要养活六七个孩子,自然不是一般的拮据,便是当家的会编竹篓那些,也难,靠着没日没夜的编,又租了不少田地耕种,除了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这几日过节,其余的日子都没有闲过,才勉强将几个孩子拉扯大。 除了每日吃个半饱,也只有山里的野果尝味,野果他们夫妻俩也无暇去摘,还得孩子们自去。 家里种的枣树和石榴树,以及地边种的桃树,结了果后都是拿去卖了然后买粮食,孩子们只有一两个尝味,一大家子是这么艰难的存活,哪里舍得或者说哪里有银钱去买什么好的东西。 比如饴糖,从前家里是舍不得买的,只有过年才会买一小块给几个孩子分着吃。 还有什么糕点,是想都不用想的,家里买不起。 等几个孩子长大了,能帮衬家里,大女儿出嫁时才有一份好的陪嫁,家里在大儿媳嫁过来时,也才有了她眼里的好东西。 被偷的好东西,哪个不是他们一家子苦尽甘来的象征,偏偏大儿媳要偷拿,怎么不让他们两个老人心痛,耿耿于怀,尤其是之后还不悔改,更是让两个老人心寒。 前些时日,她才想开,大儿媳这样差劲,不更显出自己女儿的好吗,当家的虽说总是说自己对几个儿子是一碗水端平的,可她这个枕边人是知道的,当家的最重视大儿子,毕竟是长子,以后要靠他养老的。 越重视大儿子,看到重视的长子的媳妇这个样子就越不满意,夫妻一体,媳妇不好,当丈夫的也有没管教好的责任,大儿子自然也会受影响,除了最看重大儿子,当家的对大女儿可不是不疼爱的,只是不如大儿子而已。 这时候,她贴补女儿,只要拿大儿媳说事,便是贴补的多一些,也能说服当家的。 女儿要送外孙念书的,最要紧的就是银子了,她这个当娘的自然要帮衬帮衬。 也是这样,对于之前大儿媳偷拿的东西,她才能渐渐看开,反正以后是绝不会让大儿媳还有偷东西的机会的,她已经叮嘱了几个孩子,注意家里的东西了,不让大儿媳有单独在家的机会。 有时候她都得自嘲一番,家里真是防贼一般防着这个大儿媳,并且便是连防贼都没有这样时时刻刻盯着的。 周岁宴过后,家里恢复平静,陈如松继续出门给族人修缮房子或者建新房,这是没有银钱的,以后自家有事,族人也来帮忙,但是管饭,这样一来家里粮食的消耗也能少些。 杨稔照旧带儿子,绣帕子,只是还要多多注意的是家里怀孕的兔子,那日发现兔子有孕,陈如松就赶紧给公兔子再做了一个笼子,把公兔子抱走,将两只兔子分开,怀孕的兔子肯定比较脆弱,要小心照料。 听说兔子一般一月就会生产,那日她说兔子不对劲时,其实前几日已经有些预兆了,也就是说十月十九日之前就有孕了。 如今已经十一月十一日了,应该过不了几日,就能生小兔子,杨稔心里很期待,听说兔子一窝多的能有十一二只,少的也有五六只,也不知家里这只兔子能生几只呢。 一边期待着兔子生产,杨稔也体会到了儿子的难带。 一岁的孩子真的不太好带,好动,睡觉的时候也少了,便是小景一直以来都是乖巧懂事的,杨稔也总是感觉心力交瘁,做针线活的时候极少,回到了当初没分家那时候,一日下来做不了多久。 也亏得这是自己儿子,不然杨稔都想撂挑子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村里有些当婆婆的非要将孙子抢到自己手里带是图什么。 反正她想好了的,以后儿子长大,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她是不会主动要带的,除非儿媳带不过来,她帮下忙,抢孙子带是绝对不会的。 心情不太舒畅,杨稔就会通过吃自己喜爱的食物来治愈自己,免得发泄在别人身上,不管是自家男人或儿子,她都是舍不得的。 前些日子自家男人给她摘的豆梨和鸡爪子都还有一些,杨稔抱着儿子,一个一个的吃着豆梨,给儿子拿了块米糕消磨。 小景拿着吃的也不消停,动来动去要下地,杨稔叹息道:“乖儿子,你可歇会吧,别动来动去了,等会娘再陪你。” 儿子已经可以站立片刻了,能自己站起来之后,他就不想人抱,要自己走,可又还不会,东倒西歪的,看得她心惊胆战的。 以前带满两三岁的弟弟meimei没这么累,原来满了一岁的孩子才是最磨人的,幸好她娘是将弟弟meimei带到两岁多才让她帮忙照看的。 带了几日儿子,就在杨稔不太撑得住时,这日早饭过后,大头的媳妇惠娘来约杨稔去挖冬笋。 山上有一片自己生长的毛竹林,每年立冬之后就会长出冬笋,这个时候,笋子正是鲜嫩的时候。 杨稔想到炖汤那鲜嫩的冬笋,想到清炒后甘甜可口的笋子,很动心了。 还能将儿子放在一边自己玩,自己也当放松一下心情,实在极好,于是杨稔背着儿子拿上背篓提着锄头就与惠娘一起奔向竹林。 到了竹林,杨稔把儿子放进背篓里,靠着竹子不会栽倒,又给了一个前些时候自家男人给儿子做的玩具,安顿好儿子,她开始寻找藏在地下的冬笋。 杨稔找冬笋的技巧不多,看那些凸起来的地面,多半就有冬笋在下面。 找到不大不小的新竹,看它们四周的地面有无凸起来的地方。 新竹的笋子才是鲜嫩爽口,那些长了许多年的竹子有笋子的不多,即使有也是比较老的,不会好吃。 来挖冬笋的人不少,很多是经验丰富的老人,杨稔看着他们锄头一下去,基本就能显露出一个笋子的尖尖,有时能一下挖出几个笋子,很是羡慕,老人一般挖了一个时辰不到,就能挖满一背篓,他们不仅是自己吃,还会挖去卖,所以都是挖了一背篓又挖一麻袋再走。 杨稔不如他们,有时会挖空,不过大多数还是能挖到笋子。 冬笋能放十几日,杨稔放心地挖,准备挖满一整背篓,然后慢慢吃,到时候要是吃不完还能腌着。 虽然杨稔也想挖笋子卖,可有心无力,这几日兔子要生产了,得时刻看着,今早她看着兔子还是没什么动静才出来的,尽快挖好笋子就得回去盯着了。 与冬笋相比,还是兔子较为重要。 惠娘挖笋的速度与杨稔接近,花了一个半时辰,挖了接近一背篓笋子,杨稔将乖巧等着的儿子从背篓抱出来,把冬笋放进去。 一个接一个地将背篓填满,然后就收获了满满一背篓的冬笋,杨稔心情愉悦,丰收的感觉真是美妙。 此时惠娘也挖满了,背着背篓抱着儿子,杨稔与惠娘一起下山。 回到家,杨稔放下背篓,悄悄地去瞧了瞧随时可能生产的母兔,还在懒洋洋地,趴在给它垫好的温暖舒适的生产地。 看着没有生产的迹象,杨稔松了口气,希望等自家男人回来之后它再生,她自己不是一个很稳妥的人,怕一个人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还是有个人一起商量着好些。 她对母兔这次生产是寄予厚望的,买回来的这两只兔子一共一百多文,要是能生上几只,两只就算只算一百文,四只便有两百文,六只三百文,是她辛辛苦苦做帕子荷包一个月的银钱了。 何况兔子养久一些,一只就能有三四斤,一只就能卖上一百文了,几只就是几百文呢。 最后也如杨稔的愿,在傍晚陈如松回来不久,兔子便有些异常,它似乎有些不安,还会抓地,一直注意着情况的杨稔觉得应该是要生产了,这几日都有些厌食。 不像之前吃得多,吃得狠,这些时日,杨稔了解了不少关于兔子生产要注意的事,最重要是兔子生产时,要安静。 于是在陈如松要说话时,杨稔赶紧拦住,将他拉到离兔子较远的地方小声解释:“兔子要生了。” 第28章 展望 原以为过一会就生了, 可一直到晚上,杨稔做好了晚饭,兔子也还没生产。 陈如松已经吃过饭, 就由他悄悄关注着兔子的动静, 杨稔带着儿子吃晚饭。 吃完晚饭,洗漱完,也还是一只兔子都没生出来。 杨稔悄悄地朝自家男人轻声道:“你先看着,我哄小景睡着再过来。” 陈如松摇头, 小声回复:“你也睡吧, 我来看着就好。”他明日不用去帮忙,晚些睡也没事。 丈夫心疼她, 杨稔便没坚持, 儿子现在有点闹人,上午挖了冬笋, 下午又带了一下午儿子,这时候她也有些累了。 哄完儿子,杨稔也直接睡了过去,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日。 早上醒来,反应了片刻,杨稔想起昨晚兔子在她睡前还未生产,不由开始好奇母兔到底生了多少小兔子。 只是昨晚丈夫肯定熬到很晚, 杨稔就没有吵醒在旁边睡得正香的丈夫, 轻手轻脚起床, 悄悄在放兔子那屋的窗口看了一眼。 母兔酣睡在一侧,它面前放着一些食物和一碗水,还烧了炭火,自家男人还是很细心的, 另一侧则趴着一二三……八,八只小兔子,杨稔捂嘴,怕自己发出惊呼。 太好了,养好这八只小兔子,以后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兔子了。 满足了好奇,杨稔烧水洗漱,这天气,冷水洗脸实在太冷了,她不想冷到手上生冻疮,不仅洗脸,连洗菜都是用的温水。 在烧水的同时,也开始煮粥,这大冷天的,早上喝一碗热粥是非常温暖的事。 洗完脸,陈如松也抱着儿子出来了。 “你今日不用去帮忙是吧?”杨稔记得之前自家男人跟她说过,做到昨日就完工了。 陈如松点头,“是,今日无事。” “那咱们去镇上采买些东西吧,天已经彻底冷下来了,我想给咱们一家三口都做一套冬衣,还有一些冬日用的物品不太够,还得补上一些。” “我想给小景做一床被子,他如今盖的过些时日怕是不够暖,还有咱们的棉衣要加厚一些。”说得杨稔有些心疼,一床被子可不便宜,棉花一斤三十二文呢。 只是儿子重要,他们两个大人也不能让自己冻着,花钱买棉花,人冷不着,棉花也还在,而要是冻到生病了,是既费钱又难受,病好了钱也没了,还是买棉花划算。 “好,我的不用了,穿着不冷,你那件加些棉花就行。”陈如松自然也是知道棉花的价格的,既然并不感觉到冷,也就不必加了。 “现在不冷,过些时日就冷了,都加一些,不然冷到生病就不好了。”杨稔不同意自己男人说的,他们两个人都要穿够了衣裳,不能冻着。 “行,听媳妇你的。”想着不会加很多棉花,陈如松也就不再推脱,谁不想穿的暖和一点。 冬季镇上的集市也还是热闹,将必要的东西都买好,夫妻俩就回来,杨稔先给儿子制作小被子,现在盖的那床就垫着,这样的话,儿子整个冬季也不会冷。 冬季天寒地冻,基本没有什么事做,杨稔就待在家做针线活,除了给儿子做小被子,给自己和丈夫棉衣里加棉花,还有缝补衣服、纳鞋底,为明年自己和丈夫还有孩子的穿着做准备。 冬笋还能晒干保存,虽然天冷,太阳微弱,但每日烧火后,可以用余温烘干。 趁着冬笋还有不少,陈如松去挖冬笋了,日后家里菜地没菜时也好有个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