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儿童救济所还在继续运行,只不过上课的地方换成了小学堂和中学堂,和一般的孩子一起上课,至于用人,当然是被洗脑的够彻底的孤儿优先。 苏识晓大面积的将识字的流民安排道空出来的管理岗位上,当然不是管事副管事这么高的职位,大概属于做做财务报表和负责工作量统计的一些杂事的岗位。 程邦和程琮还有卫思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许多流民盼着半年暂住期到期,拿着暂住证去办户籍,然后过政审进工厂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因为识字和能写会算被招进了工厂,而且还担任的是副管事下面的管理职务。 在工人看来,他们每天不用辛苦的干活,只用动动笔写几下就能拿到和他们差不多的工资,就连优秀先进员工,也只是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而已,像他们这样正经读过书的,打心底还是很羡慕。 加上白荔和谢阳的宣传,又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小学堂报名的那天,来报名的适龄儿童男女比例相差不算特别悬殊,大概每五个孩子里面会有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已经是苏识晓做了这么久的努力达到的最好效果了。 迟迟不开学校,就是不想在女性地位还没起来的时候让更多的男性学到知识,这样女子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若是一开始就开学校,来报名的只会全是男孩,一个女孩都没有。 安宁可以说是在这个时代,女性地位和思想觉悟都是最高的地方了。 反而夜校出其的男女比例十分平衡,工厂里的女工人几乎都报名,本来工厂因为纺织厂的关系,女工人占的比例就比较多,这些女子有了自己的工作,靠自己也饿不死,因此在家中的地位不算低,很有话语权。 比起依靠父母和女童,和依靠丈夫的妻子,她们更能自己做主,因为她们能产生价值,所以会被别人尊重。 苏识晓还“辛辛苦苦”的用火药炸开了刺桐到安宁的五个小城的城门。 甚至都不用出兵,那些迷信的古人便以为天雷降世,缴械投降了。 不过这几个小城实在是太小了,人口连一万人都没有,在鲫县和鲤县做太守的关初柔和郭姝火速升职为太守,另外还调了一些人过去。 她和叶朗几乎同时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 她撑撑懒腰,等到下次朝廷征税的时候,宁州一半在她手上这件事也瞒不住了。 直接拒绝,缴税?缴锤子税。 是时候为自己想一个好听的称号了,像德海王那种,太不行了。 第63章 ??宝船 朝廷的税收诏书暂时没下来, 苏识晓也不急,她根本不用主动的做什么,等楚帝发现他的地盘已经被人割走了这么一大块, 不知道会不会在朝廷上哭出来呢。 她今年已经13岁了,再过半年就14了,如今她身量纤长, 有着美貌的长相,身高也窜到了160, 她穿书以来没有一刻的停歇,一直投身于自己的造反事业, 使她不似十几岁天真的女童样,反而给人一种上位者的压迫感。 此刻她正骑着马前往刺桐城的路上, 有了伏氏和前太守的棺材本作为资金的支持, 刺桐城在一年的时间里发展的非常快,唐挽月将安宁的经济和政治体系如数照搬来了刺桐城。 虽然刚开始困难重重, 但是百姓们得到了好处, 日子比以前过的更好, 更能吃饱饭, 渐渐的也愿意配合了。 而想借伏氏借题发挥的人也不少,伸了许多次的爪子,终于才被情报部给清理干净。 苏识晓骑在马上, 慢悠悠的走着, 前面就是用水泥和石头修起来的高高大大的城门,泛着灰色,地面是用水泥铺好的一条条笔直的路, 街道两边有着一些商贩, 虽不如安宁繁华, 却也十分热闹了。 情报部的席雨骑马跟在苏识晓身后,看着高大的城墙,忍不住说道“上次来的时候还不是这番模样呢,唐太守果然治城有方。” 刚开始铺路的水泥还是从安宁的水泥厂运过来的,现在这边也开设了一个水泥厂,管事和技术人才都是从安宁过来的,已经能自给自足了。 一旁的杜傅忍不住接话到。 “刺桐发展的如此之快,可见伏氏和之前的狗官搜刮的多少民脂民膏。” “是啊,之前主公怜悯了几个伏氏的庶女,居然给那些个想伸爪子的人透露当日主公和苏部长的衣着样貌,谈话内容,妄想继续做伏氏的小姐,真是有命也不会活。” “我虽不愿做个滥杀无辜的暴君,但也要对象足够听话才行,死路也是她们自己选的,不过不是还有一个明白的吗,那日第一个下跪的那个,对于伏氏和我,都闭口不谈。” 那是伏氏唯一的骨血了。 她是真心想放过那几个庶女的,只要她们乖乖听话,隐姓埋名,也能平顺的度过下半生。 可惜,是自己还抱着现代人天真的幻想,自己屠了她们满门,怎能不恨。 她手上沾的鲜血,是洗不掉的,但是她并不后悔。 守城的兵士早早的就排了两边,准备迎接苏识晓的到来,街上的百姓也被这阵仗好奇到了,刺桐已经将红底黄字的苏字旗帜挂了许久了。 但许多百姓却并未见过他们的苏姓主人,也不知这苏氏是哪家的家族,如今许多人都偏偏的躲在家里和路边偷看。 苏识晓看着这阵仗忍住想要吐槽的冲动,她只是来看看造船厂的工人们是否将她想要的船造出来了而已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