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书女配只想登基[基建]在线阅读 - 第181页

第181页

    考的这样好,学科就是随便选了。

    第99章 ??入学

    在二十四节气中, 6月有芒种和夏至。芒种意味着进入割麦和插秧,因此6月是一年中最农忙的季节。

    为了赶在小麦在熟透之前就进行收割,家家户户都往往在天还没亮就开始割麦子。

    苏识晓今日又溜了出来, 看着水泥路两旁的金灿灿的麦田,不少农人拿着朝廷发放的铁农具,低头弯腰的收割着麦子, 即使偶尔只能看到几个人的表情,那也是欢欢喜喜的。

    闻宁乐也在一旁看两侧的麦田。

    “今年收成极好, 陛下又免赋税,想必百姓们定是能吃得饱的。”

    苏识晓却摇了摇头。

    “朕虽然免了他们的赋税, 但是他们的地主却不会免了让他们上交的粮食。”

    闻宁乐闻言也思考道。

    前两年战乱,旱灾频发, 不少良民纷纷成为佃户, 虽然这两年不用上交朝廷的赋税,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产业, 在富家佃种田土。遇到青黄不接, 水旱灾害, 多在田主家借债粮食, 田主多取利息。秋后佃户把收得的粮米尽数偿还本刊,还是不够。

    “还是陛下思虑天下百姓。”

    苏识晓抬眼看了看那些欣喜收种的农户。

    “既然夺了西楚的天下,自然要为天下苍生而负起责任, 否则我与前朝楚帝有何区别呢, 不过是压在百姓上了大山换了一座罢了。”

    闻宁乐猜测苏识晓应该是有什么解决办法,尝试性的问道。

    “那陛下可是有什么政令要颁布?”

    苏识晓闭着眼睛,然后说道:“ 登基了有段时日, 这些小世家和庶族可算是乖乖听话了, 至于政令, 确有一条均田令要颁布。”

    均田令。

    光听名字闻宁乐并听不出是什么样的政令。

    “陛下,何为均田令。”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和女子,每人分田20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又受桑田5亩,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男女皆有世袭权,但限制买卖。杂户如工商业者、官户分田减百姓之半。”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都会写在政令上,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离职时移交后任官等等。

    闻宁乐虽只听了个大概,但是眼前一亮。

    “这样无地的农户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种植时积极性会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也会不断增加。”

    但是这毫无意外的会损害大地主和小地主的利益,推行之时,定会备受阻碍。

    “初登基之时,根基未稳,朕体系以内的人还未掌握实权,就算有无数条对百姓好的政策又如何?底下的人会不会老实的传达,推行,这比政策重要的多。”

    随后,果然如苏识晓想的一样,这向损害地主利益的均田令,在两大世家都被灭掉的情况下,手头有田地的小官庶族们也依然有些抗拒。

    如今罗秦二族的消亡,意味着华朝并没有只手遮天的权利世家,无数的小世家却纷纷想成为利益集团,于是他们能做的就是将家中孩童,无论男女,皆送去读书,随后互相结亲,稳固地位。

    均田令会让他们流失多少佃户,多少他们占领的无主荒田。

    苏识晓都懒得听底下那些人苍白的辩解,试图证明均田令有多么的不好。

    她抬了抬困乏的眼皮,看了某个此刻在持反对观点的官员。

    那个官员瞬间吓的不敢动。

    一旁礼部的尹滨如今学聪明了,开口说道。

    “如今正是农忙的季节,不若再等上一个月,等农忙结束,百姓也好播种,以免耽误了夏收。”

    下朝回紫宸殿的路上,苏识晓开口道。

    “告诉你们部长,今天在朝堂上反对的最欢的那个,让他永远消失在我的眼皮底下。”

    “是。”

    如今盛乐大学都开学了,聪明的人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夹紧尾巴做人才是,否则那些学生随时都能替代他们,如此蠢材,死了倒是干净。

    苏识晓强忍住困意,将纪听枫召来询问最近各地开设的工厂之事。

    “各地工厂目前运行,经营状况稳定,男工女工招聘方面还存在差距,一些女子依然依附男主生活,不愿走出家门。”

    苏识晓点点头,这方面在她的意料之中,不可能一下子就指望她们能够想明白,即使在现代,落后思想的女性也不在少数。

    “另外。”

    纪听枫顿了顿。

    “我们让人装作商贩卖过去的报纸在北京和东夏一报难求,在南燕却是被禁了,原因是南燕的某位公主看了重生之我要做女相,识图夺权,想要参与皇储之争,结果刚开始就失败了,所以华朝日报在南燕已经禁书了,若是查到哪家人私自藏有,是杀头的大罪。”

    苏识晓手敲了敲桌子。

    “无妨,南燕愿意故步自封是他的事,东夏和北凉那边有人看就行了,离五年和谈条约还有四年半,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文化输出和舆论上无形的模糊掉北凉四国之首的位置。”

    纪听枫安静的低头听着。

    她突然开口说道。

    “我们或许可以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暗讽北凉的百姓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文章?”

    “北凉和曾经西楚一样,识字的都是上层,这一招,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