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叛逆皇帝在线阅读 - 第171章陇西李氏

第171章陇西李氏

    何皇后也是无语,自己开始还担心产下皇女,李晔会嫌弃,谁承想,李晔就是一个女儿奴,整和自己说着迎娶崔文媛呢,转身就一副贱兮兮的抱女儿去了。

    他们却不知道,孔纬以内阁的名义,颁布诏书,说李晔要迎娶清河崔氏长孙女崔文媛!

    这纸诏书一出,引发的震荡丝毫不逊于李晔此战。

    许多藩镇,更是被这则消息震惊的无以复加。

    不管朝廷如何式微,那也是大唐名义上的统治者。不管五姓七望现在如何落魄,那也是曾经在中华大地呼风唤雨的存在。

    两个没落的巨头联姻,如果清河崔氏接下圣旨,那势必会在大唐掀起一番大震荡。

    如果清河崔氏拒绝,那么,朝廷刚刚通过凤翔一战取得的威信,势必会打手影响。

    不管怎么说,此时朝廷发出的这道旨意,给本就风云诡异的时局,又增添了许多不定的因素。

    可以说,整个天下都在看着清河,等待着清河做出的答复。

    清河也没有让大家久等,在圣旨颁发的第二天,族长崔尚亲自出面接旨。

    这就是说清河崔氏,接受了这个看似傲慢的请求!

    要知道,在大唐初年,当时一代雄主李世民,曾向五姓七望为自己的儿子求娶,但被他们无情地拒绝了!

    而李世民,也仅仅是发泄一通,然后开始了对世家门阀的打压,重新颁布氏族制,将皇族列为第一等,将长孙氏立威第二等,将五姓七望列在末位第三的位置。

    但那些大家族似乎根本不在乎,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

    就算英武如李世民,终其一生,也没能解决世家门阀的问题。

    大唐在经历了雄主李世民,外王内圣的李治,和武后三代的不断努力,才堪堪将世家门阀压制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并未消失于大唐,他们只是变得比以前更加隐蔽。

    这也是朱全忠在篡位之后,将五姓七望的人,集体投入黄河的原因,才算是彻底终结了世家门阀。

    他们对时局的cao控,变得更加隐蔽,也更加有效。作为一个靠篡位登上皇位的人,他对所有他认为可能危及他统治的势力,采取了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所以,清河崔氏接受朝廷的旨意,不仅仅是在藩镇,就算是同为七望的其他门阀,也有些茫然。

    五姓七望,算得上是同气连枝。

    彼此之间通过姻亲,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庞大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这次清河崔氏,看似自降身份的做法,其中定有什么隐情。

    所以,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恭贺。

    当然,最重要的是派去清河的使者,大部分都是家族中的族长亲自出马,就是要当面和崔尚商讨一下。

    他们都对崔尚如此做法很是不解。

    七望中,除了陇西李氏,因为和皇族有着特殊的关系之外,其他的谁家没有几个代言人,崔尚如此做派,难道说清河崔氏,已经选定李晔,放弃其他代言人了?

    要知道,七望之中,就属清河崔氏扶持的藩镇最多,公认的天下第一强藩朱全忠,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代言人,只不过此人过于狡诈,很难控制罢了。

    一时间,大唐境内,骏马车架奔驰如织。

    “陛下,陇西李氏派人向陛下道贺。”李保本来就已经对登上皇位已经放弃了,但孔纬之前的cao作,似乎又给了他燃起了一丝丝希望之光。

    他知道李晔和清河崔氏之间肯定有关联,但像他这样,趁着战胜强敌的余威,直接向清河下旨迎娶,只要不是小门小户,都很难接受。

    更何况还是给李晔提供过帮助,今后更是会成为盟友的世家大族呢。

    结果,没等李保高兴太久,清河崔氏家主崔尚亲自接旨的消息传来,李保的惊讶,一点不比天下其他关注此事的人小,甚至还要更大些。

    清河崔氏似乎根本没有犹豫,直接就接受了这有些屈辱的旨意。

    那可是嫡长孙女啊!说嫁就嫁了!

    可是不管其他人怎么看,此事似乎已成定局。

    据说清河崔氏,自打接旨之后,就开始大张旗鼓地给崔文媛准备起嫁妆来了。

    陇西李氏,作为与皇室最亲近的七望,第一时间派人赶到长安祝贺。

    “这些人,就跟闻见味的苍蝇,你派人应付一下就行了。”李晔对此不是很热情。

    他现在有很多事要处理,这种虚以为蛇的外交周旋,他根本提不起兴趣。

    李保领命出来,直奔自己的值房。现在陇西李氏的代表,还在那等着呢。

    不管今后是否有机会登基为帝,和他们接下善缘总是无害的。

    此次,陇西派来的是现任族长李政的长子李拓,此人三十几岁的年纪,一直被李政当成下任家主培养,接人待物自是有着一种贵族气度。

    虽说大家族中的继任者都是好几个,李拓却算得上是陇西李氏最有可能的一个,不是因为他父亲是现任家主,而是因为李拓为人深沉,做事沉稳。

    虽然只有三十几岁,但已经隐隐有长者之风了。

    “吉王殿下。”见李保回来,李拓起身相迎。

    “公子久等了,陛下此时还在议事,一时间恐怕难以抽出空暇。不如公子先去驿馆休息,等陛下一有时间,本王就奏请陛下,你看如何?”

    “那就有劳王爷了。”李拓行礼道。

    “对了,这次小人带了些陇西特产,如王爷不嫌弃,那我就给王爷送去。”李拓似乎突然想到一般。

    “心意小王领了,只是无功不受禄,就不用劳烦公子了。”

    “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家父一直说,曾与王爷有过一面之缘,多年未见,临行前已在叮嘱,定不会污了王爷清廉之名。”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

    李保确实曾经与李政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李保随着僖宗进川避难之际,在返回途中,李政作为陇西李氏家主,曾派人护送僖宗,李保被僖宗派去答谢。

    其实,不管是否真正见过,不过是为了能与对方接触的一次机会,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