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在线阅读 - 第141页

第141页

    七月十五,本该有一场祭祀,但因着一场大雨,也给停了。

    早朝时官员们的讨论,也慢慢转向了雨水会不会影响到庄稼丰收之事上。

    胤礽听着朝臣的讨论,开始在心里默默回忆起前世之事。

    系统察觉他似乎很是烦闷,便问他:“殿下怎么了?”

    胤礽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叹息道:“希望不是孤想的那样。”

    希望不是他想到的那样,这场暴雨最后引发南方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

    第77章

    胤礽的担忧不无道理,即使没有跟着系统学习地理之前,他也知道南方地形复杂,水流甚多,暴雨很容易就会引发洪涝灾害。

    他前世过手处理最多的赈灾,就是南方的洪灾。

    正因为知道这种灾害牵连有多广,才会在看到京城多连绵半月的暴雨后忧心。可同时胤礽也知道,这雨是不是会带来灾害,朝廷要不要防患于未然,全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

    知道问题却不能及时出手解决,这种矛盾折磨了胤礽好几天。

    奇异的是,在他揪心了几日之后,这场让整个京城都烦躁的暴雨,忽然就停了。

    朝廷自上到下当然都送了一口气,还有人暗自庆幸,好歹这雨是大选之后才开始下的,若是在大选之前,恐怕自家女儿的前程今年又得被搁置。

    总之,天晴了雨停了,大家纷纷送了一口气,该给自家姑娘备嫁的备嫁,该娶媳妇的商量什么时候娶媳妇,该干什么干什么就是了。大部分人是这么想的。

    这大部分人,自然不包括胤礽。系统测量过,前几日雨最大的时候,这位殿下的心率最高曾涨到过130。

    即使雨停了,胤礽也不相信,这雨没有给京城带来影响,就等同于不会给南方带来影响。但无奈,即使他早在几年前就布置出了报纸这东西,可碍于交通不够便利,这年头信息不够快速,发达流通,所以朝廷至今也没有接到南方报灾的折子。

    其实不只是胤礽,康熙在看到持续了半个月的雨水之后,也不免开始忧心。

    江南不能出事,若是有事,今年整个国库的收成都要荒废。

    不过他到底稳坐皇位多年,养气功夫比胤礽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心里再忧心,但面色上却从未显露出半点来。

    康熙思量着,雨都下了,防患于未然是做不到了,可是对赈灾的筹措未筹谋一点,还是来的及的。

    所以在京城的大雨停了之后,他总把自己闷在书房里写赈灾方案。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保证各省一旦有上报受灾的情况,朝廷可以立即拿出一份恰当可行的补给办法。

    这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受灾之地百姓的安置,灾后重建,朝廷的其他补贴等等。

    不得不说,他们父子两个还真是心有灵犀,完全想到一块去了。康熙在写赈灾的条理安排,胤礽在每日下朝之后,除了赈灾的对策,也在考虑如何防灾。

    胤礽占了重来一次的便宜,写起赈灾统筹的折子,倒比康熙还快些。他考虑过历年受灾最多的两条河流附近的府衙,又衡量过户部报上来的当地人口及耕地,不过三日便有了一份详细的文书。

    但防灾的预备方案,他写出来就比赈灾要慢的多了。虽然同是涉及到调度,且这些事儿他前世经验丰富,但预防灾情总是考验的是综合素质,大小事儿都要考虑,他写出来自然也是繁琐冗杂。

    接连几日,他写的手腕酸痛,才勉强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父子两个都在预备着各自的方案时,最先把受灾之事捅到明面上的,并不是南方各州知府,反而是完全没有涉及过官场的扬州富商杨衍裘。

    杨衍裘会报灾,完全是歪打正着。

    以他的身份,是完全没资格写上折子报灾情的,所以递到康熙手里的,也不是什么官府的折子,而是一封密信。

    杨衍裘的的本意,是想说明因为运河水涨导致运输受阻,北方的订货单子停滞,所以最近对朝廷的分利可能要晚些时候。

    从他被朝廷选中成为合作皇商开始,虽然名义上是与朝廷合作,但机敏如杨衍裘,每年还是不会忘了从自己的私账上拨出大半来孝敬给康熙。

    所以才有了这私下通密信之事。

    康熙看到密信之后,心底已经有了不好的猜测。杨衍裘的货船走运河都如此艰难了,其他各府的灾情可见一般。他自接到密信后,就速速派人到南方去细查。

    去查探详情的自然也是走的海运,搭载了杨衍裘回去的顺风船。康熙等了几日,探查之人果然传回了极为不好的消息。

    南方大雨早于北方,大量降雨导致安徽,江苏,四川三省受灾,许多河道受雨势影响,大涝。涨起的河水已经淹没了许多临水的府县。只是,因为交通受阻,官道也有些被淹没损坏的,所以官员们汇报不能及时传回京中。

    杨衍裘的折子为什么能先一步送到京城?因他为了递上这个消息,阔气的派出了个船队。当然,送消息的同时还不忘了运货就是了。

    在接到下头的详细消息的第二日,早朝,康熙把南方三省受灾之事摆在了明面上。

    朝臣们反应也很一致,唏嘘了一会儿之后,大家再顾不上再庆祝战争胜利,和自家新结来的亲事,开始认真筹措赈灾。户部侍郎反应最快,当即就报出国库现有的存粮,以及盈余的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