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在线阅读 - 第66页

第66页

    周嬷嬷面容扭曲,后槽牙咬得切切作响,说完便掀开帘子进了屋。

    院子里的人隔得远,也没听清周嬷嬷说了甚,见容珣一脸失魂落魄,只当是夫人不好了。

    容老夫人身边得用的一个嬷嬷立马上前,火急火燎道:侯爷,夫人可是不好了?老奴不得不提醒侯爷一声,大姑娘是嫁出去的人了,夫人的那些个嫁妆可要盯紧些,免得

    啪

    不待那嬷嬷说完,容珣一个耳光便挥了过去。

    那嬷嬷抚着脸,一脸的不敢置信。

    侯爷孝顺,对老夫人身边的几位嬷嬷一贯来是和颜悦色的,什么时候见他这样红脸过?

    容珣闭了闭眼,冷冷道:全都给我回去荷安堂!

    院子里的事周嬷嬷没同容舒说,只轻描淡写道:老奴将侯爷劝回秋韵堂了。

    容舒垂眼点了点头。

    她一点儿也不在意父亲在哪儿过夜,总归阿娘醒来后也不会想见他。

    他最好一辈子都不要踏入清蘅院一步。

    盈雀,你跑一趟外院同常吉说一声,我要留在侯府照顾阿娘,让他先回梧桐巷吧。

    盈雀忙应好,她一走,容舒便将头轻轻挨着沈氏。

    许久之后,方站起身,神色淡淡地对周嬷嬷道:嬷嬷,阿娘病着的这段时日,清蘅院由我来管。从今日开始,秋韵堂与荷安堂的一应用度,我们清蘅院不再管。若那边派人来,就让她们来同我说。

    第二十七章

    先前孙道平给沈氏施针的时候, 周嬷嬷便将沈氏这病的因由一五一十地同容舒说了。

    两个月多前,父亲吃醉酒,在清蘅院宿了一夜。

    容舒回门那日, 沈氏的小日子晚了几日, 那时沈氏便疑心自己有孕了, 想让周嬷嬷去抓药打掉孩子的。

    却被周嬷嬷劝住了,说她本就吃了避子药,兴许是cao办容舒出嫁的事累着了, 这才推迟了月信。

    周嬷嬷说这话自是有自己的私心,她一直盼着沈氏能生个男丁,这样她在侯府便能挺直腰杆了。

    在周嬷嬷看来,秋韵堂那位能得老夫人和侯爷的欢心, 大抵就是因着她生了三房唯一的男丁。

    可沈氏打定了主意不给容珣生第二个孩子, 见月信迟迟不来,在出府把出喜脉后,便让大夫开了堕子药。

    偏偏那日容舒回来侯府,那药她只能倒掉。等到容舒十日后回去顾家, 方才重新让人煎了药。

    那药吃下去后, 沈氏疼了好几日,以为孩子掉了。

    那孩子想要来这世间走一趟, 那样一碗虎狼之药下肚,它还不愿意走。周嬷嬷揩了揩眼角的泪,可夫人是狠了心不要那孩子, 又让老奴去开了一剂更猛烈的药。那药一下去, 夫人便疼了一日一夜, 今儿一早那血便再也止不住。

    沈氏喝第二碗药时, 忍不住落了泪, 摸着自己的小腹说对不住。

    知道血止不住时,还同周嬷嬷道:便只当这孩子舍不得我这娘,要我下去陪它罢。还好昭昭已经出嫁,我也没甚遗憾了。

    周嬷嬷再回想起当初,肠子都要悔青了。

    当初她就不该劝,若早早便打了那孩子,夫人大抵就不会有这一遭。

    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若夫人挺不过,那她也不活了。

    只是死之前,她定要到荷安堂与秋韵堂闹一顿,总归大姑娘出嫁了,她也不必顾及甚脸面。

    容舒听完前因后果,心里对父亲的厌恶俨然到了极点。

    她离开侯府的时候才四岁,祖母摔断了腿,非说是她的缘故,阿娘亲自去秋韵堂找父亲,最后二人大吵了一架。

    父亲是个孝子,可从来不是个好丈夫,也不是个好父亲。

    从扬州回来后,她便发现了,阿娘在侯府的日子过得格外难。这府里人人都道,父亲心中只有裴姨娘,当初娶阿娘不过是遵祖父之命。

    可既然不喜欢,那为什么还要碰阿娘呢?

    他若是个好丈夫,阿娘又何须连灌药两碗虎狼之药也要堕掉那孩子。他醉酒时若是能管住自己,阿娘今日便不会有这次的横祸。

    顾长晋不喜她,至少不曾抬个姨娘来打她的脸,也不曾一面儿嫌弃她又一面儿要她身子。

    容舒心想,若阿娘真的出事了,她定要让这侯府里的人一日都不得安宁。

    从前阿娘为了她,处处退让。

    她为了阿娘,也处处隐忍。

    到头来,就是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正想着,一阵叩叩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容舒推门出去,便见廊下一位披着秋香色斗篷的妇人微微喘着气,急声道:昭昭,你娘如何了?大伯母今日去了趟庙里做法事,回来便听底下人说这头出事了,忙过来问问。

    这妇人是容舒的大伯母朱氏。

    自从大伯父亡故后,大伯母便孀居在家,只守着大堂兄过日子。平日里深居简出,鲜少出门,便是出门,也只是去寺庙做法事。

    大伯母与阿娘往来虽不多,但容舒与大伯母、大堂兄的关系实则是很好的。

    她三岁那年曾在府里迷了路,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大伯母住的沉茵院。

    彼时因着老夫人的缘故,这府里的人都将她视作不祥人,她年岁虽小,但心里也能觉察出旁人对自己的喜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