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普通高中生的无聊日常在线阅读 - 第185页

第185页

    真的。他点了点头。

    446.

    等晚自习结束回到寝室,贺昀戚才向池年他们道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原来他刚才出去耽误了那么长时间是因为一直找借口留在办公室听老班和年级主任的谈话内容。

    经贺昀戚之口,池年他们才知道原来高三并不被允许参加艺术节,唯一的名额是老班拉下脸和年级主任软磨硬泡,立下军令状替他们努力争取过来的。如果他们因为参加艺术节耽误了学习成绩,老班明年就自愿不再担任他们班的班主任。

    听到老班为了能给他们创造参加艺术节的机会竟然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池年和傅金元哭得发出了水牛的叫声,一边哭一边发誓一定不会辜负老班的期望。

    老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老婆们可以收藏一下我的新文吗?我准备下周周末开始更文了

    第157章

    447.

    经过大家多轮的投票,七班最终决定用《我最闪亮》作为他们高中生涯最后一次艺术节的表演曲目。

    想到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是老班赌上前途替他们争取来的,七班的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热情。

    具体表现为,不管是大课间还是小课间,不管是教室还是寝室,只要得了空,他们就抓紧时间练习,扯着嗓子吼,要多大声就有多大声。

    据宋橘明反应,他在一楼上化学实验课都能清楚听到从五楼传下来的池年的公鸭嗓和他早就跑到外婆家的调调。

    公鸭嗓,池年认了,但宋橘明说他唱歌跑调,池年死活不承认。他可是他们班的领唱,如果他唱歌跑调,那他们班的调该跑成什么样了?

    池年梗着脖子回怼,说宋橘明不懂五线谱。

    见池年不愿承认,宋橘明只好耸了耸肩,丢下一句你就嘴硬吧,然后就去了医务室给他买西瓜霜含片。

    经过几天的练习,池年他们终于把班歌唱熟了。虽然大家都在心里期待登台表演的那一天,但他们还是能分得清高考和艺术节孰轻孰重。所以就算有心想花更多时间练好,他们一天最多练习半个小时,其余时间还是一心扑在复习上。

    时间不等人。第一轮复习刚结束,各科老师马不停蹄开始了二轮复习的规划。随着课桌上堆放的试题册和走道用来装书的纸箱子越来越多,大家心里都清楚,高考已经迫在眉睫,容不得他们再懈怠了。

    作为高三唯一参加艺术节的班级,七班其实饱受争议,虽然他们在一模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全班平均分还是年级倒数。因此,他们总能听到一些对他们班参加艺术节的议论,说他们不自量力,没事找事,都算轻的,更有甚者说他们班的人本来心就不在学习上,整天游手好闲,说不定有人连大学都考不起。

    如果不是关键时期不想给老班惹麻烦,以池年为首的几个小炮仗肯定要去找说这话的人聊聊理想和未来。但想到因为他们,老班班主任的工作都快保不住了,大家的腿就跟灌了铅一样,谁也没有离开位置半步。

    他们有什么资格去找那些嘲笑他们的人理论呢?那些人又没错说,他们班的平均分的确是倒数啊。

    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大家的脸色变得格外沉重,开始思考花时间去准备艺术节是否值得,用这些时间多做几道选择题不香吗?

    但话又说回来了,他们每天用在练习上的时间又能做几道选择题呢?

    众人陷入了沉默。

    这时,贺昀戚突然站了起来,说他有个主意。

    咱班上学期不是弄了一个学习小组吗?我建议咱们保留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但具体哪些人一个小组,咱们再重新安排一下。我目前的想法是,新的小组至少有六个人,并且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一样,这样大家也能查漏补缺。成绩稍微靠后的同学建议和靠前的同学捆绑在一起,大家觉得这样的办法可行吗?

    贺昀戚成绩一直是七班最好的,他说的话,大家都认。只是成绩这种东西,不是说两句鼓舞人心的话,或者提出一两个意见就能提高。主要还是看大家努力的成果。但说句实话,包括那些成绩靠后的同学自己在内,大家其实都没什么信心。

    毕竟他们已经当惯了年级倒数班级里的学生。

    见大家的情绪还是不太高涨,早就坐不住了的傅金元刷的一下站了起来,迈着阔步走向讲台,不带一丝犹豫地按下了播放键。

    随着班歌的前奏缓缓响起,一直紧抿嘴唇的傅金元终于开了口。

    这一次,他难得拿出了当班长的威风。

    连我这个曾经的倒数第一都能爬起来,你们在怕什么?!怕摔倒?那我们摔倒了就又爬起来!这有什么好害怕的!既然那些人瞧不起我们,那我们就把我们能考出来的最好的成绩摆给他们看,让他们好好看看,我们七班的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BaN

    赶紧的!大声唱出来!别让其他班的人觉得我们七班的人是孬种!我们不仅要唱得响亮!我们更要像歌词里写得那样,我们就是最闪亮的!管他们说三道四,我们就是要唱!不仅要唱得响亮!我们还要考得响亮!

    少年人的情绪最容易被煽动。一旦周围有人发出了认可的声音,其他人也忍不住跟着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