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291节
师姐毫不推脱,只是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跟嘟嘟、快嘟之间还会爆发这样的补贴大战吗?” 林一回答:“不一定还是这样的,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林一的手机立刻响了起来,他顺势给师姐亮了一下,那是个他们只接触过一次的名字: 柳清。 李莫言已经想起,林一曾经预言过以后还会跟这个女人打交道,没想到一场大战过后她又冒出来了。 柳清打电话过来是为了约见面,林一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林一跟师姐时隔几个月再次见到了这位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泰山集团的千金。 她跟之前没什么分别,一副十足的投行佬架势,坐下之后先是客气道: “恭喜两位,从上一轮熊厂的融资到前两个月的补贴大战,看得人眼花缭乱。没想到一场喧喧扰扰下来,最后还是万里出行技高一筹,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真是非常了不起。” 柳清虽然是客套话,但也有几分真心,毕竟和嘟嘟、快嘟相比当初她最不看好的就是万里出行。 “恰逢其会罢了。” 林一并没有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诸多布置,眼前这个女人显然并不是专程来道贺的。 果然柳清寒暄完之后就开口说道:“我上次过来的时候跟两位交换了很多关于行业的看法,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 “当然。” “那好,既然这样的话我就直说了。相信经过这次的补贴大战两位也已经发现,像这样的交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行业的内耗,虽然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打车软件的普及,但也造成了许多浪费。” 柳清循循善诱地说道:“如果说万里出行、嘟嘟打车和快嘟打车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会是一次正面的促进。” 既然这次她主动把事情说开了,林一也没有再跟她打哈哈:“柳总,我想我们已经有了基础的共识,接下来行业一定会发生整合。” “但三家公司直接合并从未听过有这样的先例,从谈判上来说也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所以从实cao上来说,更加可行的一定是两家提前合并,就像我们当初抢先收购大黄峰一样,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柳清露出非常赞同的样子:“林一,我很高兴你能够拿出这样的态度,这会是非常及时的。” “你也许注意到了2月13日uber已经表态要进入国内市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嘟嘟、快嘟的对手。” “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消息,我在北美的同事一直和uber的创始人卡兰尼克保持着密切联系,高盛为他准备了一大笔钱。” “如果说国内的打车行业不能尽快地完成整合,就要以一盘散沙的状态面对外来竞争了,那会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抗战。” 林一真的是被惊讶到了,他不是惊讶于uber跟高盛关系匪浅,而是没想到能从柳清嘴里听到这样的话。 “像柳总这样有家国情怀的银行家真是太少见了,不枉在p大接受过四年的教育。” 林一这句话听起来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柳清总觉得味道有点怪怪的。 “过奖,总之我想强调的是,这件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放下成见一致对外,我愿意为你们穿针引线发挥一些积极作用。” “当然,我也非常乐意促成这个结果。” 柳清这次来的态度跟上一次还是很不一样的,不过林一的回应也有很大的不同。 上次万里出行虽然刚刚收购大黄峰打车,但是还没来得及消化,离嘟嘟和快嘟都有显著的差距,那个时候谈什么整合只能做别人的垫脚石。 而这一次万里出行的规模相比另外两家任何一家都不虚,那么这事儿自然就有商量的空间了。 因为向来只有以大吞小,没有第一名被第二或者第三名兼并掉的道理。 不过可想而知,嘟嘟跟快嘟恐怕就没那么乐意了。 林一跟柳清看似谈得非常愉快,聊完之后礼貌地把她送出门外,不过对林一很熟悉的师姐还是看出了点端倪,回来之后问道: “你真的打算靠柳清去谈嘟嘟和快嘟的事情吗?” “当时不是,就算我赞同她的意见而且也会采纳她的建议,也不代表要用她来实现。” 林一想了想给出了这样一个理由:“听说她跟程惟很熟。” 李莫言知道,林一绝对不是随便捕风捉影就否定一个人的,但无论是因为什么都足以说明一件事: 他不信任这个柳清。 第426章 解锁新搭档 林一信任谁呢? 柳清的出现给他提了个醒,所以林一再次找到了自己曾经发出邀请的对象,也是自己投资人的刘简妮。 “你考虑得怎么样?” 按照他们之前的约定,现在补贴大战已经有了阶段性的结果,所以刘简妮也必须要做出决定了。 两人的关系已经非常熟稔,刘简妮毫不避讳地问道: “通过这一轮的补贴大战万里出行已经拿到了行业里的优势地位,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你这么迫切地需要一位财务融资上的帮手呢?” 林一回答:“在前两个月的烧钱大战里面相信你也看得出来,资金线就是打车软件的生命线。” “万里出行的行业地位还远远称不上稳固,虽然在马杰克的直接调停和三巨头的共同注视之下暂时握手言和,但是你觉得这就算完了吗?” “不会的,才刚刚开始!” 刘简妮没有质疑他的判断,继续问道:“不是还有熊厂吗?在这一轮大战里面它是你最有力的后盾。” 林一说道:“熊厂固然很对我们很支持,但我也不希望把万里出行的前途完全寄托在它身上。实际上,我希望在下一轮融资里面能够对它的股权有所稀释。” 跟熊厂关系可以说是万里出行当下战略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刘简妮觉得这是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她就知道林一这个家伙看上去比李罗宾真正的熊厂下属都更加亲近,但其实从未打算完全依赖熊厂。 从当初随便外卖网的时候刘简妮就看出,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创业者不愿意屈居人下。 林一还有半个理由并未明说,那就是熊厂现在还能和at并驾齐驱,但很快就要在这场竞争中掉队了。 “现在就稀释熊厂会不会有点cao之过急?目前万里出行还是非常倚仗熊厂的支持的。” 这话已经不是单纯的询问信息,而是有点进入角色了。 林一务实地表示:“这并不是我的首要目标,也要看李罗宾的态度,但长远来说我不会被熊厂牵绊住手脚。” 刘简妮听了林一的肺腑之言,她也不是那种婆婆mama的性格,当机立断地表示: “好,我答应了。” 就目前来看万里出行在打车行业里还是很有机会的,林一猜到刘简妮会动心,没想到她这么干脆。 不过她答应下来也是好事,总算了却自己一桩心事,虽然意向已经敲定但是该谈的东西还得谈: “你在这边的收入是多少?我不能保证一点都不降低,但会尽量从薪酬包里面匀出来一份给你。” 刘简妮在风投行业虽然不敢说是大佬级的存在,但也是有决策权的资深投资人,薪酬不便宜,通常来说还可以通过跟投、分红之类的方式分享项目收益。 不说是财富自由吧,肯定是打工人里面天花板级别的。 她却没有直接回答林一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跟莫言在公司拿多少钱?” “几千块。” 林一说的是实话,别看万里出行之前补贴大战的时候一天最多烧掉四千万,一副不把钱当钱的豪迈架势,但其实在团队支出上控制得还是很严格的。 公司里面最贵的员工现在是cto王恺和他手下的技术部门,因为码农的价格本来就高。 剩下的人里面,特别是以他们从学校里带出来的“十三太保”为主的管理团队,全都只拿象征性的薪水。 林一跟师姐作为最高层,除了由公司承担租房费用之外,每月发几千块相当于是生活费。而这是一个标杆,其他人的标准还要等而下之。 当然,都是有期权的。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既是出于成本控制的无奈,也是一种有意的捆绑,只有所有人齐心协力克服所有困难,等到公司上市的时候一切付出就都能够兑现了。 刘简妮有多年的投资经验,林一之前设计员工薪酬方案的时候还咨询过她的意见,所以自然是很清楚的。 此时她向林一提出:“我的薪水不超过你们两人就可以了。” 这就不是降薪了,相比于刘简妮现在的收入几乎就是白干。 林一并未坚持,既然刘简妮主动提出放弃了收入说明她没有生活压力,既然如此在股权方面就不能够吝啬了。 好在他也有心理准备。 当初李菲菲教授给林一介绍了王恺作为cto的时候他给出了三个点的股份,虽然此时的万里出行已经今非昔比,从一穷二白变成行业领先,按时间先后来说应该只要付出更少的代价。 但刘简妮要坐的cfo这个位置的重要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否则的话林一也不必一请二请三请。 林一跟刘简妮商量了一番,最后确定授予她管理团队里面5%的股份,这是被投资人稀释之前的,相应的林一在管理团队里面占有的股份下降到75%左右。 按照最新的估值计算,刘简妮这部分股权的价值大约两千万美元,而且还可以继续升值,不可谓不大方。 但还是那句话:上市才有意义。 虽然这些年由于热钱的不断涌入,一级市场变得空前繁荣,但大家还是公认,只有自由流通的二级市场才称得上“身家”,否则只是数字游戏。 一切都谈定之后,刘简妮还不能直接到林一那边的去报道。 “我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把手头的工作交割清楚,然后转换好身份安心地去上任,当然这段时间有任何事情随时找我。” “没问题。” 林一没有异议,像刘简妮这个级别的人员流动不是说走就走的,特别是万里出行跟她现在所在的机构还有业务关系,搞不好还要做离任审计,总之是需要花一点时间的。 不过以刘简妮的江湖经验,林一相信她自己能搞定。 “我的要求都已经告诉你了,融资的节奏和规划你比我熟,下一轮倒也不急在一时。” “你有空的时候我带你先去熟悉一下公司的团队,目前只会通知到作为合伙人的我、师姐和王恺三人,其他人都会等你正式到位之后再公布。” “熊厂李罗宾那边我也不会马上告诉他,等你过去之后我直接带你去见他一面吧。” 这些安排都没什么问题,两人谈妥之后,林一回去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师姐跟王恺,然后向他们转达了刘简妮的态度 “很高兴加入这个团队。” 第427章 今朝痛饮庆功酒 在三巨头的授意之下,补贴大战逐渐退坡,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发生大的行业变动,所以万里出行得以暂时保持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