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衣冠不南渡在线阅读 - 第443节

第443节

    黄皓的话似乎是点醒了刘禅。

    他不再迟疑,当即招来了陈祇,随即下令,让陈祇来负责这次出兵荆州的事情。

    陈祇此刻并没有得偿所愿的开心与激动。

    这种强行出兵,跟饮鸩止渴没有区别,可他们还必须要捏着鼻子来喝下去。

    陈祇一边安排出兵的事宜,一边则是怒斥吴国的孙綝。

    这一切都要怪那个孙綝!

    这个jian贼!

    他真的是凭一人之力,将一个还不错的吴国给折腾的几乎灭国!

    只要他还活着,吴国迟早都要灭亡在曹魏的手里。

    蜀国群臣得知要出兵的消息时,上下哗然,可他们同样也无能为力,只能是通过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时间,就连成都都变得有些不太平,而在蜀国再次征收军赋的时候,蜀国南方顿时出现了叛乱,连锁反应,弄得陈祇都是焦头烂额。

    命令被传到了前线。

    阎宇看到皇帝的诏令时,大惊失色。

    “不给一兵一卒,只给粮草,就要我出征荆州??”

    “我们这里还不到两万人,如何让我们出兵呢?!”

    “倘若带了太多的人前往,那永安等地空虚,若是被敌人所袭击,大汉岂不是危险了吗?”

    “若是带了很少的人,又如何能跟曹贼作战?”

    阎宇只觉得这庙堂实在太坑,他们是不是觉得姜维每次出征带着两三万人,就觉得出征就该是这个规模的啊??

    若是施绩有还手之力,他带着几千人过去助威还可以,如今吴军被按着打,他带着几千人过去那是给对方送军功要是带的人多了,永安被袭击,那他怕是要掉脑袋!

    阎宇气的赶走了帐内的将士,随后破口大骂。

    第170章 同样是权臣

    洛阳。

    孙綝被杀的消息传到了洛阳的时候,曹髦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就死了??”

    “他手里不是有数万大军吗?吴国半数的军队都在他手里吧?”

    焦伯赶忙解释道:“听闻是在宴会里被杀的。”

    “不对啊,朕不是用书信告知了他,让他当心宴会吗?”

    曹髦只觉得头疼。

    焦伯苦笑了起来,“听闻此人孤身前往宫里赴宴,随即被吴王派人拿下,斩了首级,随即有将军以吴王的诏令外出,就安抚了他的军队。”

    “吴王随后又下令,说是赦免孙綝麾下众人的罪行,除却他几个弟弟外,其余人都可以赦免。”

    “于是乎,群臣都归顺了这位吴王。”

    曹髦的脸色格外的复杂。

    大家都是被权臣拥立的小皇帝,都是被大将军所挟持,凭什么你就这么顺利啊?

    这孙綝别说是跟司马师比了,他跟司马炎比都是一个蠢蛋。

    安世都比他要出色的多,好歹安世能容人,根本不会引发什么大规模的逃亡和恐慌。

    不过,这位蠢蛋大将军的逝世,是魏国的不幸。

    曹髦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对手了。

    曹髦忍不住长叹了一声,算是为这位有功大魏的大将军进行了缅怀。

    “可惜啊,他要是能再执政五年,那该有多好啊。”

    焦伯险些笑出声来。

    “陛下,他执政还不到一年,先后被他所杀,被他逼的逃走的将军都超过了二十个,倘若他再执政五年,只怕吴国都没有什么活人了”

    孙綝上位,曹魏是最大的受益者,跟曹魏对抗了多年的对手一個没剩,甚至还得到了很多精通水战,懂得制船,对吴国内部极为了解的人才。

    这些人才被毌丘俭所聚集了起来,往后就可以作为讨伐吴国的先锋了。

    若是可以,曹髦都想追封一下孙綝。

    曹髦又问道:“故而他的几个弟弟都选择了投降?”

    “是这样的,他们占据了夏口,本来麾下是有近四万大军的,被丁奉击败了一次,如今还不到三万人,龟缩在夏口,上表称臣。”

    “哦,那丁奉有多少人?”

    “丁奉有三万多人”

    曹髦再次沉默了一下,“他们以四万多人的精锐,被丁奉以三万人击败,如今龟缩起来不敢出去??”

    “是这样的。”

    “那这几个人还挺类兄的。”

    不愧是孙綝的弟弟,有他们兄长的风范。

    “听闻蜀国已经出兵,将军阎宇领兵出征,正在逼近西陵”

    焦伯将各地的消息的都告知了曹髦。

    “朕知道了。”

    焦伯离开之后,曹髦方才看向了其余的奏表。

    新年开始,大魏有很多要cao办的事情。

    这战事只是曹魏诸多事情里的一个,而对蜀国和吴国来说,却是他们赌上了国运的全部,这次的战事,哪怕曹魏战败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吴国和蜀国若是败了,那就是致命伤了。

    曹髦的心里并没有那么的担忧。

    在孙綝的全力支持下,王基若是还打不过施绩,那就真的对不起他能将的名声了。

    曹髦在战事上帮不到什么忙,就将心思放在了内政上。

    整顿官吏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经过了一年的整顿,曹魏的吏治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歹是能正眼去看了。

    行政效率也是大大提升。

    曹髦也有心思来做其他的事情了。

    首先是元月的科举之事。

    首先就是县试了。

    曹髦跟钟会是这么想的,乡试是一个考核资格,县试开始就动真格的了,县试的考卷是由各地的郡来负责的,主要是路途的原因,很难做到统一,而通过县衙考试的人,就可以在县下担任小吏,当然也可以参与下一轮。

    然后是郡试,考卷由州来负责,通过的人可以在郡下担任吏员。

    然后是州试,这个是庙堂来出卷,通过的人可以进员外郎。

    最后是殿试,这是皇帝来出卷,还能通过的人可以直接在皇帝的身边任郎。

    这跟后来的科举完全不同,主要是因为当下的局势也不同,中正制实在难以维持天下的运作,只能通过这样的办法来缓解官吏的压力了。

    至于试卷,钟会也是给出了要求,经典,数,农,律法等四项,其中又以经典为最重。

    曹髦的想法是,先cao办起来,在cao办的过程之中发现问题,然后去改进问题。

    这件事,曹髦是完全交给了钟会和郑袤来负责。

    而除却科举的事情外,还有就是一些根本的问题,例如屯田制。

    当初曾祖父听从麾下大臣的意见,设立屯田制,按理来说,庙堂出面,领着百姓们去开垦耕地,然后耕地归庙堂所有,成为公田,让百姓们在耕地上劳作,得到可以活下去的粮食,不必担心耕地被豪强兼并,这在汉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当时豪强的兼并情况很频繁,百姓们想要守住耕地是那么的困难,庙堂组织他们开垦,让他们能活下来。

    可到了如今,其弊端就开始不断的显现。

    农夫们的耕作性并不积极,毕竟这耕地的产出跟他们个人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庙堂的,怎么样都只能拿到活下去的粮食同时,屯田机构的腐败情况愈发严重,庙堂所下发的农具等物都落在了他们的手里。

    甚至出现了先前那种尚书令不下诏令,地方就无法开始春种的情况。

    曹髦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来,可这公田是绝对不能分发给百姓们的。

    这么做不是分田给百姓,而是分田给大族和豪强们。

    从一开始,曹髦就明确了自己亲政需要拉拢的人,士卒,商贾,农夫。

    如今士卒已经享受到了不错的待遇。

    在曹髦正式下令提高了士卒们的待遇,并且废除了一系列不公正的军户等政策后,大魏士卒们对曹髦的支持度极高,士气也很高。

    商贾们就不必多说,只是整顿吏治,打击那些大族,就让商贾们非常的开心。

    大族们拥有自己的庄园经济,不需要市场,而曹髦的多次打击,让大族们被迫的参与到市场之中,并且稳定的治安让商贾们有了喘息的机会。

    曹髦偶尔走在洛阳内,也能听到商贾们对自己是赞不绝口。

    那现在自然就是要帮助农夫们了。

    这个在大魏占据了最多人口的集体,也是过的最惨的一个团体。

    倘若将公田分发给他们,大族跟豪强们会如恶狼一般冲上来,在短短几年之后,这些农夫们就会变成豪强的佃户,大族的家奴,或者是无家可归的流氓。

    可如何在不分耕地的情况下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呢?

    曹髦的脑海里顿时就有了一个想法。

    如今大魏的耕地模式,似乎莫名的有些眼熟啊

    官府拥有大量的公田,百姓们给庙堂耕作嗯,那是否可以在不改变公田的性质下,将公田租借给百姓们来耕作呢?

    农夫们不再是保留勉强糊口的粮食,而是缴纳了应给的田税后,留下其余的粮食。